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ppt_第1页
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ppt_第2页
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ppt_第3页
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ppt_第4页
古代传统文化的领导思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领导学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思想 主讲人陈占安 2005年9月29日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思想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曾经创造了光辉夺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上凝聚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中就包括着丰富而精辟的关于领导问题的思想 研究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思想 是领导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它对于建立和发展中国当代科学的领导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中国原始社会中的领导思想 领导思想自有人类活动就有之 尽管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史的孩提阶段 可还是提出过一些难能可贵的领导思想 研究中国古代的领导思想当然应该从原始社会起 但是 我们没有直接的历史文字资料可研究 只能从某些考古实物发现中 主要是从后人的传说中去勾画 去设想 这样就出现了难题 既然是传说 那就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 有些远古传说难免附加了后世传说者的某些观点 使我们难以分辨 而且 对于流传下来的某些远古传说 学术界尚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应该承认 不少传说还是多少反映着某些历史的真迹 它毕竟是我们研究原始社会人类思想包括领导思想的依据 在传说中 中国原始社会的著名领导者有 巢氏 燧人氏 神农氏 即炎帝 轩辕氏 即黄帝 再以后就是尧 舜 禹 等等 这些人都大智大勇 受人拥戴 他们曾经为群众解决过重大困难 有很多重大发明 巢氏 构木为巢 使人们得以栖身 躲避群兽之害 燧人氏 发明钻木取火 教民熟食 以养人利性 避臭去毒 神农氏 制作耒耜 教民耕作 轩辕氏 做宫室 以避寒暑 做舟车 以济不通 中国原始社会的著名领导者的领导思想主要表现在 1 自我牺牲精神传说 神农氏勇 尝百草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辟就 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 修务 尽管到了尧舜禹时期 已经有了私有财产 但是作为原始社会中形成的一种精神 自我牺牲精神却保留下来了 相传 禹新婚燕尔之时 犹未忘公共利益 他在新婚两日后便离开妻子 去领导治水大业 之后还有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传说 2 劳身焦思 的领导作风原始社会的领导者不是享受型的 而是吃苦型 他们勇于吃苦 善于创造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劳身焦思 居外十三年 过家门 不敢入 史记 当时的领导者 薄衣食 卑宫室 生活作风十分简朴 3 原始民主思想原始社会的各级领导者是由群众推选产生的 尧舜禹时期都是这样 平时一些公共事业 也是征得众人同意 在原始社会 群众与首领是平等的 首领在经济上无优厚待遇 在政治上无特殊权力 二 中国奴隶社会的领导思想夏 商和西周时期 是中国奴隶社会形成 发展和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领导思想的主线是 神权 思想和 以礼治国 思想 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萌芽的神权思想 在夏商得到确立 到西周时期 又有发展 周人的 上帝 较之殷人的 上帝 更具理性色彩 由殷人的一味笃信上帝 先鬼而后礼 发展到周人的 尊礼尚施 事鬼神而远之 敬天保民 以礼治国 的思想萌芽于夏商时期 至西周初年 周公旦出于其加强统治的需要 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上作周礼 从而奠定了以礼治国的完整而系统的领导思想 周礼把宗教统治 宗法制 与政治统治 等级制 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者公共构成了西周国家的统治原则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确立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大动荡 大变革必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有所反映 各阶级 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从本阶级 阶层的利益出发 纷纷著书立说 形成了儒 道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兵家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的直接参政 有的虽未参政 但同样具有强烈的领导意识 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领导思想 比如 儒家孔子提出 礼治 与 仁政 的治国主张 以及 中庸之道 的领导原则 道家提出 无为而治 的治国方略 墨家提出 兼爱 非攻 的思想和 尚贤 尚同 的人才观念 法家商鞅 韩非提出变革的思想 兵家孙子所著 兵法 十三篇 其中涉及到丰富的军事领导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重要的领导思想 管仲 前645 春秋时期政治家 名夷吾 字仲 早年经商 后从事政治活动 任齐相40余年 在他的辅佐下 齐桓公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 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管子 是西汉末年 由刘向整理的管仲治国理论86篇 后来佚失10篇 现存76篇 管子 中有很多重要思想 管仲的 以人为本 百姓为天 的领导思想政之所行 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王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相安 辅之则强 非之则危 倍之则亡 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 本治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 令之所以行者 必民乐其政也 有道则民归之 无道则民去之 安定民生 恤民疾苦 静其民而不扰 逸其民而不劳 爱惜民力 取民有度 取于民有度 用之有止 过虽小必安 取于民无度 用之不止 国虽大必危 合于民情 为民谋利 顺于理 合于民情 发于众心之所聚 善为民除害兴利 故天下之民归之 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 言而有信 取信于民 言而不信则民不附 信也者 民信之 晏婴 前500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 字平仲 原为齐国大夫 后承袭父亲齐卿之位 连任灵公 庄公 景公三世正卿 亦称相 共50余年 其思想和事迹主要载于 晏子春秋 为后人编写 成书于战国 宴婴的 以民为本 爱民为法 的领导思想 以民为本也 苟持民矣 安有遗道 苟遗民矣 安有正行焉 意莫高于爱民 行莫厚于乐民 意莫下于刻民 行莫贱于害民 爱民为法 政必合乎民 事必因于民 有利于民 顺于民 不违民 从秦汉中经各代直至明清时期 是以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为核心的官僚领导体制与封建正统领导思想的确立 发展与完备的时期 在鸦片战争以前 正统领导思想始终未受到巨大冲击 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封建正统领导思想虽具有消极甚至反动的一面 但也有积极的合理的一面 既有糟粕又有精华 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 三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领导思想 秦始皇 前259 前210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王 他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暴君 焚书坑儒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公元前212年 但是历史地看 他又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杰出的一位政治家 曾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确立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他提出的6个 统一 即统一法律 统一文字 统一道路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统一所有制等主张 在当时乃至今日还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秦始皇是一个勤于政事 笃功务实的皇帝 汉书 刑法志 中说 秦始皇躬操文墨 昼断狱 夜理书 汉高祖刘邦 前256 前195 在取天下是很重视 用人才 张良 萧何 韩信 他善用出身低微之人 善论功行赏 予之以利 善用他人之计 博采众议 这是他能够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他即位后废除了秦朝的一些严酷刑罚 减轻了人民的精神负担 西汉初年出现了 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 的太平景象 不过 他在地位巩固之后又变成 坐江山是防功臣 走向另一面了 在中国历史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 是继秦汉统一后的大分裂时期 前有三国的争斗 后有南北朝间的撕杀 中间虽有过西晋的统一 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这一时期虽是中国大统一的断裂 但领导思想的发展进程并未中断 其中 曹操 孙权 诸葛亮的领导思想 各有超出前代的新内容 尤其是在人才观上更有较大的进展 比如 曹操 155 220 推行 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 勿拘品格 的用人方针 诸葛亮 181 234 提出的 集思广益 并用刚柔 的用人原则 等等 都是值得称道的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第二次大统一的时期 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 思维视野开阔 出现了颇具积极因素的领导思想 隋文帝杨坚 541 604 在位24年 他提出过 儒法并用 尽除苛法 以德代刑 崇俭禁贪 的主张 实行过 见善必进 唯在得人 的用人方针 唐太宗李世民 599 649 在位23年 他提出过 安人宁国 以民为本 审刑恤杀 务在简宽 的治国之道 为官择人 唯才是与 才行兼备 扬长避短 的用人原则 兼听纳谏 明正赏罚 的为政方针 贞观 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相当于公元626 649年 历时23年 这23年里 老百姓安居乐业 国家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国力日趋强盛 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贞观之治 是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史中最夺目最精彩的时期 武则天 624 705 本来是李世民的 才人 后来被唐高宗李治立为皇后 她精明机智 通文懂史 一段时间 她协助患病的李治裁决政事 公元683年李治死后 有一段时间她改国号为 周 自称 圣神皇帝 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封建女皇帝 公元690 705年 她在临死前又复国号为唐 武则天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政治家 在她掌权期间 国家政治比较安定 经济呈上升趋势 武则天一生实际掌握唐朝政权达半个世纪 她提出的 君臣同体 上下相资 的治国之道 不拘门第 的人才政策 以及 恩威兼施 的领导权谋 都有过人之处 尽管武则天有淫暴狠毒的一面 但她又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她在政治 经济 文化 外交等方面有着颇多建树 欲构大厦者必藉众材 欲理国者 亦必资其众贤也 济时之道 求贤是务 人之才能 天性殊秉 或仁或智 或武或文 长短方圆 所用各异 劝农桑 薄赋徭 建国之本 必在于农 武则天时期还有5大创举 1 首创殿试 所谓殿试 就是由皇帝亲自在殿堂主持考试 公元689年 武则天 策问贡人于洛成殿 数日方了 殿前试人 自此始 朝野佥载 卷四 在葛思绪著 武则天大帝 一书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9月版 第12章中就写到 载初元年 689 2月29日 经吏部考试初选的数百名贡人 齐聚洛阳殿 参加太后武则天亲自主持的殿试 2 首创试官制度 公元691年 她在朝堂亲自接见被荐举上来的人 并分别让他们作见习官 经试用合格者再任命为正式官吏 这种试官制度 在我国官吏制度试上还是第一次 3 首创密封卷 武则天执政期间采取考试制度选拔官员 但是发现有的考官和考生串通作弊 考试取中的考生名不副实 于是 他下令用统一的纸糊住试卷上考生的名字 待判卷后成绩揭晓时 才将糊上的名字揭下来 以便考官按答卷优劣选拔人才 答卷糊名的做法从此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一点在 武则天大帝 一书第12章也提到 此次考试 还有一个重要的发明 即糊名制度 考试时把考生的名字糊住 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贪官污吏作弊 直到如今 糊名制仍应用到各类考试中 葛思绪著 武则天大帝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9月版 4 首创武试 在中国历史上她第一个开武举以招武官 公元702年 她诏令通过武举以选拔将领 考试的科目分为马射 步射 平射 马枪和负重等 这种办法既促成了习武强身的风气 又为国家提供了武艺高强的军事人才 5 首创 熊猫外交 公元685年 武则天把两只熊猫 当时叫 白熊 连同其他礼物装船送给了日本天皇 把熊猫作为 国礼 用以联络外交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这也是武则天的首创 经过宋元两个朝代 中国到了明清时期 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终结时期 封建领导思想发展到极限 并最终走向反动 但是 这并不是说 这一时期的领导思想就一无是处 事实上 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 清朝康熙 乾隆皇帝的领导思想就有一些闪光的地方 明太祖朱元璋 1328 1398 自公元1368年至1399年在位31年 实行 明礼以柔民 定律以绳顽 的治国纲领 提出 民为国本 民安则国安 的主张 主张 人思尽职 量才用人 的用人原则 以及 治人者必先自治 的领导者自我约束等思想 对历史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后世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清朝有个 康乾盛世 时期 讲的是康熙到雍正 在位13年 乾隆的130多年时期 康熙皇帝 1654 1722 在位61年 他的领导思想也有重要的意义 他关于 勤政务实 奖勤惩贪 以宽为本 以德化民 的治国方略 关于 致治之道 尊重人才 德本才末 随才器使 的用人主张 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0年 也很有成绩 他能文善武 励精图治 在政策和思想上与康熙是一脉相承的 他常五更就上朝批阅奏章 召见大臣 过问从中央到地方 从官室内部到一县甚至一村的事情 遇有疑难之处 亲自调查 加以决断 他曾六次南巡 并非都是游山玩水 每次行前 他都要告诫地方官吏 务敦本业 力屏浮华 要求他们 时时思物力之维艰 事事惟奢靡之是戒 他十分重视兴修水利 治理河患 特别是对江浙的海塘工程给予较多的关注 提出务求 为民间永远御灾抗患 直到他70岁高龄 还不辞辛劳 南巡时视察了河工和海塘工程 解决了地方官吏长期未能解决的工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使绵延500里的江浙海塘工程终告成功 另外 乾隆在用人问题上主张德才兼备 以德为主 他提出 论人之道 才品兼长固属甚善 但二者不可得兼 才胜于品 一时浮饰可观而心志不诚 根本不固 将来必难驾驭 品胜于才 虽一时肆应不足 而心术端正 操守廉洁 将来扩充历练 必能不愧循良 清文献通考 卷五 选举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也有参考意义 讲中国古书中讲帝王的治国之道的书不少 如 资治通鉴 二十四史 等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领导学 管理学研究的热潮 也有不少新书 比如 企业管理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书中收集了自先秦到明清88位古代人物的管理思想 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 值得一读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还出版了邹华玉等主编的 中国古代领导思想史 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了由张源生等主编的 中国历代领导思想今鉴 九州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了田广清等著的 中国领导思想史 其中又两章写中国古代领导思想 四 中国古代学者的领导思想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其中有一部分则是 官僚文化 这是的 官僚文化 不是贬义词 它是中国封建中关于领导和管理方面内容的文化层面的概括 是关于各朝各代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总结 应该说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书籍和政治家 思想家的著作中 这方面的内容还是极其丰富的 占有相当的比重 除了帝王们的论著外 更多的总结和概括是由学者作的 这里举几本有代表性的著作 韩非 生年不详 约公元前280年 卒于秦始皇14年 即公元前233年 为韩国贵族 早年曾与李斯同游于楚国 向荀子学习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他把商鞅的 法 申不害的 术 慎到的 势 融为一体 建构了法 术 势相结合的法家领导思想体系 其代表作为 韩非子 韩非子 是一部论述统驭艺术的政治学巨著 它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 并博采众家之长 用犀利的笔锋阐发了以 法 术 势 为核心的统驭艺术 这本书被历代帝王奉为 帝王之学 韩非子 一书55篇 开始乃零篇散简问世 韩非卒后 秦始皇 秦二世等多服膺其说以治国 此书整理完成当在汉初以前 本来书名叫 韩子 唐朝末年以后 为了与韩愈著作相区别 改为 韩非子 该书流传至今两千多年而十分完整 这在古籍中十分罕见 中国书店1994年9月出版发行了 韩非子 一书的 白话今译 本 该书由李诚 勾承益译注 不知为何封面上写的是 李亚东译注 这是 先秦诸子今译丛书 中的一本 吕不韦与 吕氏春秋 吕览 吕不韦 公元前235年 战国末期的政治家 思想家 早年为巨商 后用计使秦公子子楚成为太子 他自己被任为相国 秦王政年幼继位后 他以相国身份摄政 称为 仲父 秦王政亲政不久 他被免职 后饮毒酒自尽 吕不韦在任秦相国期间 为秦统一六国事业作过很大贡献 他的领导思想集中在 吕氏春秋 之中 吕氏春秋 是吕不韦在秦行将吞并六国之际 召集两千学者编撰的一部旨在辅佐秦王统一天下的治国谋略 吕氏春秋 包含着哲学 政治 文学 艺术 耕战农桑 医药卫生 天文历法 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极为丰富的内容 司马迁把 吕氏春秋 与 周易 离骚 国语 等相提并论为先秦经典 2 唐 吴兢 贞观政要 帝王学 这是唐朝史官吴兢 670 749年 编撰的政论性专史 是一部对 贞观之治 历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全面介绍的史书 吴兢一生经历了唐高宗 武则天 唐中宗 唐睿宗 唐玄宗五朝 正处于唐朝乘 贞观之治 余绪 继续兴盛发展的时期 贞观政要 是一部按照专题写成的政治史著作 辑录的主要是唐太宗君臣之间的政论 介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之道 全书共摘编了唐太宗和45位大臣的政论和奏疏 共10卷40篇 后人称 贞观政要 为 帝王学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0月出了新版本 书中还有 导读 和 评价 3 宋 朱熹 宋名臣言行录 中国宰相学 朱熹是一位哲学家 他著有 宋名臣言行录 一书 分前集和后集 前集共十卷写五朝60位大臣的言行 后集写三朝44位大臣的言行 一共写了宋朝104位大臣的言行 这本书被后人成为 中国宰相学 它在史书的体裁上具有开创性 后代史学家竞相效仿 花城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有现代白话本 53万字 可惜的是没有原文 4 明清 冯梦龙 智囊 智囊补 冯梦龙 生于明神宗万历2年 公元1574年 卒于清世祖顺治3年 公元1646年 他是一个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 著述超人的学者 他的文学成就惊人 在小说方面有 东周列国志 平妖传 古今列女演义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喻世名言 等 在戏曲方面有 新灌园 女丈夫 人兽关 双雄记 精忠旗 楚江情 邯郸记 杀狗记 酒家佣 等 在散曲及民歌的搜集整理方面有 太霞新奏 桂枝儿 山歌 等 在诗文集方面有 七乐斋稿 春秋横库 春秋大全 等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 他在领导思想的研究方面很有成就冯梦龙生活在明王朝覆灭的前夜 作为一名正直的知识分子 他凭着自己的直觉感受到了这一点 他站在维护一个已经运转了二三百年的明朝的立场上 总幻想着能出现大明盛世时的圣君名臣 来救国救民 挽回明王朝即将灭亡的命运 他在40多岁时 明万历年后期 编撰了一本书 叫 古今谭概 全书共36卷 讲了两千多个幽默故事 在故事后加有他的按语和评语 这本书是一部饱含哲理的人生处世的百科全书 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讽刺笑话名著之一 古今谭概 一书 在明末清初几次重版发行 曾改名为 古今笑 又被后人改名为 古笑史 古今笑史 他在54岁时 公元1626年 编撰了一本书 叫 智囊 这本书一共分28卷 归类为十部 其中包括 上智部 明智部 察智部 胆智部 捷智部 术智部 语智部 兵智部 闺智部 杂智部 用现在的话就是 政治智慧 上等智慧 军事智慧 司法智慧 语言智慧 女子智慧等等 书中辑录了许多故事 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治国安邦 治军用兵 断案决讼 平定动乱 经营产业 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高度智慧 这些故事大多取材与经史典籍 少量取自俾官野史 所记载的人物当中 既有帝王将相 守令县吏 富绅商贾 名儒侠客 僧侣道士 又有农夫雇工 街头小贩 走卒仆役 弱妇幼孺 市井百姓 甚至还有恶棍 奸雄 强盗 方士之徒 总体上说 故事中虽然不不乏神奸巨滑的小人 但是其中大多是德才兼备的贤者 这些贤者胸怀大志 学贯古今 通达事理 而且能够出以公心 因而他们能运用其聪明才智去排忧解难 克敌制胜 冯梦龙在 智囊 一书中写有一个 自叙 其中讲到 人有智犹地有水 地无水为焦土 人无智为行尸 智用于人 犹水行于地 地势坳则水满之 人事坳则智满之 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 蔑不由此 何以明之 昔者桀 纣愚而汤 武智 六国愚而秦智 楚愚而汉智 宋愚而元智 元愚而圣祖智 举大则细可见 斯 智囊 所为述也 这本书每部的前面都有一个总叙 每卷前面有一首题诗 在史料辑录之外还附有许多颇有见地的评述和按语 特别是 冯深受唯物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影响 这就使得他在编撰此书中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儒学礼教观念的束缚 屏弃了口是心非的伪道德家的呆板迂腐的乏味说教 因而 这部书的文字有一种平易自然 求真务实的写作风格 这部书比较能适应广大市民阶层读者的需要 同时也为后世一些潜心研究源远流长的中国智囊的学者 领袖们奠定了基础 冯梦龙的 智囊 出版以后极为畅销 颇有影响 于是 一些朋友便鼓动冯再续编一部 他又经过几年的刻意搜寻 就在原书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篇目 在内容上作了部分修正 对按语作了一定的增删 增加了180多则故事 这样全书的故事达到2000余则 共40万字 这部书叫 智囊补 这是冯梦龙晚年呕心沥血编纂的一部处世奇书 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智谋锦囊 改革开放后 智囊 智囊补 有很多新的版本 比如 巴署书社1986年出有标点本 是纯古文本 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的 智谋大全 就是 智囊 全译本 印有冯梦龙写的卷首诗 其他部分都是译文 没有原文 每个故事后编者加了一个评点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的 智谋大全 修订增补本 是把 智囊补 中所增补的故事补进去了 编在每卷的后面 实际上是 智囊补 气象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了由张建国主编的 实用奇谋大全 一书 分上下册 164万字 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 智囊补 的读本 书中有原文 后面有译文 中间还有一些关键字词的注释 这本书定价120元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