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绿色贸易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各国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直接或间接地限制甚至禁止了某些产品的贸易,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并且随着各国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被认为是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在贸易与环境的矛盾下,绿色贸易壁垒便成为他们实施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己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凡乎波及到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分析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构建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人倾向于客观中立的视角看待绿色贸易壁垒,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加以限制的贸易手段和措施,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环境保护的产物,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国际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关系入手,理论分析、建立模型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首先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文献综述着手,探讨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形式和特点;其次,对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的两国模式的计算分析,讨论了绿色贸易壁垒对贸易、环境的影响;最后,结合当今全球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发展趋势及特点,对当今中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体系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国际贸易;策略AbstractGreen trade barriers,the new tren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ism,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non-tariff barriers,which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own environment,the world nations adopt some measures,directly or indirectly,to restrict or even prohibit trade activities of some products,which serves as the Green Barri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With the increasing critical environmental standards,the Green Barrier has been becoming a new form of trade protectionism in the world trade. When in fac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rade and environment,the Green Barriers can be a powerful weapon of trade protectionism. As China has become a trading power, the Green Barriers ha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nearly including all its fields. Therefore,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Green Barriers and its influenc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ystematically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the Green Barriers and properly construct our own Green Barriers. The author tends to view the Green Barriers in a neutral and objective perspective. The thesis holds the opinion that the Green Barriers are the trade instruments and measures taken by a nation to protect the limited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which restrict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rough formulating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Besides,it is the product of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which gradually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he the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ing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t begins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Green Barriers, which includes its definition,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n, it makes a calculation analysis mainly by using the inclose and exoteric conditions,and discuss the two countries mode influence of Green Barriers on trade and environment: lastly,through combining the present global economical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trend, it analyzes Chinas current strategies for the Green Barriers.Key words:Green Trade Barriers; International Trade; Strategy目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1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2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概述42.1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42.2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4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5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73.1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73.2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的影响104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123.1政府的对策124.2行业协会的对策144.3企业的对策15结论17参考文献18致谢191绪论1.1研究背景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是指环境(非关税)壁垒,是国际社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某些商品进出口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其实质是发达国家依赖其科技人员和环保水平,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从而把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拒之门外。2001年11月10日晚6时38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申请获得批准,并以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当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随后3年到5年的时间是入世过渡期。即2006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的入世过渡期完全结束,随之产生了绿色贸易壁垒问题,而绿色贸易壁垒凸现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趋势增强,而不少发达国家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于是这些国家的内部贸易保护主义采取措施来保护国内市场。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各种非关税措施来限制贸易进口,另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是为了保护当地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根据世界贸易法规,任何国家都有权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甚至禁止污染环境的产品的进出口。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绿色贸易壁垒来维护本国市场。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表现形式及特征的描述来分析我国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并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比较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从而进一步得出我国政府、行业和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即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2.2研究意义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其出口贸易逐年增加,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高,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的价格。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采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甚至禁止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贸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入世过渡保护期已经成为历史,现阶段,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Crossman和Krueger(2006)在研究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对环境的影响时,首次提出了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概念1。Brander和Taylor(2007)对是否实施低标准资源管理的国家比实施高标准资源管理政策的国家会有比较优势问题进行了考察。确认了关于环境政策与比较优势关系的既有观点。Deschenes和Greenstone(2007)对1978年到2002年收集到的一组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估算天气系数,两位学者发现,有限规模的气候变暖会造成美国农用地价值下降3-62。Copeland和Taylor(2009)在北南贸易模型(NorthSouth Model)中,从规模、构成及技术等方面对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做了理论分析,得出自由贸易减轻了北方国家的生态环境污染,但是增加了南方的污染的结论。1.3.2国内研究现状夏友富(1996)对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破坏与我国外贸出口的关系进行分析。蒋勇(2000)从环境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关系。赵应宗(2000)分析发展中国的“易绿化”产业群对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徐篙龄(2000)结合我国的地理、气候和生物群落繁多的优势,分析WTO带来的正面影响,提出应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及绿色食品产业。张文兵(2003)从绿色贸易壁垒兴起背景分析,得出绿色贸易壁垒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发达国家可以收到多重利益的结论。江莉、胡求光(2007)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析宁波水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双重影响。郭晓林(2007)从广义绿色贸易壁垒和狭义绿色贸易壁垒出发,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给出相应的对策3。李友忠(2007)分别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在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所发挥的作用,认为政府是强大的后盾,企业是积极应对的中坚力量,行业协会或商会则是协调、组织及沟通的重要力量,三者互为联动,缺一不可。 李莉、高媛、李阳(2008)从绿色贸易壁垒下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山东省现阶段水产品出口的影响。马亮(2009)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山西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庄鸿恩、黄光钦(2009)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方面限制,结合福建茶叶企业本身的缺陷,提出应通过“企业+基地”的生产形式和科学的检测体系,实现茶叶出口的质量要求。江虹、肖聘(2009)通过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研究,提出消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意义重大。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4.1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概述和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并简要的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分别从其对我国出口与我国进口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第四部分基于对上一部分的分析,运用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分别从政府方面、行业方面、企业方面提出了我国外贸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1.4.2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归纳方法,即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查阅、归纳,基本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理论和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情况,以及其它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现状,从而展开本论文的研究。在了解和掌握其特点的基础上,概括出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2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概述2.1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绿色贸易壁垒亦称环境贸易壁垒,从其本意上说,它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从另一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加以限制的贸易保护措施。2.2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主要有:2.2.1环境的恶化随着社会进步,工业生产加速,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全球变暖、酸雨、臭氧空洞等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加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随之日益增长。由此可见,环境的恶化是引起人类价值观念变化的根本原因。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偏好,也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5。2.2.2绿色组织扩大加速了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世界上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1865年在英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有类似组织25万,其中三分之一是1960年以后成立的。这些绿色组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有害地球的经济活动和消费方式6。近年来,更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的言论和行动通过影响社会公众而影响到政府甚至是国际组织的政策。2.2.3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随着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的制约,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容易遭到报复7。因此,这些传统贸易壁垒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贸易领域的竞争随之日益激烈,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经济,不断寻求新的贸易保护形式,这就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2.2.4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随着科技进步,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中涉及的技术问题复杂、多变,容易形成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检验检测仪器的不断开发也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条件。2.2.5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因为生产力水平差别很大,环境保护的能力不同,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准也就有很大差别。在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时,各国为达到最低的环境成本,会利用各种手段使一部分成本隐形向其他国家转移,提高其他国家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影响一国的外贸经济8。2.2.6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贸易和环境是一个极为复杂且矛盾的问题,各国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环境标准方面屡屡产生纠纷。虽然经过许多谈判,仍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已经制定的贸易规则往往弹性较大,或者处于两可之间。贸易规则过于宽泛为各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合法的借口。2.3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绿色贸易壁垒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2.3.1广泛性绿色贸易壁垒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从产品形态看,它不仅涉及到初级产品,而且牵涉到中间产品和工业成品;从产品生产周期看,涉及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以及消费等各个环节;从涉及领域看,不仅涉及到有形的货物贸易领域,而且还涉及到投资和服务贸易等领域9。2.3.2 双重性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安全为目的,具有合理性,还可以有效制约贸易与环境产生的矛盾,促使贸易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消极一面是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出口产生了不合理的限制。2.3.3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为目的,以一系列公开的国际国内环保公约或协议、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1994年以后,世贸组织的成员国达成了一系列贸易与环境的多边协定,这些原则性的协定被各国作为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10。2.3.4隐蔽性配额、许可证等传统贸易壁垒,有一定透明度,而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领域,体现在各国贸易法规、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中,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从而具有更大的隐蔽性。2.3.5技术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各种检验标准日益严格,而且繁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同时,绿色贸易壁垒对产品的鉴定也包含较多的技术性成分。发展中国家因为技术基础薄弱,还远远不能应付这种需求11。2.3.6歧视性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优势,根据本国需求制定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很难达到。它没有考虑发达国家的环保历史欠账,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现实,对不同水平国家的产品规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这是很不公平的。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从目前来看,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由于中国的绿色贸易措施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较低水平,对国外进口起的作用不大。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贸易方面。下面,我们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和进口贸易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3.1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面前,我们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可能将更多地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出现,采取更加隐蔽的措施,所以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必将愈发严重。3.1.1消极影响3.1.1.1限制了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涉及的产品出口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与他们的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 85以上。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12。由于中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目前,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设置的绿色贸易的范围呈不断扩大之势。因绿色贸易而受阻的中国出口产品不仅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大部分农产品,而且包括化工产品、纺织品、玩具、木制品、纸制品、机电产品、医药、保健品、包装物等等,绿色贸易壁垒几乎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例如,作为中国农产品主要贸易国之一的日本,2002 年开始不断对蔬菜等中国农产品加强检验检疫,造成了中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的大幅下降。2005 年上半年,由江苏省某外贸公司组织出口销往德国的一批童装,在受德国采购商委托的环保检测中,存在异味等不合格指标而全部扣压,相关企业损失惨重。3.1.1.2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绿色贸易壁垒要求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在此过程中,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投资,履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认证、技术、鉴定等繁杂手续;并在包装装潢、卫生检疫、标签、广告等方面,也必须做出更多的适应性调整,这势必使产品的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增多,使产品的出口成本进一步增大,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出口产品的经济效益下滑。据不完全统计,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多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派生的费用对企业产品的出口成本的影响表现为:一是认证费用 C1。绿色贸易壁垒引发的检验环节和认证制度产生的相关费用,直接增大企业的出口成本;二是适应性成本 C2。国外绿色贸易技术标准和法规经常变动,企业为跨越新壁垒,要不断收集信息,重新认证甚至更改工艺流程,聘用新员工,由此增加企业适应性成本;三是销售成本 C3。包装和标签壁垒迫使企业更换包装形式,除增加包装成本外,为重塑商誉,企业还必须支付额外的广告宣传费用。这势必会增大出口企业的销售支出;四是其他的派生费用或成本C4。如出口商因绿色壁垒回收废弃物的支出等。3.1.1.3造成市场准入障碍市场准入障碍,即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使中国产品难以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如 2004 年 8 月,在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塑料玩具中,酚含量比规定标准超出了 23 倍之多,超过许可标准的还有玩具中的甲醇含量,以及玩具的气味和质量。目前,这些塑料玩具在俄罗斯已全部停止出售。可以预料,中国制造的塑料玩具以后再想出口俄罗斯,将是难上加难的事。据 2005 年 12 月最新资料显示,基于环保考虑,欧盟与美、日等国家在过去几年纷纷贯彻以绿色产品为导向的环境政策,积极推动无铅相关标准和法案。欧盟宣布要在 2006 年全面禁止含铅电子产品输入。美国则结合电子制造商、政府、供货商与学术机构等进行无铅项目的研究计划。日本也预计在 2007年彻底废除电子产品中铅的使用13。3.1.1.4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1979 年到 1996 年,中国外贸出口以年均 15%的速度增长,而且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达到 85%。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扩大与强化,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增大,1997 年至 1999 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贸易停滞不前,扣除出口基数、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冲击因素外,主要是绿色贸易堡垒的阻碍。但是在 1979 年至 2004 年的 25 年间,中国出口总额增长近 43 倍,年均增长 17.4%。这个速度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靠在华外商投资企业拉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尤其如此。今后影响国际贸易的环境规则将日益增多,贸易与环境问题将是未来国际谈判中最棘手的议题。发达国家依靠其科技和环境水平,通过立法,制定较严格的绿色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入。中国将深受其影响,从而影响中国产品出口创汇,限制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例如,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对动植物检疫提出较高的要求,规定对一些天然材料生产的包装进行卫生和动植物检疫,以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入。中国出口产品包装往往因为含有病虫害而受到进口国的责难与限制,甚至因通不过动植物检疫而影响产品的出口。3.1.1.5出口商品结构受到影响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中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高,大多技术含量、档次不高。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具体出口产品类别分析,出口的机电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供给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角多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发达国家的出口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以环境敏感性商品为主。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敏感性商品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出口商品结构的状况,决定了中国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和冲击。中国受绿色贸易影响和冲击的出口商品主要涉及农产品和食品、纺织品、医药产品、机电产品等类别。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法规中规定的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的含铅量,皮革的 PCP 残留量,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标,烟草中的有机氯含量,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纺织品、服装燃料有害物质指标等标准,使出口商品遭受较大的冲击。如中国受到欧盟绿色壁垒直接影响的电器产品出口额达到317 亿美元,占到中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值的 71%。欧美“绿色双指令”几乎涵盖所有的电子电器产品,包括大型及小型家用电器、IT 和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电气电子工具、医疗设备等 10 大类近 20 万种产品14。3.1.2积极影响3.1.2.1绿色经济发展迅猛,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环保意识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追求健康的绿色消费,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服装、绿色电脑等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席卷全球,环保产业已经构成了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热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绿色经济无疑将成为 21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环保产业。据不完全统计,19952004 年工业化国家用于环保治理的费用年均递增 14.5%,而此前的 10 年为 10.3%。同期,工业化国家私人企业用于发展环保产品(服务)的投资年均递增 18.5%,而此前 10 年为 11.8%。其中,德国增长最快,近 10 年工业企业的上述支出年均增长 25%。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一种“后发优势”,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来发展本国的环保产业,从而站在较高的起点参与竞争。绿色经济包括积极开发生物资源、发展少污染和无污染产业、努力确保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内容。以有机食品为例:1990 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第一次开发了有机茶叶出口到西欧市场。1994 年辽宁省开发了有机大豆出口到日本。1994 年 10 月国家环境保护局正式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的有机食品开发走向正轨。2001 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事实表明,国际上对中国有机农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外商想进口中国的有机大豆、花生、茶叶、稻米、小麦、棉花、有机干果类、酒类、有机蜂蜜、有机中药等,中国的有机食品产业前景一片光明。3.1.2.2提升了产品国际竞争力绿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为突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政府不断调整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按本国国情采用国际标准;本国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流通、销售、回收等环节上提高技术水平,并通过相应行业的国际认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等突破“绿色瓶颈”的制约。企业苦练内功,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2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的影响3.2.1将污染产业和产品转移到中国,危害了人民、动植物的健康与安全,影响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安全。由于中国技术水平和环境水平低,中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绿色壁垒,对国外进口几乎不起作用。发达国家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将污染产业和产品转移到中国。近年来,境外危险物入境具有数量增大、增速惊人的特点。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香港,这些危险废物和废弃船舶、汽车、电器、电缆等工业垃圾的进口严重污染了环境,由于中国环境标准太低,加之海关监管力度不够,进口“洋垃圾”的增长速度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中国塑料垃圾、废铁、废纸的进口量分别是1990年的125倍、50倍和21倍。3.2.2转基因产品大举进入中国转基因食品(GMO)对人体健康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尚处于激烈争论中,如人们认为转基因作物除了给社会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包括环境风险、食品安全问题、社会经济问题及伦理道德问题。就食品安全问题来说,转基因作物虽然产量高,但人们担心GMO食品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长期食用还可能会诱发癌症等致命疾病。据统计,截止2004年,全球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共有16种,包括:油菜、棉花、大豆、玉米、番茄、马铃薯、甜瓜、番木瓜、甜椒、甜菜、西葫芦、转牛凝乳酶基因工程菌、转基因面包酵母菌等。4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3.1政府的对策4.1.1加强绿色贸易壁垒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我国企业对国际标准信息比较闭塞,屡屡被动挨打。政府要加强宣传,使业能够尽早了解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减少不利影响。2007年商务部就在主出口地区开展了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等食品安全新法规的培训。4.1.2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由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绿色贸易壁垒种类繁多,灵活多变,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外环保标准的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建立与完善有关信息数据库,为国内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使企业对自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做好防范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突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扩大产品出口。4.1.3加强绿色贸易壁垒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未将环境成本计算在内,这不仅导致出口贸易容易遭受绿色贸易壁垒,而且也造成生态环境失调,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经济分析方法,把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污染的治理作为成本列入核算体系,逐步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商品化、消耗资源与破坏环境的有偿化,实现资源的集约使用和有效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1.4大力开发环保产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据预测,环保产品在未来的10年内将主导世界主要工业市场。为了争夺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制定各项政策,增加环保投入,采取各种措施扶植本国环保产业。我国也应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调整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舍弃那些污染严重、环保技术落后,环境成本高昂的产业,大力发展少污染以至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密集型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政府应制定扶持环保产业的倾斜政策,加快环保业的发展。从发达国家引进环保技术,扩大我国环保产品的出口,推动我国环保技术进步,为我国的外贸出口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绿色产业给予扶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其加入国际竞争行列,从而冲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空间。4.1.5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我国企业应在认真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绿色标志规定的基础上,完善并逐步推行自己的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企业应争取绿色认证,特别是要积极争取国际标准认证,以获得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只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才具有竞争性。1997年4月1日我国开始采用ISO14000系列标准,我们应该加强向企业宣传,在认证程序上指导和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和产品的环境竞争力。国家应规定在政府采购中,要优先采购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同时,为了使环境标志的管理规范化,我国在推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时,应尽快制订环境标志管理条例,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应该看到,ISO14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强,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制定计划,要求所属的公司及供应商必须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认证,目前全球已有一万多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认证,而我国只有200多家,差距十分明显。4.1.6加快环保立法,严格环保执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政府出台强制性法规能有效引导国民经济进入绿色通道。我国政府应根据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在国家环保标准等法规上多做工作,完善环保立法。自2008年6月1日起,全国都实行“限塑令”,超市、商场尽量用纸质包装袋取代塑料购物袋,市民必须有偿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制造时会产生有害气体,使用时会污染环境,废弃后难以降解,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莫大危害。这个政策在实行以后塑料袋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了。4.1.7制订多元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发新市场我国产品出口地集中在绿色贸易壁垒森严的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出口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那些复杂、苛刻的标准,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出口企业来说,短期内是很难达到的。为此,我国企业应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发展绿色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环保水平,从而巩固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新市场,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这是我国实施市场多元化的重点。4.2行业协会的对策除了政府制定标准,组织、协调以外,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应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在信息支持、组织企业应诉等方面发挥政府和企业无法取代的作用,积极帮助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面对绿色贸易壁垒,行业组织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发达国家行业协会起步较早,相对成熟,而我国行业协会组织发展缓慢,与国外协会沟通不够,不能提高企业获得信息的效率,无法降低企业的信息采集成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应对和防御体系,组织企业多方位开拓国际市场。4.2.1积极参与谈判并协助企业解决争议行业协会应从扩大出口、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积极配合政府参与相关谈判。同时,行业协会应在外方起诉时积极组织企业应对,以减少损失,必要时由行业协会出面按各个企业所占的出口份额统一筹集资金,代表行业整体进行应诉。4.2.2提供行业内培训、咨询和信息等多元化的服务许多企业无力理解WTO法规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致在现实中遭遇到了绿色贸易壁垒。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广泛的培训及咨询,及时扫除企业认知上的盲点与误区。4.2.3加强与国外行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与国外同行业组织定期交流,获取有关信息。这方面的一个突出例子就是,2002年5月份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准备限制我国蜂蜜进口时,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提前得到美国进口商协会的通报,立即组团赴美游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成功避免了美国效仿欧盟等国进行对我国蜂蜜的封杀。4.2.4健全国内技术法规和标准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优势,借鉴国外经验,推出协会指导性技术文件,并在最终成熟以后可以上升为国家标准。引领新技术开发,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4.3企业的对策4.3.1实现市场多元化我国企业应该分步骤、分层次的拓展国际市场,尽快改变我国出口贸易过分依赖美国、日本、欧盟的局面。出口市场的单一性使得我国企业一旦遭到绿色贸易壁垒以后,产品出口急剧减少,影响企业效益。因此,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在市场布局上应多选择几个出口国家和地区,从而在面对一国的贸易壁垒时,可及时将产品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4.3.2应树立清洁生产观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中心于1989年最先提出“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强调三个观念:一是清洁能源,尽量节约能源消耗,利用可再生的能源。2008年,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其中,核电建设是力度最大的一年,风电开发也加快推进。据介绍,今年我国仍将坚持以风电特许权方式建设大型风电场,推动风电设备国产化,逐步建立我国的风电产业体系。二是清洁生产过程,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弃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三是清洁产品,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能够从源头控制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4.3.3应树立清洁生产观念面对新的全球经济环境,我国企业产品若不创新,则将失去大部分的国际市场。以玩具为例,美、英两国玩具协会已要求其会员从2006年开始只能从通过国际玩具理事会商业运作规范认证的供应商处采购玩具。而欧盟发布的保证双指令规定包括玩具在内的十类电子产品出口欧盟时,将被额外征收电子垃圾处理费,并自2006年7月1日起禁止将含有包括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在内的新电子和电气设备投放市场。我国还有不少传统出口产品虽然每年出口不断增长,但利润极低。企业应努力提高科技水平,增加商品附加值,提高利润率。4.3.4实行绿色营销策略绿色营销是指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一种整体经营过程。绿色营销强调需求的全面性,不仅要发现需求、满足需求,而且要引导需求。对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消费产品时和消费产品后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进行追踪,指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倡导环保意识,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和之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量对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进入再循环。企业要超越短期赢利目的,把环境因素融于其战略计划,也就是企业要树立绿色营销理念,并在此理念的引导下对企业组织进行重组,确保整个组织能为绿色营销的实施提供各种支持,企业还应该制定绿色营销组合策略计划,以提高绿色营销的效果。4.3.5实施绿色会计制度企业管理从时间上来讲是产、供、销各环节,从空间上来讲是人、财、物各部门。企业除了要加强绿色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外,还必须重视绿色会计制度。所谓绿色会计制度,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不仅要对人工、资本、原料等进行成本核算,而且还必须计算对资源和环境的占有和消耗成本,这样能估计自然资源和污染的环境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奠定正确的决策基础。综上所述,要突破对外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很长的时间内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获得成功。只有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外贸易也才能进一步发展。结论总之,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对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损害了各国的利益,尤其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伤害,尤为严重。我们并不否认,绿色贸易壁垒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尽管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一定的合法依据,却仍无法改变绿色贸易壁垒具有贸易保护的性质。因此,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是我们必定的选择。我国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实施标准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优质的产品、绿色的生产来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积极采取对策,减少绿色贸易壁垒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我国贸易的长足发展。参考文献1 李志军,绿色贸易壁垒应对措施探析J.当代经济,2008,(10):872 李群,中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3):78.2 刘宣,绿色壁垒的误区J.企业经济.2007,(2):563 王星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2006(3):124 黄立新,绿色壁垒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外向经济,2008,(l):325 秦小红,论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问题J.企业经济,2007,(2):316 王建华,生态纺织品认证不可忽视J.中国纺织,2008,(1):787 孙龙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8,(2):458 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下我国政府的行为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8,(11):549 姜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9,(6):5710 王平,中国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12311 夏友富,技术贸易壁垒体系与国际贸易J.中国工业经济,2009,(5):2112 王星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市场周刊,2006,(3):87.13Mullin,G.L.,J.L.Mullin,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Merger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7:314-33014Grossman G M. and A.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w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J.National Bureau of Ee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6:128-131致谢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给我一次机会去体会这个美丽的世界。感谢他们在我求学的二十多年来,给予我的关怀和悉心照顾,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发展成为今天一个负责任、敢作敢为的人,衷心的谢谢他们,我会一直努力以不辜负他们的期望。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景霞老师。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历中,景老师悉心指导,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论文的选题、结构安排和调整、研究方法的确定、资料搜集和分析以及观点的提出和论证过程中,都得到了景老师的亲切关怀、严格指导和热情帮助,论文的字里行间凝聚着景老师的智慧和心血。景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一直深深的鼓舞着我,这种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也将成为我终身奋斗的目标。景老师对我的影响不只是在学术上,在生活中老师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使我受益匪浅,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最后要感谢与我朝夕相处四年的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和鼓励,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研究生生活,与同学相伴的日子让我获益良多,我们之间的纯洁友谊我将永记心间。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还得到了经济管理系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这里我要感谢他们,感谢在百忙之中审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每一位老师。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店相关技能鉴定试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RAM内存条选购技巧
- 如何分析一篇文章的结构
- 人寿保险购买制度
- 宴会厅用餐流程规范制定
- 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方案
- 印刷工艺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汇编
- 2025年体育医学运动损伤急救处理技能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免疫科风湿病疾病管理评估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整形美容外科微整形技术操作规范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三峡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公开招聘雇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10KV变电送受电安全作业方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海上作业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5年ARVR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江苏省水利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常用表格(2025.6.18)
- 【初中数学】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课件)+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情绪管理课2025年职场压力释放与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