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领导典范.ppt_第1页
永远的领导典范.ppt_第2页
永远的领导典范.ppt_第3页
永远的领导典范.ppt_第4页
永远的领导典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孫運璿 永遠的領導典範 胸襟 堅持與無私 11404吳妤庭 永遠的領導典範 孫運璿 孫運璿 1913年 2006年2月15日 中華民國政治家 山東蓬萊縣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 曾任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 1962年 1963年 應世界銀行之聘擔任奈及利亞全國電力公司執行長 1964年 1966年 中華民國交通部長 1967年 1969年 經濟部長 1969年 1978年 與行政院長 1978年 1984年 任內推行十大建設 並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 主導台灣早期科技政策 為台灣科技產業之主要奠基者 被稱為 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 1984年2月24日因腦溢血中風 5月15日率內閣總辭而淡出政壇 二次大戰後 台灣的電力系統在戰火中受到嚴重損傷 日本人認為短期根本不可能修復 但當時在台電任職的孫運璿 緊急借調了幾百名工專學生到台電受訓 並且到台灣每個角落進行 搶救電力大作戰 短短五個月內 就恢復了全台百分之八十的電力 完成了日本人眼中 不可能的任務 他對台灣電力最大的貢獻 就是復舊 修復戰後毀損之電力 跟電力開發 從火力到水力發電 甚至後來考慮到台灣煤礦資源可能用罄 在民國六十年左右 開始發展核能發電 前台電董事長席時濟表示 因為孫運璿先前的努力 讓他在接手台電時 更能上軌道 孫運璿不僅對台灣電力貢獻卓越 連識人用才 也公正獨到 永遠的領導典範 孫運璿 前台電總經理張斯敏還記得 民國四十四年他剛進台電時 孫運璿是總工程師 當時台灣的建物由平房逐漸要走向樓房形式 配電線路的規範也需要重新修訂 張斯敏的長官就交付給他這項任務 當時他參考了美國 日本和上海的規範 完成修訂作業 修訂案並上呈給孫運璿 當時孫運璿只問了一句 你來多久了 快一年了 孫運璿聽了之後沒多說什麼 就把案子退回去 因為以孫運璿對電力工程的了解 他知道 沒有實務經驗 不可能完成這項修訂工作 後來張斯敏只好到全台的各區營業處跑一趟 實際了解電線線路的配置 並重新修改過 孫運璿才批可 而席時濟接任總經理時 曾向孫運璿請益 當時最令他難忘的一段話是 全國每個服務所 你至少都要走一遍 這是孫運璿對後進的基本要求 永遠的領導典範 孫運璿 如果將締造台灣經濟奇蹟的過程 比喻成馬拉松式的接力賽跑 那麼孫運璿無疑是其中關鍵又重要的一棒 一九一三年 孫運璿出生於山東省蓬萊縣 其父孫蓉昌感於國事蜩螗 當時懂俄文的人才不多 因此於一九二五年送孫運璿進哈爾濱俄僑實業中學習俄文 一九二七年孫運璿提早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就讀 一九三四年孫運璿大學畢業 逃離日本統治下的東北 並加入資源委員會 開始其興建電廠的工作 先後完成湘江電廠 天水電廠 拆遷湘江電廠到大後方 從寶雞搶運連雲港電廠設備到四川自流井等 永遠的領導典範 孫運璿 由於孫運璿恪盡職責 表現傑出 一九四三年資源委員會派其赴美國田納西河流域開發局見習 為戰後重建工作預作準備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 孫運璿來台參加電力接收工作 出任台灣區電力監理委員 原在電力公司服務的日本技術員有三千名 將在三個月後全部遣送回國 當時大陸來的不過五 六十人 面對戰爭所造成的電力設施破壞 孫運璿找了數百位專科學生日以繼夜 不眠不休的進行搶修工作 終於在五個月後使全省電力恢復80 的正常供應 打破日本人的預言 三個月後 台灣將一片黑暗 孫運璿憑著其卓越的領導能力與貢獻 於一九五 年升任總工程師 一九六二年再高升為台電總經理 永遠的領導典範 孫運璿 世界銀行看中孫運璿領導台電的傑出表現 一九六四年聘他做奈及利亞電力公司的總經理 在三年的任期內 他推動公司的管理革新 興建尼日河水力發電工程 將水力發電連成個大系統 共增加奈國發電量的88 可謂成效卓著 一九六七年孫運璿回國出任交通部長 任內開始規畫北迴鐵路 中正機場 台中港 蘇澳港 鐵路電器化 南北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建設 一九六九年孫運璿改接掌經濟部 當時的台灣經濟已發展到一個階段 要升級 則必須擺脫勞力密集 提升科技水準 因此他瞄準兩項目標 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及製造積體電路 永遠的領導典範 孫運璿 在孫運璿不斷的溝通 協調下 立法院終於通過工研院設置條例 而 工研院之父 的頭銜也落在他身上 為了製造積體電路 孫運璿 潘文淵 方賢齊擬定出發展計畫 從招人 訓練 建廠房 選擇合作對象 都訂出時間表 經過眾人的分工及不斷努力 終於為日後進軍大型積體電路及電腦業打下紮實的基礎 在孫運璿擔任經濟部長八年多的時間 台灣面臨退出聯合國 石油危機 友邦斷交等重大事件 他不但抑制物價的飆漲 通貨膨脹 還全力推動各項經建計畫 拓展貿易 發展資本 技術密集工業 使台灣經濟在危難中持續發展 永遠的領導典範 孫運璿 一九七八年蔣經國提名其出任行政院長 在孫運璿擔任院長任內 台灣經歷中美斷交 美麗島事件 第二次石油危機 陳文成命案等各項內外挑戰 但他沉著因應 一方面持續推動各項經濟建設 包括闢建新竹科學園區 通過 科學技術發展方案 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科技人才方案 成立 同步輻射中心 成立中美貿易小組 開放與東歐五國直接貿易等 另一方面 開始策畫研製IDF戰鬥機 請友我的美國議員通過 台灣關係法 等 使台灣安渡那人心惶惶 風雨飄搖的年代 由於其孜孜矻矻 戮力從公 不幸於一九八四年二月廿四日發生腦溢血中風 同年五月十五日率內閣總辭 爾後受聘為總統府資政迄今 永遠的領導典範 孫運璿 193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1936年加入國家資源委員會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 孫運璿負責將電廠拆遷至大後方的工作擔任青海西寧電廠廠長1940年 1943年奉派至美國田納西河流開發局見習三年1945年 1946年抵台參加台灣電力設備接收工作 並於五個月內恢復80 之台灣電力1950年 1960年擔任台電總工程師 大力推動如火力發電廠建設 全島電力網鋪設 中央山脈東西聯絡線 農村電化工程等電力建設1962年升任台電總經理1964年 1966年應聘擔任奈及利亞全國電力公司執行長兼總經理 推動尼日河水力發電工程1967年 1969年任交通部長 推動南北高速公路 第三國際港 鐵路電氣化 桃園國際機場等計畫1969年轉任經濟部長1972年設置第二與第三輕油裂解廠 擴建核能電廠 一貫作業大鋼場 高雄大造船場等核心工業 建立台灣工業基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 率團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與約旦 穩定了台灣油源 1974年推動十大建設 工研院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成立 開始自力製造積體電路之路1976年開始六年經建計畫 積極拓展貿易 發展資本 技術密集工業1977年籌建新竹科學園區 積體電路工廠竣工1978年 1979年任行政院長 台美斷交 推動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1980年 1982年策劃研製IDF戰機 明訂台灣八大重點科技1983年開放外資投資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