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工艺.doc_第1页
DCC工艺.doc_第2页
DCC工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CC 工艺简述RIPP在1987年实验成功了小型全返混式固定流化床FFB反应装置,催化裂解制取气体烯烃,所用原料为石蜡基大庆蜡油,催化剂为含HZSM-5分子筛的单活性组分催化剂,反应温度为580,空速h-1,水蒸气量为60%,得到了较高的丙烯产率23.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应用连续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上,以管输重油馏分油为原料制取气体烯烃。管输重油的气体烯烃总产率可达到36.66%,其中丙烯为19.89%。并获得了27.35%的汽油产率。RIPP在上述反应工艺的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DCC技术。催化裂解DCC 工艺是一种以重质油为原料,生产轻烯烃的新型石油炼制工艺,就其原理而言,总属催化裂化范畴,但裂解追求的目的不同,与催化裂化又有很大的区别。催化裂解在反应过程中控制氢转移反应在控制烯烃饱和,而高的反应温度及低的催化剂活性对氢转移反应不利,采用“提升管+床层”的反应形式,降低反应压力,或注入蒸汽,以降低油气分压,有利于丙烯的生成,同时减少焦炭产率,以达到多生产丙烯并提高收率的目的。DCC工艺分为 DCC-和 DCC-型,DCC-型以最大量生产丙烯为主,该技术采用提升管加密相流化床反应器,它的操作苛刻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反应温度为 538580,需要较长的油气停留时间和较大的注水量,采用过渡裂化方式,反应段为提升管加床层,为减少氢转移反应,在装置上应用专用催化剂,可生产 18%-20%的丙烯。其原料主要以石蜡基原料为主,原因是石蜡基最适合催化裂解,可大量的选择性催化得到富含烯烃的裂解气体,其中乙烯、丙烯、丁烯含量超过40%,丙烯含量高达21%。其它原料比如中间级原料的三烯产率在33%-37%,丙烯为17%-18%;环烷基原料的三烯产率为27%。原料结构对于烯烃产率影响巨大。DCC-型在多产丙烯及丁烯的同时还能多产高辛烷值汽油,该技术采用提升管反应器,相对操作苛刻度大大降低,操作条件和反应段形式接近于常规催化裂化。该技术的原料适应性较为广泛可以加工蜡油、蜡油抽渣油或者二次加工油。DCC工艺选用根据不同原料的专门催化剂。其基质可以裂化原料中的大分子烃类,其裂化中间产物随即进入Y分子筛孔道内发生裂化,裂化产物再在ZSM-5的中控孔道内转化为低碳烯烃。不同的孔道分布用来催化转化不同的烃分子的裂化反应。另外,催化材料的酸性、催化剂的强度、堆比可以进行优化设计,达到最大低碳烯烃生产的目的。DCC工艺流程与FCC基本相似的,包括了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以及吸收稳定系统原料油经过蒸汽雾化后送入提升管流化床(DCC-型)或者提升管(DCC-型)反应器中,与预热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反应产物经过分馏/吸收系统,实现分离、回收。沉淀了焦炭的待生催化剂经过蒸汽气提后在送入再生器中,用空气烧焦再生。热的再生催化剂以适宜的循环速率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并提供所需的热量,实现反应-再生系统热平衡操作。DCC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大范围应用,分别在中国、泰国、沙特、印度等国使用了该工艺。1995年3月安庆石化总产开工建设了处理量达500t/a的装置,丙烯产率为17.0%-18.6%,该装置投产为催化裂解技术提供了完善的经验。针对催化裂解要求提升管加床层反应器,高温度、高注蒸汽量和大剂油比等工艺特点,对反应的各个系统都采用优化方案。采用了足够长的提升管加床层反应器;再生器采用了预混合烧焦管接床层再生工艺,中间多段给风,提高烧焦效果;由于反应注蒸汽量大,分馏塔顶采用冷回流技术,增加油气分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