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丸剂与滴丸剂ppt课件.ppt_第1页
中药丸剂与滴丸剂ppt课件.ppt_第2页
中药丸剂与滴丸剂ppt课件.ppt_第3页
中药丸剂与滴丸剂ppt课件.ppt_第4页
中药丸剂与滴丸剂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中药丸剂与滴丸剂 第一节中药丸剂 一 概述 中药丸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丸剂的品种在 中国药典 现行版中药成方制剂中约占40 比例最大 一 丸剂的概念 二 丸剂的分类 1 蜜丸 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 每丸重量在0 5g 含0 5g 以上的称大蜜丸 每丸重量在0 5g以下的称小蜜丸 2 水蜜丸 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 3 水丸 以水 或黄酒 醋 稀药汁 糖液等 为润湿剂或黏合剂制成 4 糊丸 以面糊或米糊为黏合剂制成 5 浓缩丸 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物的清膏或浸膏 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 以水 蜂蜜或水和蜂蜜为黏合剂或润湿剂制成 浓缩水丸 浓缩蜜丸 浓缩水蜜丸 6 中药微丸 直径小于2 5mm 1 按所使用的辅料不同分类 1 泛制丸 2 塑制丸 3 滴制丸 2 按制法不同分类 三 丸剂的特点 1 释药缓慢 作用缓和持久 毒副作用较化学药小 2 能较多地容纳半固体或液体药物 3 贵重 芳香剂不宜久煎的药物宜制成丸剂使用 4 包衣丸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增加美观 5 制法简便 所需设备较简单 1 优点 1 服用量大 小儿吞服困难 不适合急症用药 2 生物利用度较低 3 质量标准不完善 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 4 制作技术不当时 其溶散时限难以控制 易受微生物污染而生霉变质 2 缺点 1 蜂蜜 1 概述 二 中药丸剂的辅料 一 黏合剂 为 中国药典 收载的药材 具有滋补 润肺止咳 润肠通便 解毒调味的功效 其中的还原糖还可防止药物氧化 生蜂蜜中含有杂质 酶及较多的水分 黏性不足 成丸易虫蛀和生霉变质 服用后会产生泻下等副作用 生蜂蜜使用前必须加热炼制成炼蜜 嫩蜜 蜂蜜加热至105 115 含水量在18 20 左右 相对密度在1 34左右中蜜 蜂蜜加热至116 118 含水量在14 16 左右 相对密度在1 37左右老蜜 蜂蜜加热至119 122 含水量在10 以下 相对密度在1 40左右 2 炼蜜的三种规格 操作时 生蜜加热沸腾至颜色无太大改变 沾取炼蜜略有黏性 为嫩蜜 适用于黏性较强的药粉制丸 加热沸腾至颜色呈浅红棕色 沾取炼蜜拉丝约0 5 1cm 为中蜜 适用于黏性适中的药粉制丸 加热沸腾至颜色为红棕色 沾取炼蜜拉丝约2 3cm 为老蜜 适用于黏性较差的药粉制丸 2 米糊或面糊 以黄米 糯米 小麦及神曲等的细粉制成的糊 用量为药材细粉的40 左右 可用调糊法 煮糊法 冲糊法制备 3 药材清膏 植物性药材浸出 4 糖浆 用蔗糖糖浆或液体葡萄糖 既具黏性 又具还原作用 适于黏性弱 易氧化药物的制丸 1 水 纯化水 能润湿药粉中黏液质 糖及胶类 诱发药粉的黏性 2 酒 用白酒和黄酒 能溶解药材中的树脂 油脂而增加药材细粉的黏性 但黏性比经水润湿后的黏性程度低 酒兼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具有舒筋活血功效的丸剂常用酒作润湿剂 3 醋 常用米醋 具有散瘀止痛功效的丸剂常用醋作润湿剂 醋有助于碱性成分的溶解 提高药效 4 水蜜 一般以炼蜜1份加水3份稀释而成 兼具润湿与黏合作用 5 药汁 处方中不易制粉的药材煎汁或榨汁 二 润湿剂 三 吸收剂 将处方中出粉量高的药材制成细粉 作为浸出物 挥发油的吸收剂 也可用惰性无机物 如氢氧化铝 碳酸钙 甘油磷酸钙 氧化镁或碳酸镁等 1 概述 三 中药丸剂的制备 一 塑制法 将药材粉末与适宜的辅料 主要是润湿剂或黏合剂 混合制成可塑性的丸块 再经搓条 分割及搓圆制成丸剂 工艺流程 1 配料 按处方将已炮制合格的药材称好 配齐 通过粉碎 过筛 混合均匀后备用 除另有规定外 供制丸剂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最细粉 2 过程 2 合药 合药 将已混合均匀的药粉 加入适量炼蜜 充分混匀 使成软硬适宜 可塑性好的丸块的操作过程 影响丸块质量的因素有 炼蜜的程度 应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 粉末粗细 含水量高低 当时的气温及湿度 决定所需黏合剂的黏性强度 炼制蜂蜜 蜜过嫩则粉末黏合不好 丸粒表面不光滑 过老则丸块发硬 难以搓圆 下蜜温度 应根据处方中药物性质而定 除另有规定外 炼蜜应趁热加入药粉中 处方中含有树脂类 胶类及挥发性成分药物时 炼蜜应在60 左右加入 用蜜量 影响丸块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比例是1 1 1 1 5 主要取决于药粉的性质 气候季节 合药方法等 3 搓丸条 丸块软材制成后必须放置一定时间 是炼蜜渗透到药粉内 诱发丸块的黏性和可塑性 有利于搓条和成丸 丸条一般要求粗细均匀 表面光滑 无裂缝 内面充实而无空隙 以便分粒和搓圆 4 成丸 小量生产可将丸条等量截切后用搓丸板作圆周运动使丸粒搓圆 或用带沟槽的切丸板分割 搓圆 大量生产滚筒式轧丸机中药自动制丸机 全封闭操作 一次成丸无需筛选 无需二次整形 切丸板 中药自动制丸机 1 概述 二 泛制法 将药物粉末与润湿剂或黏合剂交替加入适宜的设备内 使药丸逐层增大的方法 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按要求将处方中药材粉碎成细粉 过五号筛或六号筛 混合均匀 需制成药汁的药材应按规定处理 2 过程 2 起模 将部分药粉制成大小适宜丸模的操作过程 是制备水丸的关键环节 将少许药物粉末置泛丸匾或转动的包衣锅内 喷刷少量水或其他润湿剂 使药粉黏结形成小粒 再喷水 撒粉 配合揉 撞翻等的泛丸动作 反复多次 使体积逐渐增大形成直径0 5 1mm的圆形小颗粒 经过筛分等即得丸模 3 成型 将丸模逐渐加大至接近成品的操作 4 盖面 将成型后的丸剂经过筛选 剔除过大或过小的丸粒 置于包衣锅内转动 加入留出的药粉或清水或浆头继续滚动至丸面光洁 色泽一致 外形圆整 5 干燥 水蜜丸 水丸 浓缩水蜜丸和浓缩水丸均应在80 以下进行干燥 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丸剂应在60 以下进行干燥 不宜加热干燥的应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干燥 6 筛选 保证丸粒圆整 大小均匀 剂量准确 7 包衣与打光 外观水分重量差异装量差异溶散时限微生物限度 四 中药丸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一 质量检查 二 丸剂的包装储存 大 小蜜丸及浓缩丸常装于塑料球壳内 壳外再用蜡层固封或用蜡纸包裹 装于蜡浸过的纸盒内 盒外再浸蜡 密封防潮 大蜜丸也可选用泡罩式铝塑材料包装 含芳香挥发性或贵重细料药可采用蜡壳固封 再装入金属 帛或纸盒中 除另有规定外 丸剂应密封储存 蜡丸应密封并置阴凉干燥处储存 第二节滴丸剂 一 概述 滴丸剂 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 乳化或混悬在基质中 再滴入互不混溶 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状而制成的制剂 主要供口服 亦可供外用和眼 耳 鼻 直肠 阴道等局部使用 一 滴丸剂的概念及发展 二 滴丸剂的特点 药物高度分散在基质中 溶出快 药效迅速 生物利用度高 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制剂 便于携带 贮存 药物被基质包裹后 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提高稳定性 设备简单 操作容易 质量稳定 剂量准确 工艺周期短 生产效率高 车间无粉尘 利于劳动保护 给药途径广泛 制成缓控释 但目前可使用的基质 冷凝液品种很少 每丸含药量少 丸重 100mg 仅适于剂量小的药物 使该剂型应用受限 二 基质与冷凝液 1 与药物不发生化学反应 不影响药物的疗效与检测 2 熔点较低 在60 160 条件下能熔化成液体 遇骤冷又能冷凝为固体 与药物混合后仍能保持以上物理性状 3 对人体无害 一 基质 1 要求 滴丸剂中除药物以外的赋形剂 1 水溶性基质 2 种类 聚乙二醇类 泊洛沙姆 硬脂酸聚烃氧 40 酯 硬脂酸钠 甘油明胶等 2 非水溶性基质 脂肪性基质 硬脂酸 单硬脂酸甘油酯 氢化植物油 虫蜡等 3 选用原则 应根据 相似者相溶 的原则 尽可能选用与药物极性或溶解度相近的基质 在实际应用中 也有采用水溶性与非水溶性基质的混合物作为滴丸的基质 如PEG6000与硬脂酸混合 二 冷凝液 1 概述 不是滴丸剂的组成部分 但参与滴丸剂制备中的一个工艺过程 作用 用于冷却滴出的液滴 使之收缩冷凝成为滴丸的液体 如果处理不当 仍可能产生毒性 2 要求 1 安全无害 或虽有毒性 但易于除去 2 与药物和基质不相混溶 不起化学反应 3 有适宜的相对密度 一般应略高于或略低于滴丸的相对密度 使滴丸 液滴 缓缓上浮或下沉 便于充分凝固 丸形圆整 3 种类 水溶性基质可用液状石蜡 植物油 甲基硅油等 非水溶性基质可用水 不同浓度的乙醇 酸性或碱性水溶液等 新型冷凝液 二甲基硅油 玉米油 三 滴丸剂的制备 一 工艺流程 设备及操作 1 工艺流程 2 设备及操作 二 滴制过程的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配方 滴制温度 滴制速度 冷凝剂的选择 滴距 滴头口径 冷凝柱高度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