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解析.ppt_第1页
公务员考试解析.ppt_第2页
公务员考试解析.ppt_第3页
公务员考试解析.ppt_第4页
公务员考试解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地方公务员考试解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误区 1 消极迎战 效率低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对考生的阅读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逻辑能力 语言能力 表达能力 计算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知识运用能力乃至自我调控能力进行具有较高信度 效度和精确性的测评 不少考生在尚未了解考试内容和题型的时候 就已经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望而生畏 把目标和期望值定得很低 过线就行 差不多就可以 成为比较普遍的心态 事实上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从五个方面对应试者进行基础知识考试和基础能力测评 要想学好它 首先要消除惧怕心理和畏惧情绪 树立必胜的信心 这样才可以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 才可以在学习和解题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 2 把看题等同于做题由于考试的时间相对有限 很多考生买了资料 只是匆匆忙忙地看书而不动手练习 一眼扫过去似乎都会了 可是到真正做的时候却丝毫找不着头绪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不能有半点的疏漏 一带而过的复习必然会难以把握重点 忽略精妙之处 要在120分钟内答完135道左右的题 应试者除了思维反应敏捷 准确领会题意处 还必须立即做出判断 题量大 时间紧 必须确保紧张 高效的精神状态 准确 快速的答题速度 这些都是要通过自己不断地摸索去体会的 3 只追高难 不重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 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例外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大部分是中档题和容易题 难度比较大 技巧性比较高的题目只占20 左右 而且难题不过是对于题目的进一步综合 忽略基础造成考生在很多简单问题上丢分惨重 因此 复习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打好基础 深入理解 4 题海战术 不归纳总结之所以要做题 是要把整个知识通过题目加深理解并有机地串联起来 在复习的过程中 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 发散开来对抽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理解 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时刻不要忘了我们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的 因此 题不在多而在精 在总结 时刻目标明确 深入思考才是提高能力的关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高分对策 一 讲求答题方法 使用解题技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每道试题都有它的特点 更有它的答题规律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对应试者来说虽然是一个挑战 但并非命题者在故意刁难应试者 一定要让应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答不完题 而是考查应试者处理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每种题型都有它的答题方法 这是应试者获取高分必须掌握的 这种方法一定是有效的 既能够节约时间 又能够保证正确率 例如定义判断题 要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 选项中有一处不符合关键词或关键句的应立即被排除 事件排序题 很多时候往往确定首 末项便能很快选出答案 无需一个个逐条分析 再如 有的数学运算题 看似复杂的题干 只要找对线索 很快就可以选准正确答案 例题1 跑马场上有三匹马 其中上等马一分钟能绕场跑4圈 中等马一分钟能绕场跑3圈 下等马一分钟能绕场跑2圈 现在三匹马从同一起跑线上出发 同向绕场而跑 问经过几分钟后 这三匹马又并排跑在起跑线上 A 1分钟B 4分钟C 12分钟D 24分钟 二 日积月累 滴水穿石各领域名人的成功都是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全面准备的结果 任何一个有高超技艺的人都是经过长久磨练造就而成 一心希望投机取巧和走捷径的人并不能总是获益 公务员考试的道路更是如此 指望临时冲刺和走走停停的人要想取得高分是不可能的 简言之 要想获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高分 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 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在考场上才会如鱼得水 成为真正的强者 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所要做的 正是复习阶段中第二个阶段应当做到的内容 三 良好的心态 胜算的基石根据多年的考试经验 我们可以知道 考试时保持适度的紧张是有一定好处的 可以让自己更加集中注意力 态度更加积极 然而过度紧张或者焦虑毫无疑问会导致考试的失败 应试者对于考试这个问题应当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心理暗示 那就是 大家都走一条路 我走不好 别人也不一定能走好 不如放松心情 以一个积极 冷静的心态去面对 不给自己设定任何遥不可及的目标 自加压力 许多考试的成功者也经常谈到良好的心态所带来的帮助 总之 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应试者最终通向成功 能够使自己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反过来说 如果应试者在功课上做了充足的准备 但是心理应变能力脆弱或者忽视了对心态的调整 最初所做的努力也会付之流水 四 细微之处见真经在把握了以上三大方面内容之后 应试者如果能够把握好下面这些细节问题 对获取高分也会有很大帮助 一 考前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大纲中的内容一旦公布后在考试中就不会再有变化 应试者可以放心 应试者应将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研究透彻 将大纲中的试题类型和特点做细致的研究 这样有助于考生把握一个正确的方向 不至于偏离考试要求 二 答题原则 先易后难从多年的经验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特点来看 做题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可以保证成功率 如果一定要坚持把一道难题做出来而因此耽误了大量时间 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可取的 会导致剩下的大部分试题无法做完 反过来 如果先将容易的题做完 在剩余的时间内回头做较难的题 会大大提高分数 另外 应试者应当在这一点上保持头脑清醒 即答题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 无论做哪一题 都首先要保证该题的正确率 而不是急于将题做完 这才是明智之举 三 重视直觉和第一反应 避免狐疑多虑 犹豫不决当面对有些难以抉择或者很难区分选项的试题时 应该重视直觉和第一反应 避免狐疑多虑 犹豫不决 事实上 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针对一个问题 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 觉得几种答案都对但又只能选一种 考生往往会犹豫不决 最后 只有瞎猜一个答案 在这种情形下 建议考生采纳先入为主的方案 重视并适当应用直觉 直觉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而产生的 故有一定的正确性 它比随意瞎猜更加有效 一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方法分析 例子 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 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 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 笔者认为 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 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 又赋予真的品格 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 概而言之 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 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作者的观点A正确而不流行B流行而不正确C新颖而不流行D流行而不新颖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方法分析 1 首句和尾句以及转折词后面的句子特别注意 四看 一 而且 更 甚至 并 并且 也 还 并列 递进二 所以 是因为 因此 因而 总之 总而言之 综上所述 概而言之 因果 结论三 但是 可是 不过 然而 却 转折四 只有 除非 必须 应该 需要 强调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方法分析 十不看 1 否则 2 假如 如果 好像 3 人们认为 4 尽管 不可否认 虽然 似乎 5 不管 还是 6 能使 7 不仅仅 不仅 8 在 通过 表示手段 方法 9 为了 10 例如 如 2 对于 否则 尽管 虽然 似乎 不管还是 不仅仅 通过 例如 这些词之后的东西直接忽略 如果 之类的词语后面的内容一般不看 但是 在通篇都在打比方说明一个道理时 要全看 如果是假设性的反面论证 就不看 反面之后的 转折之前的 表不肯定的 举例子的都不看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方法分析 做题步骤 1 做题前先审题目要求 并迅速判断题型 2 将相关的规律和避免迅速在大脑中过一下 3 带着问题到段落中找答案 例题1 第一届的 超女 冠军安又琪尚未来得及成为令人追捧的唱片歌星 如今又匆匆推出李宇春 周笔畅和张靓颖 未必不是揠苗助长 想将她们生生扼杀了 张曼玉熬了多少年才红啊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作者的观点是 A 人才培养也应 物以稀为贵 B 超女 才华将要被扼杀C 人才 快餐化 等于揠苗助长D 演艺人才造就是急不得的答案 D 选项当中A和C是一定是不能选的 A和C对应的主题词是什么 对应的是人才 而人才在这个片段当中外延扩大了 本身在这个片段当中 它谈论的这个中心的这个类是安又琪 超女 张曼玉 这类人并不能说直接抽象出来一个概念是人才 首先抽象出来概念是演艺的人才 所以中心词扩大之后 这个选项就是不正确的 这本身是出题人常见的一种出题手段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这个中心词外延扩大 所以绝对不能选 另外一方面 大家会发现B和C也是有问题的 B 超女 才华将要被扼杀 而文章中提到的是 未必不是揠苗助长 想将她们生生扼杀了 这强调的是一种可能性 而不是说将来一定会被扼杀 所以B在可能与现实之间出现了问题 所以发现通过这样的技巧 毫无疑问答案只有一个是第四个了 我们甚至不需要判断作者在这个文章当中主要想谈什么内容 所以说主观性的题并不是说一定要通过主观性的分析才能得到 那么有的时候通过逻辑也能够把题目分析出来 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D 演艺人才造就是急不得的 例2 2010 国考 24 中国古代的科学着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 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 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 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 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 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 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 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 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B 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C 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D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 文段前半段采用了几个并列复句 是 而不是 是 而不是 着重分析原因 最后尾句 使得 引出了在这种原因之下产生的结果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不难发现A项就是对整个文段的同义替换 其中 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没有长足进步 点评 B项 长期停滞不前 用词不妥 文段中的表述是 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C项和D项并非文段论述的重点 例3 2010 国考 26 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保护区或建立保种基地 这些措施能很好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保护区面积大 偷猎现象屡禁不止 建立良种基地保护地方品种投资大 时间长 容易出现近亲繁殖 物种衰退等现象 试管 克隆 冷冻保存等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 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建造 动物诺亚方舟 不再是天方夜谭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开辟了新天地B 动物资源保护促成了生物技术新成果的诞生C 保护动物物种多样性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D 传统资源保护措施所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A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 文段前半段介绍了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的特点 并用转折词 但 强调传统动物资源保护的弊端 文段后半段提到了新生物技术的进步为动物资源保护提供了新途径 不难发现整个文段的论述主体是 动物资源保护 A项的表述最符合文意要求 其中 开辟了新途径 开辟了新天地 属于典型的同义替换 点评 B C项很好排除 但很多考生会受到D项的干扰 注意D项的表述主体是 传统资源保护措施 而并非 动物资源保护 属于偷换了论述主体 例4 2010 国考 21 法国着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试 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 北风呼呼猛刮 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 北风无奈于他 南风徐徐吹动 温暖和煦 行路人解开衣扣 脱衣而行 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A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方法得当 柔可克刚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 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推断题 文段讲述了一个着名的寓言 南风北风比赛的故事 不难发现在使行人脱衣的过程中 北风并没有使用恰当的方法 猛烈地刮 最终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而南风则选择了恰当的方法 吹着徐徐的微风 最终获胜 通过这个寓言 作者要揭示一个哲理 即若想成功 要选择恰当的方法 有时候能够以柔克刚 正如微风战胜大风一样 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A C D三个选项也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表述 不过考生在选择时要注意答案与文段之间的关联性 换言之正确答案与文段要有关系才行 而上述三个选项并非文段所要揭示的寓意和道理 因此应该予以排除 例5 2010 国考 25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西方哲学 美学及各种艺术形式始于此 西方的音乐文化也由此开始 这个时期出现过最早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 如 伊利亚特 和 奥德赛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揭示了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着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 欧里庇得斯 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 在他们的戏剧中 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是 A 内容主要涉及数学和戏剧B 含义比现在更为狭窄C 与艺术和哲学有严格的区分D 与其他艺术及科学联系密切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 这是一道变形的细节判断题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题目考查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 这一特点在原文中的一系列表述中均有涉及 要求进行提炼 总结并得出答案 文段从第二句就开始分别介绍了 音乐 与 长诗 数学 戏剧 等方面的联系 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不难发现D项表述最为恰当 其中 希腊长诗 戏剧 等均属于 艺术 数学 属于 科学 点评 A项表述不够全面 希腊长诗 没有体现 B项表述有误 狭窄 一词无从得出 C项表述有误 有严格的区分 不符合文意表达 例6 2010 国考 35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 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 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 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 它起源于西周 完备于秦汉 盛行于唐宋 到清代的雍正 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 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消亡了 但是 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 避讳已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 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B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C 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D 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愈来愈严格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B 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 文段首先陈述了避讳的来源 又讲述了其发展历程 最后通过转折词 但是 强调 避讳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由此可知B项表述正确 A项表述不准确 人们避讳的原因不仅仅是趋吉避凶的心理 还有之前的禁忌制度 此外选项中 各种避讳 这一说法过于宽泛 也不准确 C项表述有误 避讳并非由 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根据文段的意思 避讳发展到后来是人的心理造成的 D项表述 愈来愈严格 表述不妥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方法之选词填空 词表 一 近义词辨析和误用 遏制 和 遏止 遏制 和 遏止 的差别在 制 和 止 上体现的很明显 遏止 侧重抑制 迫使其停止 强调使之停止 而 遏制 则侧重抑制 控制 压制 强调制约性 例 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 还是没能遏止住对方凌厉的攻势 痛失奖杯 这里的 遏止 应该换为 遏制 因此 遏止 既然已经表示停止 就不能再有 住 搭配 权利 和 权力 权利 是指依照法律和章程应当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其和 义务 相对 而 权力 表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也可以表示在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和指挥权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如下面句子中的 权利 就是误用 而 四人帮 一伙 则利用篡夺的权利 假公济私 挥金如土 过着穷奢极欲的资产阶级腐朽生活 这一句子中的 权利 指的是某中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因此不应该使用 权利 而应该改为 权力 推脱 和 推托 推脱 和 推托 读音相同 意义相近 但略有差别 推脱 侧重指摆脱 开脱 使之与自己无关 多指推脱责任 问题或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等 推托 侧重借故拒绝 指婉言谢绝 表示不接受 后面经常带有托词或者表示拒绝的原因 多指推托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两者不能混用 如 我们来你们公司领取材料 你们的保管员却相互推托 支吾搪塞 该句中的 推托 应该是 推脱 因为作为 保管员 发放材料是其责任 而不是其不愿意做的事情 因此用 推托 不妥 应该改为 推脱 侦察 和 侦查 同 考察 与 考查 类似 侦察 和 侦查 的区别也在 查 和 察 的意义区别上 侦察 指的是了解敌方的情况 侦查 的意思则是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的调查行动 两者不能混用 如 为了了解对手的情况 球队专门派了一名助理教练去对方训练场地侦查情况 这里的 侦查 是误用 应该改为 侦察 意思是了解对方的情况 起用 和 启用 起用 有两个意思 一是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者免职的官员 二是指提拔 任用 启用 只有一个意思 是开始使用 一般来说 起用 的对象应该是人 而 启用 的对象则是事物 如 机场新建的候机大楼已经起用了 这一句子中的 起用 应该改为 启用 因为其宾语是事物 表示的是开始使用的意思 因此应该用 启用 谋取 和 牟取 谋取 和 牟取 都是指想办法得到的意思 但是 谋取 是一个中性词 可以指合法的取得 也可以指非法的获取 而 牟取 则是贬义色彩较强的词语 多指非法的获取 因此下面句子中的 谋取 属于误用 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谋取暴利的犯罪行为 这一句子中的 谋取 显然是错误的 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非法地获取的意思 应该改为 牟取 行为恶劣用卑劣品质低下用卑鄙主观要求用必须客观要求用必需发生变化用变换变化无序用变幻伤心痛苦用悲痛极度悲哀用悲恸突然中止用戛然声音嘹亮用嘎然疑虑消释用涣然光彩一新用焕然意志不坚用薄弱感情不强用脆弱安闲散步用徜徉心中犹豫用徘徊 思想过时用陈腐东西过进用陈旧言行荒唐用放诞行为放纵用放荡无中生有用捏造模仿不真用伪造求名利用淡泊感情不深用淡薄进行改动用窜改恶意改动用篡改主观估计用大概数目不准用大约已付定钱用定金未付定钱用订金法律制度用法制依法治理用法治扶助平辈用扶养扶助晚辈用抚养 词表 二 关联词及虚词辨析与误用 凡是 不少 凡是 强调主语的总括性 强调主语所涉及的范围内的 所有 性 常常与 都 总 等搭配组成关联词组 而 不少 强调的是大多数 很多 但不是所有 所以 不少 和 凡是 在语义上是相互矛盾的 不能构成搭配 属于误用 如 凡是在学问和科学研究上有成绩的人 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 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这一句子中应该删掉 凡是 保留 不少 因为并不是每个成功的人都缺乏 客观物质条件 的 虽然 但是 和 即使 也 虽然 但是 和 即使 也 表示的都是让步关系 但是 虽然 但是 侧重让步和转折 虽然 引出的让步的事实只能是已然性的事实 而不能是未然的 假设的情况 即使 引出的让步的事实则多是未然的 假设的情况 侧重假设和让步 因此 把 虽然 但是 用于对假设事实的让步 则是误用 如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骄傲 何况我们的工作作得还并不好呢 这里因为实际上 工作作得还并不好 可见 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并不是已然的事实 而只是一种假设 因此不能用 虽然 引出 而要用表示假设的 即使 后面也相应地换为 也 构成 即使 也 结构 表示假设让步 三 成语的辨析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一般来自典故 寓言和古代诗文等 对于成语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 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 二是正确地使用 运用成语 荀子认为 人的知识 智慧 品德等 都是由后天学习 积累而来的 他专门写了 劝学 篇 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 倡导 日积月累 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孜孜不倦B 坚忍不拔C 按部就班D 一丝不苟 例 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 有的是无中生有 有的是空穴来风 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空穴来风 的意思是 A 有洞穴没有风进来 比喻无原由的事B 有洞穴就有风进来 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C 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 一会儿这样 一会儿那样D 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 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答案 B解析 空穴来风 穴 洞 孔 来 招致 有了洞穴才进风 语出宋玉 风赋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若不十分清楚词义 可分析题干 有的是无中生有 有的是空穴来风 易得知无中生有和空穴来风是反义词 故选B 例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根本的是 坚定不移 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对括号内的词可用下面哪一个词语代替A 坚持不懈B 毫不动摇C 不折不扣D 不屈不挠答案 B 解析 坚持不懈是指坚持住不能懈怠 不折不扣只是照做就可以了 不屈不挠是指失败多次还继续来过 这三个词都没有括号内的全部意思 一动不动 完全照搬 只有B项才能准确地表示出这个意思 例 克朗凯特 从容优雅的主持风格 让众多电视观众称他为 克朗凯特大叔 他的表情 声音 等 在美国那个动荡的时代 为民众带来了内心的踏实和安慰 尤其是每次节目结束时 他那句标志性的结束语 事实就是这样 andthat sthewayitis 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 语录 依次填入空白处 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 朴实平淡顿挫B 雍容华贵谈吐C 慷慨激昂举止D 实事求是判断答案 A 解析 B项雍容华贵是形容女性的 不是形容 大叔 的 C项慷慨激昂和从容优雅自相矛盾 同时用来形容一个人不合适 人怎能既慷慨激昂又从容优雅呢 D项实事求是表示的是一种对待新闻的态度 而并不是一种主持风格 例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秀丽的清明上河园 近年来因旅游业的兴盛而 鹊起 由于长时间干旱 禾苗都快枯死了 大陈庄的陈来运在家游手好闲 不务正业 所以家里一直不 A 声名以至富余B 名声以致富裕C 声名以致富裕D 名声以至富余答案 C 声名 名声 名声 社会上流传的评价 以至 一般表示时间 程度 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 有 直到 的意思 以致 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 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富裕 财物 充裕 富余 足够而有剩余 例 信用卡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花钱方式 当我们用现金买东西时 购买行为就涉及到实际的损失 我们的钱包变空了 然而 信用卡却把交易行为 化了 这样我们实际上就不容易感觉到花钱的消极面了 脑成像试验表明 刷卡真的会降低脑岛的活动水平 而脑岛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脑区 信用卡的实质就是 我们 让我们感觉不到付账的痛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合理麻痹B抽象麻醉C简单迷惑D概念蒙蔽 例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组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求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当好人民的 公仆 否则就是对这一称号的 春节临近 海峡两岸人民 三通 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台湾当局却认为 与大陆谈判的时机还不成熟 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了 著名足球评论员王健翔认为 要想彻底解决中超联赛中执法不公的 黑哨问题 就必须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A 污蔑搁浅铲除B 诬蔑搁浅根除C 污蔑搁置根除D 诬蔑搁置铲除 例 相对中原地区 黄河上游人们的生活与风俗我并不熟悉 无法一下子 到心灵层面的东西 但我还是带着 去拍 去体验普通人的生活在令人敬畏的大自然和 的历史面前是什么情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感受疑问悠久B 碰触好奇变迁C 深入憧憬沉寂D 捕捉敬意沧桑 一 语句排序 题考察要点一般来说 此类题目所给出的句子有6个 然后对这6个句子进行排序 实际上是考察语句内在的逻辑关系 重在语义关联 是考察考生 语句表达能力 的重要手段与经典题型 考生在知晓了此类题目重在考察语义内部逻辑关系后 便于考生把握复习方向和解答题目的重点 大家都知道 汉语篇章的内部语义关系是有条理 有规律可循的 因此 考生可以从汉语篇章的内部语义关系入手 注意把握行文脉络 然后进行做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方法之语句排序 句子排序题可以通过反向总结材料的特点来找出这类题目的方法 如关键词 关键句和逻辑顺序 这里的关键词不仅有关联词 还有重复性的词和指示代词 而关键句中考生需要理解句子的类型中有观点句 解释句和例证句之分 在此为广大考生总结出了一套排序题的最佳做题顺序 供广大考生参考 步骤一 看选项 缩小审题范围 步骤二 找中心句 所谓中心句是一段话所围绕的主题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一般情况是在段首 但出现在段尾也有可能 步骤三 用关键词做局部确定 关联词 起末词 指代词 比照词等 步骤四 分析已初步确定的段落结构 总分 分总 总分总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等 二 答题方法例析 解题误区 先排序后看选项很多同学在做语句排序题时 会先将6个句子排序 然后按照所排的顺序在选项中找答案 这种方法既浪费时间 又极容易做错 正确的做题顺序是 先看选项 根据选项设置结合排除法做题 技巧一 确定首句 排除干扰选项代词一般不做首句 因为代词往往指代其他内容 放在首句易造成语义不清晰 如选项中首句是代词 可直接排除 例1 其中包括他们的肤色 相貌 身材 线条 姿态 气质 风度等许多方面 这样的美 才是广大女性更加向往 追求和渴望的 真正的女性美 应该是结实 精干 肌肉强健 富有区别于男子的特有曲线美 越来越多的人们现在都倾向于认为 现代女性人体美 绝不是苗条 柔软 纤细 当代青年人心目中美的典型 已不再是一个或一种人 而是一个多层次 多因素的复杂模式 既不失女性的妩媚 又足以承担生活竞争的压力 担当起社会责任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 B C D 技巧二 把握话题衔接一个文段有一个中心话题 而中心话题是由无数个小话题组成 所以把握住了小话题的衔接 也就把握住整个文段的脉络 例2 在丹麦 瑞典等北欧国家发现和出土的大量石斧 石制矛头 箭头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树干造出的独木舟便是遗证 陆地上的积冰融化后 很快就出现了苔藓 地衣和细草 这些冻土原始植物引来了驯鹿等动物 又常年受着从西面和西南面刮来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很适合生物的生长 动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欧的猎人在夏天来到北欧狩猎 北欧虽说处于高纬度地区 但这一带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 这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 语序正确的是 A B C D 技巧三 利用关联词解题关联词集中体现了汉语逻辑性 很多文段都是通过关联词来架构的 所以关联词是做好语句排序题的一个突破口 例3 任何的企业活动 都要接受伦理道德方面的约束和限制 企业同心合力地珍惜环境品质并不会花费企业太大的成本 但是 赢利不能是企业的唯一目的 不管它如何的必要 而对环境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则更为重要 企业活动是赢利性的 事实上 企业接受环境道德的约束是有利可图的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 B C D 例题8 下列四句话汇总 存在歧义的一句是 A 在公共汽车上售票B 在公共汽车上作案C 在公共汽车上看书D 在公共汽车上写字答案 D解析 该句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是 乘坐公共汽车时 在纸张上 写字 一是 把字写在公共汽车上 存在歧义的原因是方位词界限模糊 数字推理题 一 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真题分析 2007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基本情况 二 数字推理部分命题趋向分析 一 规律隐藏于多次的项间运算一般来说 公务员考试中多次的项间运算是对多级等差或等比数列的规律探索过程中采取的相邻项作差或其他四则运算的方法 此类数列的已知项数不会太少 一般为五项 且大都是递增或递减数列 例1 5 12 21 34 53 80 A 121B 115C 119D 117分析 该数列为递增数列 且增幅不大 考虑相邻项之间作差 可知为二级等差数列 答案为 D 例2 7 7 9 17 43 A 119B 117C 123D 121分析 该数列总体为递增数列 考虑相邻项之间作差 可知为二级等比数列 答案为 C 二 相邻两项 三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考试的重心 例3 204 180 12 84 36 A 60B 24C 10D 8解析 观察前三项 204 180 12 2 则原数列的未知项为 84 36 2 60 例4 67 54 46 35 29 A 13B 15C 18D 20解析 观察数列 前两项的和为121是11的平方 以此可知相邻两项的和为等差数列的平方数 得未知项 72 29 20 故选D 三 两种不同数列对应项的组合成为考试的重点 难点 例5 1 9 35 91 189 A 361B 341C 321D 301解析 递增数列 且增长幅度较大 各项均可以进行分解 观察可知此题为等差数列与二级等差数列对应项的乘积 未知项为 11 31 341 例6 3 2 11 14 34A 18B 21C 24D 27解析 相邻项作差 和 得到的新数列规律不明显 分析前一 二 三项可知 3 12 2 2 22 2 11 32 2 因此 未知项为 52 2 27 四 图形中的数字关系成为新的考点 例7 A 41B 42C 43D 44答案D 例8 A 52B 35C 22D 15答案B 1 对于常用的幂次数字 考生务必将其牢记在心 这不仅仅对于数字推理的解题很重要 对数学运算乃至资料分析试题的迅速 准确解答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很多数字的幂次数都是相通的 比如729 93 36 272 256 28 44 162等 3 21 29 的平方数是相联系的 以25为中心 24与26 23与27 22与28 21与29 它们的平方数分别相差100 200 300 400 定义 n的阶乘写作n n 1 2 3 4 n 1 n 三 数字推理需要记忆的一些数据 质数表 记忆1 2 3 5 7 11 13 17 19 这几个质数作为一种特殊的 基准数 是质数数列的 旗帜 公务员考试中对于质数数列的考核往往集中在这几个数字上 2 83 89 97是100以内最大的三个质数 换言之80以上 100以下的其他自然数均是合数 特别需要留意91是一个合数 91 7 13 3 像91这样较大的合数的 质因数分解 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设置的障碍 牢记200以内一些特殊数字的分解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将其看作一种特殊意义上的 基准数 例1 4 6 10 14 22 A 30B 28C 26D 24 答案 C 解析 4 6 10 14 22 26 分别是2 3 5 7 11 13的两倍 例2 2 3 10 15 26 A 29B 32C 35D 37 答案 C 点评 这里用到26 25 1 例3 0 9 26 65 124 A 165B 193C 217D 239 答案 C点评 这里用到26 27 1 例4 3 4 8 26 122 A 722B 727C 729D 731 答案 A 析 3 1 2 4 2 2 8 3 2 26 4 2 122 5 2 6 2 722 点评 这里用到阶乘基准数字 例5 1 0 4 22 118 A 722B 720C 718D 716 答案 C 解析 1 1 2 0 2 2 4 3 2 22 4 2 118 5 2 6 2 718 点评 这里用到阶乘基准数字 四 数字推理的主要变化有 1 数字性质 奇偶数 质数合数 同余 特定组合表现的特定含义如 3 1415926 阶乘数列 2 等差 等比数列 间隔差 间隔比数列 3 分组及双数列规律 4 移动求运算数列 5 次方数列 1 基于平方立方的数列2 基于2 n次方数列 3幂的2 3次方交替数列等为主体架构的数列 6 周期对称数列 7 分数与根号数列 8 裂变数列 9 四则组合运算数列 10 图形数列 例题4 1 2 1 1 9 11 11 13A 2 B 3 C 1 D 7 9 分析 选C 化成1 2 3 3 5 5 9 11 11 13这下就看出来了只能是 7 7 注意分母是质数列 分子是奇数列 例题5 95 88 71 61 50 A 40 B 39 C 38 D 37 分析 选A 思路一 它们的十位是一个递减数字9 8 7 6 5只是少开始的4所以选择A 思路二 95 9 5 81 88 8 8 72 71 7 1 63 61 6 1 54 50 5 0 45 40 4 0 36 构成等差数列 例题6 19982 1997 1999的值是 A 1B 0C 1D 2答 C 19982的末尾数一定是4 1997 1999的末尾数一定是3 那么 这两个数的差一定是1 故答案为C 例题7 A B两人从同一起跑线上绕300米环形跑道跑步 A每秒钟跑6米 B每秒钟跑4米 问第二次追上B时A跑了多少圈 A 9B 8C 7D 6答 D 因为是环形跑道 当A第一次追上B时 实际上A比B多跑了一圈 即300米 当第二次追上B时 A比B则需多跑两圈 共600米 A比B每秒多跑 6 4 2 米 多跑600米需要的时间为 600 2 300 秒 那么 第二次追上B时A跑了 6 300 300 6 圈 五 数字推理的几种解题方法 1 多掌握一些数字推理的规律与公式 并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2 尝试错误法 即在做题时先试用一种规律 如找不到正确答案再试用第二种规律 用到第三规律 如找到了正确选项 那便对了 如仍找不到正确选项 就需暂时放弃这道题 因为这道题对这位应试者来说就是难题了 这就是 尝试错误法 这道难题需放到最后 有时间时再试着找规律 或者是采取 大胆猜测法 选择一个应试者认为正确的选项 并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选项涂黑 3 代入法 即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代入到题干中去 看是否正确 如正确 说明应试者选对了 如错误 则需代入下一个选项 至到代入最后一个选项 共四个 找出正确答案为止 不过 这种方法较费时间 使用时应准确 快速进行 一 乘法拆分 所谓乘法拆分就是原数列可以拆成两个简单的有规律的数列相乘 从而可以容易求出两个简单数列的未知项 而原数列的未知项就是这两个简单数列的未知项相乘 因此巧妙运用乘法拆分可以大大简化运算 快速判断答案选项 乘法拆分可以将原数列拆分为四种类型 即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幂次数列 质数数列分别和一个简单的数列相乘 1 提取等差数列 提取等差数列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但并不一定是固定的首项 1 2 3 4 5 1 3 5 7 9 2 4 6 8 10 例1 3 16 45 96 288A 105B 145C 175D 195首先观察数列 发现原数列可以提取3 4 5 6 8 提取之后剩余1 4 9 16 36 显然易知所提取的等差数列未知项为7 剩余数列的未知项为25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7 25 175 例2 1 6 20 56 144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41 A 256B 244C 352D 384观察数列 原数列可以提取1 3 5 7 9 提取之后剩余1 2 4 8 16 易知所提取的等差数列未知项为11 剩余数列的未知项为32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11 32 352 例3 0 0 6 24 60 120 A 180B 196C 210D 216观察数列 原数列可以提取2 4 6 8 10 12 提取之后剩余0 0 1 3 6 10 易知所提取的等差数列未知项为14 剩余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 其未知项为15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14 15 210 2 提取等比数列 提取等比数列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即公比为2或3的数列 1 2 4 8 1 3 9 27 例4 1 8 28 80 A 128B 148C 180D 208观察数列 原数列可以提取1 2 4 8 提取之后剩余1 4 7 10 易知所提取的等比数列未知项为16 剩余等差数列的未知项为13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16 13 208 例5 0 4 16 48 128 A 280B 320C 350D 420观察数列 原数列可以提取1 2 4 8 16 提取之后剩余0 2 4 6 8 易知所提取的等比数列未知项为32 剩余等差数列的未知项为10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32 10 320 此题亦可先提取等差数列 例6 1 6 27 108 A 205B 305C 350D 405观察数列 原数列可以提取1 3 9 27 提取之后剩余1 2 3 4 易知所提取的等比数列未知项为81 剩余等差数列的未知项为5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81 5 405 此题亦可先提取等差数列 3 提取幂次数列 提取幂次数列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即平方数列和立方数列 1 4 9 16 25 1 8 27 64 125 例7 2 12 36 80 A 100B 125C 150D 175解析 观察数列 原数列可以提取1 4 9 16 提取之后剩余2 3 4 5 易知所提取的幂次数列未知项为25 剩余等差数列的未知项为6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25 6 150 例8 0 8 54 192 500 A 820B 960C 1080D 1280观察数列 原数列可以提取1 8 27 64 125 提取之后剩余0 1 2 3 4 易知所提取的幂次数列未知项为216 剩余等差数列的未知项为5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216 5 1080 此题亦可先提取等差数列 4 提取质数列 提取质数数列即提取2 3 5 7 11 例9 2 6 15 28 78A 45B 48C 55D 56观察数列 原数列可以提取2 3 5 7 13 提取之后剩余1 2 3 4 6 易知所提取的质数数列未知项为11 剩余等差数列的未知项为5 则原数列未知项为11 5 55 本题亦可先提取1 2 3 4 5 6 上面讲了四种情形的乘法拆分 巧妙运用这些乘法拆分技巧可以快速求解部分数字推理题 大大节约思考和解题时间 希望考生能够领会并加以应用 同时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也发现 四种情形的乘法拆分技巧大多是相通的 比如你提取等差数列后剩余等比数列 显然提取等比数列剩余的就是等差数列了 所以在应用是不要纠结于到底是提取等差数列还是提取等比数列 先看出了哪个数列就提取哪个数列试试 二 多数字联系 多数字联系 即从题目中所给的某些数字组合出发 寻找其之间的联系 从而找到解析试题的 灵感 的思维方式 多数字联系 基本思路 1 共性联系 把握数字之间的共有性质 2 递推联系 把握数字之间的递推关系 例如 题目中出现了数字1 4 9 则从1 4 9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 例1 4 9 25 49 121 A 144B 169C 196D 225 答案 B 解析 4 9 25 49 121 169 的平方根构成质数数列2 3 5 7 11 13 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22 32 52 72 112 132的基本思路 例2 1 6 1 4 9 1 A 2B 4C 8D 16 答案 C 解析 1 6 1 4 9 8 1可以写成6 1 50 41 32 23 14 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50 41 32 例3 2 3 1 4 9 A 5B 16C 25D 36 答案 C 解析 从第三项开始 每一项等于前面两项差的平方 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9 4 1 2 例4 1 4 9 15 18 A 9B 33C 48D 51 答案 A 解析 从第三项开始 每一项等于前面两项差的3倍 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9 4 1 3 例5 2 1 4 9 22 A 27B 34C 47D 53 答案 D 解析 第二项的两倍 加上第一项 等于第三项 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9 4 2 1 例6 1 4 9 29 74 A 103B 132C 177D 219 答案 D 解析 第一项的五倍 加上第二项 等于第三项 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9 4 1 5 二 几种快速解题技巧 1 直接代入思想 直接将选项代入 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示 如果问的是 最小 最少 那么应该从最小的数开始代入 如果问的是 最多 最大 那么应该从最大的数开始代入 同样 如果问的是 第一次 下一次 应该从最早的时刻开始代入 减少一些运算量 2 数字特性思想 不正面直接求解题目答案 而是根据答案所应满足的数字特性来排除选项 3 赋值思想 特值分析 极端分析 构造思想 4 归纳思想 例题 一对成熟的兔子每月繁殖一对小兔子 而每对小兔子一个月后就变成一对成熟的兔子 那么从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 一年后可变成 对兔子 A 55B 89C 144D 233 答案 C 解析 先列举出经过六个月兔子的对数是1 1 2 3 5 8 很容易发现这个数列的特点 即从第三项起 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所以按这个规律写下去 便可得出一年内兔子繁殖的对数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可见一年内兔子共有144对 5 基本方程思想 上图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 现已知中间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 问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A 30aB 32aC 34aD 无法计算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 设最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 则可知第二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 a 第三大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 2a 第四大的等边三角形也即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x 3a 从图中可知最大等边三角形是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的2倍 由此可知 x 2 x 3a 解得x 6a 由此可得周长为6a 5a 5a 4a 4a 3a 3a 30a 例题2 2009年国考行测真题 分步解决 用六位数字表示日期 如980716表示的是1998年7月16日 如果用这种方法表示2009年的日期 则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相同的日期有多少天 A 12B 29C 0D 1 答案 C 解析 由于6个数各不相同 那么年份是09 月份只可能是12 而如果这样 具体的日期必须以 3 开头 一个月不可能超过31天 故没有符合要求的日期 6 容斥原理 涉及到两个集合的容斥原理的题目相对比较简单 可以按照下面公式代入计算 一的个数 二的个数 都含有的个数 总数 都不含有的个数 例 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 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 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 若两次考试中 都及格的有22人 那么两次考试都没有及格的人数是多少A 10B 4C 6D 8应用公式26 24 22 32 XX 4所以答案选B 例 某单位有青年员工85人 其中68人会骑自行车 62人会游泳 既不会骑车又不会游泳的有12人 则既会骑车又会游泳的有多少人 A 57B 73C 130D 69应用公式 68 62 X 85 12X 57人 7 抽屉原理 例 在一个口袋里有10个黑球 6个白球 4个红球 至少取出几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白球 A 14B 15C 17D 1849 采取总不利原则10 4 1 15 8 剪绳问题核心公式 一根绳连续对折N次 从中M刀 则被剪成了 2N M 1 段 例5 将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 然后每隔一定长度剪一刀 共剪6刀 问这样操作后 原来的绳子被剪成了几段 A 18段B 49段C 42段D 5223 6 1 49 9 方阵终极公式 假设方阵最外层一边人数为N 则一 实心方阵人数 N N二 最外层人数 N 1 4 例 某学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 最外层的人数是60人 问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A 256人B 250人C 225人D 196人 N 1 4 60N 1616 16 256所以选A 例2 某校的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阵 最外层的人数是96人 问这个学校共有学生 A 600人B 615人C 625人D 640人 N 1 4 96N 25N N 625 10 数字特性法 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 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 数字特性 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 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 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 一 奇偶运算基本法则 基础 奇数 奇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偶数 奇数 奇数 奇数 偶数 奇数 推论 1 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