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消防——社会学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走近消防——社会学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走近消防——社会学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走近消防——社会学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走近消防——社会学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消防襄樊学院孔明学院第三小组“走进消防”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一、主题关注消防队员,了解消防队员的内心世界。二、目的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研究问题能力,学会将理论结合实际,积极参与实践;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消防队员的现实状况,引起更多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促进人们对消防知识的认识。三、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一和附录二。2、个人访谈。3、网络形式。其中包括利用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利用微博或其他聊天工具与消防队员交流。四、调查对象襄城消防中队消防队员和部分襄阳市民。五、步骤1、与调查对象取得联系,获得采访许可,了解消防中队大致人员情况。2、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调查证明。3、准备调查问题,制作调查问卷。4、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为调查作准备。5、实施调查。以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为主,加以辅助网络形式交流。六、总结小组成员与分工成员:甘泉 李豹 童洋 靳雪娇 陈一帆 张雨琦 王黎 路曼分工:问卷调查由张雨琦、靳雪娇、陈一帆、王黎、路曼负责。访谈主要由陈一帆负责,其他人协助。网络收集资料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七、注意事项1、问卷调查、访谈中应避免涉及敏感隐私问题。2、访谈中应该注意礼貌、态度温和、表情轻松自然。来去途中注意安全。确保每位成员在调查过程中都有事可做,贡献自己的力量。八、经费预算 来往车费及资料印刷 200元 2011年3月19日 第三小组附件一调查问卷(面向消防官兵)表一 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属性变项:性别、年龄、教育、经济状况年龄已服役时间文化程度婚否灭火时的岗位参加灭火的次数曾获荣誉个人主要经历调查内容从不 很少有时 经常 大部分领导和我之间相互信任。尊重,友好我在工作时有一定自主决定权领导批评我的能力不足,但还是要听他指挥我感到我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经常加班训练、学习,才能跟上大家的水平我认为我肩负的责任太大高空训练对我帮助很大表二 :应激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 没有小部分相当多 经常灭火救援时,我觉得比平常更容易紧张和着急灭火救援时,我感到无缘无故的害怕灭火救援时,我呼气,吸气感到容易附件二调查问卷(面向市民)1.消防队救火收费吗 ? 收费 不收费 有时收费 不清楚2 您在抽烟和抽烟后,习惯是什么?A抽烟前弄清所在场所是否适于抽烟,抽烟后一律掐灭烟头 B有可燃物时掐灭烟头 根本没有考虑过 不抽烟3.使用电热器具时突然停电,您是否断开电源? 断电 偶尔忘记断电 不断电 没使用过4.发现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要迅速开门逃生正确 不正确5.你居住的地方有没有简易灭火器,如小型灭火器、干粉、泡沫灭火器等?有 没有6.如果你的居住的出租房内有陈旧电气线路,您是否觉得需要更换?需要,容易引起火灾 没关系,能用就行7.您是否设想过,如果家里起火,如何去扑灭?有详细可行的灭火设想 粗略设想过 根本没考虑过8.您知道火灾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吗?烟气中毒和(或)疏散通道不通 烧死或跳楼 建筑物倒塌9.如何穿过浓烟逃生? 快速奔跑,逃离火场 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不知道10.如果身上着火,您认为应该怎么办?A用水浇灭B用灭火器C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扑灭火苗11、您认为如果出现遇外险情,消防安全可靠吗? A.不安全 B.安全 C.还可以12、停电时在应急灯的照明下,您能清楚的看到疏散通道及障碍物吗? A.看不清 B.不确定 C.看得清13、出现遇外险情、紧急情况下,在楼道内有踏空的可能吗? A.没有 B.有14、您认为怎样才能有效防止踏空和人与人之间的踩踏现象?15、如果出现遇外险情,您认为能帮你逃离险境的最快、最有效、最接真接的帮助是什么?第三小组社会调研活动访谈记录时间:4月16日上午地点:襄阳市区消防中队采访对象:消防中队的宣传员赵金锋(以下简称赵)以下是访谈这一环节的内容陈一帆:“起初您是怎么想到要加入消防队的?”赵金峰:“这个,我其实是为了报考军校才进消防队的,因为只有参军才能报考军校。”接着他又补充,军校考试分三个阶段,先是在市里进行一次预考,过关了就去参加省里的考试,再过了之后就可以参加6月份地全国统考。陈:加入消防队后有什么感受?这种感受在此之间有没有变化?赵:之前对这不大了解,也没什么感觉,后来觉得挺有意义。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去年有一次我们出警一起跳楼事件,后来我们把那个人救下来了,在我们很疲惫的时候,老百姓为我们端来了水。在那一刻,我感到真的,真的很自豪。陈:消防队员主要负责什么工作?赵:像我就是负责宣传的,主要是在事故现场进行拍摄、记录,写稿子,加强消防队与外界的联系。还有负责火场的,主要是观察员,安全员和组长,还有抢救伤员。观察员分析火情,一般在赶到事故发生地点之前,我们就做好了分工。我们不光救火,还负责向停水区送水。陈:救火车里面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这儿有井吗?还是用的自来水?赵:很多消防栓都能补充水,像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附近有哪些消防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个最近,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补充到水。陈:作为一名军人,您是如何理解这种永远没有硝烟和枪声的战斗?赵:(若有所思地)这个,呵呵,这个问题太大了,不好说。陈:在您救过的大火中哪次印象最深刻?赵:印象最深的事不是救火,而是在牛首镇救过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在采石场玩的时候被埋在一个碎石堆里面了。她的脚被碎石堆下面的一台机器卡住了。我们当时是用手把这个小女孩刨出来的。当时旁边也是很多老百姓在围观,那小孩儿也很调皮,在被救的过程中总是咬消防队员的胳膊,但是我们的战士无怨无悔,最后被救出来的时候我们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陈:面对大火时您是否想过家人?家人会因为你是消防队员而自豪吗?赵:会想起他们。我爸妈坚决让我留在消防队,怎么说呢,以前我读大专时,天天混日子,但来到这儿以后,我改变了很多,我在给家里打电话时,父母认为我懂事多了陈:您觉得作为一名消防队员对您的个人感情有影响 吗?比如说恋爱赵:这个,我们这里还好,和外界联系还比较容易,并不像有的军校那样严格控制使用手机。至于恋爱,可以以后出去了再谈。陈:您作为宣传人员,工作危险吗?赵:危险!因为每次拍摄都在一线。陈:您感觉社会对消防队员的关注多吗?就您个人而言,渴望社会的关注吗?赵:社会的关注还比较多,因为我们也不断地在加强我们的对外宣传,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消防常识。陈:好,非常谢谢您能接受采访赵:不用谢“走近消防”社会调查活动总结为了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消防队员的现实状况,促进人们对消防的认识,我们第三小组于四月中旬对消防队员及广大市民围绕消防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开。活动中。小组每个成员都很主动和积极,调查结果基本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现将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不足作如下总结。一、主题总结此次调查的消防官兵主要是樊西中队的全体成员。据调查了解,樊西中队成立于1972年,是襄阳市成立的最早的一个中队。该中队现有消防官兵14人并且每年都有新兵转来,2这些消防官兵都在20到22岁之间平均服役时间三年,但参加灭火的次数最少的也有200次,部分官兵甚至高达2000次,这体现出了我国现役军人越来越年轻化,也越来越富有战斗力。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这些官兵都受过高中以上的水平的教育,大部分是本科毕业或本科在读,这反映了我国现役部队官兵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除了文化素质外,这些官兵的身体素质当然也不再话下,当看到有些官兵才一米六左右的身高时,我们脸个个面露疑色。他们的指导员却说,就他们中最小个头的人都能轻松背起一个一米八的大个。我们每星期都会举行两次的10000米的长跑,并进行一些相关的体能训练,指导员这样告诉我们的。在平日里,消防官兵们自己也会搞一些文艺节目表演以丰富日常生活。在闲暇之时,他们就会学习一些书本知识或网上学习。也正是从本次调查中我们才得知,如今的消防队员已不仅仅是干灭火救人的工作了,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抓传销,处理交通事故现都已划入了消防队员的工作。面对如此量大的工作,身体状况肯定要过硬的。每天鸡,鸭,牛奶之类的是少不了的,一个班长这样告诉我们的。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消防官兵经常觉得自己与领导之间能够互相相信,尊重,友好,并且自己也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反映出了官兵们与领导之间的一种和谐的关系,大部分的官兵认为作为一名消防官兵在工作中能实现自我价值,大部分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经常的加班训练,学习,才能跟上大家的水平,这反映出在他们之间,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的竞争意识。在承担的责任方面,大部分官兵认为自己肩负的责任太大,反映了消防官兵们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在心理素质方面,绝大部分消防官兵有着惊人的心理素质。在灭火救援时,觉得比平常更容易紧张和着急的消防官兵只有一小部分甚至是没有。而基本上没有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时,感到无缘无故的害怕,身体素质方面,大部分官兵灭火救援时呼吸、吸气感到容易,这也应该归咎于他的平日里严格的训练吧。从针对消防队员的访谈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消防官兵都有着超乎常人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他们有着强壮的体魄,也有着单传质朴的心,他们从事着最辛苦的职业,但一直无怨无悔,工作结束后群众送上的一杯热茶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他们,就是就是这座城市安全的守护神!另外,为了了解市民对消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在沃尔玛附近对市民在校内对学生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市民对大部分消防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但针对小部分问题,大家还是有着不同的见解。例如在针对发现室外着火,门已发烫的情况下,是否要迅速开门逃生的问题时,大部分人选择了不要,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要。在有些问题上,学生和市民的回答也有所差异,如就如何穿过浓烟逃生的问题上,被调查的学生全部选择的是尽量是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但市民中有的选择的是快速奔跑,逃离火场,还有市民选择的是不知道。说明有些受教育不是很高的市民对消防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全面,因此,也有必要像在世界消防日(11月9日)这样的日子对市民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在如何有效防止踏空和人与人之间的踩踏现象的问题上,大部分市民和学生的观点就是要在平时进行演练,形成秩序观念,有的人提出要相关人员进行有序组织,还有人提出要多设安全通道,在楼梯上安装荧光纸,多安装应急灯等观点,这些观点与建议都比较有价值也具有可实施性,有利于对公共区域内安全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如果出现遇外险情,大部分认为能帮助自己逃离险境最快、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自救和拨119,选择这两种方式都有合理性,不过有人提出的跳楼的建议同样也应值得我们注意与警醒危机时刻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做出不理性的决定。二、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我们对消防队员和消防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体会,基本上达到了本次调查的预期目的。但同时在存在的若干问题上我们也要给予必要的重视。一是在问卷设置方面,部分题目表意模糊,使被调查者在理解上存在差异,然后题目中的语句要力求通俗易懂,要结合部分市民文化程度不高的现实,所以问卷中药尽量避免出现生疏的字词。在题型上应力求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因为对主观题的回答必然会耗费答题者更多的时间。二是访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进行提问时没能针对回答者的答案做出进一步的挖掘了解,使得从回答中获取的信息相当有限。三是在组织方面,首先我再次自我检讨下,事先我未对问卷调查范围进行具体的划分,导致调查范围有限,被调查者的社会身份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成员因此离开了活动区域较远。另外,还存在个别成员未打招呼提前离开的现象。希望大家对此要足够重视,毕竟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五是调查问卷的完成效果欠佳,调查工作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