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肥胖症的运动处方 内容提要 一 肥胖的一些概念二 肥胖的合并症及危害三 运动减肥的机理四 女性肥胖的防治五 肥胖运动处方指南六 肥胖症运动处方七 儿童肥胖的防治 2 一 肥胖的一些概念 1 肥胖的定义 日本学者织田敏次1985 当人体摄入食物过多 消耗能量的体力活动减少 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机体所消耗的热量 过多的热量转变为脂肪大量蓄积起来 使脂肪组织异常地增加 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 以上 有损于健康的一种超体重状态 3 2 标准体重与理想体重 1 标准体重与理想体重Huenemann和Hampton等人 1966 对标准体重做如下定义 理想体重是由生命保险公司根据大量的体质调查资料中 统计得出的死亡率最低的体重数值 当人体的脂肪量占体重10 15 时 及称之为理想体重 一般按照公式所得的平均体重称为标准体重 二者通用 A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成人标准计算方法很多 布诺卡公式如下 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00 165cm 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05 166 175cm 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10 176cm 女性体重比男性相应组别见2 5Kg 4 B中国长年人人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南方人和北方人以长江为界 计算公式如下北方人 理想体重 Kg 身高 cm 150 0 6 50 南方人 理想体重 Kg 身高 cm 150 0 6 48 肥胖度 实际体重 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 100 肥胖度在 10 之内 称之为正常适中 肥胖度超过10 称之为超重 肥胖度超过20 30 称之为轻度肥胖 肥胖度超过30 50 称之为中度肥胖 肥胖度超过50 以上 称之为重度肥胖 肥胖度小于 10 称之为偏瘦 肥胖度小于 20 以上 称之为消瘦 C体重指数 BMI 测量法近年来国际流行的标准体重测量法 也叫凯特莱指数BMI kg m2 体重 kg 身高 m 的平方肥胖度 实际体重 Kg 标准体重 Kg 1 100 5 评定 BMI 20 偏瘦 BMI在20 24 正常 24 26 5 偏胖 26 5 为肥胖 3 肥胖症的分级有学者将肥胖分成四级 超过标准体重15 30 为一级肥胖 超过30 50 为二级肥胖 超过50 100 为三级肥胖 超过100 为四级肥胖 日本学者箕轮直一认为 低于标准体重25 以上者 3度消瘦 低于标准体重25 24 者 2度消瘦 低于标准体重10 19 者 1度消瘦 10 者 正常范围 超过标准体重10 19 者 1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20 24 者 2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25 以上者 3度肥胖 4 肥胖的分类日本大阪大学的德永胜等人 1986 根据CT断层扫描图像 分为内脏蓄积型 V 和皮下脂肪蓄积型 S 两类 V与S之比 比值 0 4为内脏脂肪蓄积型肥胖 0 4为皮下脂肪蓄积型肥胖 6 研究表明 尽管肥胖程度相同 内脏脂肪蓄积型患者 空腹血糖值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血糖面积 MBC 均增加 总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亦见增加 这三项化验结果与V S明显正相关 说明内脏脂肪与糖 脂质代谢障碍明显相关 此外 内脏脂肪蓄积型患者容易引起心脏扩大 减肥疗效易于收获 许多学者有无明显内分泌与代谢性疾患的病因 分为两类 一是单纯性肥胖 占肥胖患者绝大多数 二是继发性肥胖 又称 病理性肥胖 仅占2 6 5 肥胖的原因 1 遗传性因素 即与先天的遗传基因有关 取决于脂肪细胞数目多少和细胞体积的大小两个因素 据报道 约有60 80 以上的肥胖者有家族史 例如 双亲肥胖者 子女肥胖率达63 87 7 2 病理性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 胰岛素性肥胖等 3 生活上的原因 吃的多活动少 是单纯性肥胖主要原因 4 低能量代谢率 1998年美国医生埃里克 劳伍逊和罗伯特博士研究表明 肥胖是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 有较低的能量代谢率 8 二 肥胖症的合并症及其危害 原美国医学联合会会长路易斯郑重向人们宣告 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并不是可怕癌症 而对健康构成最大的威胁是肥胖症 1 肥胖症的合并症Itallie等 1982 认为肥胖症主要合并症有 1 心血管系统是高血压和冠心病 2 糖尿病 3 胆石症 4 心理与社交能力障碍 5 过重负荷引起的骨与关节疾患 6 脂肪肝 血栓与栓塞性疾病 2 肥胖症的危害 1 合并症多 死亡率高 寿命缩短 有资料显示 40 45岁以后 体重每增加0 5Kg 死亡率增加1 而体重低于正常15 的死亡率最低 9 2 肥胖者死亡率高的原因 A脂肪大量沉积 增加机体负担和耗氧量 可比正常人耗氧量增加30 40 B大量脂肪沉积在腹腔 使横膈膜升高 导致心肺活动受限 影响心肺功能 C脂肪沉积在心脏 导致心肌收缩无力 心搏击量下降 血量速度减慢 引起头晕 乏力 头痛或冠心病 D脂肪沉积在血管壁 使血管弹性下降 易行成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沉积在肝脏 引起脂肪肝 1992年全国肥胖症学术会议报道 我国肥胖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据北京 上海等城市初步调查 发病率大体在10 左右 据统计 我国心脏病患者 肥胖人是正常人的2 5倍 高血压患者中肥胖人是正常人的3倍 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中 平均每4个人就有3个胖子 10 三 运动减肥的机理 防治肥胖的基本原则 人体长期持续地处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负平衡状态之中 也就是限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 使能量消耗超过能量摄取 单纯性肥胖的防治对策 一是饮食方法 二是运动方法 但是 肥胖的预防比治疗更易见效 肥胖的易发期 婴儿期 青春发育期 妇女产后及绝经期 男性中年以后 这些时期应该积极预防 1 肥胖者运动不足的证据有学者提出 现代文明病 就是 运动不足病 美国学者对350例肥胖者进行研究 发现平时少活动占67 5 观察肥胖学生及正常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情况 肥胖学生大部分站着或者轻微活动 体重正常的非常活跃 肥胖学生吃得并不比一般人多 以上情况表明身体肥胖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 饮食是次要的 11 2 运动减肥的机理 1 运动调节代谢功能 促进脂肪代谢 Wahren等研究表明 肌肉运动时其能源选择与肌肉收缩持续的时间 强度 营养状况有关 健康人在安静时肌肉组织的能量来源以游离脂肪酸为主 约96 肌肉收缩初期 5 10分钟内 肌肉利用的主要能源是肌肉组织中肝糖原 其次则利用血液中葡萄糖 30 40 持续运动达120分钟以上 利用总能源明显上升 其中游离脂肪酸占50 57 还多 肌肉运动需要大量能量 供应肌肉脂肪酸来源 A血浆中的脂质 包括乳糜微粒 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B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和磷脂池C肌纤维间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脂池 2 运动可降低血脂 12 Kemmer等 1983 研究表明 体育运动可改善脂质代谢 运动是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可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 加速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 因此 可以降低血脂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量升高 日本学者佐藤 造的研究表明 体育运动可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 3 耐力运动使胰岛素受体功能增强 经常的耐力运动使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功能增强 改善组织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 胰岛素具有强力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 胰岛素减少伴有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等的升高 加快游离脂肪酸的利用 4 改善心肺功能 提高体力耐受性 运动加强心肌的收缩力量 增加血管的弹性和发展血液循环的心外因素 从而提高对体力劳动的耐受性 这种作用比减肥更重要 13 3 运动减肥的优点 1 坚持体运动可使皮肤等组织 特别是可改善肌肉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 2 持续进行体育运动可促进血中脂质的利用 使血液中甘油三酯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3 中度以上的肥胖 应同时采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 可以减少受体重 体重减去体脂肪重量 的丧失选择性减少体脂肪 4 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保持良好的体力 5 体育运动可以使人轻松爽快 消除生活中的紧张抑郁感 改善代谢功能 6 可以培养人们正常而规律的生活习惯 14 四 女性肥胖症的防治 国内学者对20岁以上肥胖人群的发病率调查表明 发胖者占调查总人数21 7 其中男性46 1 女性占53 9 1 为什么女性肥胖发病率高于男性呢 1 女性脂肪细胞比男性多 2 雌激素与脂肪的合成代谢有关 例如 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更容易发胖 原因 雌激素水平升高 可以促进脂肪合成增加 3 女性的活动量一般较男性少 其热量消耗较少 脂肪积累增多 从而容易肥胖 中年女性发胖明显高于男性 但是青年女性肥胖者少 原因 女性激素抑制食欲 再加上妙龄期女子 为使身材苗条而节食 然而 中年以后 特别是进入更年期 女性激素减少 食欲增大 身材苗条的顾虑减少 常饮食过量 便进入肥胖体型行列 据报告 美国女性中超重发病率占45 左右 成年妇女肥胖症发病率达23 15 2 妇女肥胖症的原因 1 少女肥胖 到青春期 体内雌激素分泌旺盛 使身体发胖起来 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但也有过分发胖而成为肥胖症 便是一种危险因素 2 妊娠期及产后肥胖 主要因素 一是青春期过度肥胖未得到有效控制 妊娠期及产褥期 坐月子 饮食过度 如过度使用鸡 鸭 鱼 蛋等食品 热量过剩 活动减少 三是部分妇女在妊娠期间或者产后发生内分泌障碍 可能是下丘脑发生功能紊乱 使体内脂肪代谢失调 导致体重剧增 明显匀称的肥胖 称为 生育性肥胖 又叫 母性肥胖综合症 一般无需治疗 预后良好 3 更年期肥胖 原因 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活动相应减少 机体能力按消耗减少 形成肥胖 二是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 如爱吃甜食 营养品过量 三是卵巢功能减退 激素代谢改变 是脂肪代谢改变等 上述原因综合作用下 更年期肥胖现象也就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16 3 妇女肥胖的特殊危害 妇女肥胖容易发生乳腺癌 妊娠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 高血压 及其其它妇科病 1 月经过少或者无月经 日本学者板冢理八等曾于1976年肥胖与妇产科问题 结果发现 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 约有50 60 患有月经异常 主要是月经血量减少和无月经 可能是雌激素作用降低引起的 肥胖症患者13 5 是不排卵的 常见为不孕症 这种病人体重减轻时又可重新排卵 很多妇女肥胖发生在分娩时期 在生产期无排卵性月经时常发生肥胖是很常见的 2 肥胖与乳腺癌 国外统计资料表明 肥胖者在乳腺癌病人中约占40 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摄入脂肪过量 肥胖致乳腺癌的原因 一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有关 因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 可刺激内分泌系统 雌激素或者催乳素含量增高 对两种激素敏感的女性 可能是一种促癌因素 17 3 肥胖对孕妇的影响妊娠期初肥胖常可导致妊娠毒血症的发生 肥胖的孕妇难产 产钳或者剖腹产 机会增加 还可导致孕妇孕妇流产率增加 正常妊娠流产率2 1 而肥胖妊娠为8 1 所以 妊娠期 应该积极控制肥胖 肥胖对胎儿的影响很大 研究表明 妊娠20 30周 体重增加7 5 9 1Kg 胎儿死亡率可增加一倍 体重增加9 1Kg以上 胎儿死亡率增加3倍 为母亲和胎儿健康 必须重视妊娠初期肥胖症的防治 18 五 肥胖症运动指南 1 减肥的关键在于运动目前 专家认为 要减肥一是节制饮食 二是加强运动 即减少热量摄入 或者努力消耗热量2 科学饮食与运动相结合一般限制饮食 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 仅对轻度肥胖者有效 研究表明 对于较严重肥胖者严格限制减肥效果不能持久 大约一半人在2 3年内恢复以前体重 Keys等进行饮食疗法 限制一日摄入热量900大卡 结果表明 长时期节食时体力降低 有时发生严重贫血等营养上的问题 导致乏力 嗜睡 是日常活动减少 基础代谢率降低 身体耗能下降 实际保存了能量 减肥效果不佳 有关研究证明 在限制饮食的同时 晚餐前运动锻炼是减少体重的最好方式 因为减体重的目的是减少脂肪而不是减少肌肉 在各种减肥措施中必须克服 三多一少 即吃得动 睡得多 饮水多 活动少 因此 要少吃多动并少睡少饮水 19 运动疗法与饮食疗法的比较 20 3 减肥运动疗法的强度 从能量消耗角度来看 强度中等的运动 持续时间长 消耗能量多 脂肪是供能的主要来源 日本爱知大学运动治疗方案 最大摄氧量40 60 时间2 5小时 耗能1004 1255千焦耳 240 300千卡 每周运动3次以上 减肥运动最佳心率的计算方法 220 年龄 安静心率 2 安静心率4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的有氧运动项目 二是锻炼肌肉 肌肉耐力为目标的的静态运动 三是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伸展体操 尤其要注意不断变换运动内容 高血压和冠心病避免做等长运动 静力性运动 以免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 5 制定减肥目标和计划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认为 减肥必须采取理智和稳健的 21 的方法 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减肥目标和计划 然后逐渐调整热量消耗与饮食之间的关系 注意一周减肥不超过0 45Kg 北京大学医学部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专家陈吉棣教授认为 理想减体重的方法 适量运动 适当控制饮食 生活方式改变 22 六 肥胖症的运动处方 1 中年人减肥运动处方 1 锻炼目的 一是减轻体重 防止肥胖 二是保持和增强体力 预防肥胖合并症 2 耐力运动项目 长距离步行 自行车 游泳等 3 运动强度 60 70 HRmax相当于50 60 VO2max或者 心率掌控在120 130次 分 4 运动时间与频度 每次30 45分钟 每周3 4次 5 处方程序与锻炼方法 A准备活动5分钟 可做腰 腿 髋关节轻微活动 B慢走与快走交替20分钟 如步行由慢 快 慢 用10分钟走完1200米 再用10分钟走完1300米 C基础体力练习15分钟 仰卧起坐20个 俯卧撑20个俯卧抬起上体20个 提脚跟50次 立卧撑20次 蹲跳起20次 D以上全部内容锻炼45分钟 23 6 注意事项 A锻炼时轻松或者过于吃力 可稍调整内容和练习次数 B锻炼后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宜 可每周适当增加运动量 C严寒 酷暑或者身体不适时 应该停止锻炼 2 减肥的运动处方 1 运动种类 步行 慢跑 自行车 游泳等 2 运动强度 运动时心率控制在40岁140次 分 50岁130次 分 60岁120次 分为宜 3 运动时间与频度 每次30 40分钟 每周3 5次 4 力量性锻炼 应该根据肥胖者脂肪蓄积的部位选择 A脂肪蓄积在腹部者 主要是进行仰卧起坐 抗阻性抬腿运动等 每个动作做20次 B脂肪蓄积在肩 胸 背部者 可做哑铃操及拉力器等 5 注意事项 A锻炼前应做医学检查 判断心功能状况及有无心血管系统合并症 B运动疗法必须和饮食控制相结合 24 主要是控制脂肪 糖类及食量 C力量锻炼主要是锻炼躯干和四肢的大肌群 用力程度逐渐增加 D合并症者可分别按照冠心病 高血压 糖尿病运动处方锻炼 25 七 儿童肥胖的防治 1 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及原因 1 据资料表明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已经从70年代的8 10 上升到 1992 15 20 在14 15岁儿童中超重发生率44 肥胖者中约95 97 是单纯性肥胖 仅3 5 有内分泌失调及慢性病引起 2 原因 A环境因素大于遗传因素 B溺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C高收入家庭今后一算时间持续产生肥胖儿童的一个来源 D肥胖儿童主食量和肉食量偏高 E家长动机因素 对肥胖儿童的超量喂养起重要作用 3 日本学者研究表明 一是饮食的不节制 脂肪和蛋白质摄取过量 二是运动量不够 睡眠时间不足2 儿童正常体重计算方法体重是表示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情况的重要指标 26 1 6个月婴儿体重 Kg 出生体重 Kg 月龄 0 67 12个月婴儿重 Kg 出生体重 Kg 月龄 0 51 10岁儿童 Kg 年龄 2 8 7一般正常体重 10 为正常范围 大于10 为超重 超过20 为肥胖 低于标准15 以下 应该应该考虑营养不良 3 儿童肥胖的机理儿童发胖一般是脂肪细胞增大和脂肪细胞增多的结果 脂肪细胞的增多一直持续到青春早期 而成人发胖主要表现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 人体脂肪细胞增殖在胚胎期最后3个月至出生后一年内 以及青春期有两个高潮 可见这两期肥胖伴有细胞过度增殖 常导致严重肥胖 所以 在发育期应注意避免营养过度 更应及早发现及控制肥胖倾向 很多专家疾呼 10岁以内 特别是1岁内的婴儿保持正常体重甚为重要 27 4 肥胖对儿童的危害 1 肥胖儿童体型欠佳 行动笨拙 活动能力差 2 患儿由于胆固醇和脂肪酸量过高 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抗病能力较差 易患呼吸道感染或者皮肤感染 3 缺钙症 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患此症 缺钙孩子一般表现 睡眠不安 易发惊 爱出汗 4 肥胖儿童易患 成人病 如糖尿病 心肌梗塞 高血压和脂肪肝等 医学称为成人疾病年轻化 5 肥胖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由于食谱中苯丙氨酸过多 产引起氨基酶的不足 从而使氨基酸大量堆积在脑细胞中 形成 脂肪脑 影响脑细胞的活动 以至于智商低于同龄人 另外 肥胖儿童易疲劳 嗜睡 精神不集中 导致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加工民权协议书
- 民事纠纷理赔协议书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教学课件
- 字体设计报告
- 如何设计求职简历
- 室内设计要素分析
- 行政管理心理学考试新颖试题及答案总结
- 初中音乐《梁祝》赏析课件大纲
- 反恐安全教育
- 农作物秸秆禁烧班会教育
- (二模)赣州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新疆阿合奇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2025-2030中国胃食管反流药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建筑集成光伏(BIPV)市场规模分析
- 小学生脱口秀课件
- 抖音陪跑合同协议
- 2025-2030海工装备制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华为测试面试题及答案
- 漂珠销售合同协议
- 2025化学中考解题技巧 专题10 技巧性计算(解析版)
- 部门加班调休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