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治疗性抗体(CureAntibody.ppt_第1页
第九章治疗性抗体(CureAntibody.ppt_第2页
第九章治疗性抗体(CureAntibody.ppt_第3页
第九章治疗性抗体(CureAntibody.ppt_第4页
第九章治疗性抗体(CureAntibody.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治疗性抗体 cureantibody 第一节概述 sectioniintroduction 1890年behring和北里柴三郎发现了可特异中和外毒素的血清组合白喉抗毒素 建立了血清疗法 开抗体制药之先河 至今 以破伤风抗毒素血清为首紧急预防和治疗以毒血症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疾病的有利武器 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丙种球蛋白组分 血清中存在一种能特异中和外毒素的组分称之为抗毒素 将血清中这种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组分称为抗体 一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 structureofantibody 抗体指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它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物质刺激后 b淋巴细胞被活化 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 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二 抗体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biologicalfunctionofab 抗体是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免疫功能最主要的免疫分子 其功能是由其分子中不同功能区的特点所决定的 轻链 lightchain 上有一个轻链易变区 variableregionoflightchain vl 及一个轻链恒定区 constantregionoflightchain cl 重链 heavychain 有一个重链易变区 variableregionofheavychain vh 及3 4个重链恒定区 ch1 ch4 抗体分子的各种功能区分别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fab与ag结合 papain fab 2fc 木瓜e pepsin f ab 2pfc 胃蛋白酶 fc fc通过胎盘与补体及fc受体c结合 并是可结晶的片段 n端 c端 铰链区 igg分子的结构模式图 cdr 互补决定区 1 特异性地结合抗原 specificcombineag 是由v区 尤其是v区中的超变区 的空间构型决定的 是可逆的 并受到ph 温度和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aa极大变化的超变区 hypervariableregion hv 或互补决定区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 cdr cdr1 cdr3 各5 16aa 可特异性结合ag 框架区 frameworkregion fr 为 片层结构 aa序列相对稳定 不与ag直接结合 2 活化补体 activatecomplement igm igg1 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凝聚的iga igg4和ige等可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3 结合fc受体 combinedfcreceptor 不同细胞表面具有不同ig的fc受体 分别用fc r fc r等表示 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 由于构型的改变 其fc段可与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 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1 介导 型变态反应ige与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表面ige高亲和力受体fc ri结合 发生脱颗粒 引起 型变态反应 2 调理吞噬作用 抗体在抗原颗粒与吞噬细胞之间 搭桥 加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体与相应颗粒性抗原接合后 改变抗原表面电荷 降低吞噬细胞与抗原之间的静电斥力 抗体可中和某些细菌表面的抗吞噬物质 吞噬细胞fcr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后 吞噬细胞可被活化 3 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cc作用 当igg抗体与带有相应抗原靶细胞结合后 可与嗜中性粒c 单核c 巨嗜c nkc等效应c结合 发挥adcc作用 4 通过胎盘 throughplacenta 在人类 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ig 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 对于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作用 三 抗体分子的治疗作用 cureeffectofab 各种抗体被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的诊断 预防及治疗 1 在体外诊断上 用于检测各种抗原 包括感染性病原体抗原 血清肿瘤可溶性抗原 细胞表面抗原 受体 激素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等 2 在肿瘤检测方面 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与肿瘤组织表面的抗原结合 起到免疫扫描 免疫成像的作用 优于超声波和核磁共振 3 在预防方面 抗体主要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如流感 乙肝等 1 抗体的治疗机制 curemechanismofab 1 中和作用 neutrilization 用于感染性疾病 使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丧失致病力 2 示踪或导向作用 tracerortargetedeffect 使与其相连的功能性分子特异性地激活或封闭 破坏靶细胞或靶分子 3 竞争性抑制作用 拮抗作用 competitiveinhibition 与体内产生或体外进入的物质结合 阻止其与靶分子作用产生毒性损害 4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abdependentcell mediatedcytotoxicity adcc 及补体依赖性细胞溶解作用 complementaritydependentcytolysis cdc 5 通过内影像作用模拟抗原 使疫苗更具安全性及广泛性 2 抗体的治疗应用 cureapplicationofab 随着抗体制备技术的进步 治疗性抗体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展示了光辉的前景 1 抗肿瘤作用 anti tumor 由于多克隆抗体本身的局限性 所以直到单克隆抗体出现 抗体用于抗肿瘤治疗才真正得以实现 自从1978年成功制备第一株抗黑色素瘤单抗以来 steplewski1979 出现了抗胃肠癌 肺癌 乳腺癌 白血病 淋巴瘤 胰腺癌 神经胶质瘤等的单克隆抗体 并于1980年首次在美国开展了单克隆抗体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 1983年miller等报道了一例经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淋巴瘤患者 在放疗 化疗及干扰素治疗后 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存活超过了4年 单克隆抗体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是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adcc 及补体依赖性细胞溶解作用 cdc 单克隆抗体与药物 毒素或放射性物质偶联 成为一种全新的 生物导弹 可用于导向治疗 单抗给予t细胞所必需的重要表面信号分子交联的刺激信号和生长信号 体外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tumorspecificcytolytictlymphocytes ts ctls 可用于特异性 被动性的免疫治疗 2 抗感染作用 anti infection 应用疫苗 免疫球蛋白 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对不能获得相应疫苗的病毒感染 aids及一些危重情况 如内毒素休克等则无效 被动抗体疗法主要机制是中和病毒 并已证明抗体在体外及体内中和病毒的效应不依赖于fc介导的功能和双价的存在 但可能受抗体亲和力影响 3 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anti repellingoforgantransplant 抗体主要通过阻断异体抗原的识别及排斥途径和分子机制中的某一环节 产生免疫抑制效应 预防排斥反应发生 tc共有的分化抗原cd3 clusterofdifferentiation 分子及il 2r对t细胞的活化 增殖起重要作用 因此抗cd3及抗il 2r工程抗体的研究较为多见 4 抗血栓形成 anti formationofthrombus 封闭血小板糖蛋白 b a整合素受体 是血栓性疾病治疗上的突破 tubeliverst1999 近年来许多关于抗gp b a单抗c7e3的研究表明 c7e3能对90 以上的受体产生阻断效应 减少了35 高危的经皮腔冠脉介入治疗 ptca 后缺血性并发症及27 6个月内的临床再狭窄的发生 并证明c7e3能预防动脉但不能预防静脉的血栓再形成 5 解毒 detoxicating 对药物或动物毒素中毒患者 免疫治疗是应用抗该药物或毒素特异性抗体或其片段 抗体与毒素形成复合物 改变了毒素的药物动力学 使毒素与受体解离 从其结合部位呈梯度流出 进入血循环中 这种方法对强心苷中毒有明确疗效 基因工程抗体对百草枯及蛇毒中毒也有一定作用 6 构建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constuctionofanti idiotypevaccine 抗独特型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均能模拟抗原 内影像作用 而发挥效应 据此构建的独特型疫苗模拟肿瘤相关蛋白抗原 能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7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 applytoimmunitydiseaseandabnormalityreaction 自身免疫病多与单或寡克隆抗体的异常增多有关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针对这些异常抗体独特型的抗抗体或与自身抗体结合并抑制其作用 或制备能模拟抗原的内影像抗体用于中和体内的自身抗体 针对不同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趋于多样化 许多变态反应与ige有关 fc 片段可与变应原特异性ige竞争结合嗜碱性粒细胞 封闭变应原介导的组胺释放 还可生产出与患者ige竞争结合变应原的fab样分子 第二节抗体的分类 结构 功能特点 class structureandfunctionofab 一 抗体的分类 class 抗体分为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三类 二 单克隆抗体 monocloneab 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 称之为单克隆抗体 第二代抗体 其特异性高 亲和力强 效价高 血清交叉反应少等优点 已经在基础研究 临床诊断及治疗 免疫预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用单抗与核素 各种毒素或药物偶联或基因重组制备成导向药物 用于肿瘤的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 单抗可以分两种形式1 全抗2 酶解片段由于治疗用的单抗均非人源的 所以去除fc段的酶解片段可以降低抗原性 减少人抗鼠反应 主要用于导向治疗 1 木瓜蛋白酶的水解片段 1 裂解部位 igg铰链区h链链间二硫键近n端侧切断 2 裂解片段 两个fab段 抗原结合段 一个fc段 可结晶段 2 胃蛋白酶的水解片段 1 裂解部位 铰链区h链链间二硫键近c端切 2 裂解片段 f ab 2包括一对完整的l链和由链间二硫键相连一对略大于fab中fd的h链 称为fd 含235个氨基酸残基 f ab 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 fc可继续被胃蛋白酶消化成更小的片段 失去其生物学活性 p c 抗体的制备图 应用单克隆抗体全抗或酶解片段在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中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结果 一些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31i cmu72在人胃癌细胞系mgc80 3裸鼠移植模型的导向治疗中显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清除率低 显像时间长 提示在胃癌临床导向研究上将有光辉的应用前景 131i标记抗人扁豆凝聚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性抗体 afp r lca mcab 后 在裸鼠实验性肝癌模型中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85 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 表明afp r lca mcab对人肝癌细胞有较高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有希望成为肝癌放免治疗的理想载体 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salm 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试验显示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疗效显著 可能与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另外可能由于salm对此类淋巴瘤有特异性疗效 抗绿脓杆菌单抗进行保护小鼠抗绿脓杆菌感染实验中作外敷治疗 证明可显著增强人体中性粒细胞对绿脓杆菌的吞噬 应用于烧伤创面抗绿脓杆菌感染获得满意效果 且未见过敏反应 抗人脑胶质瘤单抗s2 39与阿霉素结合 胃癌单抗3h11与丝裂霉素交联及抗人胰腺癌ypc3单抗介导的lak细胞体外 体内的试验也均显示较好的结果 单克隆抗体具有许多优点 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1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由于人 人杂交瘤技术还存在很难克服的障碍 目前绝大多数单克隆抗体为鼠源性 因此对人体仍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使用后可产生人抗鼠抗体 从而干扰了单克隆抗体在体内的合理分布 重复使用会降低抗体疗效或发生超敏反应 2 半衰期短杂交瘤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半衰期一般较短 不利于其发挥生物学效应 3 靶吸收差单克隆为完整的抗体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很难通过血管进入细胞间隙 因此在靶部位 特别是肿瘤 单克隆抗体的摄取量非常低 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 酶解片段较全抗在这方面有所改善 4 生产复杂 价格昂贵 三 基因工程抗体 geneengineeringab 目前绝大多数单克隆抗体是鼠源的 临床重复给药时体内产生抗鼠抗体 使临床疗效减弱或消失 因此 临床应用理想的单克隆抗体应是人源的 但人 人杂交瘤技术目前未突破 即使研制成功 也还存在人 人杂交瘤体外传代不稳定 抗体亲和力低及产量不高等问题 较好的解决办法是研制基因工程抗体 以代替鼠源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 这一技术是将对抗体基因结构与功能的了解与dna重组技术相结合 根据研究者的意图在基因水平对抗体分子进行切割 拼接或修饰 甚至人工全合成后导入受体细胞表达 产生新型抗体 也称第三代抗体 1 鼠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 humanizationofmousemcab 鼠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 就是为克服鼠源mcab的免疫原性而将其进行改造 使之和人体内的抗体分子具有极其相似的轮廓 从而逃避人免疫系统的识别 避免诱导人抗鼠免疫反应 因而抗体的人源化有两个基本的原则 保持或提高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大大降低或消除抗体的免疫原性 第一代人源化抗体是将鼠mcab的可变区和人抗体的恒定区组成嵌合抗体 billeta1993 其独特的抗原亲和力保持得很好 但因为有鼠单抗可变区的存在 仍有强烈的hama反应 人抗鼠抗体反应 进一步将鼠mcab可变区中相对保守的fr按成人的fr框架区 frame workregion 仅仅保留抗原结合部位cdr 即cdr移植互补决定区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抗体人源化 该种抗体又称为cdr移植抗体或改型抗体 1 人 鼠嵌合抗体 human mousechimericab 由于人抗鼠免疫反应 hama 90 是针对c区的 因此设计用人c区替代鼠c constant 区 则可能使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明显减弱 嵌合抗体的基本原理就是从分泌某种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基因组中分离并鉴定出重排的功能性鼠igv区基因 经基因重组与人igc区基因按一定方式相拼接 克隆到表达载体中构建鼠 人嵌合的轻重链基因表达载体 并转入适当的宿主细胞表达来制备特异性嵌合抗体 通过构建嵌合抗体 用人c区取代鼠c区 可以较好解决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诱发hama等不良反应 延长单克隆抗体的半衰期 改善单克隆抗体的药物动力学 嵌合抗体已经用于抗肿瘤 抗感染 抗自身免疫等疾病的治疗 并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嵌合抗体诱发hama率仍较高 在导向诊断 导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将会受到限制 嵌合抗体已经用于治疗黑色素转移瘤 该抗体含有人igg1 链c区与鼠v区14 18 可特异识别神经母细胞瘤及黑色素瘤表面的gd2糖脂 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完全或部分缓解 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 如关节痛 瘙痒 短时瞳孔反应消失等 saleh1992 一些嵌合抗体分别用于胰腺癌 结肠癌 乳腺癌 卵巢癌 骨髓瘤 急性白血病等的治疗 证明嵌合抗体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2 改型抗体 humanizationantibody人源化ab 又称人源化抗体 尽管绝大多数hama反应是针对c区的 但有些单克隆抗体如okt3用于人体时 其hama反应则主要是针对v区的 如果再把嵌合抗体的鼠fr区替换成人fr区 则可能减少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 研究指出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主要取决于其v区的6个互补cdr区 互补ag决定区 如果把人单克隆抗体的cdr区置换成鼠单克隆抗体cdr区 这样的重组抗体的人源化可达97 在保留鼠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与亲和力的同时 又可大大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 发挥更佳疗效 但是 由于人源化抗体的构建需要替换cdr区 而且还得预先得到抗体基因序列 技术相当复杂 抗肿瘤治疗 人源化抗cdw52抗体用于治疗两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43天后仍未发生haha反应 血液及骨髓中的淋巴瘤细胞全部消失 脾肿大消退 且不抑制骨髓的正常增殖 在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试验中表明 抗体无明显的毒性及抗原性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 人源化抗体可用于ra的临床治疗 但具有轻度到中度的毒性 且只能短暂改善ra症状 说明尚需进一步的改进 抗移植反应 人源化抗体 包括il 2t 抗cd3等抗体已经用于抗移植反应这方面的治疗 抗il 2r人源化抗体抗 tac h用于食蟹猴异体心脏移植 表明抗 tac h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排斥反应物 cd3抗体也同样具有抗移植反应的作用 抗病毒 人源化抗hsvgb及gd糖蛋白抗体的亲和力 中和hsv以及细胞保护力等明显高于其亲本单克隆抗体 如人源化的抗rsv抗体rshz19 保护性明显优于人免疫血清球蛋白 抗tnf 人源化抗tnf 抗体mab780具有部分中和tnf 能力 并能竞争性拮抗其亲本单克隆抗体或嵌合抗体对tnf 的结合 抗过敏反应 人源化抗igemae11抗体已经显示了这方面的能力 2 小分子抗体 smallmolecularab 完整的抗体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难以穿过血管壁 影响了靶部位对其的摄取 特别是肿瘤细胞 血供本来就不丰富 对抗体的摄取量就更少了 因此对抗体分子进行改造 使之成为小分子抗体 小分子抗体可分为fab抗体 单链抗体 单域抗体 超变区多肽等四种 1 fab抗体抗体的fab段由重链v区 vh 及ch1功能区与轻链间以二硫键形式连接而成 主要发挥抗体的抗原结合功能 fab抗体是对fab段进行改造而获得的基因工程抗体 即将抗体分子的重链vh区和ch1功能区的cdna与轻链完整的cdna连接在一起 克隆到适当的表达载体后 在大肠杆菌等宿主中表达出有特异性抗原结合能力的fab抗体 fab抗体大小只有完整igg的1 3 下面介绍几个已应用于临床试验的治疗性fab抗体 抗地高辛fab抗体 具有明显的抗地高辛中毒作用 可用于洋地黄中毒患者 可恢复房室传导阻滞 抗去郁敏fab抗体 在去郁敏 desipramine dmi 心肌中毒的小鼠模型中应用羊抗去郁敏fab后 可明显改善qrs间隙时间及心率 而且大剂量的效果更佳 抗血小板gpiibii iiia受体fab抗体 用不同剂量的抗血小板gpiibiiia受体fabm7e3抗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发现fab抗体以依赖性方式抑制血小板凝聚 抗hsvfab抗体 抗hsvfab19可特异识别多株不同的hsv 1及hsv 2 有100 的中和作用 2 单链抗体 singlechainab 在重链v区cdna3 端 vh端 与轻链v区cdna5 端 vl端 之间 用一寡聚核苷酸接头 linker 14 25个aa为宜 连接成单链可变区基因片段 再与相应的载体体外重组 转化至受体细胞 表达出一具有抗原结合能力的单链抗体多肽 其大小只为完整抗体的1 6 应用现状简介如下 放射免疫疗法放射性免疫疗法的原理与体内成像相似 必须有足够量的放射性标scfv 单链可变区片段 定位于靶部位 达到发挥放射性治疗的水平 scfv的快速清除使非结合的放射性标记scfv迅速排出 这也是scfv有别与fab片段的重要优点之一 免疫毒素治疗scfv免疫毒素的细胞毒作用有时比化学合成的免疫毒素高15 100倍以上 其他效应功能区可与scfv 毒素融合 加强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体内药物解毒作用由于scfv的清除率比fab快 因此scfv可能具有更强的解毒作用 如26 10scfv可用于治疗地高辛中毒 scfv作为小分子抗体 保留了亲本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 又使其抗原性大大降低 其药物动力学优于fab抗体或igg等完整抗体 scfv相对分子质量很小 能有效进入完整抗体无法到达的靶部位 如病毒的 峡谷 部位及肿瘤内部scfv vh cdna3 端vl cdna5 端 寡核苷酸linker 重组dna 分子载体 vector 限制酶 连接酶 体外重组dna分子 转化 e coli 表达scab 单链抗体的制备流程图 3 单域抗体 singledomainab 抗体结合抗原主要由v区决定 只含有v区基因片段表达的小分子抗体 即只有vh或vl一个功能结构域 也能保持原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这种小分子就称为单域抗体 singledomainantibody 其相对分子质量仅为完整抗体分子的1 12 故也称之为小抗体 单域抗体仅有一个结构域 制备相当简单 表达出有活性的抗体片段 因此也不失为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基因工程抗体 与fab scfv相比 单域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小 更容易穿过靶组织 可以阻断病毒表面的 峡谷 部位 加强对实体瘤的渗透 得到分辨率更高的成像图谱 但由于vh单域抗体不含有vl片段 vh的疏水面暴露较大面积 致使其抗原亲和力大幅度下降 非特异性吸附有所增加 因此将单域抗体作为一种治疗性抗体应用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4 超变区多肽 hypervariableregionpolypeptide 抗体结合抗原都要通过cdr来实现 因此cdr是抗体结合抗原的最小结构单位 经晶体结构等分析 发现抗体分子中6个cdr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可以设计出那些在抗原识别及亲和力方面有重要意义的cdr多肽 直接用于诊断或治疗 可望获得理想的结果 这种只含有一个cdr多肽的抗体 就称之为超变区多肽 hypervariableregionpeptide 超变区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与cdr区完全一致 大小只有16 30个氨基酸 相对分子质量很小 对组织细胞具有极强的穿透性 能达到其他抗体不能到达的部位 所制备的87 92 6mcabvh功能区的cdr2多肽 其特异性与亲代抗体相似 能与某些细胞表面的呼肠孤病毒iii型受体有效结合 使该受体表达下降 并抑制细胞内dna的合成 超变区多肽可用同位素 荧光素标记或与毒素 药物等结合 用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已经用于临床检测肿瘤 应该看到 由于只含有一个cdr区 它的结合抗原能力是不完全及不稳定的 其亲和力及非特异性吸附都可能明显增加 相对分子质量极小 在体内相当不稳定 可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其生物学效应时已被清除 3 特殊类型的基因工程抗体 specialtypeofgeneengineeringab 根据构建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 双特异性抗体 免疫黏连素 催化抗体 1 双特异性抗体 bispecificab bsab 天然的抗体分子为双价单特异性 如果对天然的抗体分子进行改造 把其他的效应物质如毒素 酶 细胞因子 受体分子通过一定方法与两种杂交抗体fab片段或v区 vh与vl 连接起来 使之即可与靶细胞结合 又可介导其他一些效应功能 从而最大限度地杀伤靶细胞 这种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就称为双特异性抗体或双功能抗体 bsab 双特异性抗体 是基因工程抗体研究的重点 已经构建了大量的bsab 在基础研究 临床诊断 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抗肿瘤 介导活化的t淋巴细胞 介导巨噬细胞的肿瘤免疫疗法 除了介导肿瘤细胞与效应细胞的结合外 bsab还可用于向肿瘤细胞输送免疫毒素 bsab还用于介导其他药物的肿瘤杀伤作用 抗血栓形成通过化学交联物制备完整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与抗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抗体 抗tpa bsab 在体内 外均能有效地介导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与纤维血栓的结合 通过特异聚集tpa于血凝块处 在明显减少tpa量的情况下诱发了其强有力的治疗效应 可以对抗血栓形成 同时也避免纤维蛋白原的溶解及出血的副作用 抗感染作用bsab一样适用于介导病原体的代谢 bsab构建法 化学交联法 spdp 琥珀酰胺吡啶二硫酚丙酸 随机交联2个ig分子表面上的巯基构建出双功能ab 生物学法 杂种 杂交瘤法 杂种ab2种亲代ab gene工程法 构建出的小分子双特异性ab scfv 2 双功能ab 将不同ab的vh和vl区的gene用接头 linker 连接 生成原ab的分子内配对 不能形成链内的分子配对 bsab scfv 2 2 免疫黏连素 immunoadhesin 人细胞受体或黏附分子等基因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抗体的恒定区gene 主要是fc段 的n端连接起来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出正确折叠的融合抗体样蛋白质分子 这种分子可同时发挥抗体的效应功能及其他效应功能 与双特异性抗体不同的是 免疫黏连素由于不含有抗体的fab段 但可发挥抗体的特异性效应功能 还含有细胞受体的结合位点 可特异性与受体阳性细胞高亲和结合 发挥新的效应功能 优点 亲和力强 半衰期长 大大隆低了其工作浓度 减少非特异副作用及hama发生率 应用上比亲本单克隆抗体更为安全可靠 3 催化抗体 catalyticaborabenzyme 抗体能与抗原特异结合 酶也能与其底物特异结合 但这两种结合过程本质不同 天然的抗体不具有酶结合活性 而酶则无抗原结合能力 如果能人工设计一类新型蛋白质 使之同时具有抗原结合的专一性及催化底物的特异性 这种高效的抗体催化剂将可能应用于化学 生物学 临床医学等领域 为生物催化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根据免疫学及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目前已经成功制备了这类催化抗体或抗体酶 抗体酶的高效催化特性及位点特异性蛋白裂解酶活性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并非常有可能成为肿瘤导向治疗的新方法 基因工程催化抗体的构建是通过在轻链v区中插入能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氨基酸序列 再与重链v区重组 这种重组抗体的重链v区可识别抗原并选择性结合底物 轻链则可通过促进底物反应过渡态的形成而发挥催化作用 4 人源性抗体 humanab 由于鼠源性抗体治疗应用中存在着程度不一的人抗鼠的ab的hama反应 由于人 人杂交瘤的不稳定等缺点使得通过传统杂交瘤技术分离高亲和力的稳定人抗体克隆变得十分困难 近年来 创建了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和基因敲除 置换技术 并利用这两种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完全人源化的抗体片段及全抗 1 噬菌体抗体库 phageablibrary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将全套人抗体重链和轻链v区基因克隆出来 并在噬菌体表面表达 分泌 经筛选后获得特异性抗体 这种技术称为噬菌体抗体库 phageantibodylibrary 所构建的抗体库称为全套抗体库 repertoireantibody 或组合抗体库 combinatorialantibodylibrary 基本原理该技术以噬菌体为载体 将抗体基因 fab或scfv基因等 与噬菌体编码的外壳蛋白 cp 或 cp 相连 在噬菌体表面以抗体 外壳蛋白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 经辅助病毒感染后 借助cp 的信号肽穿膜作用 进入宿主细胞的外周基质 在正确折叠后被包装于噬菌体尾部 随后携带有表达载体的宿主菌就会释放出带有抗体片段噬菌体颗粒 可以特异识别抗原 又能感染宿主进行再扩增 因此可以采用类似于亲和层折原理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特异性抗体 1990年mullinax等首次从受破伤风毒素免疫的供者外周血b细胞中组建了人抗体库 容量达107 筛选出10株抗tt单抗 这是首例用抗体库技术获得的全人源化抗体 开创了单抗制备的新纪元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与传统的杂交瘤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简便易行 节省时间 筛选的容量大 用杂交瘤技术只能在数月内筛选数千个克隆 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则可以数周内筛选出106 108个克隆 抗体库技术直接得到抗体基因 避免了杂交瘤细胞克隆不稳定的缺点 抗体库抗体可用原核细胞表达 无需组织培养 可大大降低单克隆抗体生产的成本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不久在将来将有可能取代杂交瘤技术 2 xenomouse 异源性或异基因鼠 产生的人源性抗体噬菌体抗体库制备的抗体通常为fab片段或scfv抗体 由于没有fc段 亲和力受到极大影响 人们试图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来制备人源性抗体全抗 1997年abgenix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研制成功了xenomouse 利用这种小鼠可制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