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还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还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还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还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还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原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 录救援项目及预案 天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氧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汽化冷却系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 炉渣、冰铜、铅等烧伤、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起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4生产过程故障及应急处理措施突然停水的应急措施16系统突然停电的应急处理17突然停气的应急处理18还原炉溢渣的应急处理18还原炉熔渣铅液渗漏的应急处理19气体自动切换失效的应急处理19以往事例及应急处理措施 切换气体时回火,造成管道爆炸20 水淋塔下灰仓内CO聚集,二次燃烧造成爆炸 21 切换气体时发生回火造成管道阀门爆炸 22附件各部门应急联络电话23分厂应急救援线路图24天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天燃气事故可因设备管道腐蚀、突然断裂或阀门突然失灵,致使大量天燃气泄漏,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涉及周边范围,有可能使周边人员中毒或受伤,一旦发生以上事故,可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一、发现者应立即向分厂调度室报警,并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后采取妥善办法切断源气源。二、发生事故时,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通过切断气源等到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生产调度报告并提出堵漏或合适的具体措施。三、应急突击队到达事故现场后,负责救援的人员应戴好面具,首先查明现场有无被困人员,并以最快速度使受伤者或被困着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四、生产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工段,查明天然气外泄及爆炸部位(装置)和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通知应急突击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6711968(1968)汇报。五、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汇报后应迅速向厂长、副厂长汇报,并通知其它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行动。六、突击队成员接到通知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作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如果发现有人被困,应尽快采取安全措施进行营救,如有人员伤害应立即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伤势严重时可直接报救护中心110。七、生产技术科、办公室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行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对外联系、报警、接警、现场控制、指挥、救援、设备设施及工具的提供等工作。生产技术科安全员、调度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天然气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还原炉是否转炉的决定。同时向股份公司生产部6711968(1968)汇报。 八、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 1、在分厂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备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订消除危害的方案和防范措施,并上报股份公司。2、在生产厂长和设备厂长指挥下,组成由设备、机修、电修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订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氧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原炉生产,可能会发生氧气助燃或爆炸事故,事故的起因主要是操作失误,阀门、管道及法兰处有油污等引起的,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按以下措施紧急救援。氧气浓度高的区域极易发生火灾,禁止明火或动火作业。一、一般事故:主要是回火、泄漏引起的火灾事故,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氧气设施着火时,应及时关闭氧气储罐总阀门,在着火处用沙土、黄泥、湿棉纱或干粉灭火器覆盖灭火,氧气管道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崩裂。二、重大事故:氧气使用过程中的重大事故,主要是由于安全附件失灵导致储气罐压力突然升高,发生爆炸事故,涉及周边范围。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可采取以下紧急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厂调度室报警,并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后采取妥善办法切断氧气源。2、生产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工段,查明氧气外泄及爆炸部位(装置)和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通知应急突击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应急突击队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被困人员,并以最快速度使受伤者或被困着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3、发生事故的工段,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通过关闭阀门等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分厂向股份公司生产部6711968(1968)汇报。 4、生产技术科、办公室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行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对外联系、报警、接警、现场控制、指挥、救援、设备设施及工具的提供等工作。生产部调度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氧气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是否停炉决定。 5、发生事故工段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域。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6、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1)在分厂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备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订消除危害的方案和防范措施,并上报股份公司。(2)在生产厂长和设备厂长指挥下,组成由设备、机修、电修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订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汽化冷却系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原炉汽化冷却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蒸气泄漏伤人和各种爆炸事故,主要部位有:各水套、管道、阀门等,其泄漏、爆炸又可因位置、压力大小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后果其波及范围不一样。事故的起因主要有操作失误、安全附件失灵、违章操作、设备阀门、管道腐蚀严重、软水质量差、水垢严重、超压运行等。一旦发生蒸气泄漏会引起人员烫伤等事故,一旦发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紧急救援。一、一般事故:主要是水套缺水,蒸气泄漏伤人,安全附件失灵导致气管爆裂等事故,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控制。1、水套缺水处理方法,当生产运过程中,如发现因水套缺水、水套烧红等事故时,操作工应立即报告班长,由班长逐级上报至生产调度,生产调度及时协调停炉,汽化冷却系统主体设备水套在温度降至100以下时,方可开启水泵上水,水位达到正常工作水位开炉生产,同时严禁不停炉直接上水,以免发生爆炸等重大事故。2、蒸气泄漏。如发现蒸气突然泄漏影响生产时,操作工立即报告班长,然后由班长逐级上报至调度,当班调度接通知后到现场查看泄漏部位,根据情况安排维修处理,如果泄漏部位通过阀门能控制的,并闭阀门,再安排维修,否则,停炉,打开放空阀待蒸气排尽后方可进行检修;检修时,维修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到“三紧”即袖口紧、衣领紧、衣服及裤腿紧等,并背脸,不要正对,以免蒸气管内余气喷出伤人。3、炉管爆炸事故预防。主要由于管道腐蚀严重、水垢多等因素造成,一般采取加强软水制备管理,禁止使用硬水,做好气管、水套、的防腐,清理工作,同时定期除尘,管道水套中的水垢,预以控制和预防,如果发生炉管爆炸事故,将按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加以处理抢救。二、重大事故的处置重大事故可因设备、管道、阀门、腐蚀、老化或结垢多和操作工违章操作、安全附件失灵、水套严重缺水处理方法不当等原因,而发生爆炸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以上事故,可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厂调度室报警,并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后采取妥善办法切断水源、汽源、电源。2、发生事故的工段,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地点、部位和原因。凡能通过切水源、汽源、电源等处理措施能够消除事故的,及时向分厂生产技术科报告并提出堵漏或合适的具体措施。3、生产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工段,查明爆炸部位(装置)和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按应急救援预案发出警报,通知分厂应急突击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4、分厂突击队成员接到通知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作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如果发现有人被困,应尽快采取安全措施进行营救,如有人员伤害应立即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最快速度使受伤者或被困着脱离现场,严重者可直接报救护中心120。5、生产技术科接到汇报后应迅速向厂长、副厂长汇报,生产技术科、办公室按照分工迅速行动;并及时向股份公司生产部报告。6、生产技术科调度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情况后,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工段值班段长和班长迅速执行。7、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应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8、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 (1)在分厂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备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订消除危害的方案和防范措施,并上报股份公司。(2)在生产厂长和设备厂长指挥下,组成由设备、机修、电修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订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炉渣、冰铜、铅等烧伤、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原炉生产过程中炉渣、冰铜、铅等遇水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事故起因主要是由于突然停电、违章操作、操作失误和工艺失控等引起的,在生产中加强操作管理不会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紧急救援。一、一般事故,主要是烧伤事故,一旦发生及时联系送往医院治疗。重大事故,主要有设备损坏造成停产、多个人员受伤和火灾事故,可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厂调度室报警,并先将人员撤离现场;发生事故的工段,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源点和原因,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凡能通过停炉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2、生产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及相关工段,要求查明爆炸事故的部位和原因,并责令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如爆炸事故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应分厂生产技术科报告并提出抢救的具体措施。3、生产技术科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所在相关部门按专业对口迅速行动。4、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消防人员配戴好空气面具,首先查明现场有无烧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5、分厂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向股份公司生产部报告。6、生产技术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工段,在查明爆炸的部位、原因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附近工段职工撤离现场,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若需紧急停车则按紧急停车程序工段值班段长和班长迅速执行。7、发生事故工段担负事故现场周围警戒。8、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对伤员应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9、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按照抢修房案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10、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1)在分厂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备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订消除危害的方案和防范措施,并上报股份公司。(2)在生产厂长和设备厂长指挥下,组成由设备、机修、电修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订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起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还原炉吊渣、吊铅等作业使用起重设备行车,在生产和维修过程中可能发生触电、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空中落物伤人等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紧急救援。一、一般事故:主要是上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扭伤脚或跌下楼梯、两车同时运行时,操作判断失误,互相相撞,造成行车设备受损,驾驶人员碰伤、修理、限位失灵行车装到墙体或钓钩将设备顶损、更换钢丝绳,抽绳、穿绳时用力过猛跌倒或绳头弹性伤人等事故,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如发现上下楼梯时扭伤脚、穿绳时用力过猛跌倒,或绳头弹性伤人等轻微事故,现场操作工应立即将受伤者搀扶到安全位置休息或送公司医疗所治疗。2、如出现限位失灵、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及时通知维修工修复。二、重大事故的处置重大事故可因检修电器设备不按停送电程序进行,误送电造成触电事故、行车栏杆固定不牢,人在边沿作业、依靠栏杆时会高空坠落、行车各路电源、二次控制线路、各电器绝缘损坏,维修人员在行车边沿或道轨操作,未系好安全带,导致高空跌落伤人、信号不清调试设备发生机械伤害等事故一旦发生以上事故,可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1、如发生触电事故,最早发现人员切断电源,应立即向工段和分厂生产科报警,同时通知公司医疗所和“110”,立即按照触电救援预案对受害者现场紧急抢救。2、如发生高空坠落,最早发现人员应立即向工段和分厂生产科报警,同时通知“110”,在“110”未到之前。速将受伤人员送公司医疗所抢救。3、如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关停设备并将受伤者送公司医疗所抢救,根据伤害情况通知“110”。4、生产技术科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向厂长、副厂长汇报,生产技术科、办公室按照分工迅速行动;根据事故轻重必要时向股份公司生产部报告。6、生产技术科调度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情况后,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工段值班段长和班长迅速执行。7、医疗救护队应立即救护伤员,应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8、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 (1)在分厂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备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订消除危害的方案和防范措施,并上报公司。(2)在生产厂长和设备厂长指挥下,组成抢修小组,研究制订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发现火苗,应及时扑灭。二、油桶等易燃物品周围发现火源时,如果火源距离油桶等仍有距离,未能直接引起油品燃烧,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或者使用沙土覆盖直到彻底熄灭火源,清理现场,以防死灰复燃(注意:油品着火禁止用水灭火)。三、如果现场人员无法控制火势,仍然有向油品曼延之势,现场人员应关掉电源,避免在灭火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呼叫分厂应急突击队前去救援,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6711967、6711968)报告,说明具体位置及目前控制情况,如需要去救援时必须做到信号明确,避免信号不明而延误救援安排。四、事故现场人员要与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保持联系。如有被火围困人员,应负责被困人员的营救工作。五、当经过尽力扑救但火势仍未能得到控制或有效控制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简要说明火灾地点和火情,约好接警地点并派人到指定地点等候接应。六、消防队员到达后,其他人员要首先让道,保证消防队员和消防车辆、消防器材能迅速到达有效位置,并在消防队员指挥下协助灭火,禁止蛮干或不顾生命安全的个人行为。七、任何情况下,当发现火灾事故已经无法控制时,发现人首先要拨打119报警、接警,只有依靠警力才能最有效地控制火灾、减少损失。不可用有限的消防器材拼一己之力去灭火而耽误了报警,更不能教条地层层汇报而误了报警时机。八、 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防止无关人员靠近。如果火灾扩散危及到厂内外人员安全时,迅速组织有关人员通知各工段职工向上风侧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如发现现场有被围困的人员,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九、如果现场发现有人伤亡需要抢救时,应首先用湿毛巾或湿衣服遮住鼻孔再去救人,将人转移到安全通风处后,首先呼叫120救护中心,说明救护地点和受伤情况,如有必要,可现场对受害人做人工呼吸。十、当事故得到初步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1、在分厂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设备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订消除危害的方案和防范措施,并上报股份公司。2、在生产厂长和设备厂长指挥下,组成由设备、机修、电修和发生事故工段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订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生产过程故障及应急处理突然停水的应急措施还原炉正常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用水点为:水套冷却用水和放渣冲渣用水。一、水套无水的应急处理。还原炉水套水由底吹炉1工段冷水泵供给,作业人员发现水套无水后,应该立即通知炉前操作工或控制室操作工进行“紧急转炉”操作。待查明事故原因,水套温度降至100以下时,方可重新供水。二、放渣时突然停水的应急处理。还原炉放渣过程中,由于冲渣泵故障、停电等原因可能造成无冲渣冷却水。如果是由于停电原因造成无冲渣水的,应立即“转炉”处理。如果是由于冲渣泵故障原因造成无冲渣水的,应立即倒备用泵供水。备用泵也无法供水时,应使用耐火泥或圆木柱堵住渣口,停止放渣。如果渣流过大无法堵住渣眼,应立即“转炉”处理。待查明事故原因,冲渣泵可以重新启动,且炉内渣液粘度适当具备放渣条件后,方可正常放渣。系统突然停的应急处理还原炉系统应急用电并接在底吹炉1系统应急用电装置上。当还原炉系统突然停电时,由底吹炉1工段控制室操作工完成“市电”转“发电”工作恢复系统供电后,再进行各项操作。系统突然停电时,如果炉前正在进行放渣工作,炉前操作工应该立即使用耐火泥或圆木柱堵住渣口,停止防渣。系统突然停电时,如果炉前正在进行出铅操作,炉前操作工应该立即使用耐火泥抬高铅坝,控制出铅量。同时注意铅液流向,防止造成人员烧伤或设备损伤等伤害。系统突然停电时,控制室操作工必须进行“气体切换”操作,使天然气、氧气管路与氮气管路连通,防止可燃助燃气体回火事故。由于电动阀门无电,无法进行“自动切换”,操作人员必须现场进行“手动切换”。“手动切换”时,严格执行手动切换操作要求。说明:由于我厂使用的是容积为50m3的氮气储气罐,所以,存储的氮气足够在停电时完成“气体切换”操作。突然停气的应急处理还原炉正常生产过程中,氧枪使用的天然气、氧气任何一种气体突然停气或失压,均应该在进行“气体切换”操作将氮气切入天然气、氧气管道中后,进行转炉操作。我厂底吹炉前50m3氮气储气罐内存储的氮气,足够完成“气体切换”操作,并保证使用安全。如果氮气也无法正常供应时,也必须进行“气体切换”,保证天然气、氧气阀门处于可通入氮气的状态。还原炉溢渣的应急处理溢渣,俗称“冒炉”。主要是由于氧料比失调或炉内反应气氛过于激烈等原因造成。正常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操作容易导致溢渣或冒炉,分别时在进渣和进辅料过程中。进渣、进辅料过程中发生溢渣或冒炉,应该立即停止进渣或进辅料,待调节供气、炉内反应氛围降低,再进行试探性的进渣和进辅料,直至完全不溢渣或冒炉。发生溢渣或冒炉时,应该密切注意渣液流向,防止造成人员烧伤、设备损伤或火灾事故。溢渣或冒炉时不得进行转炉操作。原因是溢渣或冒炉时转炉相当于将炉内渣液迅速倒出,更容易造成事故。还原炉熔渣铅液渗漏的应急处理还原炉试产前已经对炉体焊缝处进行了超声波探伤,正常生产过程中,无论焊缝、炉体、氧枪区发生熔渣、铅液渗漏说明炉内耐火材料已经存在缺陷,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渗漏处的炉体温度将会随渗漏情况的变化剧烈变化,必须进行“转炉”处理。同时,要密切注意渗漏液体的流向,防止造成人员、设备的进一步损害。气体自动切换失效的应急处理还原炉转入、转出时进行“气体切换”,是为了保证气体切换时的人员安全,我们采用的是“远控自动切换”。当自动切换失效时,必须立即进行现场“手动切换”。具体操作步骤是:以往事例及应急处理措施切换气体时回火,造成管道爆炸2006年10月26日,还原炉虹吸道不畅,6:00转炉进行处理。炉转出后,操作工刘小保、李水利进行天然气/氮气气体切换。切换过程中发生回火现象,造成还原炉仪表区至底吹炉氮气储气罐之间的管道(约100m左右),六七处弯头爆裂,三处阀门炸裂,并造成氮气储气罐出口氮气管道崩断,还原炉仪表区流量计全部受损,压力表损坏,管路阀门多处阀芯崩裂造成报废。此次事件直接造成还原炉停炉,影响底吹炉约9小时左右。原因分析:操作工在进行天然气/氮气切换时,未严格执行气体切换操作规程,天然气压缩机未停而直接开始切换气体,切换时二人同时开始进行切换(一人切换天然气/氮气,一人切换氧气/氮气)。最关键的是:切换天然气/氮气时,直接开启氮气阀门,此时发生回火现象,造成易燃气体窜回氧气管道,由于氧气管道压力比较高,气体窜至氮气储气罐,在管道薄弱处爆炸,造成事故。控制措施:改变气体切换操作方式,改现场人员手动控制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