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1 相关法律法规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及防护 我司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处理 安全防护 事故案例 目录 2 我国有关化学品的法律法规 标准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使用有毒物品劳动保护条例 法律法规 3 法律法规 第四条生产 储存 使用 经营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 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建立 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 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 经营 使用国家禁止生产 经营 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有限制性规定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限制性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 第十五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 包括外包装件 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4 法律法规 第十八条对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 容器 使用单位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 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 应当维修或者更换 第二十条生产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应当根据其生产 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 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 监控 通风 防晒 调温 防火 灭火 防爆 泄压 防毒 中和 防潮 防雷 防静电 防腐 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 设备 并按照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 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 保养 保证安全设施 设备的正常使用 生产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 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一条生产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 报警装置 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5 法律法规 第二十四条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 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 以下统称专用仓库 内 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 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 并实行双人收发 双人保管制度 第二十五条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 登记制度 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 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 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 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第二十八条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 应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 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 建立 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6 法律法规 第三十七条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不得向未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 经营活动的企业采购危险化学品 不得经营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者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第三十八条购买剧毒化学品的 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 购买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 应当持本单位出具的合法用途说明 个人不得购买剧毒化学品 属于剧毒化学品的农药除外 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第四十六条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 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企业承运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当悬挂或者喷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警示标志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7 危险化学品 是指具有毒害 腐蚀 爆炸 燃烧 助燃等性质 对人体 设施 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例如 氨 氮 氢气 天然气 煤气 盐酸 硫酸 丙酮 稀释剂 氢氧化钠 乙炔 煤油 硫化氢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剧毒化学品 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 包括人工合成的 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 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例如 碘化汞 氯气 磷化氢 氯化汞 氰化钾 乙烯甲醇 毒鼠强 氟 尼古丁 8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1类爆炸品 例如 硝酸铵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例如 乙炔瓶 氮气瓶 煤气罐 第3类易燃液体 例如 乙醇 醚类 石油 汽油 第4类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例如 红磷及其磷化物 硫磺 白磷 金属硫化物 电石 金属钾 氢化钠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例如 H2O2 过硫酸钠 第6类有毒品 例如 氟化钠氰化钾 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例如 硝酸 硫酸 盐酸 9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1类 爆炸品 定义 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 如受热 摩擦 撞击等 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 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 发生爆炸 对周围环境 设备 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高氯酸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如二亚硝基苯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化学爆炸品的主要特点是 反应速度极快 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大量的气体 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事故的预防工作 一旦发生爆炸 是无法扑救的 对于扑救爆炸品火灾 禁用酸碱灭火器 切忌用沙土覆盖 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 可用水或其他灭火器灭火 施救人员应配备防毒面具 10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定义 指压缩的 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 撞击或强烈震动时 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 致使容器破裂 物质泄漏 爆炸等 易燃气体 如氨气 一氧化碳 氢气等 不燃气体 如 包括助燃气体 如氮气氧气等 有毒气体 如氯 液化的 氨 液化的 等 有毒易燃 如氯乙烯等 危害性 1 易燃易爆 2 流动扩散 3 受热膨胀 气压升高 4 易产生或聚集静电 5 腐蚀毒害 6 窒息 7 氧化 11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3类 易燃液体 定义 常温下以液态存在 其闪点在60 以下的物品算易燃液体 1 低闪点液体 即闪点低于 18 的液体 如乙醛 丙酮等 2 中闪点液体 即闪点在 18 23 的液体 如苯 甲醇等 3 高闪点液体 即闪点在23 61 的液体 如环辛烷 氯苯 苯甲醚等 特点 一般都比重小 沸点低 易燃 易挥发和易流动扩散 易燃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中氧混合达一定比例遇明火就会产生爆炸 易燃液体的火灾发展迅猛 常伴随爆炸 难以扑救扑救 对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烃基化合物如燃油 十一烯酸 苯和苯系物的火灾可用干粉 火势初起可用二氧化碳扑救 但不可用水 否则会扩大火灾 对不溶于水比重又大于水的 如二硫化碳等可用水扑救 因水能覆盖在这类物质之上将火熄灭 能溶于水的易燃物如甲醇 液氨等发生火灾时可用雾状水 化学泡沫 干粉 也可用1301 1211等卤代烷系列灭火剂扑救 12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4类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1 易燃固体 在常温下以固态形式存在 燃点较低 遇火受热 撞击 摩擦或接触氧化剂能引起燃烧的物质 称易燃固体 如红磷 硫磺 松香 樟脑 镁粉 煤粉 氨基酸等 其中燃点越低分散程度越大的易燃固体危险性越大 尤其是粉状的易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混合达到一定比例遇明火会产生爆炸 特点 易燃固体燃烧迅猛 扑救困难 存放 适量存放 不易过多 与邻库有一定安全距离 不得与忌配物质混存 扑救 发生火灾时可用雾状水 砂土 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剂灭火 13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4类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2 自然物体 凡本身由于物理 化学 生物学变化而放热达到自身燃点引起自行燃烧而不须外界明火引燃的称为自品 特点 化学性质活泼 燃点低 易氧化 氧化分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当热达到自身燃点时即自行燃烧 如白磷的燃点为34 在空气中极易自燃 硝化纤维素的燃点120 160 在存放较久 通风不善 大量堆放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自燃 扑救 自燃物品起火时除三乙基铝不能用水扑救外 其余均可用大量水来扑救 也可用砂土 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剂 14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4类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3 遇湿易燃物 凡是吸收空气中水蒸气或接触到水分时能迅速分解产生高温 并放出易燃气体而引发燃烧的物品称遇水燃烧物 特点 活泼金属如锂 钠 钾等与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易燃的氢气 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 氢化钠 氢化钙等与水接触也发生氢气 金属碳化物如电石与水接触产生易燃的乙炔气 连二亚硫酸纳 保险粉 遇水后产生易燃的氢气 硫化氢和SO2 存放 绝对禁止露天存放扑救 绝对禁止用水及含水泡沫灭火 可用砂土 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剂灭火 15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 易引起燃烧 爆炸 按其组成分为2项 1 氧化剂 指具有强氧化性 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对热 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 高锰酸钾等 2 有机过氧化物 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 其本身是易燃易爆 极易分解 对热 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如BPO等 危害 氧化性物质具有火灾 爆炸 中毒和腐蚀等 有机过氧化物具有爆炸 火灾 中毒和腐蚀等 特点 易发生爆炸性分解 迅速燃烧 对碰撞或摩擦敏感 与其他物质起危险性反应 损害眼睛 16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事故处理要点 1 撒漏时 应扫除干净 再用水冲洗 收集的撒漏物品 不得倒入原货件内 2 过氧化物着火时 不能用水扑救 氧化剂用水灭火时 要防止水溶液流至易燃 易爆物品处 扑救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时应特别注意爆炸的危险 17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氧化物或过氧化物储运要求 远离热源 严禁受热不能和易燃物质混装 如铵盐 氯酸盐 硝酸盐 装卸中避免摩擦 振动 冲击等存放在干燥且不易水湿的地方 如氧化钾 过氧化钠 远离酸类物质 不能用CO2或酸碱灭火器灭火 避免阳光直晒注意防毒发生火灾 用大量水灭火有些过氧化物温度要求高 必须冷藏运输 18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6类 毒害品 定义 毒害品指进入人 动物 肌体后 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 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各种氰化物 砷化物 化学农药等等 危害 有毒品可使人中毒身亡 有的毒品与其他物质反应可释放出有毒的气体或烟雾或发生爆炸 有许多有毒品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19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属于危险化学品 但不属于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管理范围 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 条例 来管理 放射源类别 20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第8类 腐蚀品 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3项 1 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 溴素 硝酸 盐酸等 2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 硫氢化钙等 3 其它腐蚀品 如二氯乙醛 苯酚钠等 危害 具有腐蚀性 有毒性 有些具有自燃和易燃性及爆炸性 21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事故处理要点 1 发现液体酸性腐蚀品撒漏应及时撒上干沙土 清理干净后 再用水冲洗污染处 大量酸液溢漏时 可用石灰水中和 2 腐蚀品着火时 不可用柱状高压水 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 以防腐蚀液体飞溅伤人 对遇水发生剧烈反应有可能引起燃烧 爆炸或放出有毒气体的腐蚀品 禁止用水灭火 可用干沙土 泡沫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等扑救 火灾现场的强酸 应尽力抢救 以防高温爆炸 酸液飞溅 无法抢救搬离火灾现场时 可用大量水浇洒降温 3 灭火时人站在上风口 扑救人员要注意防腐蚀 防毒气 必须穿戴防毒用品 遇有酸类或碱类腐蚀品 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4 皮肤沾染强酸用大量水冲洗 或用小苏打 肥皂水洗涤 必要时敷软膏 溅入眼睛用温水冲洗后 再用5 小苏打溶液或硼酸水洗 进入口内立即用大量水漱口 服大量冷开水催吐 或用氧化镁悬浊液洗胃 呼吸中毒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体温 必要时吸氧 22 危险化学品定义 分类 火灾 爆炸 中毒 窒息 腐蚀 灼伤 辐射 泄漏 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 射线 特性 危害 生产 搬运 处置 活动 危化品 存储 保管 防护 应急 消防 23 危险化学物质的贮存 包装与防护 化学品仓及其它贮存化学品的地方均不允许进食或饮水 所有与化学品接触的员工在进食 饮水或抽烟之前都要用肥皂冼净手 化学品容器不允许贮存在办公室 办公桌或文件柜内 化学品容器均需盖好盖子或封口严密 不允许敞开放置 化学品容器均需标识明确 最好采用原有包装 性质有抵触性的物质应分开存放 相互之间应有物体相隔 如防护墙或至少相距不少于1米 易燃物质 酸类 氧化剂以及腐蚀性物质应分开放置 如浓H2SO4 浓HNO3 HCHO 甲醛 和H2O2等 24 危险化学物质的贮存 包装与防护 化学品存放区应用卡片 标牌清晰标识并进行区域划分 所有化学品贮存区域均需有防泄露装置 化学品不允许露天放置 除非有适当的遮蔽措施 搬运化学药品时 需轻拿轻放 发放和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只能单层 不能叠放 化学药品包装桶破裂或损坏时 需有专人跟进处理 不能存放于物料房内和生产线上 剧毒物品应存放在特定仓内 挥发性化学物品如浓HNO3 浓HCL NH3 H2O HCHO 乙酸 乙醇 乙酯 天那水等需存放在阴凉 抽气良好的仓内 25 易溶于水 有强烈腐蚀性 浓盐酸在空气中发烟 触及氨蒸气会生成白色烟雾 包装要密封 包装上应有明显的 腐蚀性物品 标志 不可与硫酸 硝酸混放 勿与碱类 金属粉末 氧化剂 氰化物 遇水易燃物品等共贮混运 发现容器渗漏 必须立即改装 并清理场地 装卸时应轻拿轻放 防止撞击 失火时 可用水 砂土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吸入 感觉不畅 应立即到新鲜空气处 如溅到眼睛 应用清水清洗眼睛十分钟 如溅到皮肤上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冼5 10分钟 在烧伤表面涂上苏打浆 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如有可能接触盐酸者 操作人员工作时要穿戴防护眼镜 口罩 防护手套 围裙 防护鞋等 盐酸 分子式 HCL 本厂常用化学物品的特性与应急处理 26 硫酸 分子式 H2SO4 油状液体 无味 有很强的吸水性 与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并放出大量的热 在稀释硫酸时 只能注酸入水 切不可注水入酸 以防酸液表面局部过热而发生爆炸喷酸事故 应用耐酸密封包装 其上有明显 腐蚀性物品 标志 不可接近热源 严防水湿受潮 不得与爆炸物 碱氧化剂 草类 油脂 木屑等有机物混放 失火时 可用雾状水 黄沙 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不可用柱状水 以免硫酸四溅 扩大危害范围 如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用干布擦掉后用大量水清洗 接着用2 的苏打溶液冲洗 如溅入眼睛 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再用2 的硼酸溶液冲洗 并急送医院 操作人员工作时要穿戴防护面具 橡皮围裙和手套 防护鞋 本厂常用化学物品的特性与应急处理 27 氨 分子式 NH3 本厂常用化学物品的特性与应急处理 无色 有强烈刺激性的气味 可燃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灼伤 可致眼灼伤或失明 对地表水 土壤 大气等环境有严重危害 远离火种 热源 严加密闭 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失火时 可用雾状水 抗溶性泡沫 二氧化碳 砂土扑救 大量泄漏时 应迅速将周围人员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口 处理人员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穿防化服 戴耐酸碱手套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 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 皮肤或眼睛接触 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人员吸入中毒后 应立即将其移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28 硫酸 分子式 H2SO4 无色气体 有刺激性恶臭味 相对密度0 7714g l 易溶于水 自燃点651 11 爆炸极限16 25 应用耐酸密封包装 其上有明显 腐蚀性物品 标志 不可接近热源 严防水湿受潮 不得与爆炸物 碱氧化剂 草类 油脂 木屑等有机物混放 失火时 可用雾状水 黄沙 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不可用柱状水 以免硫酸四溅 扩大危害范围 如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用干布擦掉后用大量水清洗 接着用2 的苏打溶液冲洗 如溅入眼睛 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再用2 的硼酸溶液冲洗 并急送医院 操作人员工作时要穿戴防护面具 橡皮围裙和手套 防护鞋 本厂常用化学物品的特性与应急处理 29 氢气 分子式 H2 本厂常用化学物品的特性与应急处理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易燃 易爆 遇热或明火会发生爆炸 禁止吸烟 远离热源 明火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作业场所合理通风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静电跨接 使用防爆电器 通风 照明及其他设备 生产和使用装置安装气体探测报警装置 发生泄露时 应加强通风 切断泄露源 若发生泄露起火 决不允许扑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应该尽可能的关闭泄露源 用消防水给周围易燃爆介质容器设备降温 30 本厂常用化学物品的特性与应急处理 丙酮 分子式 C3H6O 液体 易挥发 易燃 其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遇高热 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属一级易燃液体 防日晒和雨淋 严禁接近热源或火种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工具 轻装轻卸 失火时 用砂土 干粉 CO2灭火器 不准使用泡沫灭火器 如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清洗15分钟 溅到眼睛 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然后至医务室就诊 31 本厂常用化学物品的特性与应急处理 天然气 分子式 CH4 无色 无味气体 易燃 主要有害物质为甲烷 当空气中浓度过高时可致人头昏 乏力 甚至死亡 禁止吸烟 远离热源 明火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作业场所合理通风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静电跨接 使用防爆电器 通风 照明及其他设备 生产和使用装置安装气体探测报警装置 发生泄露时 应加强通风 切断泄露源 若发生泄露起火 决不允许扑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应该尽可能的关闭泄露源 用消防水给周围易燃爆介质容器设备降温 32 本厂常用化学物品的特性与应急处理 二氧化硫 分子式 SO2 无色透明有毒气体 有刺激性臭味 相对密度 1 434 溶于水 乙醇和乙醚 不燃 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主要对眼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导致窒息 严加密闭 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发生泄漏时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立即进行隔离 应尽可能的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 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33 安全防护 如何保护自己 一 掌握常识性知识 1 要知道周围有哪些危险化学品 2 要了解周围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特别要知道所接触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知识 3 要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 34 二 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工程控制措施虽然是减少化学品危害的主要措施 但是为了减少有害物资的侵入 工人除了掌握安全常识性的东西外 还需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按要求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5 三 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学品危害的一种有效方法 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原则 不直接接触能引起过敏的化学品 工作结束后 饭前 饮水前 吸烟前以及便后要充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 在衣服口袋里不装被污染的东西 如抹布 工具等 勤剪指甲并保持指甲洁净 时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 尤其在清洗或更换工作服时更要注意 防护用品要分放 分洗 36 37 案例 38 一 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7 8 液氨泄漏事故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 一辆20吨液氨罐车进行液氨灌装 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 押运员谢甲文在关闭灌装阀门过程中 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 大量液氨泄漏 驾驶员吩咐押运员谢甲文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 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 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 后经鉴定该装置失灵 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 莘县公安局及相邻公安消防机关立即出警 迅速组织抢险和群众疏散 搜救工作一直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