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学第一课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特点,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化学所学的知识。 通过化学新成就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过程与方法:联系科研前线、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追求真理的信心,崇尚科学的理念2、教学重点、难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3、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对比、归纳、总结相结合4、教学思路:从学段到学科到方法到知识。5、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选择 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让他们3个一个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小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我每天以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要送你一两劳斯莱斯!”选择的过程就是放弃的过程,选择一种可能性,等同于放弃了其它的可能性。人一旦做出一个选择,就会成为这个选择的努力。二、科技博览1.太阳帆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大约50亿年左右,太阳将开始慢慢转变成一颗膨胀的红巨星。它的外层气体将会不断膨胀,从现在开始算起的70亿年后,它的体积和亮度达到最大值,届时,太阳将会吞没整个地球。我们地球人如何避免被太阳烤焦的命运?和地球一起移民。一种可能的方法将是利用火箭移居到其他行星上。然而要运走67亿人,大约相当于要发射10亿架航天飞机。即使我们能在一天内发射1000架航天飞机,也需要2700年才能将所有地球上的人送走。发射火箭不是办法基本物理学告诉我们,我们实际上是可以移动行星的。将一枚火箭发射到太空时,它产生的反冲力会把地球推向相反方向,尽管推动的距离微乎其微,这就像开枪后枪要后挫一样。然而地球非常庞大,一枚火箭几乎对它的运动没有任何影响。向正确方向发射10亿枚10吨的火箭,仅有可能将地球每秒的速度改变20纳米。与地球现在每秒30公里的速度相比,这么短的距离没有任何意义。太阳帆将地球拖开太阳帆反射的阳光将推动地球与太阳帆一起向外移动,从物理学角度来讲,这增加了地球的轨道能量向外移动地球,以确保它获得与现在一样多的热量,需要一个直径是地球的19.2倍的唱片形状的太阳帆。它的绳索必须与太阳呈35度角,大约位于是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的5倍的地方。2.根岸英一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一名美国科学家和两名日本科学家凭借各自在有机物催化合成领域做出的贡献分享了这一殊荣。为制造复杂的有机材料,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将不同分子间的碳原子结合在一起。但是碳原子在有机分子中与相邻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往往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以往的方法虽然能令碳原子更加活跃,但是,过于活跃的碳原子却又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而用钯作为催化剂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钯原子就像“媒人”一样,把不同的碳原子吸引到自己身边,使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容易结合也就是“偶联”。这样的反应不需要把碳原子激活到很活跃的程度,副产物比较少,因此更加精确而高效。如今,“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被应用于许多物质的合成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例如合成抗癌药物紫杉醇和抗炎症药物萘普生,以及有机分子中一个体格特别巨大的成员水螅毒素。科学家还尝试用这些方法改造一种抗生素万古霉素的分子,用来灭有超强抗药性的细菌。此外,利用这些方法合成的一些有机材料能够发光,可用于制造只有几毫米厚、像塑料薄膜一样的显示器。科学界一些人士表示,依托“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一大批新药和工业新材料应运而生,这三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如今已经成为支撑制药、材料化学等现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力量。根岸英一拟用10年时间,实施一项植物光合结构及新催化剂研究项目,在产、学联合模式下,为削减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贡献。二氧化碳在化学上属于稳定物质,提取碳原子作为化学或医药产品的原料难度很大。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实现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原料从而产生出氧和糖(能量)的植物光合成。新项目的研究目标就是期望探明光合成的详细结构,开发新型金属催化剂,实现比光合成高4倍以上的高效化学反应。 碳原子连接反应是根岸教授应用催化剂促使碳原子快速有效结合的研究成果,据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日本文部科学省及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拟将根岸教授提出的上述新研究作为国家项目,对参与的大学、企业以及研究经费、研究时间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3、食品安全三聚氰胺、瘦肉精、牛肉膏。三、学科特点 两大特点: (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繁”。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 四、化学学习方法化学学习方法观、动、记、思、练 “观”即观察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 “记”即记忆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 国王请画家为他画一只孔雀。 一年后,国王去拜访画家。画家拿出了画纸,很快就画出一只美丽鲜艳的孔雀。国王很满意,但是价钱却使他吃惊。“就那么一会儿工夫,你看起来毫不费力、轻而一举地画成了,竟要这么高的价钱?”国王问。于是画家领着国王走遍他的房子,每个房间都放着一堆堆画着孔雀的画纸。画家说:“为了在这一会儿画出这只孔雀,我用了整整有年的时间才准备好!” 听中学的一位老师弹致爱丽丝,在空旷的琴房里,那感觉很妙,音质之纯美是家中那套音响根本不能演绎出来的。很羡慕,问她,如果我能这样熟练地演奏这首致爱丽丝,需要多长时间?她微笑着说:“10分钟。”我说你开玩笑吧。她说不,是真的,不过我说的是每天10分钟。 她是一位语文老师,还是三年前练的琴,那架钢琴是一家私人企业捐赠的,一直放在琴房里,学校曾来过一个音乐教师,不过嫌学校待遇低,走了。于是,她便成了这架钢琴的主人,每次课间10分钟,她就猫到琴房里练练,从最初的音节开始,不过,她只有10分钟,10分钟之后,上课铃声响,她就得停止。五、总结初中知识1.宏观、微观、符号宏观角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所以,从宏观上讲化学科学研究的是物质及其转化的规律。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展示其实际应用,不仅使学生明白物质的实际用途,了解物质的价值所在,而且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同时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反过来帮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微观角度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研究和解释化学变化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因此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化学研究的主要特征。从微观的角度科学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化学变化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物质的微粒性要点包括(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宅建筑方案设计规范
- 关于素质活动的方案策划
- 环境清洁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五四环保活动策划方案
- 都江堰建筑方案设计
- 配电柜改造施工方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模拟试卷 解析版 考试技巧
- 基于数据分析的市场营销策略
- 2025工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河北邯郸武安市选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1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建筑工程后续服务承诺与质量保障措施
- 《赋能: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书摘1
- GB/T 44808.4-2024人类工效学无障碍设计第4部分:不同年龄人群最小可辨认字符尺寸的估计方法
-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 《精子形成过程》课件
- 临床三基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沙拉汁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及投资竞争力分析报告
- 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汇表
- 体育训练安全应急预案
- 《航空保险》课件
- 《欧洲联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