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墙抹灰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_第1页
内墙抹灰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_第2页
内墙抹灰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_第3页
内墙抹灰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_第4页
内墙抹灰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日编号:太原名都一期第四项目部工程名称太原名都一期4、7#楼交底部位内墙抹灰共5页第1页交底内容:一、作业内容内墙抹灰(包括室内墙面抹灰、门窗框、施工洞及各种洞口的收边收口工作)二、施工准备2.1 主要材料和机具: 2.1.1 水泥:32.5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场合格证及合格大的复验报告单方可使用,擅自使用未经复试合格的材料,发现一次罚款2000元。 2.1.2 砂:平均粒径0.350.5mm的中砂,砂颗粒要求坚硬洁净,不得含有粘土、草根、树叶、碱质及其它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砂在使用前应根据使用要求过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好备用。2.1.3 生石灰:其细度应通过4900孔/平方厘米筛,用前用水浸泡,使其充分熟化,熟化时间宜为7天以上。其它掺合料:108胶。2.1.4 钢丝网:直径为0.8mm,网孔10*10为宜。 2.1.5 主要机具:砂浆搅拌机、5mm及2mm孔径的筛子、大平锹、小平锹,除抹灰工一般常用的工具外,还应备有软毛刷、钢丝刷、筷子笔、粉线包、喷壶、小水壶、水桶、分格条、笤帚、锤子、錾子等。2.2 作业条件: 2.2.1 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2.2.2 抹灰前厨房、卫生间烟风道安装完毕,验收合格。抹灰前卫生间管道需包砌完毕,烟风道吊模完毕。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的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的缝隙应用是否分层嵌塞密实。若缝隙较大时,应在砂浆中掺入少量麻刀嵌塞,使其塞缝严实。铝合金门窗缝隙处理按设计要求嵌填。 2.2.3 砖墙、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墙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必须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2.2.4 施工时墙面上的预留孔洞应提前堵塞严实,将柱、过梁等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凹处提前刷净,用水洇透后,用13水泥砂浆分层补衬平。 2.2.5 加气混凝土墙体整修完毕。 2.2.6 加气混凝土表面缺棱掉角需分层修补。做法是:先淹湿基体表面,刷掺水泥重20%的108胶水泥浆一道,紧跟抹2:1:8水泥石灰砂浆,每遍厚度应控制在79mm。2.2.7 水电线槽施工完毕,办完验收手续。线槽用砂浆补平,并在线槽上挂铁丝网。不同材料间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 2.2.8 内墙抹水泥砂浆,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经鉴定合格,并确定施工方法后,再组织施工。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日编号:太原名都一期第四项目部工程名称太原名都一期4、7#楼交底部位内墙抹灰共5页第2页交底内容:2.2.9 施工时使用的内架子或方凳应提前准备好,横竖杆要离开墙面及墙角200250mm,以利操作。严禁在墙面上预留临时孔洞。2.2.10 抹灰前应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以决定其抹灰厚度。抹灰前应在大角的两面、阳台、窗台、碹脸两侧弹出抹灰层的控制线,以作为打底的依据。2.2.11 不同材料挂钢丝网后需进行验收。 三、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 墙面清理墙面挂网墙面拉毛养护吊垂直、套方、抹灰饼浇水湿墙面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墙面罩面灰养护3.2 具体施工流程: 3.2.1基层处理、挂网、拉毛:若混凝土表面很光滑,应对其表面进行“毛化”处理。将光滑的表面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基层然后采用机械喷涂或用笤帚甩上一层11稀粥状水泥细砂浆(内掺20%108胶水拌制)。拉毛需洒水养护到位。加气块与结构墙之间、水电线槽、烟风道等不同材料连接处需挂钢丝网。 3.2.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抹灰饼时一般水平及高度距离以1.8m为宜。用13水泥砂浆,做成50mm见方的灰饼。灰饼厚度以满足墙面抹灰达到垂直度的要求为宜。上下灰饼用托线板找垂直,水平方向用靠尺板或拉通线找平,先上后下。 3.2.3 浇水湿润墙面。(由于加气混凝土块吸水速度先快后慢,吸水量慢而延续时间长,故应增加浇水的次数,使抹灰层有良好的凝结硬化条件,不致在砂浆的硬化过程中水分被加气混凝土吸走。浇水量以水分渗入砌块深度810mm为宜,且浇水宜在抹灰前一天进行。遇风干天气,抹灰时墙面仍干燥不湿,应再喷一遍水,但抹灰时墙面不显浮水,以利砂浆强度增长,不易出现空鼓、裂缝。) 3.2.4抹底层砂浆:抹2:1::8水泥石灰砂浆(厨房、卫生间墙面底层砂浆为15厚1:3水泥砂浆,除厨房、卫生间外的其他室内房间内墙均为15厚2:1:8水泥石灰砂浆),每遍厚度57mm,应分层分遍抹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若抹灰层局部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采用钢丝网进行加强措施,以保证抹灰层与基层粘接牢固。墙体上不同材料及不同材料墙体相交接部位的抹灰应附加钢丝网进行防开裂处理,钢丝网与墙体上不同材料间及不同材料墙体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3.2.5抹面层砂浆:罩面灰为1:2水泥砂浆。底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即可抹面层灰,厚度为57mm。首先将墙面洇湿,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中层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设计要求厚度,用压尺刮平直,然后压实压光。为防止出面墙面花,施工中水灰比不能过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日编号:太原名都一期第四项目部工程名称太原名都一期4、7#楼交底部位内墙抹灰共 5 页第3页交底内容: 大。 3.2.6抹灰的施工程序:从上往下打底,底层砂浆抹完后,再从上往下抹面层砂浆。应注意在抹面层灰以前,应先检查底层砂浆有无空、裂现象,如有空裂,应剔凿返修后再抹面层灰;另外应注意底层砂浆上的尘土、污垢等应先清净,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面层抹灰。 3.2.7 养护:面层水泥砂浆抹灰完毕后第二天开始养护。四、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所用材料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风裂除外)等缺陷。4.1.1 抹灰工程分层进行,当抹灰层局部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采用钢丝网进行加强措施,以保证抹灰层与基层粘接牢固。墙体上不同材料及不同材料墙体相交接部位的抹灰应附加钢丝网进行防开裂处理,钢丝网与墙体上不同材料间及不同材料墙体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4.1.2 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格抹灰层之间必须粘接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裂缝。4.2 基本项目: 4.2.1 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4.2.2 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4.2.3 抹灰层总厚度应符合要求。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2。 一般抹灰允许偏差 表1-2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验方法普通高级1立面垂直43用2m托线板检查2表面平整43用2m靠尺及楔形塞尺检查3阴阳角垂直43用2m托线板检查4阴阳角方正43用20cm方尺和楔形塞尺检查5分格条(缝)平直4拉5m小线和尺量检查注: 立面总高度垂直度允许偏差: 单层:每层框架或每层大模为H/1000,且不大于20mm,高层框架,高层大模为H/1000,且不大于30mm,用经纬仪、吊线和尺量检查。五、成品保护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日编号:太原名都一期第四项目部工程名称太原名都一期4、7#楼交底部位内墙抹灰共 5 页第4页交底内容: 5.1 门窗护角做完以后,及时将门窗框上的水泥浆用水洗刷干净,门窗必须妥善保护,防止污染。5.2 地面、管道背后及时清扫干净。5.3 门窗的保护膜不得撕裂,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不得用水泥砂浆嵌塞,防止腐蚀。嵌缝材料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无明确规定时,缝隙内填满保温棉,内外两面打胶密封。要防止对门窗的污染和损坏。5.4 搬运物料及拆除脚手架水要轻抬、轻放,及时清除杂物,工具、材料码放整齐,不要撞坏和污染门窗、墙面和护角。不许破坏地面面层,不许在地面拌灰,避免硬伤。保护地面完好。5.5 保护好墙面的预埋件,管线槽、盒、电气、水暖设备所预留的孔洞不要抹死。5.6 抹灰层在凝结、硬化前防止快干、水冲、撞击、剔凿。保证灰层增长到足够的强度。六、质量控制要点及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墙面基层处理:所有的墙面均应清洁干净。6.2 墙面甩毛:1、墙面用1:1水泥砂浆(内掺20%建筑胶)甩毛处理,应严格按照配合比配置砂浆;2、甩毛前墙面需浇水润湿;3、墙面甩毛的密度及质量要满足施工技术要求,不得出现漏甩区域(飘窗板底也需甩毛);4、墙面甩毛后要进行养护,直到甩毛面满足抹灰要求为止(手摸检查甩毛处,毛面坚硬、不掉)。6.3 门窗处阳角护角:所有内墙阳角处均需做暗护角,案护角用1:2.5水泥砂浆制作,护角高同门窗洞高,护角厚同墙面抹灰厚,护角墙体两侧宽均为50mm。6.4 墙面分层厚度控制、砂浆配合比控制及抹灰养护:1、抹灰用的砂子、水泥、石灰均需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现场严格按照配合比将各种材料计量准确;3、墙面应分层抹灰,每层厚度宜为79mm,并控制层与层之间的间隔时间;4、罩面砂浆抹灰完毕后,第二天开始养护,养护要及时、到位。6.5 空鼓、开裂和烂根:由于抹灰前基层底部清理不干净或不彻底,抹灰前不浇水,每层灰抹得太厚,跟得太紧;对于混凝土,光滑表面不剔毛、也不甩毛,甚至混凝土表面的酥皮也不剔除就抹灰;加气混凝土表面没清扫,不浇水就抹灰。抹灰后不养护。为解决好空鼓、开裂的质量问题,应从三方面下手解决:第一施工前的基体清理和浇水;第二施工操作时分层分遍压实应认真,不马虎;第三施工后及时浇水养护,并注意操作地点的洁净,抹灰层一次抹到底,克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日编号:太原名都一期第四项目部工程名称太原名都一期4、7#楼交底部位内墙抹灰共 5 页第5页交底内容: 服烂根。6.6 面层接槎不平、颜色不一致:槎子甩得不规矩,留槎不平,故接槎时难找平。注意接槎应不显眼的地方;外抹水泥一定要采用同品种、同批号进场的水泥,以保证抹灰层的颜色一致。施工前基层浇水要透,便于操作,避免压活困难将表面压黑,造成颜色不均。 七、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 水泥的出厂证明及试验报告。7.2 砂等产品的出厂证明。7.3 108胶等产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