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练习题醉翁亭记 (原文)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的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亭子起名的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得少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露出来,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进山,晚上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小小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各种野味野菜,错杂的摆放在面前的,是太守的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的坐在众人之间,是太守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树林茂密成阴,鸟到处鸣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卢陵人欧阳修。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_代_ _家。字_ _,自号_ _,又号_ _,著有 (2)本文是作者被贬为_ _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 _,_ _。 (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 _。 (5)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_,_。 (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 _,_ _,_ _。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环滁(ch) 林壑(h) 蔚然(wi) 琅琊(y)B. 翼然(y) 辄醉(zh) 酿泉(nibng) 繁阴(fn) C. 酒洌(1i) 野蔌(sh) 伛偻(y l) 觥筹(gng)D颓然(tu)苍颜(cng)提携(xi)喧哗(xun) 3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 A. 翼然临于泉上(靠近)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4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杂然而前陈者 ( ) A摆开 B陈列 C姓氏 D陈旧 (2)觥筹交错 ( ) A酒筹 B筹略 C统筹 D谋划 (3)负者歌于途 ( ) A背着 B拿着 C带着 D拉着 5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 )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 (4)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 二、课内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翼然临于泉上( ) (2)饮少辄醉( ) (3)太守自谓( )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2.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3选文中包含的一个常用成语是_ _,它的常用意义是 _ _。 4选文写景,首先写_ _,其次写_ _,最后写_ _ 。 5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醉翁亭记课外自测 一、基础知识(共38分) 1.填空。(10分) (1)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_,_。 (2)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_ _,_ _ 。 (3)最能体现滁人欢乐情状的句子是_ _,_ _。 (4)表明太守宴是就地取材的句子是_,_,_,_,_。 (5)描写众宾客欢乐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 (6)全文的主旨句是_ _。 (7)写游人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_,_。 (8)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8分) 环滁( ) 林壑( ) 蔚然( ) 琅琊( )( ) 潺潺( ) 酿泉( ) 辄醉( ) 晦明( ) 野蔌( ) 酒洌( ) 山肴( ) 伛偻( )( ) 弈者( ) 觥筹( ) 颓然( ) 阴翳(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0分) (1) 环滁( ( ) (2) 蔚然( ) (3)得之心而寓之酒( ) (4)风霜高洁( ) (5)宴酣之乐( ) (6)非丝非竹( )( ) (7)苍颜白发( ) (8)颓然乎其间( ) (9)树林阴翳( ) 补充练习题一 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 (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后一层介绍 。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 和 四项内容。 (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 。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2.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环滁皆山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E而乐亦无穷也。 F故自号曰醉翁也。 G庐陵欧阳修也。 表示判断的语气:() 表示解释的语气:() 表示肯定的语气:()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4.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对于这5个字,有下面几种议论,选出不确切的一项。() A 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 B 这5个字省却许多文字,而意未尝不尽。 C 这5个字虽则简洁,但意犹未尽。 D 这5个字言简意赅,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5.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选出分析恰当的几项。() A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B “太守之乐其乐”是衬托前面的“山林之乐”和“人之乐”的。 C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D“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被贬滁州后一种苦闷抑郁的扭曲反映,作者是以乐写哀 补充练习题二 1、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 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 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 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填空: 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风光的句子是 _ _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 _”,意在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 醉翁亭记一文从文体上看_,文中有一句话流传至今,它是_ _、_ _。 醉翁亭记作者( ),是( )朝()家、()家。他自号( ),又号( )。 这篇文章选自。 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自然结合。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代在散文方面有成就的八位名家()、( )、( )、( )、( )、( )、()和曾巩。 、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将下列语句排列通顺连贯。 水落而石出者 云归而岩穴暝 佳木秀而繁阴 山间之朝暮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野芳发而幽香 晦明变化者 正确顺序是: 4、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水落而石出者 云归而岩穴暝 佳木秀而繁阴 山间之朝暮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 晦明变化者 野芳发而幽香 A、B、 C、D、 7、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 ) A、朝而往,暮而归。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812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这段文字属于景物描写的句子有_ _句。写景的顺序是_ _。 9、这段文字写景的角度有_、_。 10、这段景物描写,总写_和_,是为了引出下文对_自然风光的描写,为下文写人的活动_。 11、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 12、用“”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提示可分为二层) _ _;_ _。 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 一、1(1)宋 文学 永叔醉翁 六一居士欧阳修散文选集 (2)滁州知州丰乐亭记(3)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6)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2C 3D 4,(1)A (2)A (3)A 5,(1)比喻 (2)设问 (3)对偶 (4)设问 二、1略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4山 泉亭 5以美景寄寓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课外自测参考答案: 一、1(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4)临溪而渔山肴野蔌 (5)射者中起坐而喧哗者 (6)醉能同其乐 (7)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略 3略 二、1(1)估计 (2)逃跑 (3)骗 2(1)到了南郑,路上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人。 (2)大王你如果只想做汉中王,就用不着用韩信这样的人才;如果想夺天下,除了韩信之外没有能同你共谋大事的人了。 3(1)上不我用。 (2)国士无双。 4(1)韩信:才华出众,择明主而栖。 (2)萧何:能识人荐人的伯乐。 5国士无双。在国家有才能的人中,找不出第二个,形容人很有才华。 补充练习参考答案一 亭的环境 亭名由来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 与民同乐 表示判断的语气:(A、G) 表示解释的语气:(B、F) 表示肯定的语气:(C、D)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E)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了。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水山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然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补充练习参考答案二 1、C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散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 宋 文学家史学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 集 乐 写景抒情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轼苏辙 B 3、 4、C 5、A 6、D 7、D 8、从大到小,从俯到仰,由点到面,自远而近。 9、视觉,听觉 10、琅琊山酿泉 醉翁亭布置好环境 11、开篇点题,引出“乐”字这一全文的主线 12、第一层()交代醉翁亭的环境 第二层( )写醉翁亭命名的由来。2008大连市古诗文阅读(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答案:8.(1)到、靠近(2)的 (2分。每小题1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每小题1分)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2008年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13分)醉翁亭记(节选)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J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 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野芳发而幽香 发: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译文: 8.选文第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2分)9.概括选文第段的内容。(2分)答: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分)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注:记指醉翁亨记。 商贾商人。 关征查税征税。答:答案:6(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 (3)开放(开)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8琅琊(山) 酿泉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2008年临沂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做610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 ,(D)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云归而岩穴暝 暝:临溪而渔 渔:杂然而前陈者 陈: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答案:6(A)山间之朝暮也 (B)山间之四时也(C)酿泉为酒(D)泉香而酒冽(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7昏暗 捕鱼(钓鱼) 摆开(陈列) 以为快乐8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9 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10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2分)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答案:6B、E7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1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建筑与工程结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肯恩大学《中学生社会情感学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综合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程学院《数字艺术创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外国语大学《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统计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课件设计与制作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衡阳科技职业学院《心理统计学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城市学院《工程伦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广厦学院《婴幼儿音乐教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工作制度
- 人教版历史2024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 认知障碍患者进食问题评估与处理
- 干部廉政档案登记表
- 2023年海南省社区网格员真题九十天冲刺打卡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客观题A卷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FZ∕T 73037-2019 针织运动袜行业标准
- 急危重症的观察与处理课件
- 开发旅游地接服务人员潜力的培训计划
- 第五章 第三节 罪犯的义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