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ppt课件 (2).ppt_第1页
故都的秋ppt课件 (2).ppt_第2页
故都的秋ppt课件 (2).ppt_第3页
故都的秋ppt课件 (2).ppt_第4页
故都的秋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故都的秋 郁达夫 2 郁达夫 1896 1942 原名郁文 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他家境贫寒 三岁丧父 曾留学日本 1913 1922 饱受异族歧视 他思想苦闷 性格抑郁善感 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反映 所以人们对他的作品评价是 唯真唯美 散文 故都的秋 北平的四季 小说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作者简介 3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 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进行创作 1933年4月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 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 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 思想苦闷 创作枯淡 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 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写作背景 4 释题 1 故都 指什么地方 作者为什么不称 北平的秋 而叫 故都的秋 北平 曾是元 明 清三朝的都城 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而1934年的时候 南京才是都城 故 有 从前的 过去的 意思 而人们对过去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 眷念之情 2 从 秋 字可以看出 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因此从标题看 这是一篇饱含着眷念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5 研读赏析 现在进入 6 在南国的秋天让郁达夫想起的并不是牵牛花 槐蕊 秋蝉 秋雨 秋枣 而是陶然亭的芦花 钓鱼台的柳影 既然在南国那么想念这些景物 而到了故都却又不着力去写 写的却是牵牛花 陶然亭 钓鱼台 西山 玉泉 潭柘寺等这些地方游人如织 表现的是一种喧闹 体现一个 闹 字 而本文的基调是 清 静 悲凉 显然是十分的不符合的 所以郁达夫先生从小处 从北平老百姓的生活中寻找看得见的素材 这才是真实的秋的味 7 秋味 清静悲凉 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清闲 落寞 环境静 心宁静 悲 8 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一2 搜集关于郁达夫的更多的资料 尤其是关于他散文感伤情调的资料 9 10 文中说 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最佳 紫黑色次之 淡红者最下 为什么 紫黑色过于低沉凝重 淡红者过于浓重 而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 给人的感觉是清新淡雅的 与秋天高阔的蓝天白云相映衬 显得和谐舒朗 更加突出了故都秋的清 11 12 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 会铺的满地 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 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地方 环境静 心宁静 13 14 蝉生长在夏秋季 而此时正是秋天 蝉感觉到自己生命力的渐渐消逝 所以它们嘶叫着 衰弱的残声不得不令人感到悲哀 感受到蝉对于生命即将结束的无可奈何的悲苦 不得不悲鸣 嘶叫 15 16 灰沉沉的天底下 一阵凉风 息列索落的雨 缓慢悠闲的声调 这些都让人感到一种压抑的氛围 天气阴沉本就容易影响人的心情 在这样的一种秋雨图让作者感到的是天气转凉 一年将尽 人到中年的那种沧桑 凄凉和无奈 17 幼苗 淡绿微黄 枣子红完 枣的生命过程 人的生命过程 18 一株株长大 结淡绿微黄的果子 枣子红完 枣子的成熟过程是不是和我们的人生一样 经历了青春年华 然后慢慢走向衰老 郁达夫在枣子的成熟过程中看到的是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