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自我小测鲁科版.docx_第1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自我小测鲁科版.docx_第2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自我小测鲁科版.docx_第3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自我小测鲁科版.docx_第4页
高中物理第三章原子核与放射性第2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自我小测鲁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1.如下图所示,R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虚线框内是匀强磁场B,LL是一厚纸板,MM是荧光屏,实验时,发现在荧光屏O、P两处有亮斑,则此时磁场方向、到达O点的射线、到达P点的射线与实验相符的有 ()磁场方向到达O点的射线到达P点的射线A竖直向下射线射线B竖直向下射线射线C垂直纸面向内射线射线D垂直纸面向外射线射线1解析:见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人们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天然存在的元素有些也具有放射性。它们放射出来的射线共有、三种。其中、射线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区时将受洛伦兹力作用发生偏转,射线不受洛伦兹力作用,故打在O点射线应为射线,由于射线贯穿本领弱,不能穿透厚纸板,故到达P点的应是射线,依据射线的偏转方向及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故正确答案应为C。答案:C2.(2008湖北武汉5月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粒子轰击铍核,铍核变为碳核,同时放出射线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C.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D.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和裂纹2解析:粒子轰击核,核反应方程是,放出的是中子,A错误。射线是核衰变而产生的,B错误。射线是光子流,波长很短,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但电离作用差,C正确,D错误。答案:C3.(2008北京丰台三模)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从而放射出、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了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化成中子和电子所产生的C.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D.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3解析:半衰期是一个统计量,对少数原子核的衰变无意义,A错误。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放出来的,B错误。射线一般伴随着或射线产生,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但电离作用很弱,C正确。发生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质量数少了4,D错误。答案:C4.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衰变会生成氧,其衰变方程为,其中()A.X1,Y3B.X2,Y3C.X3,Y1D.X3,Y24解析:本题考查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有关知识,本题较容易。由衰变方程:,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2322204X,90862XY,可解得:X3、Y2。答案:D5.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分别是如图所示的a、b以判定()A.该核发生的是衰变B.该核发生的是衰变C.磁场方向一定垂直纸面向里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无法判定5解析:静止的原子核,衰变后生成的新核和放出的带电粒子,具有相同大小的动量和相反的运动方向,由于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同,所以带电粒子与新核电性相反,即核发生的是衰变,B正确,A错误。由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q小的半径大,显然a是电子的轨迹,由于电子的运动方向是不确定的,所以磁场的方向无法确定,C错误,D正确。答案:BD6.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衰变成为F,再经衰变成为G,再经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另一系列衰变如下: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6解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由上述核反应方程可知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即选项B正确。答案:B7.A、B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tA10天,tB30天,经60天后,测得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为()A.31B.4863C.116D.1618.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X核比Z核多一个原子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9.(2008海南高考)某考古队发现一古生物骸骨。考古专家根据骸骨中的含量推断出了该生物死亡的年代。已知此骸骨中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的1/4,的半衰期为5 730年。该生物死亡时距今_约年。10.(2008上海高考)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或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_着辐射。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1和T2,tT1T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AmB_。11.(2008宁夏高考理综)天然放射性元素经过_次衰变_和次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_。(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中的一种)12.(2008山东青岛第一次质检)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铜和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一次衰变变成铜(Cu),同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做电池两极。则镍63的衰变方程是_,铜片是该电池的_(选填“正极”或“负极”)。13.(2008江苏高考)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衰变成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什么?是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 mg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计4 mg的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14.(2008山东青岛质检)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为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粒子,轰击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钠原子核,产生了质子。若某次碰撞可看作对心正碰,碰后新核的运动方向与粒子的初速方向相同,质子的运动方向与新核运动方向相反,它们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分析轨迹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0,已知质子质量为m。(1)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出质子的速度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7解析:设A、B两种元素原来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对A元素来讲,经过6个半衰期,剩余质量为;对B元素来讲,经过2个半衰期,剩余质量为。答案:D8解析:设原子核X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依题意写出核反应方程,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原子核Y的质量数为x,电荷数为y1,原子核Z的质量数为x3,电荷数为y2。由此可得X核的质子(y)比Z核的质子(y2)多2个,A错;由此可得X核的中子(xy)比Z核的中子(xy1)多1个,B错;X核的质量数(x)比Z核的质量数(x3)多3个,C对;X核与Z核的总电荷(2y2)是Y核电荷(y1)的2倍,D对。答案:CD9解析:该核剩下1/4,说明正好经过两个半衰期时间,故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25 730年11 460年。答案:1.1104(11 460或1.01041.2104均可)10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或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即伴随辐射;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tT1T2时间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故mAmB2T22T1。答案:2T22T111解析:由衰变规律,质量数不变,设经历n次衰变,铅核的质量数A2394n,n8次,A207,设共经历m次衰变,2nm12,m4次衰变,铅的同位素为。答案:8412解析:由衰变规律,质量数和电荷数不变,放射性同位素镍63的衰变方程为,因为铜片多余电子电势低,是电源的负极。答案:负极13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