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型砂轮对单调凸曲线外轮廓加工的数学建模研究.pdf_第1页
圆柱型砂轮对单调凸曲线外轮廓加工的数学建模研究.pdf_第2页
圆柱型砂轮对单调凸曲线外轮廓加工的数学建模研究.pdf_第3页
圆柱型砂轮对单调凸曲线外轮廓加工的数学建模研究.pdf_第4页
圆柱型砂轮对单调凸曲线外轮廓加工的数学建模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 年 1 2月 第 3 9卷 第 2 3期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OOL HYDRAUL I CS De c 2 01 1 Vo 1 3 9 No 2 3 D OI 1 0 3 9 6 9 j is s n 1 0 0 1 3 8 8 1 2 0 1 1 2 3 0 0 5 圆柱型砂轮对单调凸曲线外轮廓加工的数学建模研究 何慧凡 赵彪胆 刘勇 1 河南农业大学机 电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 5 0 0 0 2 2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 司 河南开封 4 7 5 0 0 2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 1 1 1 0 6 摘要 在给出加工零件外型的基础上 采用直线逼近与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工件外轮廓曲线进行逼近 求得加工时间与 加工误差 采用数据采样法进行两坐标联动直线插补 在插补算法的基础上给出步进电机的控制次序 为了提高加工精度 和加工效率 根据刀具 砂轮 固定的具体条件 通过调整工件的位置和姿态实现对工件外形的加工 并对方案进行了误 差分析及合理性分析 关键词 数控插补 直线逼近 坐标变换 中图分类号 T B 3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3 8 8 1 2 0 1 1 2 3 0 1 8 5 The St ud y o n t h e M a t h e ma t ics M o de ling o f t h e Ou t e r Pr o fi le Pr o ce s s ing o n M o no t o no u s Co nv e x Cur v e wit h Co lumn Gr in din g W he e l HE Hui f a n Z HAO Bia o d a n LI U Yo n g 1 C o lle g e o f M e ch a n ica l E le ct rica l E n g in e e rin g H e n a n A g r icu l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g z h o u H e n a n 45 0 0 0 2 Ch in a 2 BGP I NC Ch in a Na t io n a l Pe t r o le u m Co r p o r a t io n Ka if e ng He n a n 47 5 0 0 2 Ch in a 3 C o ll e g e o f E co n o m ics a n d Ma n a g e m e n t N a n j in g U n i v e r s it y o f A e r o n a u t ics a n d A s t r o n a u t i cs N a n j i n g J ia n g s u 2 1 l 1 0 6 C h in a Ab s t r a ct On t h e b a s is o f t h e g iv e n p r o fi le o f t h e p r o ce s s p a r t t h e p r o fi le cu r v e s w e r e a p p r o a ch e d b y u s in g lin e a r a p p rox ima t io n a n d co o r d in a t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o n me t h o d S O t h a t t h e p roce s s t ime a n d t h e p r o ce s s e r r o r we r e o b t a in e d B y a d o p t in g t h e s t r a ig h t lin e in t e r p o la t i o n o f t w o co o r d i n a t e li n k a g e w it h d a t a s a mp li n g me t h o d t h e co n t r o l s e q u e n ce o f t h e s t e p mo t o r wa s g i v e n o n t h e u n d a t i o n o f i n t e r p o l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I n o r d e r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p r o ce s s in g a ccu r a cy a n d e ffi ci e n cy t h e p r o fil in g p r o ce s s W a S r e a li z e d b y a d j u s t in g t h e w o r k p i e ce S p o s it io n a n d g e s t u r e a cco r d in g t o t h e co n cr e t e t e rm o f t h e cu t t in g t o o l g r in d in g w h e e 1 fix e d T h e e rr o r a n a l y s i s a n d t h e r a t io n a l a n a ly s is w e r e ma d e Ke y wo r d s N u me ri cal co n t r o l in t e r p o la t io n L in e a r a p p r o x ima t io n C o o r d in a t e t r a n s f o rm a t io n 数控机床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控制刀具或工 件的运动 插补就是数据密化的过程 在对数控系统 输入有限的坐标点的情况下 计算机根据曲线的特征 直线或圆弧等 运用一定 的算法 自动地在有限 坐标点之间生成一系列的坐标数据 即所谓的 数 据密化 从而自动地对各坐标轴进行脉冲分配 完 成整个线段的轨迹运行 以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数控 机床加工 的零件轮廓一般 由直线 圆弧组成 也有一 些非圆曲线轮廓例如高次曲线 列表曲线 列表曲面 等 但都可以用直线或圆弧取逼近 文 中采用 圆柱型砂轮加工外 表面母线 为 Y 一 6 0 0一 0 4 5 6 0 0一 0 6 0 0 1 8 1 0 的某旋转体工件 给出一个加工方案 并对方案作了 误差分析及合理性分析 1 模型假设 不考 虑各组 步进 电机 变速器 功放伺服机构和 精密丝杠 一 螺母副的各种误差 认为控制脉冲宽度的 时间尺度不大于毫秒级 三工作台的可移动范围足够 大 能保证被加工工件 的加工 工件在预加工后留给 磨削的加工余量可确保一次磨削成形 砂轮尺寸可任 意选择 砂轮与工件开始接触磨削前 工作台应有一 小段预运动 以便与后续的磨加工运动平稳衔接 称 这一小段运动为预动 文中的加工方案从预动后开 始 收稿 日期 2 0 1 0 1 1 1 6 基金项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 9 0 9 2 4 0 2 2 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0 8 J A 6 3 0 0 3 9 作者简介 何慧凡 1 9 8 4 一 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建模系统 E ma i l h h f b e s t 1 6 3 co m 通信作者 赵彪胆 E m a i l z b d 1 9 8 2 1 9 1 6 3 co m 第 2 3期 何慧凡 等 圆柱型砂轮对单调凸曲线外轮廓加工的数学建模研究 1 9 1 1 符号说 明 为 中台转轴到工作台的控制丝杠 一螺母副中 心线的距 离 L为基座 坐标系到砂 轮中轴线 的距 离 为砂轮直径 0 为上 台的转动角度 为上 台的角速度 h为直线逼近步距 为沿 方向的 进 给量 n为 步 距 倍 数 6为 脉 冲 当 量 e 为 加 工 误 差 1 2 绘制所要 求的曲线 为了清晰知道所加工曲线的轮廓与外形 绘制轮 廓曲线与工件外形如图 l 2 示 O l00 200 300 4 00 500 600 x mm 图 1 所要求加工的工 图2 所要求加工 件轮廓曲线外形 的工件外形 由图 1 与 2可知 所要磨削加工的工件外轮廓是 凸的单调曲线 可以用直线段逼近非圆曲线 2直线逼近法 由于数控机床中有直线和圆弧插补程序 一般来 说 通过两个直线坐标的联动来插补直线和圆弧非常 简单 有多种成熟的直线和圆弧插补算法 只要 对所加工 的曲线划分为一系列直线或 圆弧就可 以加工 出工件轮廓来 由于所要加工的为凸的单调曲线 可 以采用直线逼近 下面采用等间距法来逼近所加工的 工件 轮廓 等间距法的基本思想 沿 轴方向取 A x h 为等 间距长 若已知 则 由曲线方程 Y 可计算出 Y 由 h 可求得 Y 厂 h 如此进行下去 即可求得一系列 Y i 即为所求 的节点 步长 h的确定 步长 h越小 加工精度越高 误 差越小 但加工速度将越慢 成本越高 合理选择步 长 十分重要 图 3为不 同步长的直线 逼近 0 1 O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xlm m 图3 不同步长的直线逼近 误差是实际轮廓曲线到插补直线的最大距离 由 图3可知最大误差点出现在 h 2处 即 与 的中点 最大误 差为 e h 2 一 1 由于连接线为直线 所 以 一 2 e i 2 一 3 取曲线误差 E m a x e 由于数控机床所运动 的最小位移是一个脉冲 所以h应该为机床一个脉冲 的倍数 最小脉冲指步进电机转动 1 动平台 文 中指 中台 下台 所移动 的距离 由于各组步进 电机的 步进角度 每输入一个控制脉冲的主轴转动角 均 为 1 各组变速器的传动比为 1 0 1 即步进电机转 1 则变速器输出 0 1 丝 杆的螺距 为 1 2 m m 则 最小脉冲占 1 1 2 m m 0 0 0 3 3 m m 则最小 1示 图4 插补示意图 表 1 间隔取值与逼近误差的关 系 mm 由于误差最大点发生在曲线曲率半径最小的位 置 因此可以通过求解加工轮廓曲线的曲率半径点来 求解误差最大点 设最小的曲率半径 R R 曲 1 Y y 4 所 以 3 1 Y y y 一 1 Y Y 5 令 R 0 经化简可得到 3 y Y 一 1 Y Y 0 l 6 0 0 一 一 0 4 5 1 4 一一一 1 8 1 0 Y 0 6 7 加 鲫 砷 加 0 g目 霄 2 0 机床与液压 第 3 9 卷 求解得 2 1 4 2 8 6 e f 2 1 4 2 8 6 h 2 一 2 1 4 2 8 6 厂 2 1 4 2 8 6 h 2 误差与 r 的关系为 8 一 5 7 8 5 7 1 4 0 0 0 3 3 盟 6 5 0 8 9 3 由公式 9 可以绘制出逼近误差与最小间距设 定倍数 7 的关系如图 5 可知 当设定倍数加大 用 直线逼近外轮廓曲线的逼近误差也加大 并且当设定 倍数 n较大时 误差 变化 较 大 考 虑设 定 百 倍数较小 时 加工速 言 度较慢 为 了提高加 工效 率 取 逼 近 误 差 为 1个 脉 冲 当量 由 公式 9 和 图5可 以 得 到 当逼近误差 e 0 0 0 3 3 m m 6时 间 距设定倍数 7 1 7 6 0 图 5 误差与最小间距 设定倍数的关系 步进电机进给量 对步进电机的控制脉冲的最高 工作频率不大于 1 0 0 P S 步进电机的进给量 f 1 0 0 6 0 6 1 9 8 m i n m in 1 0 为保证表面的加工质量 要求工件每转动 1 0 0 转 工件与砂轮 的切点在工件工作箱的旋转轴方向上 的移动量不超过4 m m 工件工作箱主轴转动速度设 定为2 5 0 3 0 0 r m in 所以 轴进给量 孟 2 5 0 3 0 0 m m m i n 1 0 1 2 m m m i n 1 1 加工时间 在提高加工速度且误差小于 1 个脉冲 当量6时 取 n 1 5 0 0 此时间隔h 0 0 0 3 3 n m m 4 9 5 m m 则整个工件的间隔数 一1 2 1 一个 间隔所需要的时间 m in 0 2 4 7 5 0 4 9 5 m in 那 么加工 整个 零件 所 需要 的 时 间为 T NA t 1 2 1 0 2 4 7 5 0 4 9 5 ra i n 2 9 9 4 7 5 5 9 8 9 5 mi n 加工方案评价 指标 为 了衡 量加 工方案 的好坏 文中以最大误差与加工时间的乘积作为评价指标 即 评价指 标 P y L e t 上 文所 给加工 方案 的 P Y L 0 0 0 3 3 2 9 9 4 7 5 5 9 8 9 5 0 0 9 8 8 0 1 9 7 7 优化算法 为了取得较好的加工方案 文中将加 工方案的评价指标作为 目标函数进行优化 将允许误 差作为 mi n PY L e t 限制条件 得优化函数如下 e P B 因此称 坐标为主 坐标 Y坐 标 为 非 主 坐 标 确 定 主 坐 标 的 目 的 是要确定斜线与主 坐标的夹角 O l角 图6 两坐标联动直线插补 第 2 3期 何慧凡 等 圆柱型砂轮对单调凸曲线外轮廓加工的数学建模研究 2 1 一 次插补进给量与进给速度和插补时间有关 f一 一 6 0 1 0 0 0 式中 为每个插补周期的进给量 单位为 m m 讲 为进给速度 单位为 m m m in A t 为插补时间 单位 为 m s 直线插补时 要计算每一插补周期 内的 Y坐 标方向的增量 A y 由图知 t a n P B P B和 A B的长度可由已知点a x Y A 和 P Y 的坐标值 求得 A B P P B Y P Y A C O S ff 1 1 t a n O L 1 1 Y 一 Y A x 一 因此 A x f c0 s y 尸一 两个坐标方向的速度之 比为 y a A A x YP YA 由于在 同一个 插补周期 内 刀具 在 x y方 向同 时按上述计算的距离和速度运动 因而刀具运动的轨 迹与理想斜线是吻合的 由于上述直线逼近是等间隔 的 A x h 4 9 5 m m 3 坐标变换法 首先对机床底座以及工件工作箱分别建立基座坐 标系 0 Y o 及工件坐标系 0 Y 轴与砂轮旋转 轴线距离为 坐标原点在夹具基准面处的工件旋转 中心上 且两者的坐标系初始位置重合 同时在中台 上建立与基座坐标系相平行的坐标系 0 Y 原点在 中台的转轴 中心线与基座坐标系 X 0 0 Y o面交点处 具体如图7所示 底座 3 1 坐标 变换 矩 阵 相邻两坐标系之间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为 0 6 y 1 j 3 c 一 s 一 6 R I s 0 e 0 0 I 1 4 l 0 0 1 J 式 中 c0 co s O s O s in O 则工件坐标系在基座坐标系中表示的齐次坐标变换矩 阵为 r c0 一 s O x q I s O c0 Y l 1 5 L 0 0 1 j 式中 0是上台相对于中台的转动角度 是中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