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填筑地基加固边坡防护).doc_第1页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填筑地基加固边坡防护).doc_第2页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填筑地基加固边坡防护).doc_第3页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填筑地基加固边坡防护).doc_第4页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填筑地基加固边坡防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边坡防护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路基施工组织设计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4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4 1 1 DK547 200 923 1 湿陷性黄土路基 4 1 2 DK548 007 16 403 05 深路堑路基 5 1 3 DK548 400 541 03 湿陷性黄土路基 7 1 4 DK548 901 53 DK549 191 75 湿陷性黄土路基 9 1 5 DK549 264 1 428 71 湿陷性黄土深路堑路基 10 1 6 DK549 499 21 775 路基 12 1 7 DK551 390 510 43 深路堑路基 13 1 8 DK551 859 62 950 湿陷性黄土路基 15 1 9 DK556 637 713 边坡防护路基 16 1 10 DK561 585 597 湿陷性黄土路基 18 1 11 DK561 839 92 853 边坡防护路基 19 1 13 DK571 188 15 502 42 浸水路堤 20 1 14 DK571 500 DK574 200 平顺车站路基 21 1 15 DK574 200 305 深路堑路基 23 1 17 DK575 948 63 DK576 100 深路堑路基 25 2 2 施工总体安排施工总体安排 27 2 1 施工队伍配置和施工任务划分 27 2 2 工程施工安排 27 2 3 主要临时设施布置 28 2 4 施工进度安排 30 3 3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法 30 3 1 路基施工方案 30 3 2 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 31 3 3 路堑开挖施工工艺和方法 33 3 4 路基本体填筑施工工艺和方法 39 3 5 路基基床底层施工 41 3 6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 41 3 7 过渡段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 43 3 8 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 43 3 9 路基支挡结构 46 3 10 路基相关附属工程 49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3 11 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52 3 12 工程检测 试验 56 3 13 重点黄土深路堑工程施工 56 4 4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57 4 1 质量目标 57 4 2 组织措施 57 4 3 确保工程质量的施工控制措施 57 4 4 确保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100 60 4 5 创优规划及措施 61 5 5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62 5 1 安全目标 62 5 2 安全保证体系 62 5 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6 5 4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72 6 6 工期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 79 6 1 保证工期的施工准备措施 79 6 2 保证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 80 7 7 冬季 夏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冬季 夏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85 7 1 冬季施工安排 85 7 2 雨季施工安排 86 7 3 夏季施工措施 88 8 8 施工环保 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环保 水土保持措施 89 8 1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 89 8 2 环保 水保管理体系 89 8 3 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89 8 4 宣传 教育 培训 91 8 5 检查制度 92 8 6 施工环境保护内容及措施 92 9 9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95 9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95 9 2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 95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9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 95 9 4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97 9 5 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99 1010 文明施工 文物保护文明施工 文物保护 100 10 1 文明施工 文物保护目标 100 10 2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100 10 3 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 104 10 4 土地复垦管理体系及措施 106 1111 劳动力组织计划劳动力组织计划 107 11 1 劳动力组织 107 11 2 劳动力配置 107 11 3 架子队劳务管理 108 121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试验 质量检测设备配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试验 质量检测设备配备 108 12 1 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 108 12 2 投入本工程的测量 试验 检测仪器设备 109 1313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13 13 1 组织机构 113 13 2 供应计划及组织措施 114 13 3 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式 115 13 4 物资材料的验收 115 13 5 物资材料储存及防护 116 13 6 成本控制 117 13 7 安全与环境控制 117 1414 其他事项其他事项 118 14 1 标准化管理 118 14 2 信息化管理 119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 本段为站前施工 ZNTJ 12 标段起点 太行山隧道进口段 DK547 200 DK578 880 全长 31 6km 该段线路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 潞城市境内 本段路基 5691 延米 20 段 其中区间路基土石方 883748m3 站场土石方 1432181m3 1 1 DK547 200 923 1 湿陷性黄土路基 该段路基长 723 1m 前为标段起点 后接王家庄一号中桥 为湿陷性黄土路基 1 1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山前平原区 地势起伏不大 平坦开阔 相对高差 5m 左 右 冲沟发育 多成 U 字型 侧壁陡直 植被主要以耕地为主 局部为林地 地层 自上而下出露地层有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 褐黄色 稍 密 中密 具 级自重湿陷性 0 100 120kPa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 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1 0m 1 1 2 工程措施 1 1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 工膜 基床底层换填 1 9m 厚改良土 DK547 486 78 625 72 两侧 DK547 660 827 7 右侧 DK547 693 13 827 7 左侧设路堤式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6m 厚 A 组土 表层 下部设 0 1m 厚中粗砂 其中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 基床底层换填 1 8m 改良土 2 路堤 基床表层 0 6m 填筑 A 组料 基床底层 1 9m 填筑改良土 基床以下填 C 组及以上填料 3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路堤两侧路肩 设宽 0 1m 高 0 6m 的现浇 C15 砼护肩 4 路堤边坡坡率 1 1 5 1 1 75 1 1 2 2 地基加固 1 路基填筑前清除表层种植土 0 3 0 6m 2 基底采用冲击压实处理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 36 遍 1 1 2 3 边坡防护 1 路堑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边坡高度大于 4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截水骨架内空心 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边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坡高度小于 3 0m 时采用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2 路堤 边坡高度大于 4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防护 骨架内撒草籽种灌 木 主骨架厚 0 5m 净距 4 0m 拱间净距 3 0m DK547 660 693 13 左侧坡脚设 M7 5 浆砌片石脚墙基础 高 1 5m 顶宽 0 5m 底宽 0 7m 埋深 0 8m 其余路堤骨架坡脚 设高 0 8m 顶宽 0 5m 埋深 0 8m 的 M7 5 浆砌片石基础 其余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种 灌木防护 并于路肩处设拦水缘 每隔 10 15m 设一坡面排水槽集中排水 排水槽采 用 C15 砼预制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 5 0m 时 在路堤边坡水平宽度 3m 范围内坡脚至基床表层下 每 0 6m 铺设一层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 25KN m TGSG25 25KN m 1 1 2 4 支挡工程 1 DK547 200 267 右侧设路堑挡墙 墙高 3m 墙胸 背坡坡率 1 0 25 墙 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顶留 2m 平台 2 墙身侧沟平台以上每隔 2m 交错设置泄水孔 预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 后通长全高设排水土工格栅 沿线路方向每隔 15m 左右设伸缩缝 缝内采用沥青麻筋 填塞 深 0 2m 1 1 2 5 附属工程 1 路堤边坡坡脚外 2 0m 设梯形排水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2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天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3 路堑段设矩形 C25 钢筋砼侧沟 沟壁厚 0 2m 底宽 0 6m 沟深 0 8m 盖板 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4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1 1 2 6 过渡段 DK547 923 1 设路桥过渡段 DK547 424 23 DK547 623 61 DK547 655 71 设涵 路过渡段 1 2 DK548 007 16 403 05 深路堑路基 该段路基长 395 89m 前接王家庄一号中桥 后接路基 为深路堑路基 1 2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山前平原区 地势起伏不大 平坦开阔 相对高差 5m 左 右 冲沟发育 多成 U 字型 侧壁陡直 植被主要以耕地为主 局部为林地 地层 自上而下出露地层有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 褐黄色 稍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密 中密 具 级自重湿陷性 0 120 150kPa 5 2 灰岩 Q2S 灰色 弱风化 0 800kPa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 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0 74m 1 2 2 工程措施 1 2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堤 基床表层 0 6m 填筑 A 组料 基床底层 1 9m 填筑改良土 基床以下填 C 组及以上填料 2 黄土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 土工膜 基床底层换填 0 5m 三七灰土垫层 3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路堤两侧路肩 设宽 0 1m 高 0 6m 的现浇 C15 砼护肩 4 路堤边坡坡率 1 1 5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1 1 75 1 2 2 2 地基加固 DK548 07 16 160 DK548 260 403 05 段路基基底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路堤无 排水沟时碾压至坡脚外 2m 坡脚有基础时 碾压至基础 无基础时 碾压至坡脚内 2m 路堑碾压至侧沟平台处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 36 遍 路基填筑前清除表层种植土 0 3 0 6m 人工洞穴处理 DK548 007 16 080 左侧 DK548 290 315 左侧坡脚下窑洞洞 身采用干砌片石回填 洞门用浆砌片石封堵 1 2 2 3 边坡防护 1 路堤 边坡高度大于 4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防护 骨架内撒草籽种灌 木 主骨架厚 0 5m 净距 4 0m 拱间净距 3 0m 其余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种灌木防护 并于路肩处设拦水缘 每隔 10 15m 设一坡面排水槽集中排水 排水槽采用 C15 砼预 制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 5 0m 时 在路堤边坡水平宽度 3m 范围内坡脚至基床表层下 每 0 6m 铺设一层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 25KN m TGSG25 25KN m 2 路堑 路堑边坡每 8m 设一级 M7 5 浆砌片石平台 平台宽 4 6m 边坡高度大于 3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 防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1 2 2 4 支挡工程 1 路肩挡墙 DK548 007 16 023 左侧设重力式路肩挡土墙 墙高 5m 墙胸 背坡坡率 1 0 25 墙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顶留 2m 平台 墙趾基底换填三七灰土 墙身地面以上每隔 2m 交错设置泄水孔 预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后通长全高设 排水土工格栅 DK548 007 16 028 右侧设护轮轨 并于路肩挡土墙墙顶设防护栏杆 2 路堑挡墙 DK548 168 262 DK548 309 403 05 左侧 DK548 079 403 05 右侧设路堑挡墙 墙高 3m 墙胸 背坡坡率 1 0 25 墙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顶留 2m 平台 墙身侧沟平台以上每隔 2m 交错设置泄水孔 预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后通长全高设排水土工格栅 沿线路方向每隔 15m 左右设伸 缩缝 缝内采用沥青麻筋填塞 深 0 2m 3 框架锚杆 DK548 165 243 右侧 DK548 282 403 05 右侧一级边坡 DK548 285 390 右侧二级边坡采用框架锚杆防护 锚杆长 8m 与水平面夹角 15 锚杆沿线路及坡面方向间距均为 3 0m 框架内采用空心砖客土植草种灌木防护 1 2 2 5 附属工程 1 路堤边坡坡脚外 2 0m 设梯形排水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2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天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3 路堑段设矩形 C25 钢筋砼侧沟 沟壁厚 0 2m 底宽 0 6m 沟深 0 8m 盖板 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4 排水沟底及路堤坡脚内外侧 2m 天沟沟底 侧沟沟底及其平台下设 0 3m 厚 三七灰土垫层 5 DK548 265 右侧设吊沟 6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1 2 2 6 过渡段 DK548 007 16 设路桥过渡段 1 3 DK548 400 541 03 湿陷性黄土路基 该段路基长 141 03m 前接路基 后接王家庄二号大桥 为湿陷性黄土路基 DK548 403 05 DK548 400 长链 3 05m 1 3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山前平原区 地势起伏不大 平坦开阔 相对高差 5m 左 右 冲沟发育 多成 U 字型 侧壁陡直 植被主要以耕地为主 局部为林地 地层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色 中密 0 120kPa 具 级自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重湿陷性 湿陷厚度 5 8m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 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0 74m 1 3 2 工程措施 1 3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 工膜 基床底层换填 1 9m 厚改良土 2 路堤 基床表层 0 6m 填筑 A 组料 基床底层 1 9m 填筑改良土 基床以下填 C 组及以上填料 3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路堤两侧路肩 设宽 0 1m 高 0 6m 的现浇 C15 砼护肩 4 路堤边坡坡率 1 1 5 1 3 2 2 地基加固 DK548 400 510 03 段地基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冲击碾压 36 遍 有排水沟时碾压 到排水沟外缘 无排水沟时碾压到坡脚外 2m 1 3 2 3 边坡防护 1 路堑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边坡高度大于 3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内 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边坡高度小于 3 0m 时采用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2 路堤 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种灌木防护 并于路肩处设拦水缘 每隔 10 15m 设一坡面 排水槽集中排水 排水槽采用 C15 砼预制 1 3 2 4 支挡工程 1 路堑挡墙 DK548 400 470 两侧设重力式路堑挡墙 墙高 3m 墙胸 背坡 坡率 1 0 25 墙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身侧沟平台以上每隔 2m 交错设置泄水孔 预 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后通长全高设排水土工格栅 规格 TDC80 200D 沿线路 方向每隔 15m 左右设伸缩缝 缝内采用沥青麻筋填塞 深 0 2m 于路堑挡墙合适处设置检查梯 检查梯与护坡踏步的错台上设置防护栏杆 2 框架锚杆 DK548 400 412 右侧一级边坡采用框架锚杆防护 锚杆长 8m 与水平面夹角 15 锚杆沿线路及坡面方向间距均为 3 0m 框架内采用空心砖客土植 草种灌木防护 1 3 2 5 附属工程 1 路堤边坡坡脚外 2 0m 设梯形排水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2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天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3 路堑段设矩形 C25 钢筋砼侧沟 沟壁厚 0 2m 底宽 0 6m 沟深 0 8m 盖板 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4 排水沟底及排水沟至坡脚以下 天沟沟底 侧沟沟底及其平台下设 0 3m 厚 三七灰土垫层 5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1 3 2 6 过渡段 DK548 541 03 设路桥过渡段 1 4 DK548 901 53 DK549 191 75 湿陷性黄土路基 该段路基长 290 22m 前接王家庄二号大桥 后接赵庄一号中桥 为湿陷性黄土路 基 1 4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山前平原区 地势起伏不大 平坦开阔 相对高差 5m 左 右 冲沟发育 多成 U 字型 侧壁陡直 植被主要以耕地为主 局部为林地 地层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 褐黄色 稍密 中密 稍湿 垂直节 理发育 0 120 150kPa 具 级非自重湿陷性 湿陷厚度 8 12m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 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0 74m 1 4 2 工程措施 1 4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 工膜 基床表层以下换填 0 5m 三七灰土垫层 2 路堤 基床表层 0 6m 填筑 A 组料 基床底层 1 9m 填筑改良土 基床以下填 C 组及以上填料 3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路堤两侧路肩 设宽 0 1m 高 0 6m 的现浇 C15 砼护肩 4 路堤边坡坡率 1 1 5 1 4 2 2 地基加固 DK548 901 53 DK549 191 75 段地基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冲击碾压 24 遍 路堤有 排水沟时碾压到排水沟外缘 无排水沟时碾压到坡脚外 2m 路堑碾压至侧沟平台外 路基填筑前清除表层种植土 0 3 0 6m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1 4 2 3 边坡防护 1 路堤 边坡高度大于 4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防护 骨架内撒草籽种灌 木 主骨架厚 0 5m 净距 4 0m 拱间净距 3 0m 其余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种灌木防护 并于路肩处设拦水缘 每隔 10 15m 设一坡面排水槽集中排水 排水槽采用 C15 砼预 制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 5 0m 时 在路堤边坡水平宽度 3m 范围内坡脚至基床表层下 每 0 6m 铺设一层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 25KN m TGSG25 25KN m 2 路堑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边坡高度大于 3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内 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边坡高度小于 3 0m 时采用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1 4 2 4 附属工程 1 路堤边坡坡脚外 2 0m 设梯形排水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沟底以下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2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天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沟底以下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3 路堑段设矩形 C25 钢筋砼侧沟 沟壁厚 0 2m 底宽 0 6m 沟深 0 8m 盖板 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沟底及平 台以下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4 DK549 083 54 右侧设吊沟 5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1 4 2 5 过渡段 DK548 901 53 DK549 191 75 设路桥过渡段 1 4 2 6 车辆探测站 信号中继站 DK548 985 5 DK549 014 5 左侧设信号中继站 宽 18m DK549 043 057 左侧设车辆探测站 宽 14m 1 5 DK549 264 1 428 71 湿陷性黄土深路堑路基 该段路基长 164 61m 前接赵庄一号中桥 后接赵庄二号中桥 为湿陷性黄土深路 堑路基 1 5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山前平原区 地势起伏不大 平坦开阔 相对高差 5m 左 右 冲沟发育 多成 U 字型 侧壁陡直 植被主要以耕地为主 局部为林地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地层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 褐黄色 稍密 中密 稍湿 垂直节 理发育 0 120 150kPa 具 级非自重湿陷性 湿陷厚度 8 12m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 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0 74m 1 5 2 工程措施 1 5 2 1 路堑 1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 工膜 基床表层以下换填 0 5m 三七灰土垫层 2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3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1 1 5 1 5 2 2 地基加固 DK549 410 428 71 段地基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碾压至侧沟平台外 冲击碾压 24 遍 1 5 2 3 边坡防护 路堑边坡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路堑边坡每 8m 设一级 M7 5 浆砌片 石平台 平台宽 4m 沿线路方向每隔 15m 左右设伸缩缝 缝宽 0 02m 缝内采用沥青 麻筋填塞 1 5 2 4 支挡工程 1 框架锚杆 DK549 319 382 左侧路堑一级边坡 DK549 284 383 右侧路 堑一级边坡采用框架锚杆防护 锚杆长 8m 与水平面夹角 15 锚杆沿线路及坡面方 向间距均为 3 0m 框架内采用空心砖客土植草种灌木防护 2 路堑挡墙 DK549 264 409 两侧设重力式路堑挡墙 墙高 3m 墙胸 背坡 坡率 1 0 25 墙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顶留 2m 平台 墙身侧沟平台以上每隔 2m 交错 设置泄水孔 预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后通长全高设排水土工格栅 规格 TDC80 200D 沿线路方向每隔 15m 左右设伸缩缝 缝内采用沥青麻筋填塞 深 0 2m 1 5 2 5 附属工程 1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天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沟底以下换填 0 5m 厚三七灰土垫层 2 路堑段设矩形 C25 钢筋砼侧沟 沟壁厚 0 2m 底宽 0 6m 沟深 0 8m 盖板 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沟底及平 台以下换填 0 5m 厚三七灰土垫层 3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1 5 2 6 过渡段 DK549 264 1 DK549 428 71 设路桥过渡段 1 6 DK549 499 21 775 路基 该段路基长 275 79m 前接赵庄二号中桥 后接南山隧道 1 6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山前平原区 地势起伏不大 平坦开阔 植被主要以耕 地为主 局部为林地 地层 自上而下出露地层有 2 1 粉质粘土 Q4d1 p1 褐红色 硬塑 0 150kPa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褐黄色 稍密 稍湿 0 120kPa 具 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 2 7 粗圆 角 砾土 Q3d1 p1 杂 色 中密 稍湿 0 450kPa 2 10 含砾粉土 Q3d1 p1 黄褐色 稍密 稍湿 0 120 150kPa 6 2 2 灰岩 O2x 灰色 岩质硬 弱风化 节理 较发育 0 800kPa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 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0 74m 1 6 2 工程措施 1 6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堤 基床表层 0 6m 填筑 A 组料 基床底层 1 9m 填筑改良土 基床以下填 C 组及以上填料 2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 工膜 基床表层以下换填 0 5m 三七灰土垫层 其中 DK549 713 738 段左侧设路堤式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6m 厚 A 组料 表层下部设 0 1m 厚的中粗砂 其中夹铺一层复 合土工膜 基床表层以下换填 1m 厚改良土 3 低填浅挖及半堤半堑地段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的 A 组料 下部换填 0 1m 的 中粗砂内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 基床表层以下挖除换填 1 1 9m 厚改良土 4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路堤两侧路肩 设宽 0 1m 高 0 6m 的现浇 C15 砼护肩 5 路堤边坡坡率 1 1 5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1 6 2 2 地基加固 路基填筑前清除表层种植土 0 3 0 6m 1 6 2 3 边坡防护 1 路堤 边坡高度大于 4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防护 骨架内撒草籽种灌 木 主骨架厚 0 5m 净距 4 0m 拱间净距 3 0m 其余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种灌木防护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并于路肩处设拦水缘 每隔 10 15m 设一坡面排水槽集中排水 排水槽采用 C15 砼预 制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 5 0m 时 在路堤边坡水平宽度 3m 范围内坡脚至基床表层下 每 0 6m 铺设一层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 25KN m TGSG25 25KN m 2 路堑 边坡高度大于 3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 灌木防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边坡高度小于 3 0m 时 采用客土喷播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DK549 670 683 左侧挡墙开挖线以下边坡采用 0 3m 厚浆砌片石防护 1 6 2 4 支挡工程 1 重力式路肩挡墙 DK549 670 683 左侧设重力式路肩挡墙 墙高 3m 墙胸 背坡坡率 1 0 25 墙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身地面以上每隔 2m 交错设置泄水孔 预 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后通长全高设排水土工格栅 规格 TDC80 200D DK549 665 688 右侧设置护轮轨 并于路肩挡土墙墙顶设防护栏杆 2 重力式路堑挡墙 DK549 522 653 右侧 DK549 606 653 左侧 DK549 738 775 两侧设重力式路堑挡墙 墙高 3 5m 墙胸 背坡坡率 1 0 25 墙 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身侧沟平台以上每隔 2m 交错设置泄水孔 预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后通长全高设排水土工格栅 规格 TDC80 200D 沿线路方向每隔 15m 左右 设伸缩缝 缝内采用沥青麻筋填塞 深 0 2m 于路堑挡墙合适处设置检查梯 检查梯与护坡踏步的错台上设置防护栏杆 1 6 2 5 附属工程 1 路堤边坡坡脚外 2 0m 设梯形排水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2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 陡坡地段设矩形 天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陡坡地段沟底宽 0 6m 深 0 6m 1 04m 黄土地段 沟底以下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3 路堑段设矩形 C25 钢筋砼侧沟 沟壁厚 0 2m 底宽 0 6m 沟深 0 6 0 86m 盖板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黄土地段沟底及平台以下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4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1 6 2 6 过渡段 DK549 499 21 设路桥过渡段 DK549 658 41 DK549 710 27 设路涵过渡段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1 7 DK551 390 510 43 深路堑路基 该段路基长 120 43m 前接南山隧道 后接长镇道大桥 为深路堑路基 1 7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中低山区 地势起伏较大 相对高差约 100m 左右 冲沟 发育 冲沟下切较深 呈 U 型 植被较发育 主要以耕地和矮小灌木为主 地层 自上而下出露地层有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 褐黄色 中 密 密实 潮湿 垂直节理发育 局部呈窝状分布粗圆砾土 粒径一般为 2 5cm 0 120 150kPa 具 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 2 1 粉质粘土 Q4a1 p1 0 120 150kPa 7 1 2 白云质灰岩 O1z W2 灰色 岩质硬 弱风化 节理发育 0 800kPa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 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1 0m 1 7 2 工程措施 1 7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堤 基床表层 0 6m 填筑 A 组料 基床底层 1 9m 填筑改良土 基床以下填 C 组及以上填料 2 路堑 土质路堑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 层复合土工膜 基床表层以下换填 0 5m 三七灰土垫层 半堤半堑地段基床表层下换填 改良土 厚度不小于 1m 硬质岩路堑基床面采用 C25 砼嵌补后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 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工膜 3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路堤两侧路肩 设宽 0 1m 高 0 6m 的现浇 C15 砼护肩 4 路堤边坡坡率 1 1 5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1 1 5 1 7 2 2 边坡防护 1 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种灌木防护 并于路肩处设拦水缘 每隔 10 15m 设一 坡面排水槽集中排水 排水槽采用 C15 砼预制 2 路堑边坡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 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1 7 2 3 支挡工程 1 框架锚杆 DK551 385 463 右侧路堑一级边坡采用框架锚杆防护 锚杆长 8m 与水平面夹角 15 锚杆沿线路及坡面方向间距均为 3 0m 框架内采用空心砖客 土植草种灌木防护 2 路堑挡墙 DK551 385 497 右侧设重力式路堑挡墙 墙高 3m 墙胸 背坡 坡率 1 0 25 墙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顶留 2m 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砌筑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墙身侧沟平台以上每隔 2m 交错设置泄水孔 预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后通长全 高设排水土工格栅 规格 TDC80 200D 于路堑挡墙合适处设置检查梯 检查梯与护坡 踏步的错台上设置防护栏杆 1 7 2 4 附属工程 1 路堤边坡坡脚外 2 0m 设梯形排水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沟底至坡脚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2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天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沟底以下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3 路堑段设矩形 M7 5 浆砌片石侧沟 沟壁厚 0 4m 底宽 0 5m 沟深 1 0m 盖 板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4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1 7 2 5 过渡段 DK551 510 43 设路桥过渡段 1 8 DK551 859 62 950 湿陷性黄土路基 该段路基长 90 38m 前接长镇道大桥 后接立家长隧道 为湿陷性黄土路基 1 8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中低山区 地势起伏较大 相对高差约 100m 左右 冲沟 发育 冲沟下切较深 呈 U 型 植被较发育 主要以耕地和矮小灌木为主 地层 自上而下出露地层有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 褐黄色 中 密 密实 稍湿 垂直节理发育 0 120kPa 具 级非自重湿陷性 5 2 灰岩 O2s 灰岩 灰色 岩质硬 强风化 节理较发育 0 800kPa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 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0 93m 1 8 2 工程措施 1 8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堤 基床表层 0 6m 填筑 A 组料 基床底层 1 9m 填筑改良土 基床以下填 C 组及以上填料 2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 工膜 黄土路堑基床表层以下换填 0 1 9m 厚改良土 3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路堤两侧路肩 设宽 0 1m 高 0 6m 的现浇 C15 砼护肩 4 路堤边坡坡率 1 1 5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1 8 2 2 地基加固 DK551 859 62 940 段地基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冲击碾压 24 遍 路堤有排水沟时 碾压到排水沟外缘 无排水沟时碾压到坡脚外 2m 路堑碾压至侧沟平台外 路基填筑前清除表层种植土 0 3 0 6m 1 8 2 3 边坡防护 1 路堤 边坡高度大于 4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防护 骨架内撒草籽种灌 木 主骨架厚 0 5m 净距 4 0m 拱间净距 3 0m 其余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种灌木防护 并于路肩处设拦水缘 每隔 10 15m 设一坡面排水槽集中排水 排水槽采用 C15 砼预 制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 5 0m 时 在路堤边坡水平宽度 3m 范围内坡脚至基床表层下 每 0 6m 铺设一层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 25KN m TGSG25 25KN m 2 路堑 边坡高度大于 3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 灌木防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边坡高度小于 3 0m 时 采用客土喷播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1 8 2 4 支挡工程 DK551 940 950 两侧设重力式路堑挡墙 墙高 3m 墙胸 背坡坡率 1 0 25 墙 身采用 C25 片石砼 墙顶留 2m 平台 墙身侧沟平台以上每隔 2m 交错设置泄水孔 预 埋 0 1m 的 PVC 排水管 墙后通长全高设排水土工格栅 规格 TDC80 200D 1 8 2 5 附属工程 1 路堤边坡坡脚外 2 0m 设梯形排水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沟底至坡脚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2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天沟 沟身采用 C25 钢筋砼砌筑 厚 0 2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沟底以下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3 路堑段设矩形 C25 钢筋砼侧沟 沟壁厚 0 2m 底宽 0 6m 沟深 0 6 0 86m 盖板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侧沟沟底及平台以下换填 0 3m 厚三七灰土垫层 4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1 8 2 6 过渡段 DK551 861 12 设路桥过渡段 1 9 DK556 637 713 边坡防护路基 该段路基长 76m 前接立家长隧道 后接红岭隧道 为边坡防护路基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1 9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处于中低山区 植被不发育 主要以矮小灌木为主 冲沟呈 U 型 沟底覆盖卵石土 沟中未见有地下水出露 地层岩性 自上而下出露地层有 1 7 卵石土 Q4a1 p1 灰褐色 中密 稍 湿 0 500kPa 级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 褐黄色 中密 垂直节 理发育 级 0 120kPa 具 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 9 1 1 白云岩 灰色 强风化 0 500kPa 级 水文地质条件 未见地表水出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0 93m 1 9 2 工程措施 1 9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堤 基床表层 0 6m 填筑 A 组料 基床底层 1 9m 填筑 A B 组填料 半堤 半堑地段底层换填不小于 1m 的 A B 组填料 基床以下填 C 组及以上填料 2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6m 厚 A 组填料 3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路堤两侧路肩 设宽 0 1m 高 0 6m 的现浇 C15 砼护肩 4 路堤边坡坡率 1 1 5 1 1 75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1 9 2 2 地基处理 路基填筑前清除表层种植土 0 3 0 6m 1 9 2 3 边坡防护 1 路堤 边坡高度大于 4 0m 时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防护 骨架内撒草籽种灌 木 主骨架厚 0 5m 净距 4 0m 拱间净距 3 0m 其余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种灌木防护 DK556 637 675 左侧设 M7 5 浆砌片石脚墙 墙高 1 5m 埋深 0 8m 底宽 0 7m 顶宽 0 5 0 7m 其余骨架地段坡脚设置 M7 5 浆砌片石基础 基础高 0 8m 埋 深 0 8m 顶宽 0 5m 路堤边坡高度大于 5 0m 时 在路堤边坡水平宽度 3m 范围内坡脚至基床表层下 每 0 6m 铺设一层双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 25KN m TGSG25 25KN m 2 路堑 边坡采用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1 9 2 4 附属工程 1 路堤边坡坡脚外 2 0m 设梯形排水沟 沟身采用 M7 5 浆砌片石砌筑 厚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填筑 地基加固 边坡防护 0 3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2 路堑边坡堑顶外设梯形天沟 沟身采用 M7 5 浆砌片石砌筑 厚 0 3m 底宽 0 4m 沟深 0 6m 3 路堑段设矩形 M7 5 浆砌片石侧沟 沟壁厚 0 4m 底宽 0 5m 沟深 0 8 1 0m 盖板采用 C35 钢筋砼 侧沟外 2 0m 宽平台 平台采用 M7 5 浆砌片石 厚 0 3m 4 基床左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电力电缆槽 右侧接触网立柱外设通信 信号电 缆槽 1 9 2 5 过渡段 DK556 685 设路涵过渡段 1 10 DK561 585 597 湿陷性黄土路基 该段路基长 12 9m 前接红岭隧道 后接恼站大桥 为湿陷性黄土路基 1 10 1 地形条件 地形地貌 该段地层穿越中低山区 植被主要以矮小灌木为主 该段线路未见有 控制性大断裂通过 地层岩性 自上而下出露地层有 2 2 砂质黄土 Q3d1 p1 浅黄 褐黄色 中密 垂直节理发育 级 0 120kPa 具 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 2 5 碎石 土 Q3d1 p1 杂色 中密 稍湿 0 450kPa 级 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无地表水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受大气降水补给 埋深较深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最大冻深 0 93m 1 10 2 工程措施 1 10 2 1 路基填筑 1 路堑 基床表层填筑 0 5m 厚 A 组填料 0 1m 厚中粗砂 中间夹铺一层复合土 工膜 基床表层以下挖除换填 1 9m 厚改良土 2 路基面 设三角形路拱 由中心向两侧设不小于 4 的排水坡 3 路堑边坡坡率 1 1 25 1 10 2 2 地基加固 采用冲击碾压处理 冲击碾压 24 遍 碾压至侧沟平台外 1 10 2 3 边坡防护 路堑边坡采用 M7 5 浆砌片石拱形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内客土植草 种植灌木防护 主骨架厚 0 5m 主骨架净距 3 0m 拱间净距 3 0m 边坡每 8m 设一级 M7 5 浆砌片石平 台 平台宽 2m 1 10 2 4 支挡工程 DK561 585 597 左侧 DK561 585 593 右侧设重力式路堑挡墙 墙高 3m 墙胸 铁路隧道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