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铝土矿露天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铝铝土土矿矿 露天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1 第一节 编制说明 1 第二节 目的及任务 1 第三节 论证主要依据 2 第二章第二章 矿区概况矿区概况 4 第一节 矿权设置 4 第二节 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5 第三节 矿区位置及交通 6 第四节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7 第五节 矿区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7 第三章第三章 矿区资源概况及地质特征矿区资源概况及地质特征 9 第一节 矿区资源概况 9 第二节 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 10 第三节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7 第四章第四章 矿山开采方式论证矿山开采方式论证 24 第一节 矿床开采方式的初步选择 24 第二节 露天开采方式可行性论证 24 第三节 矿山开发方案简述 32 第四节 开采方式论证结论 38 第五章第五章 矿山环境现状及发展分析矿山环境现状及发展分析 40 第一节 矿山自然环境现状 40 第二节 矿山社会环境现状 43 第三节 矿山环境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44 第六章第六章 露天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及复垦措施露天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及复垦措施 45 第一节 矿山土地利用现状 45 第二节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46 第三节 土地复垦规划方案 48 第四节 土地复垦工程投资概算 52 第五节 效益评价 54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3 第六节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56 第七章第七章 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治理措施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治理措施 58 第一节 露天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及影响 58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59 第三节 尾矿 废渣综合利用措施 62 第四节 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措施 63 第五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4 第八章第八章 结结 论论 65 附图目录附图目录 序号序号附图名称附图名称比例尺比例尺 1某县上庆铝土矿矿区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图1 5000 2某县上庆铝土矿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平面图1 5000 3某县上庆铝土矿矿区开采最终境界平面图1 5000 4某县上庆铝土矿 号矿体 露天 剖面图1 2000 5某县上庆铝土矿 号矿体 露天 剖面图1 2000 6某县上庆铝土矿 号矿体 露天 剖面图1 2000 7某县上庆铝土矿 号矿体 井下 剖面图1 2000 8某县上庆铝土矿 号矿体 井下 剖面图1 2000 9 号矿体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剖面图1 2000 10 号矿体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剖面图1 2000 11矿山露天开采闭坑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图1 5000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4 附附 图图 目目 录录 1 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委托书 2 采矿许可证 3 某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黔国土资储备字 2014 111 号 关于 某省某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评 审备案证明 4 某省矿业权评估师协会 2014 年 10 月 16 日出具的关于 某 省某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评审意见书 黔矿评 协储审字 2014 第 050 号 5 某省国土资源厅 黔国土资矿管涵 2015 333 号 关于划定某 铝土高岭土矿矿区范围的通知 6 某县人民政府 某县人民政府关于某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 范围是否在水库淹没区等情况的证明 瓮府函 2015 155 号 7 某县国土资源局 某铝土高岭土矿有关安全距离的说明 8 某县国土资源局 某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主要 公路 铁路等可视范围的说明 9 某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同意某铝土矿矿区范围核实情况的说 明 10 某县国土资源局 关于同意某铝土矿露天开采的意见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第一节第一节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某铝土矿 原矿山名称为某铝土高岭土矿 根据黔国土矿管函 2015 333 号文 在申请办理调整调整矿区范围的采矿许可证时 矿山名称和开采 矿种中需取消高岭土 故更名为某铝土矿 矿山为生产矿山 隶属于某县欣 宇娱乐有限公司 根据 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 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0 119 号 和 矿山生态环境与污染防治 技术政策 环发 2005 109 号 等文件及某省国土资源厅要求 需露天开 开采的 应对矿区范围进行详细调查 要充分考虑资源综合利用 用地 土 地复垦 环境恢复治理 居民搬迁等因素进行综合论证 经论证露天开采是 环保的 技术 经济的才能申报 的规定 某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5 月 委托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在划定的矿区范围内 黔国土 矿管函 2015 333 号 开展了本次某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工 作 第二节第二节 目的及任务目的及任务 本次论证工作主要目的是为合理 高效开发利用国家矿产资源 做到开 发与生态保护 绿色矿山建设相结合 实现开采方式科学化 资源利用高效 化 生产工艺环保化 矿山环境生态化 矿区和谐化的目标 为建设绿色矿 山 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论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矿区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露 天开采结束后复垦综合治理措施是否可行 在现有的技术资料 现行的生产 技术和机械设备基础上对矿区内赋存的铝土矿矿体是否符合露天开采的技术 条件 对区内部分矿体进行露天开采是否是环保的 技术的 经济的进行分 析论证 从而论证本矿区采用露天 地下开采的开采方式是否可行 综上 本论证报告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为针对 号矿体东段 矿体进行露天开采是否是环保的 技术的 经济的 做到科学采 矿 环保采矿 创建绿色矿山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2 第三节第三节 论证主要依据论证主要依据 一 依据的主要技术资料及文件一 依据的主要技术资料及文件 1 某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工作委托书 2 某省国土资源厅 2011 年 4 月颁发的某铝土高岭土矿采矿许可证 3 某省国土资源厅 2015 年 3 月 18 日下发的 关于划定某铝土高岭土 矿矿区范围的通知 黔国土矿管函 2015 333 号 4 某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4 年 7 月编制的 某省某铝土高岭 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文本 附图 附表 4 某省国土资源厅 2014 年 10 月 28 日下发的关于 某省某铝土高岭土 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黔国土资储备字 2014 111 号 4 某省矿业权评估师协会 2014 年 10 月 16 日出具的关于 某省某铝土 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评审意见书 黔矿评协储审字 2014 第 050 号 5 某县人民政府 2015 年 5 月 18 日出具的 某县人民政府关于某铝土 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水库淹没区等的证明 瓮府函 2015 155 号 6 某县国土资源局 2014 年 12 月出具的 某铝土高岭土矿有关安全距 离的说明 7 某县国土资源局 2015 年 6 月 10 日出具的 某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 区范围是否在主要公路 铁路等可视范围的说明 8 某省环保厅 关于某铝土高岭土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黔 环审 2013 2 号 9 某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文件 关于某铝土高岭土矿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书的评估意见 黔环评估书 2012 394 号 二 依据的主要法律 法规二 依据的主要法律 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国家主席令第 74 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令第 22 号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劳动部令第 4 号 4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 三同时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 36 号令 5 土地复垦条例 国务院令第 592 号 6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 2005 109 号 7 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 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土资发 2010 119 号 8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 限制和淘汰 技术目录 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14 176 号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4 第二章第二章 矿区概况矿区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矿权设置矿权设置 某铝土矿根据某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划定某铝土高岭土矿矿区范围的通 知 黔国土资矿管函 2015 333 号 文件相关精神 矿区范围由 12 个拐 点坐标圈定 表 1 1 矿山变更情况如下 矿山名称 由某铝土高岭土矿变更为某铝土矿 矿区面积 由 3 3545km2扩大变更为 5 2108km2 开采深度 由 1150m 850m 变更至 1150m 760m 开采矿种 由高岭土矿 铝土矿变更为铝土矿 生产规模 由 10 万吨 年扩大至 30 万吨 年 规划能力 采矿权人 某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 孔凡翠 经济类型 有限公司 地 址 某村 表表 1 1 某铝土矿矿区范围坐标表某铝土矿矿区范围坐标表 北京 54 坐标西安 80 坐标拐点 号XYXY 13019318 3936424037 343019261 7636423963 9 23019367 0236427999 993019310 3436427926 55 33019200 0236428099 993019143 3436428026 55 43018856 1836428099 993018799 536428026 55 53018856 1836424626 833018799 5536424553 39 63018281 8436424626 833018255 2136424553 39 73018281 8436424999 983018225 2136424926 54 83017000 0236424999 983016943 3936424926 54 93017000 0236422930 083016943 3936422856 64 103017449 9936422929 153017393 3636422853 71 113017449 9936423114 143017393 3636423040 7 123018113 5936423114 143018056 9436423040 7 矿区面积 5 2108km2 开采深度 1150 760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5 第二节第二节 矿区总体规划情况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为响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号召 统一开发 合理 高效利 用当地矿产资源 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地国土部门对铝土矿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该矿山已经列入该县矿产资 源开发规划中 属四川其亚集团在某省炉碧经济开发区煤电铝一体化项目 某铝土矿已与四川其亚集团签署了铝土矿购销协议 为保障其亚集团铝土矿 资源的供给 根据某县人民政府 2015 年 5 月 18 日出具的 某县人民政府关于某铝土 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水库淹没区等的证明 瓮府函 2015 155 号 某铝土矿区范围不在水库淹没区 禁采禁建区 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 国矿产资源法 第二十条规定 根据某县国土资源局 某铝土矿有关安全距离的说明 和某县国土资源 局 2015 年 6 月 10 日出具的 某铝土高岭土矿划定矿区范围是否在主要公路 铁路等可视范围的说明 某铝土矿区范围无重叠 矿权周边毗邻间距符合 安全距离标准 矿区范围不在主要公路 铁路等可视范围内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6 第三节第三节 矿区位置及交通矿区位置及交通 某铝土矿位于某省中部 位于某县城北西 319 方向 行政区划隶属某县 木引槽乡 现合并为珠藏镇 管辖 直距某县城 63km 直距遵义市城 85km 地理坐标 东经 107 13 15 107 16 23 北纬 27 15 42 27 17 00 矿区面积 5 2108km2 有某县至遵义市的省道 205 线经过矿区北部 珠藏镇 从珠藏到矿区约 15km 有乡村公路通达 区内交通较便利 第四节第四节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矿区地处黔中高原中部 位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中段 地势总体上北高 南低 地貌类型为山地 河谷相互交错 区内最高海拔为 1240 米 最低海 拔约 825 米 最大相对高差 415 米 属地形起伏较大的高原剥蚀 侵蚀型中 低山峡谷地貌 区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宜人 雨量充沛 日照充 足 年平均气温 13 6 极端最低气温 6 最高气温 32 最热月平均气 温 23 6 最冷月平均气温 4 6 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 1150 毫米左右 多 集中在夏季 丰水期出现在 5 9 月 占年降水总量 80 以上 热量充足 年日照时数 1126 小时左右 年无霜期 261 天 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区内有汉 布依 苗等多民族居住 区内经济发展快 文化先进 燃料 以煤为主 木材为辅 工业较发达 有采矿和个体工商业 农作物以水稻 玉米 薯类为主 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 茶叶 油菜等 畜牧业比较普遍的 有牛 羊和生猪 工业及生活用电主要有国家农电网供给 用电方便 第五节第五节 矿区前期工作开展情况矿区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有效的办理采矿许可证的延续和变更手续 同时为矿山建设提供相 应依据 某县欣宇娱乐有限公司于 2013 年 6 月 委托某天辰地矿技术咨询 有限公司开展了本矿区勘探地质工作 2013 年 10 月 5 日 某天辰地矿技术 咨询有限公司在原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编制并提交了 某省某铝土 高岭土 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设计 并通过评审 黔矿评协勘设审字 2013 第 079 号 设计评审通过后 某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随即按照 设计 进行 了本矿区的勘探工作 勘探工作由 2013 年 6 月开始 至 2014 年 1 月结束 实际完成了矿区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7 1 2000 地质填图 6 42km2 1 2000 勘探线测量 32 04km 钻探工程 4646 68m 39 个 探槽 剥土 2972m 54 条 各类采样测试共 1097 件 通过 1 2000 地质填图 加密施工探槽 采场编录 钻探施工等勘探手段 详细查 明了区内地层 构造 矿体的分布情况 详细查明了区内铝土矿矿体的规模 产状 形态 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 脉石矿物的种类 矿石品位 物质成分 结构构造特征及其矿石的类型 对区内共伴生矿产进行了综合勘查评价 赤 铁矿 煤 镓 锗 锂等含量低 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一般要求 无综合利 用价值 详细查明了区内开采技术条件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工程条件 中等 环境地质条件中等 根据 某省某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评审意见书 黔 矿评协储审字 2014 第 050 号 某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矿区的 地质勘探工作工作方法正确 工作手段及工程布置合理 工作量投入基本满 足勘探阶段的要求 提交的报告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达到了勘探阶段的要求 资源量估算结果可靠 能为矿山建设及可行性研究提供地质依据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8 第三章第三章 矿区资源概况及地质特征矿区资源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第一节 矿区资源概况矿区资源概况 根据某天辰地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14 年 7 月编制的 某省某铝土高岭 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和某省国土资源厅 2014 年 10 月 28 日下发 的关于 某省某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黔国土资储备字 2014 111 号 及某省矿业权评估师协会 2014 年 10 月 16 日出具的关于 某省某铝土高岭土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 评审意 见书 黔矿评协储审字 2014 第 050 号 根据报告及备案证明矿权范围内 六个铝土 矿矿体 截止 2014 年 7 月 17 日 评审备案铝土矿石 标高 1150 760m 保有资源储量 111b 122b 333 546 29 万吨 其中 111b 63 10 万吨 122b 218 26 万吨 333 264 93 万吨 表表 3 1 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矿体 编号 资源量 类别 矿体平均 厚度 m 平均品位 Al2O3 铝硅比 A S 矿石量 万吨 合计 万吨 111b41 03 122b151 40 333 2 6058 434 09 153 72 346 15 111b22 07 122b58 08 333 1 7358 015 16 80 29 160 44 122b4 43 333 1 0645 862 99 20 82 25 25 3331 2156 613 642 402 40 3331 3049 242 894 264 26 122b4 35 333 1 7048 652 86 3 44 7 79 根据评审意见书及报告所述 截止 2014 年 7 月 17 日 保有资源量中 露天开采部分矿体为 矿体东段 5 勘探线东 和 矿 体 露采资源分布标高 1135 900m 露采资源量 111b 122b 333 397 30 万吨 其中 111b 53 71 万吨 122b 179 77 万吨 333 163 82 万吨 井下开采部分矿体为 和 矿体西段 5 勘探线西 坑采资源分布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9 标高 760 1025m 井下开采资源量 111b 122b 333 148 99 万吨 其中 111b 9 39 万吨 122b 38 49 万吨 333 101 11 万吨 某铝土矿各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的资源估算结 果详见表 3 2 表 3 3 表表 3 2 露天开采资源储量汇总表露天开采资源储量汇总表 矿体 编号 资源量 类别 矿石量 万吨 露采标高 m 合计 万吨 111b41 03 122b151 40 333153 72 1050m 1135m346 15 111b12 68 122b24 02 900m 1100m36 70 3332 401000m 1050m2 40 3334 26950m 1000m4 26 122b4 35 3333 44 950m 1000m7 79 表表 3 3 井下开采资源储量汇总表井下开采资源储量汇总表 矿体 编号 资源量 类别 矿石量 万吨 露采标高 m 合计 万吨 111b9 39 122b34 06 33380 29 850m 1000m123 74 122b4 43760m 1000m 33320 82800m 1025m 25 25 第二节第二节 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 一 矿区地质概况一 矿区地质概况 1 矿区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为 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 2 3ls 二叠系 中统梁山组 P2l 栖霞组 P2q 茅口组 P2m 第四系 Q 现将本矿 区各组地层分述如下 1 寒武系 娄山关组 2 3ls 本组在矿区内的出露面积较广 岩性为灰色薄至中 厚层微至细粒白云岩 厚度 300m 2 二叠系 P 梁山组 P2l 岩性为浅灰 灰黑色粘土岩 粉砂岩 泥岩 泥质粉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0 砂岩 炭质页岩 夹铝土矿 铝土质页岩 含铁铝土岩 为区内含矿层位 一般 10 20m 本组为区内重要的含铝土矿层位 由于受古地理环境的影响 常超覆于娄山关组之上 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栖霞组 P2q 为浅海相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 下部含较多燧石 结核 产丰富的珊瑚 腕足类化石 厚 70 140m 本组与下伏地层梁山组 呈整合接触 茅口组 P2m 茅口组 P2m 为深灰色 灰色中至厚层块状灰 岩 富含珊瑚 腕足类化石 厚 80 240m 3 第四系 Q 主要为残坡积层 由褐黄色粘土 亚粘土以及砂质粘土等组成 结构松 散 分布于洼地及缓坡地带 一般厚约 10m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 矿区构造 1 褶皱 矿区位于珠藏向斜中段之东翼 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倾向 250 360 一般倾向 340 360 地层倾角 5 40 一般倾角为 15 30 其倾向及 倾角有一定变化 2 断层 区内断层不发育 矿区内仅发育了一条近东西向的断层 F1 西端从 上庆向东延伸至庆竹湾附近 走向长约 0 85km 走向 88 100 倾向北 倾角 35 断层破碎带宽 1 50 2 75m 破碎带内由断层角砾岩充填 断层性质 为逆断层 综上所述 矿区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二 矿体地质特征二 矿体地质特征 根据矿区勘探地质 报告 矿区勘察程度为勘探 探明矿区内六个 铝土矿矿体 其矿体特征如下 号矿体 位于矿区南东部 地表工程有16 个浅井和探槽工程工 程控制点 深部见矿工程有9 个钻孔工程控制 矿体产于梁山组中下部 呈层状产出 倾向北西 地表 5 10 深部变陡 倾角 20 30 平均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1 20 矿体走向长 1060m 倾斜延深 640m 矿体厚 0 97 16 19m 平均 2 60m 矿体厚度较稳定 矿石品位 Al2O340 10 65 45 矿体平均品 位 58 43 SiO2单工程含量 8 01 28 13 平均 14 45 铝硅比为 2 04 7 73 块段铝硅比 3 26 5 77 平均 4 09 Fe2O3 0 57 10 68 平 均 5 34 S0 035 8 49 平均 3 31 烧失量 11 72 16 07 平均 14 33 估算保有资源量 329 51 万吨 其中 111b 41 03 万吨 122b 151 40 万吨 333 153 72 万吨 矿体分布标高 1150 1050m 号矿体 位于矿区北部 地表工程34 个槽探 剥土 浅井 采 场工程揭露 深部有 10 个见矿钻孔控制 矿体产于梁山组中下部地层 中 呈层状产出 倾向北西 倾角15 29 平均 25 矿体走向长 2500m 倾斜延深 270m 矿体厚 0 78 12 24m 平均 1 73m 单工程矿 石品位 Al2O341 18 72 68 矿体块段 Al2O3品位 53 22 63 67 矿体 平均 Al2O3品位 58 01 单工程 SiO29 67 16 14 平均 11 73 矿 体块段 A S2 33 8 63 平均 5 16 Fe2O3含量 1 05 6 18 平均 2 94 S0 75 5 38 平均 2 91 烧失量 13 77 17 32 平均 15 38 矿体变化不大 矿化较均匀 估算 保有资源量 160 44 万吨 其中 111b 22 07 万吨 122b 58 08 万吨 333 80 29 万吨 矿体分 布标高 1100 760m 号矿体 分布于矿区西部 倾向北西 倾角18 22 平均 19 为隐伏矿体 深部有 4 个见矿钻孔工程揭露 矿体走向长300m 倾斜 宽 700m 矿体厚 0 83 2 68m 平均 1 06m 单工程 Al2O344 89 46 52 块段平均 45 81 46 00 矿体平均 45 86 单 工程 SiO215 20 28 44 平均 18 04 块段 A S2 99 平均 2 99 S0 38 2 85 平均 1 50 Fe2O35 86 12 16 平均 8 75 烧 失量 10 53 12 16 平均 11 31 估算保有资源量 25 25 万吨 其中 122b 4 43 万吨 333 20 82 万吨 矿体分布标高 1025m 800m 号矿体 分布于矿区南西部 矿体由 4 个探槽控制 矿体产于梁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2 山组中下部 呈层状产出 倾向北西 倾角20 26 平均 24 矿体 走向长 200m 倾斜延深 75m 矿体厚 1 09 1 35m 平均 1 21m 单工 程 Al2O356 29 56 78 矿体平均 56 61 SiO211 73 12 72 平均 12 39 矿体 A S 平均 3 64 Fe2O33 09 4 01 平均 3 55 平均烧 失量 15 78 16 72 平均 16 25 矿体规模小 估算 保有资源量 333 2 40 万吨 矿体分布标高 1050 1000m 号矿体 位于矿区南西部 地表 由 4 个探槽工程控制 矿体产于 梁山组中下部呈层状 走向长250m 倾向深 60m 矿体厚 1 15 1 40m 平均 1 30m 单工程 AI2O348 16 51 46 块段 48 50 49 59 平均 49 24 SiO214 22 18 87 平均 16 76 A S2 64 2 92 平均 2 89 Fe2O31 79 4 13 平均 2 77 S1 33 3 02 平均 2 30 烧失量 13 40 14 78 平均 13 70 估算保有资源量 333 4 26 万吨 矿体分布标高 1000m 950m 号矿体 位于矿区西部 有1 个采场和 2 探槽地表工程揭露矿体 矿体产于梁山组中下部地层中呈层状产出 走向近于南北向 倾向北西 倾角 22 28 平均 24 矿体走向长 450m 倾向延深 50m 矿体厚 1 27 2 32m 平均 1 70m 单工程 Al2O341 78 54 16 平均 48 65 单工程 SiO212 75 17 95 平均 16 42 矿体块段 A S2 77 2 93 平 均 2 86 Fe2O32 12 3 30 平均 2 61 S1 53 3 70 平均 2 56 烧失量 12 70 14 30 平均 13 29 估算保有资源量 7 79 万 吨 其中 122b 4 35 万吨 333 3 44 万吨 矿体分布标高 1000 950m 以上矿体特征详见表 3 4 矿体特征一览表 表表 3 4 矿体特征一览表矿体特征一览表 矿体 编号 走向长 m 平均厚度 m 倾角 平均品位 铝硅比 算量标高 m 号 矿体 10602 602058 434 091150 1050 号 矿体 25001 732558 015 161100 760 号 矿体 3001 061945 862 991025 800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3 号 矿体 2001 212456 613 641050 1000 号 矿体 2501 302549 242 891000 950 号 矿体 4501 702448 652 861000 950 三 矿石质量特征三 矿石质量特征 1 矿石矿物成分 根据评审备案的勘探报告资料 由某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对区内 铝土矿岩矿鉴定报告 得知 区内矿物成分主要为一水硬铝石 含量 90 95 褐铁矿 1 5 石英 1 水云母 3 白云母 3 5 页岩石 微量 岩石主要由一水硬铝石组成 硬水铝石多呈细小结晶粒状 粒度 长轴 0 01 0 03mm 聚集成片状 少量呈泥晶状 2 脉石矿物 区内以粘土矿物为主 次为硫化物 少量岩质 石英等 粘土矿物 以高岭石 水母云含量 90 95 白云母 1 褐铁矿 2 7 岩石主要 由粘土矿物 白云母和褐铁矿 粘土矿物以包括 高岭石和白母云 以 高岭石为主 高岭石多呈隐晶质泥状 部分结晶蠕虫状 数页状等集合 体 大小 0 02 0 2mm 不等 水云母多呈结晶细小鳞片状 精度 0 01 0 03mm 聚集成条片状分布 白云母层片状 精度 长轴 0 05 0 15mm 零星分布 褐铁矿呈土状混杂于粘土之中或呈黄铁矿假象 粒状星散分布 3 矿石结构构造 1 矿石结构 矿床内矿石结构主要有碎屑结构和豆鲕粒结构 碎屑结构 是矿石的主要结构 矿石主要由不规则状和椭圆扁豆 状砾屑 砂屑组成 砂屑粒径一般在0 002 0 20mm 之间 砾屑直径 0 1 5mm 碎屑和胶结物的成分均为它形显微粒状一水硬铝石或显微隐 晶一水硬铝石 其次有少量水云母 高岭石 黄铁矿 褐铁矿 赤铁矿 及白云母等矿物 碎屑含量60 70 胶结物占 30 40 豆鲕状结构 仅次于碎屑状结构的重要结构 矿石中的豆鲕呈椭 球形和浑圆状 有核心及同心纹层 核心由0 001mm 左右的粉晶或隐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4 晶一水硬水石或粘土岩屑组成 同心纹层一般2 4 圈 由一水硬铝石 和粘土矿物或铁质相间组成 鲕径一般为0 03 0 05mm 大于 2mm 者 较少 豆粒粒径为 0 40 1 50mm 豆鲕粒由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锐钛 矿和少量白云母组成 胶结物为泥晶 粉晶一水硬铝石 个别为高岭石 水云母和白云母等矿物 鲕粒含量占20 30 豆粒含量占 40 60 胶结物占 10 30 2 矿石构造 主要有土状 半土状 致密状构造 土状构造由浅灰 灰白色一水硬铝石堆积为成层厚度大于0 5m 的厚层块状 其内无明显的细层区分 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半土状构造 常呈浅灰色或灰白色 矿石表面粗糙 质地疏松 吸水性强 断口参差不齐 矿物成分单一 主要由一水硬铝石组成 是 矿床内次要矿石类型 块状 半土状构造矿石多属低铁低硫型铝土矿 致密块状构造 呈灰绿色 紫红色 少数为黑灰色 质地致密 硬度大 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为主 次为水云母或高岭石等 铁质含 量均较前者高 多为高铁型铝土矿石 四 矿石化学性质四 矿石化学性质 1 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化学成分 区内共施工钻孔42 个 槽探 45 条 采样 1030 件 进行分析 矿石化学组分 Al2O3一般含量 40 30 75 13 SiO2一般含 量 8 43 13 50 Fe2O3一般含量 0 99 3 63 TiO2一般含量 2 13 3 27 烧失量 14 19 2 组合分析 勘探工作对矿区内的 号矿体 号矿体共组合 6 件组合样品进行 组合分析及多元素全分析 铝土矿石中Al2O358 41 75 24 平均 67 42 SiO23 48 12 96 平均 6 62 Fe2O30 43 8 22 平均 4 07 其它矿物含量 TiO21 72 4 23 平均 2 91 K20 31 2 19 平均 1 13 Na2O0 019 0 039 平均 0 030 CaO0 07 6 11 平均 1 64 MgO0 071 0 56 平均 0 25 Ga25 38 10 6 平均 32 33 10 6 SC19 52 10 6 平均 36 37 10 6 Ge 10 10 6 平均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5 10 10 6 有害元素 P2O50 072 0 12 平均 0 10 其它元素含量甚微 3 光谱分析样 勘探工作采取了在 三个共采取六件铝土矿样品进行光谱分析 从光谱分析看出区内铝土矿石中 Pb Zn Cu Ga Ge In Cr 元素含 量甚微 根据上述组合分析结果看 区内镓 Ga 25 10 6 38 10 6 平均 32 33 锗 Ge 10 10 6 锂 Li2O 10 10 6 135 10 6 平均 58 97 10 6 钪 SC 19 10 6 52 10 6 平均 36 67 10 6 光谱分析结 果 Ga11 10 6 40 10 6 平均 26 10 6 Ge1 10 6 3 10 6 平均 2 10 6 SC13 10 6 30 10 6 平均 18 10 6 其它元素含量甚微 五 矿石类型五 矿石类型 1 自然类型 按矿石结构构造铝土矿矿石可划分为土状铝土矿 半土致 密状铝土矿 三种 按颜色分主要有灰色 灰白色 褐黄色三种 按矿物成分该区主要为一水型铝土矿 矿石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组成 2 工业类型 按铝土矿矿体中 Al2O3 铝硅比 A S 和 Fe2O3 S 的含量不同划分 为不同的矿石类型 其各矿体矿石工业类型如下 号矿体 Al2O3平均 58 43 A S4 09 Fe2O35 34 S3 31 号矿体 Al2O3平均 58 01 A S5 16 Fe2O32 94 S2 91 号矿体 Al2O3平均 45 86 A S2 99 Fe2O38 75 S1 5 号矿体 Al2O3平均 56 61 A S3 64 Fe2O33 55 S1 91 号矿体 Al2O3平均 49 49 A S2 89 Fe2O32 77 S2 3 号矿体 Al2O3平均 47 97 A S2 86 Fe2O32 61 S2 56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6 根据 铝土矿 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 DZ T0202 2002 附录 B 铝土矿品级标准 GB3498 83 规定 区内 三个矿体属 V 级品 矿体块段平均品位 55 属于等外品 某其亚公 司作为配矿使用 区内铝土矿体Fe2O3的含量 矿体为 3 55 5 34 3 6 为含铁型矿石 矿体为 2 61 2 94 3 为低铁型矿石 号矿体 Fe2O338 75 6 45 为中铁型矿石 区内 矿体 S 的含量 1 50 3 31 0 8 为高硫型 矿石 六 共伴生矿产特征六 共伴生矿产特征 1 赤铁矿 矿区范围内铝土矿体之下有一层赤铁矿层 矿层厚0 30m 左右 铁矿类型主要为赤铁矿 经采样分析Fe2O3含量一般 2 19 达不到最 低工业品位要求 无利用价值 2 镓 锂 钪 矿区勘探阶段 本次在铝土矿体中 采取了6 件样品进行组合测试和 6 件光谱分析 区内镓含量 25 38 10 6 平均 33 8 10 6 锗 10 6 锂 0 01 0 30 10 6 平均 0 1 10 6 钪含量 19 52 10 6 平均 36 10 6 镓 锗 锂含 量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 区内经组合分析其钪的含量为19 52 10 6 矿石中含量低难以综合利用 3 高岭土 区内以往地表有 2 个高岭土矿体 产出 硬质高岭土已全部采 空 此外区内施工的钻探 槽探 采场等工程中 AI2O3 30 的工程均采样 进行了 Fe2O3 TiO2的分析 Fe2O3 TiO2全部大于 2 以上 达不到高岭土 的工业指标要求 区内除已经采空的两个高岭土矿体外 没有高岭土矿体产 出 七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七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勘探工作共采取样品 4 件 每件样品重 500 公斤 进行了矿石加工性能 实验 采取 4 件样品的 Al2O3含量分别为 55 40 A S3 98 52 30 A S4 96 60 73 A S5 31 59 8 A S4 27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7 基本能代表矿区内的矿石品位 采用拜耳尔法实验结果 矿区内铝土矿矿石溶出性能好 在温度为 260 C 时溶出时间为 2 小时 循环母液的 Na2O2溶出为 250g 1gak 值为 3 18 石 灰添加量为矿山重量 8 的条件下 矿石溶出率最好 绝对溶出率为 78 89 93 13 相对溶出率为 95 88 99 88 溶出效果理想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良 好 第三节第三节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一 水文地质条件一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主要位于乌江水系 江界河支流 矿区南西部梨树沟溪谷为区内最 低排泄基准面 标高 850m 矿体资源量最低分布 标高分别为 1050m 760m 800m 1000m 950m 950m 仅 号两个 矿体部分位于侵蚀面之下 未来的开采矿体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 1 含水岩组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 Q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P2m 栖霞组 P2m 梁山组 P2l 及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 2 3ls 区内铝土矿体 赋存在梁山组地层 P2l 中 其各地层含水岩组特征分述于下 1 松散岩类含水岩组 第四系 分布在沟谷 缓坡及低洼地带 为残坡积和人工堆积物 厚 0 10m 该层 含孔隙水 富水性较弱 由于该层分布于斜坡地段 和平坦的 山间小台地地段 分布极不均一 地形条件有利于自然排水 补给条件差 故对矿床的充水不会构成威胁 2 碎屑岩弱含水岩组 梁山组 区内主要分布于矿区东不和西部的斜坡地带 梁山组岩性为浅 灰色粉砂质泥岩夹炭质页岩粘土岩 铝土岩 泥岩组合 厚 0 43 46 91m 为区内铝土矿体的赋存层位 主要含表层风化裂隙水 富水性弱 据野外调 查 其风化带深度约为 5 10m 风化带下部具相对隔水性 该含水岩组的补 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在风化带中径流 由地势高处渗入到娄山关组之中 对 岩溶含水岩组进行微弱的补给 该含水岩组的风化带在未来的拟开采区之内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8 仅对浅部开采有较小的影响 向深部该岩组中几乎不含水 3 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岩组 娄山关群含水岩组 分布在铝土矿体露头线以东和以南地区 为含矿层的底板地层 岩性主 要为浅灰 灰色中至厚层状夹薄层状微晶至细晶白云岩 区内出露泉 点一处 S4 流量为 0 021 0 157L s 含溶蚀裂隙水 富水性中等 为铝土 矿体含矿岩系的下伏地层 该含水岩组的顶板与矿层之间的垂直距离较小 约 0 50 10m 两者之间的隔水层易受井下开采破坏 其所含溶蚀裂隙水 成为矿井底板充水水源 但因区内矿体大部分位于侵蚀面和地下水位之上 对矿体充水影响不大 栖霞组 茅口组含水岩组 分布于梁山组之上的整个矿区范围 岩性主要为灰岩 溶蚀裂隙发育 区内地层 厚度大于 300m 含溶蚀裂隙水 矿区内有三处泉点出露 富水 性强 泉点流量 0 019 0 685L s 在该地层内发育有落水洞多处 该组地层 位于含矿层顶部 铝土矿层距离含水层的距离 0 30 5m 厚度小 起不到隔水 作用 因而该层中的地下水通过岩石裂隙进入未来开采矿井 因区内 为露天开采 为井下开采 且多位于最低侵蚀面之上 为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受气象因素的制约 影响不大 二 工程地质条件二 工程地质条件 1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根据地层岩性组合关系及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区内可划分为坚硬岩 较 硬岩组及软岩组 1 硬质岩组 主要为寒武系类山关组 二叠系栖霞组 茅口组其岩性主要为灰色中 厚层状灰岩 白云岩 岩石较坚硬 力学强度值较高 QRD 值 80 以上 岩体完整较好 2 软质岩组 区内主要为二叠系梁山组 地层中的泥质粉砂岩 含铁铝土岩 铝土质 页岩 泥岩 铝土矿层等 力学强度中等 抗风化能力中等 RQD 值 81 94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19 岩石质量指标较好 岩体完整性中等 3 松散岩组 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物 矿区基岩表层风化甚强 地表大都覆盖有残坡 积物 由粘土 砂土及岩块等组成 厚 0 20m 结构松散 梁山组地层中 的泥岩 粘土岩 炭质页岩等 岩石质量等级极差 2 矿层顶底板稳固性评价 1 顶板 矿层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 粉砂岩 泥岩 铝土质页岩 力学强度值 中等 矿层顶板的 RQD 值平均为 80 85 岩石质量指标较好 矿层顶板岩 体完整性中等 岩石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 21 48 33 63Mpa 平均 27 61Mpa 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较硬岩 顶板粘土岩饱和抗剪强度指标 tg 0 59 0 71 平均 0 66 C 1 01 0 35Mpa 平均 1 19Mpa 按 岩石质量 等级表 岩体质量指标较好 综述矿层顶板岩石以较硬岩为主 岩体完整 性中等 力学强度值中等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较硬岩类中的较完整 级 矿层顶板的稳固性中等 2 底板 矿层底板岩性为含铁粘土岩泥岩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 27 28Mpa 平 均 30 06Mpa 底板岩石饱和抗剪断强度指标 tg 0 50 0 57Mpa 平均 0 52pa C 1 10 1 35Mpa 平均 1 23Mpa 按岩石坚硬程度分类为较硬岩类 岩体完整性中等 区内岩层底板为较硬岩类 岩石质量等级为较完整 级 3 井巷围岩稳固性评价 号西段未来矿井巷道可能穿过的地层包括茅口组 栖霞组 梁山 组 娄山关组 其岩性栖霞组 茅口组为灰岩 隧石灰岩 娄山关组为白云 岩 稳固性较好 梁山组为炭质页岩 粉砂岩 粉砂质页岩 粘土岩 铝土 质页岩 含铁铝土岩等 岩石质量中等 完整性较完整 井巷围岩稳定性总 体中等 4 露天开采边坡稳定评价 区内 号矿体东段和 号矿体为露天开采 开采中需进行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20 上覆岩土体的剥离切方 开采中采场将形成切方边坡 大量的废土石将需堆 放 区内较大规模的以往采场为 号 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采空区 采场平 面积 184093 平方米 已形成切坡 边坡高度 5 30m 边坡角约 35 度 边坡 顶上为黄色黏土加碎石块 铝土矿石以及粘土岩等 风化程度高 大气降水 降雨的深入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 中部为红褐色的泥岩 粘土岩等 在 原始状态下工程地质较好 但开挖暴露后 粘土岩易于风化 在雨水的作用 下易于泥化 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该采场边坡属于不稳定状 态 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及滑坡 在开采过程中应加以重视和加以治 理 5 矿床开采应重视的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该矿区矿层大面积裸露 选择露天开采方式为采场边坡的稳定性问 题是最重要的问题 建议如下 采场边坡高度大于 10m 的 建议由上往下阶梯式开采 每个阶梯的高度 不大于 10m 为宜 边坡角 60 剔除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突起的岩石和松动的岩石 当采场低于自然排水面标高时 应注意暴雨的降落和及时排水 采场废弃及矿体堆放的安息角应为 30 为宜 应堆放在平地或凹地 防治 滑坡和泥石流 在矿渣堆积的下方和侧面构建钢筋混泥土拦渣坝 渣场内设 置导流设备 在栏渣坝的下方挡墙外设置淋溶水收集池 并配套设置淋溶水 量处理系统 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应在渣场建排水系统 在渣场四周建截洪沟 底部设 置排水涵洞 并与井下水处理站联通 雨水分流 减少渣场淋溶水量和雨水 对渣坝的压力 若矿渣中含黄铁矿较多 流出的废水应进行处理 达标排放 在堆渣场需进行防渗处理 底部用高密度聚乙烯铺底后 场内全部采用 优质粘土层夯实 夯实厚度 0 30m 渣场侧面建成斜面 斜面的坡度小于 36 三 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预测三 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预测 铝土矿露天 地下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21 1 地质构造及地壳稳定 矿区位于珠藏向斜中段之东翼 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倾向 250 360 一般倾向 340 360 地层倾角 5 40 一般倾角为 15 30 其倾向及 倾角有一定变化 区内断层不发育 矿区内仅发育了一条近东西向的断层 F1 西端从上庆向东延伸至庆竹湾附近 走向长约 0 85km 走向 88 100 倾向北 倾角 35 断层破碎带宽 1 50 2 75m 破碎带内由断层 角砾岩充填 断层性质为逆断层 据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矿区位于地震烈度小于 度分布区 地 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 05g 属稳定类型 区域稳定性良好 2 地质环境现状 1 地质灾害现状及预测评价 通过勘探地质工作对矿区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得知 本区内至今尚未发 现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矿区现状地质灾害 不发育 但矿山开采活动 可能在地表诱发滑坡 地裂缝 地面塌陷 露天 开采剥离废渣易形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但区内有少 量居民居住 对周边村民的有一定危害性 对矿山本生有较大的危害 因此 在矿山施工时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必须对采 场边坡采空区进行可靠的支护和对剥离的废渣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