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3卷第 9期 2 0 1 2年 9月 仪 器 仪 表 学 报 C h i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S c i e n t i fi c I n s t r u me n t V0 1 3 3 No 9 S e p 2 01 2 利用热敏 电阻精确 测量 D F B激光器动态 李金义 杜振辉 齐汝宾 徐可欣 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 0 0 0 7 2 仕 日 当 日 皿 度 摘要 半导体激光器结温度的测量对于其温度控制和特性研究非常重要 基于对激光器的结构和热电等效模型的研究 建 立半导体激光器组件中激光器芯片和热敏电阻的数学模型 利用热敏电阻实时监测激光器在热动态过程中的结温度 以气体 吸收谱线的波长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实现激光器结温度预测不确定度约为0 0 1 K 还利用此方法测量了电流调谐过程中动 态结温度 在一个锯齿电流扫描周期内结温度变化量为0 0 4 4 K 基于热敏电阻预测激光器结温度无需附加额外测量装置 其 精度不受环境温度和T E C电流的影响 适合于原位 在线激光系统 也可应用于激光器组件热学性能的研究 关键词 结温度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动态测量 中图分 类号 T N 3 6 1 T N 3 6 4 2 文献标识码 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 5 1 0 3 0 3 0 Hi g h p r e c is io n d y n a mic j u n c t i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e s t ima t io n f o r DFB l a s e r us in g t h e r mis t o r L i J in y i D u Z h e n h u i Q i R u b in X u K e x in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fP r e c i s i o n Me a s u r i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I n s t r u m e n t s T ia n j in U n i v e r s it y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2 A b s t r a c t T h e j u n c t i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l a s e r d io d e L D is v e r y im p o r t a n t in it s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a n d t h e r ma l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c s t ud y Ba s e d o n 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s t r uc t u r e a n d t h e rm a l e l e c t ri c e q u iv a l e n t c ir c u it mo de l o f l a s e r d io d e m o d u l e L D M a m a t h e ma t ic m o d e l o f t h e l a s e r c h i p a n d t h e rmis t o r i n t h e L D M i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d y n a m ic j u n c t i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a n b e m o n it o r e d u s in g t h e t h e rmis t o r in t e g r a t e d in t h e L D M d u r in g t h e rm a l d y n a m ic p r o c e s s Th e mo de l is v a l id a t e d wit h in d ir e c t t e mp e r a t u r e me a s u r e me n t t h r o ug h mo n it o r i ng t h e e mis s io n wa v e l e n g t h o f t h e l a s e r d io d e u s in g g a s a b s o r p t io n l in e s T h e u n c e rt a i n t y o f t h e e s t im a t e d d y n a m ic j u n c t i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l a s e r d i o d e is a b o u t 0 0 1 K T h e d y n a mic j u n c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d u rin g c u r r e n t t u n in g p r o c e s s i s me a s u r e d a s w e l l a n d t h e j u n c t i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v a r ia t io n in a s a w t o o t h c u rr e n t s c a n c y c l e is 0 0 4 4 K Wh il e u s in g t h e rm is t o r t o e s t ima t e t h e j u n c t i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l a s e r d io d e t h e e s t i ma t io n a c c u r a c y is im m u n e o f t h e d is t u r b a n c e o f a m b ie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in j e c t i o n c u r r e n t i n v a ri o u s t h e rm a l d y n a m ic p r o c e s s e s T h e m e t h o d r e q u i r e s n o a d d it io n al d e v ic e s a n d i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in s it u o n l in e l a s e r d io d e a p p l ic a t io n s I t c a n als o b e a p p l ie d t o s t u d y t h e t h e rm al p r o p e rti e s o f l a s e r d io d e mo d u l e Ke y wo r d s j u n c t i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t u n a b l e d io d e l a s e r a b s o rpt io n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d y n a m ic m e a s u r e me n t 1 引 言 半导体激光器 L D 的结温度影 响器件的发光效率 光谱特性 稳定性和寿命等特性 激光器结温度 的测 量和器件热学特性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大功率 半导体激光器 的热量密度高 其结温度 热特性和模型方 面都有了大量的研究 相干测量 光谱检测 等 领域应用的单片可调谐激光器 尽管耗散功率小 但是其 光谱特性 波长 线宽等 对温度更为敏感 需要在更高 精度要求下研究器件的结温度和热学参数 比如 近红外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3 R e c e i v e d D a t e 2 0 1 2 0 3 基金项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6 0 9 3 8 0 0 2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课题 P I L T I 1 0 7 资助项目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9期 李金义 等 利用热敏电阻精确测量 D F B激光器动态结温度 2 0 8 9 D F B激光器的波长温度系数为 0 1 n m K 为了满足 光谱 分析的要求 其温度测量和控制 的精度通常要达 到 0 01 K 当前 激光器结温度 的测量利用受结 温度影响 的物 理量 如输出光功率 结 电压 输 出波长 等进行温度 的测 量 波长法 的测量准确度高 但是需要高分辨率 的 波长测量装置 并且额外 的光学组件 限制 了其 在在线系 统中的应用 以结 电压测量激光器 的结温度是广泛应用 的方法 其测量不确定度大约在 0 5 K量级 不能 满足要求 简便的高精度结温度测量方法对于在线系统 非常必要 很多激光器组件 中都集成 了热敏 电阻 在半 导体激 光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2 6 3 3 2 3 K 的温度分辨率优于 1 m K 但是 由于激光芯片的 自发热 以及与热敏 电阻热 学参数不 同 热 敏 电阻并 不 能直 接反 映 激光 器 的结 温 度 尤其在温度动态变化过程 中的偏差更大 本文试 图通过热学模型建立热敏电阻与激光器瞬时结温度的关 系 并通过气体的吸收波长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2 实验方法 2 1 DF B激光器结构 商用蝶形封装 D F B激光器组件 L D M 的典 型 内部 结构如 图 1 所 示 激光 器 芯 片 L D c h ip 光 电二极 管 p h o t o d i o d e P D 负温度系数 n e g a t iv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o e f fic ie n t N T C 热敏 电阻 T h e r m is t o r 都置 于金属 载体上 载体的下端面与热 电制冷 器 t h e rmo e l e c t r ic c o o l e r T E C 的冷端连接 T E C的热端与 L D M 的外壳连接 实 现与外 界热交换 T E C的作用 是调节 L D的温 度 通过 对 T E C 施加正向或负向的驱 动电流来实现其制冷 或加热 使得 L D工作在某一 稳定 温度 或实现 L D的温度 调谐 N T C 热敏电阻用来监视 L D工作 过程 中的温度 然 而 由于 热敏 电阻与激光器芯 片热 特性的差异 两者 的实 际温度 并不相 同 因此 需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图 1 D F B激光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Fig 1 Sc he ma t ic d ia g r a m o f DFB l a s e r in b ut t e r fly pa ck a g e 2 2 L DM 热学模型 热电等效模 型是 近年来 研究 L D M热传 导和热控 制 的一种简便有效 的新方法 该方法根据热 电传 递规 律的相似性 使用类似 于电学 中欧姆 定律及 电路 中的网 络理论 的形式来研究 L D M 的工作特性 对 L D M 的热电 等效模型及参数辨识进行 了深入 的研究 对 图 1的 L D M 建立热 电模型 如 图 2所 示 包括 热激励 源 T E C 负载 激光器芯片 热敏电阻 和外界扰动 环境 温度 环境 温度对激 光器 芯片 和热 敏 电阻 温度 的影 响 主要 通过 L D M外壳 一 T E C一载体实现 热辐射和与空气 的直接热 传导忽略不计 模 型中各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及单位如表 1所示 图2 D F B激光器的热电等效模型 F ig 2 T h e r ma l e l e c t r ic e q u iv ale n t c ir c u it mo d e l o f DFB l a s e r wit h b ut t e r fly pa c ka g e 表 1 图 2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Tabl e 1 The m e a nings an d u nit s o f t he s y m bo l s in fi g 2 符号 物理意义 单位 符号 物理意义 单位 b 环境温度 K C T E C冷端一 载体的热容 J K R 外壳一 T E C冷端的热阻 K W RT h 热敏电阻的热阻 K W C 外壳一 T E C冷端的热容 J K C T h 热敏电阻的热容 J K Q m b 由 T a m b 产生经 R 的热量 w r T h 热敏电阻的温度 K c T E C驱 动电流 A Q 热敏电阻的焦耳 热 w V T E C T EC两端 电压 V R L D 激光器芯片的热阻 K W Q T E C产生经 T E C冷端一 载体的热量 w C L D 激光器芯片的热容 J K T E C冷端 的温度 K D 激光器芯片的温度 K R T E C冷端一 载体的热阻 K W Q L D 激光器芯片的焦耳 热 w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仪器仪表学报 第 3 3卷 忽略热敏电阻的 自发热 当激光器工作在热平衡状 态或温度变化非常缓慢 近似热平衡 的情况下 激光 器 组件 中激 光器 芯 片 的温度 与 N T C热 敏 电阻存 在下 列 关系 T L D T o R L D Q L D 1 Q 为激光器芯片在工作 中的焦耳热 可 由其 总功率减去辐射光功率来计算 Q U 一P 2 式 中 和 分别为激光器芯片 的两端 电压 V 和注入 电 流 A P 为激光器芯片的输出光功率 w 在 L D M处于热动态 的情 况下 由于传感 器 的热惯 性 根据之前建立的 L D M热等效电路模型 与 温 度关系变为 r Q 1 0 R Q 0 e 3 式 中 r 为热敏电阻的热时间常数 S T d T T d t 为 热敏电阻温度的变化速率 K s r 为激光器芯片的热 时间常数 S 0 和 Q 0 分别为初始时刻 t 0 的热敏电阻温度和激光器芯片 自发热 T L D 为 m s 量级 而 热 动态过程一般为 s 量级 因此满足 t Jr 式 3 可简 化为 T L D T T h T h R L D Q 4 因此 可 以通 过式 4 来 计算激光 器在热 动态过程 中的结温度 并且 此模型与外 界环境温度及 T E C无 关 具有普适性 3实验 结果 激光器组件的热学参数 卟 r 可 以通过实验 获得 具体可参 考文献 5 测量得 到的蝶形封装 D F B 激光器 F u r u k a w a F R L 1 5 D D R x A 3 1 的几个关键 热学参 数如表 2所示 表 2 D F B激光器的热参数 F R L 1 5 D DR x A 3 1 Tab l e 2 The r ma l pa r a m e t e r s o f t he DFB LD F R L 1 5 DD R x A 3 1 为 了验证基于热敏 电阻 的激光器结 温度预测方法 在 L D M温度变化过程 中 将激光器结温度的预测值与波 长法测量的结温度进行对 比 通过 T E C改变 L D M 的温 度 利用 C O 气体在 1 5 8 m波段 的多个吸收谱线测量 激光的波长 采用温度调谐 的激光器 吸收光谱 实验 系统 如 图 3 所示 D F B激光器的注入电流 T E C驱动 电 流和热敏 电阻的工作 电流 0 1 m A 由激光控制器 I L X L D C 3 9 0 8 提供 信 号发生器提供 激光器 的调制信号 和 锁相放大器 的 z 厂 参考信号 在气体池 中充有浓度 1 的 C O 气体 经过气体吸收的信号与热敏 电阻的电压 一起 经模数转换后 由计算机处理 实验 中 环境温度 A T 为 2 9 6 2 5 K 压强 P 固定为 1 a r m 关 于此实验的详细 描述见文献 1 5 图3 温度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实验装置简图 F ig 3 Sc h e ma t ic d ia g r a m o f t he t e mp e r a t u r e t u n in g TDLAS me a s ur e me nt s y s t e m 对 L D M 的 T E C施 加驱动电流 I T r 一1 A 温度 扫描的范围为 2 6 6 3 0 5 K 记录的 C O 气体 的波 长调制 2 次谐波 WMS 2 f 信号如 图 4所示 此调谐范 围共覆盖 了 8 个气体吸收线 这些 吸收线的准确 波长 由 H I T R A N f h ig h r e s o l u t io n t r a n s mi s s io n mo l e c u l a r a b s o r p t io n d a t a b a s e E l 6 谱库给 出 其准确度高于 0 1 p m 如表 3 第 2列所示 按照先验的 D F B激光器温度调谐特性 计算激 光器 的结温度值 如表 3第 3 列所示 表 3 D F B激 光器 结温度测量结果 比较 J T E c 一 1 0 A A T 2 9 6 2 5 K T a b l e 3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j u n c t i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s me a s u r e d wit h t wo d if f e r e n t me t h o d s c 一1 0 A A T 2 9 6 2 5 K 在此动态温度调谐过程 中 同时记录 N T C热敏电阻的 电压信号 将其转换为温度 并 由式 4 预测激光器的 结温度 两者动态结果如 图 5 所示 动态过程中结温度稍 高于热敏电阻的温度 且差值 随时间变化 对应 8 个 吸收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9期 李金义 等 利用热敏电阻精确测量 D F B激光器动态结温度 2 0 9 1 线处的结温度计算结果如表 3 第 4列所示 表 3的第 5列 给出了这 2 种方法得到的结温度的偏差 由此可知 利用 模型计算的动态温度的不确定度在 0 0 l K左右 之 窭 薹 图4 温度调谐 C O WMS 2 f 吸收信号 A T 2 9 6 2 5 K P 1 叭 1 0 P a Fig 4 W MS一 2f s ig na l o f CO2 in t e mp e r a t ur e t un ing A T 2 9 6 2 5 K P 1 0 1 1 0 P a 图5 热动态过程中的结温度和热敏电阻温度 F i g 5 J u n c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e r mis t o r t e mp e r a t u r e in d y n a mic t h e rm a l p r o c e s s 将 T E C驱动 电流分别设 置为 一 0 9 A 一1 1 A和 一 1 2 A 其他实验条件不变 进行上述 的温度调谐实验 同时采集 C O 气体的WM S f 吸收信号和热敏电阻两端 电压信号 通过气体吸收线波 长推算 的结温度 与模 型计 算 的结温度的偏差在 0 0 1 K以内 实验结果 如表 4所 示 与表 3中 T E C电流为 一 1 A时的实验结果是一致 的 表 4 不同 T E C驱 动电流下激光器动态结温度测量偏差 T a b l e 4 T e a s u r e me n t d e v ia t i o n o f j u n c t i o n t e mpe r a t ur e s u nde r diffe r e nt TEC dr ive c ur r e nt s K 另外 通过这种方法 还测得 T D L A S系统在 电流调 谐过程 中的动态结温度 如 图 6所示 电流调谐 一般是 利用 T E C将 L D温度稳定在某个 固定值 使得 L D的输 出波长在 吸收线的中心附近 而后 向 L D注入锯齿波扫 描 电流 实验使用 同样 的激光器 利用激光控制 器将其 温度设置为 2 7 8 1 5 K 5 锯齿波电流频率为 4 H z 扫 描范围为 2 0 9 0 m A 如 图 6中上 图所示 由于激光器芯 片的焦耳热效应 其结温度将随注入电流 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 在 电流调谐动态过程中 L D温度并非恒定值 而是 由注入 电流 的热效应 和 T E C控 制共同作用所形成 的波 动过程 如 图 6中下图所示 在此 过程 中 激光器结温度 和热敏 电阻 的温度 有明显差别 电流扫描过程 中 L D结 温度的波动范围大于热敏 电阻的监测值 在一个 电流扫 描周期 内结温度变化量为 0 0 4 4 K 在温度 压力等参数 的测量 中 信 号特征 的变化 峰值位 置 线宽等 将 会直 接影 响测量 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 可以根 据 L D的瞬 态结温度变化对测得吸收谱线进行 校正 课题 组后续工 作将对此进行研究 时间 s n 0 n l 0 2 0 3 04 0 5 2 7 8 O 6 2 78 05 2 7 8 0 4 赠 2 7 8 0 3 2 7 8 0 2 0 0 0 0 2 0 3 0 4 0 5 时间 s 图6 电流调谐时的锯齿波扫描电流信号 上 图中点 画线所示 以及 同时测得 的 调谐过程中结温度信号 下图中虚线 和热敏电阻的温度信号 下图实线 Fig 6 S a wt o o t h s c a nn ing c u r r e n t o f t he LD d a s h d o t l i n e a b o v e t h e m e a s u r e d d y n a mi c j u n c t i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d a s h l i n e b e l o w and t h e r mi s t o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o l id l i n e b e l o w i n c u r r e n t t u n i n g 4 讨 论 由 L D M结构可知 环境温度扰动影 响激光器结温度 时 其热量传输的通道为 L D M 封装外 壳一T E c 一载体一 激光器芯片 而通过 T E C改变激光器结温度的热传输 通 道为 T E C冷端一载体一激光器芯片 二者是非常相似 的 因此 T E C激励的验证实验具有代表性 L D M中 热敏电阻和 L D芯片置于同一载体上 它们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仪器仪表学报 第 3 3卷 承受相 同的 T E C热激励和环境温度 的影 响 二者温度差 异的稳态部分源于 L D器件的 自发热 动态的差异 则源 于二者热时间常数 的不 同 该预测方法 不仅适合于快速 温度变化 过程 也适 合 于温 度缓 慢变 化过 程 和热平 衡 状态 在 L D M热学等效 电路模型 中 L D结温度 的预测精 度与 T E C输出热量 的大 小 环 境温度等 因素无关 它们 的影响都已体现在热敏电阻的温度上 本模型成立的重要条 件是 热敏 电阻与激光器芯 片 要位于同一载体 这点对于集成有热敏电阻的大部分封 装形式 如 T O H H L C m o u n t B u t t e r f l y 等 本模型也具适 应性 只是模型参数的不同 5 结 论 在单片半导体激光器组件中 热敏电阻和激光器芯 片置于同一载体上 但是 由于 L D 自发热 热 阻的影 响 无论是热平衡状态还是温度 变化 过程 中 二者的温度都 不相 同 尤其在温度动态变化过程 中热敏 电阻的温度与 L D的结温偏差更大 本文 基于建立 的 L D结温 度和热 敏电阻温度 的热学模 型 通过 热敏 电阻 的温 度预测 L D 的结温度 并通过 实验验证 了模型 的准确性 激光器结 温度预测的不确定度为 0 0 1 K 文中还利用此方法测量 了电流调谐过程 中动态结温度 在一个锯齿 电流扫描周 期内结温度变化量为0 0 4 4 K 为气体吸收谱线的校正提 供了依据 基于热敏电阻的激光器结温度预测方法不需 要额外 的测量装置 可 以应用 于高精度的激光器温度控 制 激光器组件热学性能的研究等领域 另外 对于需要 高精度波长输出的场合 通 过激 光器结温度 的高精度测 量 借助于 L D的调谐 特性 可 以预估 其辐射 波长 以结 温度 0 0 1 K精度考虑 对于 D F B激光器的波长预测精度 在 1 p m量级 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激光原位 在线应用系 统中对高可靠性和低成本 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P I P E K P R A M R J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h e a t e x ch a n g e mo d e l f o r a s e mi co n d u ct o r l a s e r d i o d e J I E E E P h o t o n ics T e ch n o l o g y L e t t e r s 2 0 0 3 1 5 4 5 0 4 5 0 6 2 R Y A B T S E V G I K U Z M I N A N G E S J A e t a1 T h e r ma l p r o p e r t ie s o f h ig h p o we r I n G a As A1 Ga As l a s e r d io d e s J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e d S p e ct r o s co p y 1 9 9 5 6 2 5 9 0 o 9 O2 3 R Y U H Y H A K H C H A E J H e t a 1 M e asu r e m e n t o f j u n c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i n G a N b a s e d l a s e r d i o d e s u s in g v o l t a g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ch a r a ct e ris t i cs J A p p l i e d P h y s ics L e t t e r s 2 0 0 5 8 7 9 0 9 3 5 0 6 4 L I U Y T C A O Q S O N G G F e t a 1 T h e j u n ct i o n t e rn p e r a t u r e a n d f o r w a r d v o l t a g e r e l a t io n s h ip o f Ga N b a s e d l a s e r d io d e J L a s e r P h y s i cs 2 0 0 9 1 9 3 4 0 0 4 0 2 5 K I R K U P L K A L C E F F W MC C R E D I E G E ff e ct o f i n j e ct i o n cu r r e n t o n t h e r e pea t a b i l it y o f l a s e r d i o d e j u n ct i o n v o l t age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e asu r e me n t s J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 P h y s i cs 2 0 0 7 1 0 1 2 0 2 3 1 1 8 6 J E O N G J H K I M KC L E E JI e t a 1 J u n c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me a s u r e me n t o f I n As q u a n t u m d o t l a s e r dio d e s b y u t i l iz i n g v o l t age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e t h o d J I E E E P h o t o n ics T e ch n o l o g y L e t t e r s 2 0 0 8 2 0 1 6 1 3 5 4 1 3 5 6 7 张玉燕 王玉田 刘辉 等 自混合干涉模型中的参数 分析和实验研究 J 仪器仪表学报 2 0 0 8 2 9 3 6 1 0 6 1 3 Z HANG Y Y W ANG Y T L I U H e t a1 Me a s u r e me n t p a r a me t e r an aly s is a n d e x p e r ime n t a l s t u d y o f L D s e lf mix i n g s y s t e m J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l o f S cie n t i fic I n s t r u m e n t 2 0 0 8 2 9 3 6 1 0 61 3 8 陈伟根 周恒逸 黄会贤 等 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乙 炔气体光声光谱检测及其定量分析 J 仪器仪表学 报 2 0 1 0 3 1 3 6 6 5 67 0 CHE N W G Z H0U H Y HUANG H X e t a 1 D io d e l a s e r b a s e d p h o t o a co u s t ic s p e ct r o s co p y d e t e ct io n o f a ce t y l e n e g a s and i t s q u a n t i t a t iv e a n al y s i s J C h in e s e J o u rnal o f S ci e n t i fic I n s t r u m e n t 2 0 1 0 3 1 3 6 6 5 67 0 9 曹家年 张可可 王琢 等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学检 测甲烷浓度的新方案研究 J 仪器仪表学报 2 0 1 0 3 I 1 1 2 5 9 7 2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竞技行业电竞赛事与电竞全球化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产技术革新及产品应用分析报告
- 2025年教育科技行业在线教育AI辅助教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医学中医诊断治疗常识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要点考察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国家电投集团吉电股份招聘1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高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员工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国家管网集团福建公司秋季校园招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甘肃省“带编入企”引进高层次人才257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校园安全防骗培训课件
-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崔一民-北京大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DL∕T 502.2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第26部分:亚铁的测定啉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 TD/T 1065-2021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正式版)
- 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课件
- CIM登峰系列方冰制冰机技术服务手册
- 应急管理学院成立可行性方案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质量控制计划QCP
- 七田真1000图记忆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