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及点评【整理版】.doc_第1页
问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及点评【整理版】.doc_第2页
问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及点评【整理版】.doc_第3页
问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及点评【整理版】.doc_第4页
问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及点评【整理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及点评问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潘文彬 点评于富民 一、导入:一本书引出一个人 师:知道同学们喜欢读书,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课件出示)这本书的名字叫 生:儒林外史。 师:读得很正确。这个书名在我们语文课本上出现过吗? 生:出现过,在少年王冕一课的下面。 师:这本书就诞生在我们南京。作者是 生:吴敬梓。 师:这个名字也出现在了语文课本上。读得很准确,看来你们预习时很用心。这本书被称为“儒林百丑图”,是吴敬梓先生花了20年的时间写成的。它是一部章回体小说,第一回叫(课件出示: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生自由读) 师:猜一猜,“名流”是什么意思? 生:很有名的人。 师:这里的“名流”指的是谁呢? 生:王冕。 师:猜对了。我来写“冕”,请你们仔细观察,怎样把这个字写正确。发现了吗? 生:上面的“日”写大一点,扁一点,“日”下面的横不要连起来。 师:那上面的部分叫什么呢?(课件出示甲骨文:冗)猜猜看,它像什么? 生:像月亮的月。 师:继续猜,像什么? 生:像一顶帽子。 师:像戴在头上的帽子。这其实是一个字,它不念“日”,而念“mcio”。下面的部分是“免”,(课件出示:同)这就是王冕的“冕”,是个形声字,从同,免声。拿出笔来,把这个字认真地写一写,仔细体会它的写法。 师:今天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冕就是根据儒林外史第一回改写而成的。这本书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王冕是书中的一位正面人物,备受吴敬梓先生推崇。此时此刻,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吴敬梓先生要描写王冕这个正面形象呢? 生:文中写了王冕的什么事情? 生:吴敬梓先生一定要表现王冕的精神,那么,王冕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推崇呢? 【点评:这是原生态的课堂,学生提出了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思索和研究,尤其是第三位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指本文中心。如此富有含金量的问,源自学生,真的让听者拍案叫绝。豁然明白,潘文彬老师为什么提出“问学课堂”的实践主张,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更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 二、识写:做学习的主人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少年王冕。课文预习了吧?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关注到这些词语了吗?(课件出示:耽误秦家晶莹春光明媚载着母亲) 师:如果请你从这几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让同学听写,你会选择哪一个?在心里记住,等一会儿报给同学听写。只许报一遍,可要仔细听哟。 生:我要报“秦家”。 师:听清楚了吗?开始写。 生:(分别报)耽误,晶莹。 师:最后一个机会给谁? 生:我要报“载着母亲”。 师: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词语来报。 生:“莹”最后一点容易丢;“秦”最后一笔是点;“载”的左下角是“车”。 师:请把课本打开,将自己写的字和钢笔描红的字帖对照,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写得比较满意的字,就画上圈。写得不满意的怎么办? 生:可以再多练一练。 师:听写的这四个词语中,有一个多音字,你们发现了吗? 生:“载着母亲”的“载”。 师:(课件出示:zai装,用交通工具装;且,又。z矗i年;记载,刊载。千载难逢载歌载舞载人史册满载而归) 生:千载(zai)难逢。 师:“千载”就是一 生:千年。 师:“千载难逢”就是一 生:一千年难以遇到。 师:所以,这个成语中的“载”该怎么读? 生:千载(zai)难逢。 生:“载歌载舞”的“载”是“又”的意思,读zal。 生:“满载而归”的“载”是“用交通工具装”的意思,读Zal。 生:“载人史册”的“载”是“记载”的意思,读zai。 (生齐读四个成语)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多音字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你们发现了吗? 生: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供你读书”的“供”读第一声。 师:非常好,跟我想的一样。(课件出示:gong提供某种东西给对方;gong把香烛等放在神佛或者先辈的牌位前表示敬奉。) (师课件出示课文中三处带“供”的句子) 生:(读并说意思)“供他读书”“供不起你读书”“供你两顿饭”。 师:还有一个多音字“闷”。(课件出示:men心情不舒畅;心烦。men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畅的感觉。) (师课件出示:“闷得慌”“天气闷热”) (生读后说理解) 【点评:潘老师上得很优雅、大气,听者内心很是激动。这个“报词语”的环节可谓是潘老师的独创。如此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一方面体现了“生本”的理念,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一种相互“教学”的机会。】 三、朗读:选择的自由场 师:这篇课文有七个自然段,如果让你选择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你愿意选哪个自然段? 生:我要读的是第五自然段。 师:大家看,第五自然段是这篇文章中最长的一段,让我们洗耳恭听。(生读后)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进步? 生:跟他以前的读相比,进步很大。 师:为他点赞。你知道这个自然段讲什么吗? 生:王冕看到荷花,想把它画下来。 师:大家有没有其他想说的? (生先沉默,慢慢地开始举手。) 师:同学们经过思考纷纷地举起了手,这就是课堂的学习状态。 生:这里是环境描写,为什么要进行环境描写? 生:我想说的是,这一段不仅是在写环境,还为后文王冕励志学画做了铺垫。 师:说得好!相信通过深入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哪位同学接着来读? 生:我想读第四自然段。 (生读) 师:读得非常流畅,不过,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自然一些。有没有特别的词语引起了你的关注? 生:腌鱼腊肉。秦家给的腌鱼腊肉,王冕自己舍不得吃,拿回家给母亲吃,很有孝心。 师:对于穷苦人家的孩子,这是好东西。书上有一个词,读书时,我们要关注到那些特别的词语。 生:舍不得。 师:一个是舍不得(生:吃。)一个是舍不得(生:花。)读书就要这样,能够善于捕捉一些特别的词语。请在这两个“舍不得”下面画上着重号。 生:我想读第二自然段。 师:大家猜猜看,他为什么要把这一自然段念给我们听? 生:他可能觉得王冕才十岁就很懂事,知道母亲没有钱给他读书,就说自己不愿意在学堂读书,他很孝顺。 师:这一自然段哪些地方最能拨动你的心弦? 生:最能拨动我心弦的是王冕的那番话,如“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 (生点头表示认同) 师:请大家把王冕的这番话用横线画下来。这是写王冕说的话,也就是人物的语言。你们发现这篇文章中,描写王冕的语言有几处? 生:一处。我有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只写了王冕的这一处语言呢? 师:是啊,只有一处。言为心声,看来这番话一定意味深长,值得我们玩味。刚才大家读了课文,现在再来读读题目。 【点评:不难看出,在这“自由场”中,学生不仅可以自由选择读哪一段,也可以关注词语,猜测原因,还可以及时发问。问,是自主阅读的前提,是潜心研读的动力,是洞开儿童思维之门的钥匙。“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营造选择的空间,激活多元的思维,诱发阅读的欲望。】 四、识人:多元而立体地提炼 师:正如开始时一位同学提到的,王冕身上究竟有哪些精神值得吴敬梓先生推崇,此时此刻,你脑海中闪现出哪些词语?请你把它写在课文相关段落的旁边。 (生默读标注,师巡视。) 生:善于发现。请大家看第五自然段,大雨过后,王冕看到湖里的荷花,人了迷,就立志要学画荷花。(生到黑板上写) 生:王冕是个懂事的孩子。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的这句话,“娘,我在学堂里”其实,他知道母亲的难处,做针线活不够供他读书,就主动提出去放牛。 生:王冕是个节俭的人。第五自然段中“每天给的零花钱,舍不得花。”旧书便宜,能学到知识,就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去买。 师:其实,从这里可以感受到王冕不仅节俭,还很 生:还很爱读书。 师:想写哪一个?自己决定,上去写吧。 生:我是从第四自然段读出了王冕具有勤奋好学的精神,他家里那么穷,还攒零花钱买书来读。 生:我从第六自然段的“起初后来”读出了王冕的专心致志。 生:他能够坚持不懈地读书、学画。他用自己挣的钱来孝敬母亲。 (黑板上学生写的是:善于发现、懂事、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孝敬长辈、奋发图强、爱读书、坚持不懈) 师:我们来看黑板,假如给这些词语分类,可以分几类? 生:两类,一类是孝顺长辈,一类是勤奋学习。 师:一类是对待长辈所表现出来的品行,一类是对待学习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王冕身上有这么多可贵的品质,吴敬梓先生只用了七个自然段800多字就表现出来了,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与大家探讨的?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吴敬梓先生写了这么多闪光点,却只用了七个自然段,要是我会写很多字的? 生:重点是哪一个精神? 生:为什么写了那么多关于母亲的文字? 师:有一位同学跟我想的一样,全文七个自然段,800多字,就把王冕身上这么多优秀的品质表现了出来,那么,吴敬梓先生是怎么做到的呢?浏览全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每个年龄段,都有事情发生。 师:(出示课文中带有年龄的语句)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噢,这是年龄的变化,是课文的一条线索。 师:这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每个年龄段都有事情发生,那都有哪些事发生了呢? 生:第一个年龄段,王冕七岁,父亲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 生:十岁帮秦家放牛。 师:是“辍学放牛”这件事。十三四岁呢? 生:学画荷花。 师:最后,十七八岁呢? 生:离开秦家。 师:请大家把这几件事用小标题在文章相应的地方记录下来。 师:其实,这样的写法就叫作红线串珠。(板书:红线串珠)这些事情是用一样的笔墨来写的吗? 生:吴敬梓先生重点描写“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这两件事,其他两件事略写了。 师:选取典型的事例,详略得当,疏密有致,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吴敬梓先生的表达智慧。 【点评:“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本环节由初读前一名学生提出的“王冕有什么精神”这一问题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读出自己的理解,发现写作的秘密。这样的课堂,学生是累的,因为他们始终处于精神体操状态;他们又是乐的,因为他们识破了写作的密码,发现了作者的意图、文章的结构。】 五、批注:模仿迁移,古为今用 师:课文中哪些描写对于塑造王冕的形象最为重要呢?刚才说了,这篇课文只有一处王冕的语言描写。请这位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王冕的话) 师:儒林外史是很有影响力的小说,问世之后有许多人读它,也都写下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在清代就出现了许多评本。(课件出示“齐评”:出语便是不凡。)出语便是不凡,不凡在哪里呢? 生: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让母亲伤心,所以出语不凡。 生:王冕把自己想读书的心愿表达了出来,但为了不让母亲伤心,说了这些善意的谎话。 师:这是一种善意的孝心,还有读书的决心。 生:不凡的家庭,穷的是家境,但富的是孝心。 师:王冕,不凡的家庭,说出了不凡的话语。你,不凡的理解,说出了不凡的感悟,都值得点赞。(课件出示“天二评”:善体亲心,是谓孝子。情愿放牛的也多,只无底下句子。)情愿放牛的多,只无哪些句子? (生读) 师:这句话有什么意味? 生:这样可以一边看书,一边放牛,不耽误读书。 生:这样可以帮母亲减轻学费负担,还能贴补些家用。 师:作为母亲,听到这些话会怎样? 生:心里很舒服、很幸福。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啊! 师:王冕就是这么懂事,就是与一般的放牛孩子不一样。他这样说把自己的心愿表达了出来,出语真是不凡呀!(课件出示“黄评”:此句必不可少。) 师:哪一句必不可少? 生: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回去读呢。 生:少了就感觉王冕闷得慌,不想学了。有这句话,说明他还是爱学习的,只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才故意这样说的。 生:如果王冕不这样讲,母亲就会觉得是自己耽误了王冕学习,所以,他要这样来安慰母亲。 师:写人物语言不在于多,这一处恰到好处,以一当十。所以,此句必不可少。这是清朝三位评论家读到王冕的语言之后产生的一些感受。由此可见,“言为心声”,王冕说的这番话对于表达王冕的特点非常重要。一起读读王冕的话,细细地品味品味。 (生齐读) 师:简简单单的话语,当我们静下心来品读的时候,就能读出其中的滋味。名著就是名著,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玩味。现在,我们就学着“齐评”“天二评”“黄评”的样子评一评第四自然段,先在旁边写一写。 (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批注学习。) 师:先请一位同学念一念第四自然段。 (生读)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评注? 生:“从此,王冕白天遇到秦家煮些腌鱼腊肉”,我觉得这段话的第二、三句写出了王冕的孝心,不能少。 师:他今天的发言值不值得点赞? 生:值得点赞,因为他今天大胆发言了,而且说得也比较完整。 师:还有谁没有发过言? 生:从两个“舍不得”,我感受到王冕非常孝敬母亲,热爱读书。 师:这两个“舍不得”虽然重复,但表达的意义不同,值得我们关注。 生:第四自然段正面描写了王冕的孝敬和喜爱读书。 师:是的,这样的描写非常重要。还有关注点不一样的吗? 生:此段可见王冕是个孝顺之子,同时又是个好学之人。 师:在这一段,我写了这样的评注:“总”“也”必不可少。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总”“也”,表明王冕不止一次这样做。 师:你真是老师的知音啊!是的,这些已经成为王冕的习惯了,这就是“总”“也”的妙用。所以,阅读要“一字未宜忽”,方能“语语悟其神”。请把“总”“也”打上着重号。 师:其实,这篇课文值得品读的地方还有很多。可是时间有限,今天就交流到这里。以后有机会,潘老师再到你们班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点评:滋养言语智慧,促进素养形成,离不开学生亲自实践。潘老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动笔的时间,让学生在潜心会文、静思默想的过程中,模仿古人评点的方式,关注课文中颇具意味的独特语言现象,揣摩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总评】 潘老师的这节阅读课,给了我三点启示:一是实扎实的言语实践,实在的能力培养,真实的学习过程,平实的互动交流,是一节实实在在的小学语文课;二是巧由书引出人,由问带动学,由识走向写,是一节精心打磨的言语实践课;三是简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