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中心.ppt_第1页
养老服务中心.ppt_第2页
养老服务中心.ppt_第3页
养老服务中心.ppt_第4页
养老服务中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4 养老现状与老人需求 养老现状特征需求行为需求 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政府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岁 步入老年意味着 从社会生产第一线退出环境适应性开始减退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机能衰退 老年人 老人的生活起居及日常行为对周围环境及设施要求高 相比发达国家 中国老年人出现的负面情绪多 相应心理需求复杂 空巢老人 421 介助介护 失智失能 老龄现状 养老产业的需求空间 DemandforspaceofHealthCare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基数大 增长速度快 高龄化趋势明显 家庭结构 421 821 未富先老 到2050年 中国将达到老龄化峰值2011年至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重将由13 3 增加到16 到2050年 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 3亿左右 约占当时人口的1 3 上海的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 预计到2015年老龄化程度将达30 一 社会因素 二 人文因素 三 自身因素 1 角色转变2 人际关系疏远3 社会需求提升4 交往空间 1 孝 文化2 宗教信仰 1 失落感2 孤独感3 自卑感4 抑郁感5 恐惧感 老人心理 特征与需求 原因分析 设计需求 老人心理 特征与需求 一 社会因素 二 人文因素 三 自身因素 原因分析 设计需求 1 角色转变2 人际关系疏远3 社会需求提升4 交往空间 1 孝 文化2 宗教信仰 1 失落感2 孤独感3 自卑感4 抑郁感5 恐惧感 老人心理 特征与需求 一 社会因素 二 人文因素 三 自身因素 1 角色转变2 人际关系疏远3 社会需求提升4 交往空间 1 孝 文化2 宗教信仰 1 失落感2 孤独感3 自卑感4 抑郁感5 恐惧感 原因分析 设计需求 老人生理 特征与需求 一 身体机能 二 知觉能力 三 认知机能 1 身体尺寸2 平衡 移动3 肌肉力量4 免疫力5 运动机能 1 视力2 听力3 反应速度4 注意力记忆力5 嗅觉 触觉 1 辨识能力2 判断力 生理特征 设计需求 老人生理 特征与需求 一 身体机能 二 知觉能力 三 认知机能 1 身体尺寸2 平衡 移动3 肌肉力量4 免疫力5 运动机能 1 视力2 听力3 反应速度4 注意力记忆力5 嗅觉 触觉 1 辨识能力2 判断力 生理特征 设计需求 老人生理 特征与需求 一 身体机能 二 知觉能力 三 认知机能 1 身体尺寸2 平衡 移动3 肌肉力量4 免疫力5 运动机能 1 视力2 听力3 反应速度4 注意力记忆力5 嗅觉 触觉 1 辨识能力2 判断力 生理特征 设计需求 老人生活 行为与需求 一 室内活动 二 室外活动 1 空间色彩需求2 照明采光需求3 空间通风需求4 门窗 把手 扶手的需求5 地面材质需求6 人体工学需求7 防护措施需求8 植物摆放需求9 活动空间需求 1 聚集性2 时域性3 地域性4 价值取向 生理特征 设计需求 老人生活 行为与需求 二 室外活动 1 聚集性2 时域性3 地域性4 价值取向 生理特征 设计需求 一 室内活动 1 空间色彩需求2 照明采光需求3 空间通风需求4 门窗 把手 扶手的需求5 地面材质需求6 人体工学需求7 防护措施需求8 植物摆放需求9 活动空间需求 老人生活 行为与需求 生理特征 设计需求 二 室外活动 1 聚集性2 时域性3 地域性4 价值取向 一 室内活动 1 空间色彩需求2 照明采光需求3 空间通风需求4 门窗 把手 扶手的需求5 地面材质需求6 人体工学需求7 防护措施需求8 植物摆放需求9 活动空间需求 特殊老人 阿兹海默者的居住活 一 行为特征 二 室内活动1 基本生理行为2 治疗性干预 三 室外活动1 散步2 园艺种植 生理特征 设计需求 特殊老人 阿兹海默者的居住活 一 行为特征 三 室外活动1 散步2 园艺种植 生理特征 设计需求 二 室内活动1 基本生理行为2 治疗性干预 04 护理院 特点及其发展面积指标空间组织关系 01 机构养老 老年养护院与普通养老院最大的区别在于医养结合 注重康复疗养护理 服务项目 1 个人生活照理2 老年护理3 心理精神支持4 安全保护5 环境卫生6 休闲娱乐7 协助医疗护理8 医疗保健9 家居生活照料10 膳食11 洗衣12 物业管理维修13 陪同就医14 咨询15 通讯16 送餐17 教育18 购物19 代办20 交通 01 老年养护院的发展 老年养护院发展的必要性 02 老年养护院面积指标 老年养护院的规模 表2老年养护院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表 注 1 老年人用房 其他用房 包括行政办公及附属用房 平均使用面积系数分别按0 60m2 床和0 65m2 床计算 2 建设规模不足100张的参照100张床老年养护院的面积指标执行 3 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用房所占比例不应低于总建筑面积的75 02 各类用房面积指标 表3老年养护院老年用房详表 床 老年养护院面积指标 02 各类用房面积指标 表3老年养护院行政办公与附属用房详表 床 老年养护院面积指标 03 老年养护院空间组织关系 老年养护院入住流程 入院登记 体检 评估 行政办公 痴呆症老人 临终老人 痴呆症专护 临终关怀 转 出 院 娱乐活动 康复训练 后勤保障 医疗保障 半自理失能 入住 医疗救助 生活照料 定期进行体检评估 经疗养后康复出院 特殊病种 康复出院 03 老年养护院主要空间组织关系 老年养护院的主要空间包括老年用房 行政办公 附属用房 老年用房包括入住登记 生活用房 卫生保健 娱乐活动 社会工作等 老年养护院空间组织关系 03 老年养护院主要空间布置原则 其中医疗卫生宜结合办公部分设置在底层 康复保健和活动区域设置于医疗卫生和老年生活用房之间 便于老年人活动与康复训练 老年人用房应相对集中 单独成区 附属用房中的餐厅厨房应靠近老年人用房 行政办公 附属用房与老年人用房分开设置 减少干扰 室外活动场地应靠近老年人用房 停车场宜靠近行政办公 晾晒区靠近洗衣房 老年养护院空间组织关系 03 老年养护院主要空间布置原则 在竖向关系图中利用交通核贯穿上下区域 护理站作为医疗卫生的附属空间上下贯穿 形成完整的老年养护院医疗保障体系 为老年人的紧急救助和日常护理提供必要的支撑 老年养护院空间组织关系 04 各功能空间设计要点 入住服务用房护理单元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公共餐厅洗浴与辅助服务临终关怀医疗保健 04 入住服务用房 入住服务用房 入住服务用房服务大厅出入口应突出醒目 易于老年人看到接近 出入口设防风门斗 形成缓冲空间 合理划分功能区 尺度适宜 形成亲切温馨的氛围 04 入住服务用房 入住服务用房 03 护理单元组织形式 护理单元 养老机构护理单元原型可以归结为 单廊平面和回廊平面单廊平面 保障房间朝向和自然通风 老年人房间与其它活动房间在空间序列上呈并列布置 通过走廊串联 护理站设置在走廊中间位置 此种平面形式护理效率相对较高 视线通透 比较适合于建筑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 规模较大时可能造成端部老年人房间距离护理站较远 03 护理单元组织形式 护理单元 回廊平面 回廊平面 回廊平面布局形式是将老年人房间布置在周围 中间区域设置服务空间与交通空间的平面布局形式 此种布局形式保证了护理单元内每间老年人居室到护理站的距离的均勻 但是也造成了一部分老年人房间朝向不佳 03 护理单元组织形式 护理单元 组团化 护理模式 组团化 护理模式 缩小了护理单元 创造了接近住宅的生活空问 有利于老年人之间的交往 而且采用 组团化 设计概念后服务空间分散到各处 缩短了护理人员服务流线 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需要护理人员数量的不同 灵活合并组团 减少工作人员配置量 另外组团化护理单元亲切的尺度环境氛围便于老人对居住环境的认知 03 护理单元组织形式 护理单元 组团化 护理模式 日本养老机构组团化护理单元就近分散设置的服务空间示意 04 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养护单元布局一般可采用中间走廊式布置 居室在南侧 北侧宜布置护理站 竖向交通联系空间及辅助用房 老年养护院养护单元的规模宜不大于50床失智老年人的养护单元宜独立设置且规模宜为10床老年人生活区走道净宽 2 4m 生活用房主楼梯应考虑担架出入 主楼梯宽度 1 65m 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2人居室20床护理单元公共空间位于走廊北侧 04 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 2人居室40床护理单元公共空间位于走廊北侧 3 1 3 2人居室18床护理单元居室内有独立的公共空间 04 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 3 6 7 8 10人居室60床护理单元公共空间位于居室内部 8人居室40床护理单元 交流空间位于居室内部及走廊南侧 04 护理单元 护理单元 公共空间和娱乐用房位于走廊北侧 适当拓宽进深 天窗和北向共同采光 04 护理站空间设计 养护区护理站 1 护理站可以结合固定服务空间 储藏室 洗衣房 污物处理室等 接待来访空间设置 同时护理站内应设置供工作人员探讨工作的会议空间 休息室 更衣室 兼具备餐功能 设置足够的储藏空间 2 一方面要保证护理人员在服务台即可方便的看到各处 另一方面也应考虑老人能够看到护理员的工作 04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用房 自理老人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 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老年公寓 介助老人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 拐杖 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居室内床位不宜超过2床 且每间居室均带卫生间 养护单元公共空间以聊天厅 餐厅为主 介护老人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居室内床位不宜超过4床 卫生间无需洗浴功能 每层集中设置公共浴室 护理单元公共空间以护理站及辅助用房为主 每层设置护理院值班室 加强夜间应急处理 04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 设计要点 各个居室的设计应该根据老年人的自理程度进行划分 一般介助户型2 3人 介护户型4 6人 单人间 12 双人间 16 三人间 20 居住用房内应设每人独立使用的储藏空间 单独供轮椅使用者使用的储藏柜高度不宜大于1 60m 居住用房的净高不宜低于2 60m 当利用坡屋顶空间作为居住用房时 最低处距地面净高不应低于2 20m 且低于2 60m高度部分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 3 居住用房内宜留有轮椅回转空间 床边应留有护理 急救操作空间 04 居住空间设计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护工护理 1 家庭套间式 几个房间形成一个单元 共用起居室和餐厅空间 1 2人间 2人间共用卫生间 04 居住空间设计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护工护理 1 家庭套间式 几个房间形成一个单元 共用起居室和餐厅空间 3人间共用卫生间 保证卧室南向 起居室北向 3人间独立卫生间 起居室南向 一间卧室西向 04 居住空间设计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护工护理 1 家庭套间式 几个房间形成一个单元 共用起居室和餐厅空间 8人间独立卫生间 保证卧室南向 起居室北向 04 居住空间设计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护工护理 1 家庭套间式 几个房间形成一个单元 共用起居室和餐厅空间 3人间共用卫生间 保证卧室南向 起居室北向 5人间独立卫生间 起居室南向 一间卧室西向 04 居住空间设计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护工护理 1 普通间 共用卫生间 无起居室和餐厅空间 共用卫生间可洗浴 04 居住空间设计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护工护理 2 普通间 独立卫生间 无起居室和餐厅空间 独立卫生间可洗浴 04 居住空间设计 介护型失能老人 需要护工护理 不设单独的洗浴空间 形成养护单元每层设置器械洗浴等公共设施 2 3人间 共用卫生间 04 居住空间设计 介护型失能老人 需要护工护理 不设单独的洗浴空间 形成养护单元每层设置器械洗浴等公共设施 10人间 失智老年人的养护单元宜独立设置且规模宜为10床 2 3用卫生间 形成单元 单元内设护理站 04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内部规范性要求 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小于0 90m 轮椅使用者使用的厨房 面积不小于6m2 轮椅回转面积宜不小于1 50m 1 50m 对于封闭式厨房 餐桌靠近厨房设置 并在一侧墙体上开窗直通餐桌 餐厅预留轮椅座位空间 起居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m 与厨房 餐厅连接时 不应有高差 考虑轮椅座位 茶几与电视柜之间预留不小于0 9m的轮椅通过宽度 户门内外不宜有高差 有门槛时 其高度不应大于20mm 并设坡面调节 入口过道不小于1 2m 房间净宽 3 3m 居室门净 1 1m 门上设观察窗 窗地比 1 6 04 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内部规范性要求 卫生间宜设推拉门或外平开门 净宽 0 9m 入口过道不小于1 2m 门内预留1 50m 1 50m的轮椅回转面积 轮椅专用厕位 便器安装高度不应低于0 40m 设扶手 无障碍淋浴间 内外无高差 设洗浴座椅及扶手 采用推拉门 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小于0 90m 阳台进深不小于1 5m 室内外高差不应大于20mm 并设坡面调节 保证轮椅者视野 窗台及阳台扶栏下部非透明墙体不大于0 6m 居 门厅 照明设备 垂直型高低差 出入口通往电梯途中避免垂直型高低差 如有高低差应满足 采用坡度在1 12以下的倾斜路面以及台阶 且各自有效宽度为1200mm以上 高低差80mm以下时 坡度为1 8以下 且有效宽度在1200mm以上 坡度在1 15以下 且有效宽度在1200mm以上的倾斜路面 扶手 扶手高度地面上方700 900mm 至少一侧设扶手 扶手设在信箱前面 方便倚靠 门的选择 首选感应门 自动关锁装置的调节 把手选择杠杆式 应确保JIS中间值2倍的亮度 门 门厅100lx 避免灯光直射眼睛 通道15lx 并通过局部照明 全体照明亮度最好达到局部照明亮度的1 10以上 地面 选择打湿也防滑的地面材质 注意室内外地面材质的衔接 护 电梯的必须尺寸 电梯按键 操作面板设在便于轮椅者使用的位置 紧急按钮高度在750 850mm 大面板 色彩明亮 设盲人点字 扶手 三面设扶手 扶手使用防滑抗菌材质 安全设备 安全传感器高度1800mm 门开放时间延长10秒 带窗户的门 入口显示器 监控系统 电梯内设镜子 电梯轿厢进深 1350mm 电梯出入口有效宽度 1200mm 电梯厅宽度 1400mm 升降厅 1500mm 电梯 照明 采用光幕天花 不刺眼的照明 护 通道宽度 照明 确保JIS中间值2倍的亮度 利用射灯制造反射光源 扩大照射范围 照亮扶手 提醒墙壁的存在 添加地脚灯 避免脚下昏暗 暖色光源 地面 标识 防滑 防摔的地面材料 表面不反光 标识图像轮廓清晰 色彩和明度大 位置兼顾轮椅者和孩子的高度 墙壁 无凸起物的墙壁 设置腰壁 腰壁与墙壁的颜色变化明确易识别 要比上附加缓冲材料 有效宽度1400mm以上 确保轮椅和人可交错通过 日常生活空间的走廊宽度 850mm 有柱子的位置为800mm以上 走廊 扶手 两边设扶手 连续的扶手比较理想 护 楼梯的形状 照明 确保JIS中间值2倍的亮度 100lx 多处设置 避免地面出现阴影 避免光线直射眼睛 设地脚灯 足下灯 采用三路开关 大型带照明的开关 开关和插座设置在方便使用的高度 台阶的缩进 缩进深度为30mm以下 并设台阶立板 踏步板顶部与台阶地板之间采用坡度60 以上90 以下的面连接 扶手 与走廊等处扶手相连时在顶端向水平方向延伸200mm以上 两端向下或向墙一侧弯曲 设置于楼梯两侧 踏步板上方700 900mm的高度 防跌落扶手高度在护墙上方800mm以上 坡度要平缓 设置缓步台 减少跌落距离 踏步板和台阶突缘避免使人绊倒 不采用螺旋楼梯 坡度550mm T 2R 650mm T 240mm T 踏步板 R 台阶 楼梯 踏面 踏面设置防滑材料 防滑条与踏步板处于同一平面 境 休闲活动空间 健身房 多功能活动室 可作为来宾的接待洽谈区域 可作为举办活动的公共空间 家庭式的氛围 开放的交流模式 以温馨的暖色调装饰获取愉悦感 墙上设扶手 地面做防滑处理 茶室 棋牌室 饭后茶余的公共谈话交流空间 照明 分人工采光和自然采光 避免光强度的突变 地板 家具 健身器具不宜用高光材料 避免眩光照射 避免地面出现阴影 选用显色性好的电光源 开关和插座设置在方便使用的高度 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健身设施就近设置休息座椅 设不阻碍视线的工作站 健身器械上设扶手和紧急呼叫装置 佛堂 礼拜堂 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重视宗教信仰对老人身心上好的影响 护 玄关 延迟关闭开关 出门前按下关灯 五分钟后自动关灯 带夜光的开关按钮 夜晚容易辨别 大面板 用手肘也可以操作 玄关门 易开关的拉门 门洞宽度达850mm 在门上不同高度设置猫眼 玄关凳 尽可能确保设置长凳的空间 可折叠的玄关凳 不占空间 考虑到可以坐下来换鞋 凳子方便设置扶手 方便坐下和站立 走道 宽度约1000mm以上 地板选用防滑材质 无高差全平设置 墙面设扶手 居 起居室 照明 采取均一 不耀眼的照明 确保JIS中间值2倍的亮度 起居室为100lx 增加局部照明 间接照明 开关插座 开关高度离地1000mm 插座离地400mm 自带照明的大面板 设置足够的插座 地面 与其他空间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3mm以内 地板材质选用不打滑 不反光的类型 热工环境 防止各房间之间出现温差 采用能稳定维持室温的全居室采暖体系 采用没有低温烫伤或空气污染危险的空调 地暖等采暖设备 居 卧室 收纳 分类收纳于不同高度 不常使用 较常使用 常使用 使用方便的高度为400 1500mm 照明 充分利用自然光 确保JIS中间值2倍的亮度 卧室为40lx 阅读1000lx 设置足下起夜灯 隔音 采用隔音地板 隔音墙 隔音窗 确保营造安静无噪音的休息环境 地板冲击音用隔音等级L值做规定如果超过了L 65 就变得难以忍受 安全设置 呼救装置 防滑地板 出入无高差 采暖设置 保温和换气 充足照明 火灾报警器 防滑扶手 养老介护家具 大号开关 插座 出入宽度750mm以上 护 卫生间 马桶 选择坐便器形态 马桶带扶手靠背 设扶手 排水考虑静音 坐便器前方预留500mm以上的较大空间 坐便灯光 红外线控制开关 洗脸台 确保可坐在椅子上洗脸的空间 台面下端高630mm以上 向下倾斜的镜面 设小杂物收纳抽屉 带恒温器的单杠杆式混合栓 浴室 设置降板浴缸 高度450mm 浴池深度500 560mm左右 浴池底面使用防滑材质或防滑垫 排水沟及门口设置不锈钢网格排水 浴缸一侧设置可坐下来的宽台面 按压式排水口 无需弯腰操作 墙上设软质树脂扶手 浴缸内部把手 稳定身体 安全设置 呼救装置 防滑地板 出入无高差 采暖设置 保温和换气 充足照明 带窗拉门 淋雨设坐板 考虑陪同人空间 养 厨房 收纳 抽屉选择可单手操作的轻便类型 滑动网框 旋转隔板 选用可自由改变收纳高度的 带电动升降功能的吊柜 充分利用中部空间收纳 其他设备 门窗隔扇便于开关的拉门开口宽度在800mm以上 水栓单杠杆式混合水栓冷热水设备 地面即使湿了也不打滑 耐脏 易于清洁的材质 照明操作台上方 顶柜下方加设灯带 台面 台面高度降低为1400mm 普通为1550mm 降低上柜高度离地800mm 普通850mm 烹饪台下确保腿的空间 安全设置 使用煤气的烹饪器具选带有安全装置的 推荐使用不出火的电磁烹饪器具 设置燃气漏气检测设备 火灾报警器及自动灭火装置和自动洒水装置等设备 境 阳台 晾衣架 晾衣杆高度在1600mm左右 比较方便 增加低矮的可收纳晾衣架 方便轮椅者使用 扶手 防跌落措施 护墙高度在650mm 1100mm 应在地面上方1100mm以上设置 护墙高度在300mm 650mm 应在护墙上方800mm以上设置 护墙高度不足300mm时 应在地面上方1100mm以上设置 护墙高度650mm以下时 扶手应位于地面 护墙或窗台上方800mm以内其扶手柱之间净距离应 110mm 采用防滑抗菌的材质 出入口高低差 出入口容许出现以下垂直高低差180mm 设有踏板时 为360mm 以下的台阶状高低差阳台与踏板 踏板与室内之间的高低差均在180mm以下 照明 增加射灯等间接光源 阳台为100lx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 交流空间 活动室 健身等 走廊北侧 走廊南侧 每隔几个房间设置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 交流空间 活动室 健身等 走廊北侧或加宽走廊空间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 交流空间 活动室 健身等 办公区与养护单元之间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 交流空间 活动室 健身等 在一些机构养老设施中 千篇一律的走廊和一模一样的房间非常单调 同样的情景反复出现会使人感到迷惑 混乱 有意义的目的地 如社交空间 休息空间 娱乐空间等 它们改变了步行的体验 从无目的的漫游转变为有目标的积极探索 有意义的目的地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 交流空间 活动室 健身等 空间环境的设计上 行进的距离应尽可能缩短 尤其是到卫生间的距离 路径中尽量减少障碍物 如墙 家具 地面插座等 地面要平整防滑 路径的宽度要适宜 通过增加信息刺激强度 如色彩 造型 声音 光线 目标大小等方面 各类标识系统 操作面板上的字体应稍大一号 提高对比度 标识系统应设置在醒目位置 且应利于使用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标识的信息 通过材质和色彩的变化提示分区 高差 转弯处 电梯轿厢三面宜有按钮以方便乘坐轮椅的老人 按钮注有盲文供盲人识别 同时宜有面板显示和声音提示层数的系统等 消除环境障碍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 交流空间 活动室 健身等 小型活动空间的组合 04 公共空间设计 厨房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餐厅 餐厅可按床位集中布置 也可根据养护单元分散布置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餐厅 物理环境 要考虑步行者 拄杖者和轮椅使用者的人体尺度和机体功能 例如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 可调节高度的桌子等等 灵活拼接组合 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如家属探望 集体活动等需要更大的餐桌 由于有相互的干扰和不可预计的刺激 可以提供多个不同类型的用餐空间 04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餐厅 养护区餐厅使用具有时间集中性 是功能复合型最强的空间 承载着老年人餐饮 娱乐 活动 看电视 书报 下午茶等需求 通过座椅的摆放组成多种静态或者动态空间 04 公共空间设计 洗浴间 日本特别养护老人院中公共浴室通常为每层设置一个小型的 而介助浴室和机械浴室往往集中设置在一起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 人均浴室面积为2 53 04 公共空间设计 洗浴间 自理老年人公寓中老年人房间内均设立独立卫浴 不能自理老人生活楼内 在建筑一层设置公共浴室 并且引进洗浴器械 可同时由多人协助洗浴 公共浴室有很多种类 包括一般浴室 介助浴室和机械浴室 由于公共浴室是我国老年护理机构中相对缺乏空间 可参考日本相关案例的布置方式及面积尺寸 04 公共空间设计 洗浴间与洗手间 04 特殊空间设计 临终关怀 1 临终关怀病房宜设朝南向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 不宜设阳台 设置于底层的临终关怀病房 最好与室外康复花园连接 为临终老人提供室外生活的机会 2 临终关怀病房宜以套间为主 每套间内设临终关怀床位1张 家属陪伴床1张 同时设置有客厅 厨房 洗浴 卫生间等 应配备床头柜与护理站的紧急呼叫器 每床应有床栏及调节高度的装置 应设置储物柜 壁橱 没有家属陪伴的老人宜入住2 4人床的临终关怀室 缓解临终老人的孤独感 3 临终关怀组团内设计温馨的客厅及活动室 心理咨询室 满足老年人及家属的交流 缓解内心压力与痛苦 同时在较为隐蔽的地方需设置礼拜堂 04 辅助服务空间设计 洗衣房 污物处理室 洗衣间及附属空间的面积大小不宜小于50平方米 典型的洗衣房布局可参考图洗衣房近旁必须设置晾晒场 应设在能够接受阳光直射的地方 晒衣场的面积不应小于50平方米 洗衣房也可以分层设置 各层的洗衣间面积可相对较小 如需运送衣物 则应设置专用电梯污物室的面积不需要很大 通常5 10平方米 个即可 污物间往往与洗衣间靠近 并且接近后勤电梯 04 公共空间设计 卫生保健空间 诊疗室 一般布置成独立诊疗室 检查 诊疗分开 或套间诊疗室两种注射 输液观察室 紧邻布置 靠近候诊区 以躺卧输液床位为主 辅以部分坐姿输液 注 治疗室 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平方米 如设观察室 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如设康复室 应增加相应建筑面积 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 04 公共空间设计 卫生保健空间 心电图室 B超室 心电图室宜靠窗设置 合用时 B超室靠内设置 化验室 设在通风良好位置 宜分别设置洁污通道 药房 发药柜台考虑无障碍设计 高度0 75m 药房避免阳光直射 抢救室 宜设在一层并直通出入口 面积 24 门净宽 1 1m 04 公共空间设计 康复用房 康复训练室 多采用康复性器械和认知能力训练器具 物理治疗室和职业治疗室物理治疗室需要方整 平坦的空间以摆放各类设备器材 如按摩床 各类电疗仪器等 职业治疗室除需要摆放一些训练器材外 还会放置OT桌 综合训练台等 04 公共空间设计 多功能厅 多功能厅 室内地面平整 不做坡升 04 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原则要点 04 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1安全性及健康性这种被建筑物围合成的L型或者U型半围合式场地空间 能够提升安全感 场地环境中要考虑行动不便老人的畅达性 做到全园无障碍 有地形落差的需设置防滑坡道及栏杆扶手 为老人提供视觉 触觉双重安全感 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很差 易受周边喧器环境的影响 空气的污染也会对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产生极大影响 利用营造景观元素 绿化植物配置等相关方法和手段 为老年营造出一个相对安静和空气清新的环境 2舒适性与便捷性视觉方面包括以绿化配置为主的植物群落色彩搭配 户外景观小品的观赏性等 听觉方面包括营造安逸无噪音的环境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