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基础理论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 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 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 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藏即脏 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 指征象 形象 即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部的征象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学说 是通过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 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4 藏象学说 是以脏腑为基础 脏腑 是人体内脏的总称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可分为脏 腑 奇恒之腑3类 脏 心 肺 脾 肝 肾 合称为 五脏 腑 小肠 大肠 胃 胆 膀胱 三焦 合称为 六腑 奇恒之腑 脑 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 子宫 5 五脏的共同特点 形态上多为实质性脏器 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的共同特点 形态上多为空腔性器官 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 传化和排泄糟粕 奇恒之腑的特点是 其形态似腑 而功能似脏 异于寻常 故称 奇恒之腑 奇 字作 异 解 恒 是 常 的意思 6 素问 五藏别论 所谓五藏者 藏精气而不泻也 故满而不能实 六府者 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也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 对临床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般说来 病理上 脏病多虚 腑病多实 治疗上 五脏宜补 六腑宜泻 7 中医学以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作为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8 中西医脏腑关系名称相同 中医学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可能包含着西医解剖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 而西医解剖学中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 亦可能分散在中医学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中 中医学藏象学说中的脏腑 不单是一个解剖学概念 更是一个功能学的概念 9 五脏 心 心 位于左胸中 两肺之间 膈膜之上 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 外有心包卫护 心在五行属火 为阳中之阳 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与小肠相表里 心为 君主之官 生之本 五脏六腑之大主 一 概述 10 二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心主神志 11 1 心主血脉主 有主宰 主管的意思 血 血液 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脉 脉管 为气血运行的通路 中医又称其为 血府 心主血脉 是指心具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内运行 以营养全身各组织及器官的功能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2 心主血 心能推动和调控血液的运行及生成 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主要体现在 行血 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 生血 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功能 奉心化赤 心主脉 心能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运行 使脉道通利 血流通畅 营养物质输送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脉搏 人迎 寸口 趺阳 虚里 13 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 脉道通利与否 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 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 心 血 脉 三位一体 但其生理功能完成关键依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 心脏的正常搏动 主要依赖于心气 心气充沛 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 心率和心律 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的运行 周流不息 营养全身 而见面色红润光泽 脉象和缓有力等外在表现 血液的正常运行 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 14 因此 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是血液正常运行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心气充沛 动力 血液充盈 物质 脉管通利 通道 心 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 血 运于心脉系统的血液充盈 脉 与心相连的脉道通利畅达 心推动血液 运行于脉中 15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 1 面色红润2 舌色淡红滋润有光泽3 脉象和缓而有力4 胸部感觉舒畅 16 若心气不足 血液亏虚 则可见面色 舌色淡白无华 心慌心悸 脉象虚弱无力等表现 若瘀血阻滞 脉道不畅 则面色晦黯 唇舌青紫 心前区憋闷或刺痛 以及脉象结 代 促 涩等外在表现 17 2 心主神志心主神志 即心主神明 或称心藏神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如面色 眼神 言语 应答 肢体活动等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神气 狭义的神 即是指人的精神 意识 思维活动 藏象学说 并不否认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 并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五脏 且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18 生理 精神振奋 神志清晰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病理 失眠 多梦 健忘 精神不振 谵妄 昏迷等 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而 心主血脉 为 心主神志 提供了物质基础 心藏神则能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和血的正常循行 19 三 心的生理连属 心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 喜 有关 心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全身血脉都属于心 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 心开窍于舌 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 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 通过对舌的观察 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 心在液为汗 汗血同源 20 心包也称心包络 又称 膻中 指裹护在心脏外面的包膜 生理上 心包络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 病理上 具有 代心受邪 的作用 在临床上 多表现为心神病变 且多属热证 实证 如 外感热病中出现的高热 神昏 谵语等神志异常的病理变化 称为 热入心包 21 肺 一 概述 肺 位于胸腔中 左右各一 覆盖着五脏六腑 因此有 华盖 之称 肺在五行属金 为阳中之少阴 与大肠相表里 因肺叶娇嫩 不耐寒热 易受邪侵 故又有 娇脏 肺又称 相傅之官 娇脏 气之本 22 二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主气 司呼吸 肺主宣发 肃降 肺通调水道 肺朝百脉 主治节 23 1 肺主气 司呼吸肺主气 是指肺有主持人体之气的功能 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两个方面 肺主呼吸之气 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 吸入自然的清气 呼出体内的浊气 促进着气的生成 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主一身之气 两个方面 一是气的生成 特别是宗气的生成 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 因此 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与否 直接影响宗气和全身之气的生成 二是肺的呼吸运动 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4 2 肺主宣发 肃降宣发 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肃降 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功能体现于三方面 通过肺的呼吸运动 排出体内的浊气 将脾所转输的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 外达于皮毛 宣发卫气 调节腠理之开合 排除汗液 维持体温相对的恒定 肺主宣发的功能障碍 则肺气郁闭 呼吸不利 可出现胸闷 咳喘 鼻塞 喷嚏等病理现象 25 肺主肃降的功能亦体现于三方面 通过肺气的作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将吸入的清气及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肃降肺和呼吸道的异物 以保持其清洁和通畅 因此 肺失肃降 即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 咳痰 咯血等病理现象 26 肺的宣发和肃降 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 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在病理上又常常相互影响 因此 没有正常的宣发 就没有很好的肃降 没有很好的肃降 就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宣发 宣发和肃降正常则气道通畅 呼吸调匀 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 如果二者功能失去协调 就会发生 肺气失宣 或 肺失肃降 的病变 而出现喘 咳等肺气上逆之证 27 3 肺主通调水道肺主通调水道 又称主行水 指肺的宣发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 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的宣发 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 而且通过调节汗孔的开合排泄汗液 来调节水液的代谢 肺的肃降 将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 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 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故有 肺主行水 肺为水之上源 之说 若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常 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 成饮 甚则水泛为肿等病变 28 4 肺朝百脉 主治节肺朝百脉 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血脉会聚于肺 并经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然后再将富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 肺主治节 实际上是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调节呼吸功能 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 辅助心脏 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 运行和排泄 若肺的治节功能失常 则可见呼吸 水液代谢 气血运行的异常 进而影响相应脏腑的功能 29 肺在志为悲忧 悲忧 的情志活动与肺有关 肺在液为涕 鼻为肺窍 涕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 有润泽鼻窍的作用 肺在体合皮 其华在毛 皮肤 毛 汗腺依赖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 肺开窍于鼻 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 发音与肺有关 病理 鼻干燥 流涕 毛发干枯 声音嘶哑等 三 肺的生理连属 30 脾 一 概述 脾 位于中焦 在左膈之下 形如镰刀 脾在五行属土 为阴中之至阴 与胃相表里 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 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因而称脾胃为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及 仓廪之官 31 二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 脾主升清 脾主统血 32 1 脾主运化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 并进一步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主运化水谷 是指饮食物经胃和小肠消化和吸收后 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 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物质 然后 通过心肺的协同作用 把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 营养机体各组织器官 所以说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水液 是指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 脾能及时转输 并在肺和肾的协同作用下 化为汗或尿排出体外 33 当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时 消化吸收代谢良好 则气血旺盛 精力充沛 若脾虚化弱 健运失常 则可发生腹胀 纳差 便溏 倦怠等症状 也可因水液运化障碍而致水湿停滞 产生水 湿 痰 饮等病理产物 甚则导致水肿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说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34 2 脾主升清 升 指上升 清 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升清 即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 肺 头目 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 以营养全身 故说 脾气主升 或 脾主升清 脾的升清 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的 构成脏腑气机的一对矛盾运动 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若脾气不能升清 可出现神疲乏力 头目眩晕 腹胀 泄泻等症 脾气 中气 下陷 则可见久泄脱肛 甚或内脏下垂等病症 35 3 脾主统血 统 是统摄 控制的意思 脾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道中流行 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主要机理 实际是通过气的摄血来实现的 脾之所以能统血 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 脾的运化功能健旺 则气血充盈 而气的固摄作用就得以发挥 血液也就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 反之 脾的运化功能减退 则气血生化乏源 气血亏虚 气的固摄作用减弱 而导致出血 即 脾不统血 可见月经过多 便血 尿血 崩漏等 36 三 脾的生理连属 脾在志为思 思 的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化 升清功能有关 脾在体合肉 主四肢 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饮食 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 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运 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 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津中较为清稀的部分 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37 肝 一 概述 肝 位于右膈之下 腹腔之上 肝在五行属木 为阴中之少阳 与胆相表里 肝有主藏血为体阴 行疏泄而用阳的生理特点 别称 将军之官 刚脏 罢极之本 二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 肝主藏血 38 1 肝主疏泄 疏 即疏通 泄 即发泄 升发 肝主疏泄 是指肝气有主升 主动的生理特点 是调畅全身气机 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肝的疏泄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调畅气机 气机 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机的畅达协调 对保持机体的脏腑 经络 器官功能的正常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肝对气机的条达舒畅起有重要的疏通和条达的作用 因此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 则气机通畅 气血和调 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也得以协调 39 39 反之 则可导致气机紊乱 经络滞涩 脏腑机能失调 从而产生两种病理现象 第一 肝的疏泄功能减退 即肝失疏泄 气的升发条畅受阻 就会出现胸胁 两乳或少腹等部位的胀痛不适 精神抑郁不舒等症状 这就是所谓的 肝气郁滞 或 肝气不舒 第二 肝的升发太过 气的下降就不及 则可见头目胀痛 眩晕目赤 面红烦躁 易怒等症 这就是所谓的 肝气上逆 气升太过 则血随气逆 而导致吐血 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症状 甚则可以导致卒然昏不知人 称为气厥 40 二是调畅情志 肝的疏泄能调畅情志 是由肝调畅气机的功能派生的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气机调畅 气血和调 则心情易于开朗 肝气郁结 则心情易于抑郁 升泄太过 则心烦易怒 反之 长期的情志异常 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而导致相应的病理变化 41 三是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 与脾胃的升降密切相关 肝的疏泄功能异常 不仅影响脾的升清功能 在上则为眩晕 在下则为飧泄 而且也影响胃的降浊功能 在上则为呕逆嗳气 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 在下则为便秘 前者称作肝气犯脾 后者称作肝气犯胃 肝的疏泄还直接影响着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 肝气舒畅 则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 肝气郁结 则出现胁下胀满 疼痛 口苦 纳食不化 甚则黄疸等症 此外 妇女的排卵和月经来潮 男子的排精 与肝的疏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 42 2 肝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 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 但是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 情绪的变化 以及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 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也随之而有所改变 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 肝脏就把所贮藏的血液向外周输布 以供机体的需要 当机体在安静休息或情绪稳定时 由于全身活动量少 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相对减少 部分血液便藏之于肝 43 如果肝脏有病 就会影响到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 如果肝不藏血 则可发生血虚或出血 引起机体许多部分的血液濡养不足的病变 在妇女则会出现月经量多 甚则崩漏等症 如果肝血不足 则可发生两目干涩昏花 筋脉拘急 肢体麻木 失眠多梦等症 在妇女即可引起月经量少 甚则闭经 44 三 肝的生理连属 肝在志为怒 怒 的情志变化与肝有关 怒易伤肝 肝阴不足 肝阳上亢 易发怒 肝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全身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 爪为筋之余 爪甲赖肝血营养 视爪甲之荣枯可测知肝血之盛衰 肝开窍于目 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 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 肝在液为泪 泪有濡养 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 45 肾 一 概述 肾 位于腰部 脊柱两侧 左右各一 形如豇豆 肾在五行属水 为阴中之阴 与膀胱相表里 别称 先天之本 作强之官 及 封藏之本 二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肾主藏精 肾主水 肾主纳气 46 1 肾主藏精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精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 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 生殖功能和各脏腑功能活动的一切精微物质 而狭义之精 是指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 具有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成熟的作用 又称 生殖之精 47 肾所藏之精包括两类 即 先天之精 和 后天之精 所谓 先天之精 就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它与生俱来 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所谓 后天之精 是在出生之后 摄入饮食物 通过脾胃化生而成的 水谷精气 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主要依靠肾所藏之精的作用 先天之精 和 后天之精 来源虽然不同 但同归于肾 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 先天之精 有赖 后天之精 的不断培育和充养 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后天之精 的化生 又依赖于 先天之精 的活力资助 48 先后天之精在肾中密切结合而成肾中精气 精能化气 气能生精 充满生机活力 人从幼年开始 肾中精气逐渐成长 有齿更 发长等生理变化 到青春期 肾的精气开始旺盛 因而女子有月经来潮 男子有精液排泄 性机能趋向成熟 以后随着肾中精气的充盛 身体发育健全 生殖能力增强 但在进入老年以后 肾的精气逐渐衰少 性机能随之减退 以至消失 形体也渐衰老 所以 肾有推动人体生长 发育 促进性机能成熟的作用 如果肾的精气不足 就会影响到机体的生长发育 在小儿表现为生长迟缓 智力不全 在成人则为早衰和生殖功能障碍等 49 肾中精气 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 可分为肾阴和肾阳 肾阴是肾脏的阴液 包括肾脏所藏之精 与肾阳依附为用 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阳是肾生理功能的动力 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 对人体及其生理功能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 肾阴和肾阳 又称元阴和元阳 真阴和真阳 是机体各脏阴阳的根本 二者之间 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 维护着各脏阴阳的相对平衡 所以 中医很重视肾的生理作用 称 肾为先天之本 50 2 肾主水 肾主水液 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故又称之为 水脏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 津液的代谢 是通过胃的摄入 脾的运化和转输 肺的宣散和肃降 肾的蒸腾气化 以三焦为通道 输送到全身 经过代谢后的津液 则化为汗 尿和气排出体外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龙虾体育赛事赞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电力交易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办公物业管理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超塑化剂液体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4年收银审核员高分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音乐版权运营模式2025年创新报告:科技引领产业升级新趋势
- 幼儿园启蒙语言教学活动方案
- 基金银行期货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安全作业人员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冬季八防安全培训内容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股权转让担保责任及权益保护合同
- 1 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2025医院防控试题及答案
- 禁毒办案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收费知识培训
- 专题22.6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校园“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课件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试卷及答案
- 2025年N1叉车司机模拟考试10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