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泻下药.ppt_第1页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ppt_第2页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ppt_第3页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ppt_第4页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第七章泻下药 1 了解泻下药的含义 分类 掌握泻下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 掌握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 功效 药理和临床应用 3 熟悉芒硝和番泻叶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 第一节概述 定义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 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分为攻下药 大黄 芒硝番泻叶 芦荟 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 甘遂 大戟 芫花 巴豆 牵牛子 商陆 3 用于热结便秘 寒积便秘 肠胃积滞 实热内结以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候 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 水饮内停证候与胸膜炎 肝硬化腹水 右心功能不全时相似 表现为胸腹积水 4 里实证 病理过程 便秘 发热 腹痛 炎症等 主要病因 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 病原微生物感染 泻下药 里实证 胃肠积滞 实热内积 水饮内停 一 与泻下药有关的概念 6 常见疾病 1 急腹症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胆道感染急性囊尾炎 急性肠梗阻2 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性肝炎暴发性痢疾3 内科疾病 肝硬化腹水 渗出性胸膜炎老人 幼儿及产后便秘等 7 8 1 泻下作用 2 利尿作用 3 抗病原体 4 抗炎作用 5 抗肿瘤作用 二 共同的药理作用 泻下作用 化学性刺激 大黄 巴豆容积性刺激 芒硝润滑性泻下火麻仁 蜂蜜 9 刺激性泻下 本类药及其复方均能使肠蠕动增加 具有不同程度的泻下作用 大黄 番泻叶 芦荟等含的结合型蒽苷 牵牛子中所含牵牛子苷 巴豆所含巴豆油以及芫花中芫花酯均能强烈刺激肠黏膜 产生泻下作用 为刺激性泻药 芒硝 硫酸钠 为容积性泻药 火麻仁 郁李仁等有润肠通便作用 作用机理 结合型蒽苷 小肠吸收 蒽酮的胆碱样作用 M R兴奋 肠蠕动 抑制肠平滑肌上Na K ATP酶 作用部位 大肠 注意 煎煮和炮制方法 蒽苷的水解 继发性便秘 鞣质 泻剂结肠 泻剂结肠 指长期应用泻剂 接触性泻药为主 损害结肠神经系统导致肠动力障碍 对泻剂反应性明显下降 使病人对泻剂产生依赖性的一种状况 是慢传输性便秘的一种重要的临床类型 肠动力减弱 平滑肌及壁内神经病变 胆碱受体的变化等 利尿 以峻下遂水为明显 13 芫花 甘遂 牵牛子 商陆等均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大黄蒽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Na K ATP酶 有轻度利尿作用 利尿 改善肾功能 大黄酸 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po 利尿Na K 抑制肾髓质Na K ATP酶 大黄 改善肾衰动物模型的指标异常 氮质血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肯定 15 抗病原体 大黄 芦荟中所含大黄酸 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 对多种致病菌 某些真菌 病毒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 商陆煎剂 芫花提取物以及番泻叶 巴豆等对肺炎球菌 流感杆菌 痢疾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 16 抗炎 大黄和商陆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能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及后期的肉芽组织增生 大黄素可抑制单核吞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TNF 白细胞介素1 6 8 IL 1 IL 6 IL 8 等炎性细胞因子 同时还能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上述细胞因子的分泌 商陆皂苷兴奋垂体 肾上腺皮质发挥抗炎 大黄抗炎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关 17 抗肿瘤 大黄 芦荟 商陆 芫花 大戟均有抗肿瘤作用 大黄酸 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能抑制小鼠黑色素瘤 乳腺癌和艾氏腹水癌 第二节常用药物 18 大黄 19 一 概述 20 功能与主治 主要成份 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实热便秘 积滞腹痛 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血热吐衄 目赤咽肿 肠痈 痈肿疔疮瘀血经闭 跌打损伤 1 蒽醌衍生物结合型蒽苷 蒽醌苷 双蒽酮苷 泻下游离型蒽醌 大黄酸 大黄素 抗菌2 大黄多糖 鞣质 没食子酸等 药动学 大黄蒽醌衍生物口服易吸收 人和动物口服大黄素 大黄酸2 3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 6 8小时尿中深度达高峰 主要分布在肝 肾和胆囊 在肝脏进行氧化和结合代谢 使非极性基团转化为极性基团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易于排出 大黄蒽醌衍生物主要由粪便和尿中排出 约50 在体内被破坏 21 二 主要药理作用1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 泻下有效成份 结合型蒽苷 番泻苷A作用最强作用特点 泻下作用与炮制有关寒积便秘无效 22 泻下机制 结合型蒽苷 小肠 大肠 口服 大部分 肝脏 小部分 苷元 转化 细菌水解 苷元 苷元刺激肠粘膜及肠壁肌层神经丛 促进肠蠕动泻下大黄酸抑制Na K ATP酶抑制水份吸收溶积增大泻下 23 2 保肝 利胆 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经细胞再生 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 促进肝脏血液循环 改善微循环 促进胆汁分泌 疏通胆管 促进胆囊收缩 松驰奥狄氏括约肌 24 3 胃粘膜保护 抗急性胰腺炎 大黄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 能促进胃黏膜PGE生成 增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 大黄鞣质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可减少胃液分泌量 降低胃液游离酸度 大黄的有效成分对多种胰酶有抑制作用 如大黄素对胰蛋白酶 芦荟大黄素对胰弹性蛋白酶 大黄酸对胰激肽酶 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对胰蛋白酶与胰激肽释放酶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5 4 利尿 改善肾功能 大黄素 大黄酸 芦荟大黄素灌胃给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尿中Na K 排出增加 给药后2 4小时利尿作用达高峰 大黄利尿作用与对肾髓质Na K ATP酶的抑制作用有关 使Na 重吸收减少 排出增加 大黄对氮质血症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有治疗作用 能明显降低血中非蛋白氮 延缓慢性肾衰的发展 大黄可使喂饲腺嘌呤所致慢性肾衰模型动物血中尿素氮 BUN 和肌酐 Crea 的含量明显下降 26 5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止血 大黄能缩短出血时间 作用确切 见效快 所含d 儿茶素 没食子酸为其有效成分 止血作用环节为 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功能 有利于血栓形成 使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 凝血时间缩短 降低抗凝血酶 AT 活性 收缩损伤局部血管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7 改善血液流变性 大黄 主下瘀血 破癥瘕积聚 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使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降低 大黄抑制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 提高血浆渗透压 使组织内的水分向血管内转移 使血液稀释 从而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微循环障碍 28 降血脂 大黄可使高脂模型动物TC TG LDL VLDL及过氧化脂质明显降低 有效成分为蒽醌类 儿茶素等化合物 29 5 抗病原体 抗炎 抗肿瘤 免疫调节 抗病原体 体外实验表明 大黄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葡萄球菌 链球菌 淋球菌最敏感 其次为白喉杆菌 炭疽杆菌 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 抑菌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酸 大黄素 芦荟大黄素 抗炎 大黄对多种实验性炎症模型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 对切除双侧肾上腺大鼠仍有抗炎作用 说明大黄抗炎作用可能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关 30 抗肿瘤 大黄蒽酮衍生物 大黄酸 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 对小鼠黑色素瘤 乳腺癌 艾氏腹水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d 儿茶素能抑制淋巴肉瘤的生长 免疫调节 大黄可显著提高感染模型动物的免疫功能 并在体内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31 6 抗过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 大黄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 是一种抗氧化剂 能清除O2和 OH 并能抑制 OH诱导的小鼠肝脏匀浆上清液过氧化脂质生成 其作用生品 酒炙品 清炒品 32 2 其他药理作用 33 强心 抗精神病 小结 大黄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 与其荡涤肠胃 攻积导滞 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是泻下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 抗炎 免疫调节以及清除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等作用 大黄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是蒽醌类衍生物 大黄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 降血脂作用 抗肿瘤作用 则是大黄功效的现代进展 34 现代应用 1 便秘及各种急腹症 2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3 急性感染性疾病 4 各种出血性疾病 治疗胃溃疡 高脂血症 病毒性肝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 慢性前列腺炎等 35 芒硝 36 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芒硝的精制结晶 又称玄明粉 元明粉 主要成分为硫酸钠 Na2SO 10H2O 1 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芒硝具有泻热通便 润燥软坚 清火消肿之功效 用于实热便秘 大使燥结 积滞腹痛 肠痈肿痛等症 外治乳痈 痔疮肿痛 芒硝主要成分为硫酸钠 口服后硫酸钠水解产生大量硫酸根离子 不易被肠壁吸收 使肠内渗透压升高 阻止肠腔内水分吸收 致肠容积扩大 肠腔扩张 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 37 2 其他药理作用 l 利胆口服小剂量芒硝 可刺激小肠壶腹部 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 胆道括约肌松弛 故能促进胆汁排出 2 利尿4 3 无菌硫酸钠静脉注射 有利尿作用 38 3 抗肿瘤玄明粉可使致癌剂促癌和诱癌率明显下降 其抗癌机理可能与酸化肠内环境 减少脱氧胆酸含量 抑制肠上皮细胞DNA合成 降低对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关 4 抗炎作用10 25 硫酸钠外敷可加快淋巴循环 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 而具有抗炎作用 39 现代应用 1 便秘一次6 8g 温开水溶后内服 2 急性乳腺炎用芒硝局部外敷 此外 芒硝外用还可回乳 3 肛肠病用3 玄明粉坐浴 治疗痔疮 肛裂 肛瘘等常见肛肠病急性炎症期 效果良好 4 泌尿科病4 3 硫酸钠无菌溶液静滴 可作为利尿剂治疗无尿症和尿毒症 40 番泻叶 41 番泻叶 异名泻叶 泡竹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为刺激性泻药 通过肠粘膜和神经从刺激肠蠕动 属于猛药 建议尽量少用 作用于结肠 一般几个小时内生效 42 药理药性 含有番泻甙A及番泻甙B 并含葱酮衍生物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酸等 具有番泻叶可作药用泻下作用及抗菌作用 番泻叶还有箭毒样作用 番泻叶性味苦 凉 功能 泻热利肠府 通大便 现代实用中药 说它 少用为苦味健胃药 能促进消化 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 欲其大泻则服40 60毫升 作浸剂 约数小时即起效用而泄泻 番泻叶作用较广泛而强烈 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便秘更适合 但平素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43 1 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 泻下本品含蒽醌衍生物 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更强 主要有效成分为番泻苷A B 作用机制同大黄 2 抗菌番泻叶水浸液 1 4 体外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醇提取物对多种细菌 葡萄球菌及白喉杆菌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有抑制作用 其水提取物则仅对伤寒杆菌有效 44 2 其他药理作用 l 止血番泻叶口服可增加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 缩短凝血时间 血浆复钙时间 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 有助于止血 30 番泻叶水浸液 在胃镜直视下喷洒于胃黏膜出血病灶 能即刻止血 2 番泻叶还有正性肌力作用和骨骼肌松弛作用 45 现代应用 1 便秘常用于习惯性便秘 用开水泡服 番泻叶3 9g开水浸泡后连饮数杯可代替清洁灌肠 还可用于截瘫患者的大便潴留及产褥期便秘 2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肠梗阻患者在补液 用胃肠减压管抽出胃内容物后 由减压管注入番泻叶浸液 效果较好 另外 对腹部手术后症候群 如腹胀腹痛等 消化功能障碍及并发症 肠粘连 感染 有较好疗效 46 3 急性胰腺炎番泻叶胶囊对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上消化道出血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单用番泻叶口服 即可收到较好的止血效果 5 慢性肾功能衰竭番泻叶5 10g 沸水l00 150ml浸泡2小时 过滤后分上下午2次服 同时静滴必需氨基酸及抗感染 纠正酸碱电解质平衡失调 47 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服用大剂量后可出现腹痛 但排便后自行缓解 本品可刺激盆腔神经 并使盆腔器官充血 故月经期及妊娠妇女慎用或忌用 48 芦荟 49 芦荟 芦荟属 学名 Aloe 通称芦荟 原产于地中海 非洲 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 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 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 主要因其易于栽种 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 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 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 洋芦荟 又名巴巴多斯芦荟或翠叶芦荟AloeBarbadensis AloeVera 库拉索芦荟 分布于非洲北部 西印度群岛 好望角芦荟 分布于非洲南部 元江芦荟等 50 主要成分 含有芦荟大黄素 Aloeemodin 芦荟大黄素甙 Aloin Barbaloin 芦荟大黄素甙的异构体异芦荟大黄素甙 Isobarbaloin 高塔尔芦荟素 Homonataloin 大黄酚 Chrysophanol 大黄酚葡萄糖甙 Chrysophanolglucoside 蒽酚 Anthranol 等蒽类及其甙类以及槲皮素 Quercetin 莰非醇 Camherenol 芦丁 Rutin 等黄酮类和葡萄糖 Glucose 甘露糖 mannose 阿拉伯糖 Ala binose 鼠李糖 Rhamnose 蔗糖 Susrose 木糖 Xylose 果糖 Fructose 葡萄糖醛酸 Glucuronicacid 等糖类物质 亦含有精氨酸 天冬酰胺 谷氨酸等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胆固醇 Cholesterol 菜油甾醇 Campesterol 谷甾醇 Sitoterol 51 1 与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 泻下芦荟中所含蒽醌衍生物 尤其是芦荟苷 能在肠道中释放出大黄素等产生刺激性泻下作用 芦基在所有大黄苷类药中刺激性最强 给犬 2 5g 猫 0 2 1g 口服芦荟可致泻 对离体小肠无促进蠕动作用 其泻下的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 2 保肝芦荟总苷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能降低CCl4或疏代乙酰胺引起的ALT升高 其作用强度接近于联苯双酯 52 2 其他药理作用 l 愈创作用芦荟的10 水浸液给予人工结膜水肿的家兔 可缩短愈合天数 对人工创伤的鼠背 有轻度的促愈合作用 近几年发现芦荟中多聚糖醛酸酯有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 以芦荟叶浆制成的含多糖类的凝胶制剂 可用于皮肤或其他组织创伤以及烧伤 这种芦荟凝胶的毒性较低 芦荟提取物做成油膏对局部照射X线小鼠有轻度保护作用 53 2 抗肿瘤 抗菌作用芦荟中蒽醌衍生物具有高效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在0 3 g ml浓度下对L929细胞杀伤活性达50 以上 对GM803和MethA在2 5 g ml时达50 以上杀伤活性 54 现代应用 1 便秘用于治疗热结便秘 一般服用8 12小时即可通便 2 外科感染对痈肿 扭伤 烧伤 以鲜芦荟叶捣碎外敷或绞汁涂患处 对局部炎症有消散止痛作用 促进软组织再生 加速愈合 不留瘢痕 55 56 火麻仁 为桑科一年生植物大麻CannabissativaL 的成熟果实 亦名麻子仁 伤寒论 大麻仁 药性论 冬麻子 食医心镜 味甘 性平 入脾 胃 大肠经 57 主要成分 大麻种子含脂肪油约30 榨出的新油 绿黄色 经久则变褐黄色 碘价为140 170 通常为150 166 属于干性油 油的脂肪酸 饱和的为4 5 9 5 不饱和的脂肪酸中 油酸约为12 亚油酸53 亚麻酸25 油中含一些大麻酚 又含植酸钙镁 Phytin 含率比叶 茎 芽中还多 种仁中含率可达1 种子含胡卢巴碱及dl 异白氨酸甜菜碱 尚含脂肪油约30 为干性油 油中含饱和脂肪酸6 8 13 8 油酸13 1 19 9 亚油酸43 58 亚麻酸14 27 此外含麻仁球朊酶 edesinase 及蛋白质等 58 功能 润燥 滑肠 通淋 活血 主治 肠燥便秘 消渴 热淋 风痹 痢疾 月经不调 疥疮 癣癞 内服 煎汤 9 30g 或入丸 散 外用 捣敷或榨油涂 59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 大麻种子含脂肪油约30 油的脂肪酸 饱和的为4 9 9 5 不饱和的脂肪酸中 油酸约为12 亚油酸53 亚麻酸25 油中含有大麻酚 亦含植酸钙镁 Phytin 种仁中含率为1 较叶 茎 芽中含率为高 60 另含微量生物碱 有毒蕈碱 Muscarine 葫芦巴碱 Trigonellin 胆碱等 并含有葡萄糖醛酸 甾醇 卵磷脂及维生素E2 维生素B1等 61 主要药理作用 1 缓泻作用本品能刺激肠黏膜 使分泌增加 蠕动加快 减少大肠吸收水分 有泻下作用 因其含脂肪油较多 故为润滑性泻药 62 2 降血压作用火麻仁酊剂去酒精做成乳剂 注入麻醉猫十二指肠2g kg 生药量 半小时后血压开始缓慢下降 2小时后约降至原来水平的一半左右 然心率和呼吸未见显著变化 63 正常大鼠灌服 血压也有显著下降 高血压病人试验服用火麻仁乳剂4周 血压由18 62 13 3kPa 140 100mmHg 降至120 80mmHg 15 9 10 6kPa 继续给予维持量5 6周 血压稳定于15 295 10 64kPa 115 80mmHg 且无不良反应 64 现代应用 1 治疗期前收缩炙甘草15g 人参6g 党参20g 生地30g 火麻仁 桂枝 麦冬 生姜 阿胶 烊 各9g 大枣6枚 除阿胶外其余药加水煎取汁 加入清酒10ml 另将阿胶略加开水炖化 分3次入药 汁搅匀服 1剂3次 1天服完 也可随证加减 治疗期前收缩33例 痊愈46 好转27 无效27 有效率为73 65 2 治疗单纯性肥胖 消胖灵 每次1 2袋 每日服3次 药物组成为 决明子30g 泽泻 郁李仁各15g 火麻仁 山楂各10g 减肥茶 每次10g 每日1 3次 开水冲服 药物组成为 番泻叶 桃仁 猪苓 枳壳 黄芪各10g 30天为1疗程 治疗96例 有效79例 疗效优于西药潘特生治疗组 服中药后绝大多数无不良反应 少数人有轻微腹泻 肠鸣及便前腹痛等 均可自行缓解 66 毒副作用 本品含有毒蕈碱及胆碱等 若大量食入 60 120g 可发生中毒 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 呕吐 头晕 胸闷 腹泻 四肢麻木 烦躁不安 精神错乱 手舞足蹈 谵语 狂躁 脉搏增速 瞳孔散大 昏睡以致昏迷 临床报道 上述症状大多在食后0 5 2小时内发病 最长12小时 中毒程度之轻重与进食量的多少成正比 但其病理变化是可逆的 预后良好 果皮中可能含有麻醉性树脂成分 故用时宜除净果皮 以防中毒 67 注意事项 宜忌 多食损血脉 滑精气 妇人多食发带疾 食性本草 肠滑者尤忌 本草从新 68 69 大戟 大戟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EuphorbiapekinensisRupr 或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芽大戟KnoxiavalerianoidesThorel的根 味苦 辛 性寒 有毒 入肺 脾 肾经 功能 泻水逐饮 通利二便 消肿散结 主治 水肿 水臌 痰饮 瘰疬 痈疽肿毒 内服 煎汤 1 5 3g 或入丸 散 外用 煎水熏洗 70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 大戟根含大戟甙 Euphorbon 生物碱 大戟色素体 Euphorbia A B C 新鲜叶含维生素C 红芽大戟根含游离蒽醌类和结合性蒽醌类 从红芽大戟根中分得 丁香酸 Syringicacid 虎刺醛 Damnacanthal 甲基异茜草素 Rubiadin 红大戟素 Knoxiadin 及3 羟基巴戟醌 3 Hydroxy morindone 等 71 主要药理作用 1 泻下作用大戟根的抽提物确有致泻作用 热水抽体物对猫有剧烈泻下作用 主要系因其刺激肠管 引起肠管蠕动增加所致 京大戟的泻下作用比红芽大戟强 有报道指出 各种京大戟煎液对小鼠主体回肠均有兴奋作用 肠蠕动增加 肠平滑肌张力提高 其收缩强度似有随炮制醋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 其中50 70 浓度的兴奋作用特别明显 72 2 利尿作用实验表明 大戟根皮的乙醇提取液注射于动物 血压轻微上升 肾容积明显缩小 但无论剂量大小 均无利尿作用 健康人口服大戟煎剂 亦未见到明显利尿作用 如先给大鼠造成实验性腹水 而后再服用大戟的煎剂或醇浸液 则能产生明显的利尿作用 提示大戟的利尿作用可能与动物的机体状态有关 73 3 其他作用大戟根皮的乙醇提取物能引起动物的末梢血管扩张 兴奋妊娠离体子宫 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74 4 大戟与甘草配伍应用的研究动物实验证明 小鼠腹腔注射大戟与甘草的混合乙醇浸出液 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比单独应用大戟时小数倍 提示二者配伍时大戟的毒性明显增加 且其毒性随甘草的用量增加而增强 75 如果将大戟和甘草分别浸出 然后再行混合注射时 毒性虽减 然仍比单用者大 小鼠口服大戟与甘草的煎剂亦获同样结果 对实验性腹水的大鼠口服大戟煎剂或酒精浸液 均可产生利尿和泻下作用 但若与甘草合用 其作用即受明显抑制 因此 欲使大戟的利尿和泻下作用得以发挥 则不宜与甘草配伍应用 76 现代应用 1 治疗渗出性胸膜炎陈大戟 陈甘遂各4 5g 苦葶苈 浙贝母 白芥子 三七各15g 薤白头 紫丹参各30g 白桔梗6g 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晒干 每日服2次 每次3g 1周为1疗程 治疗8例 全部治愈 77 2 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大戟根洗净去粗皮 切片 每500g以食盐10g 加水适量拌匀 吸入后晒干或烘干呈淡黄色 研细末装入胶囊 日服2次 每次0 5 0 6g 隔日1次 空腹温开水送下 6 9次为1疗程 观察60例 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 一般经治5 7天后水肿即完全消失 患者服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 呕吐 腹泻 其泻下作用常在服药后2 4小时最为剧烈 如症状严重 可进食水果或冷糖开水 反应即可减轻 78 3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红芽大戟 青黛 冰片等量 蟾蜍少量 共研细末 与捣烂的去皮去毛仙人掌掺和搅匀 外敷每日2 3次 治疗80例 痊愈46例 显效33例 无效1例 79 4 治疗淋巴结核红大戟 甘遂 白芥子各15g 朱砂10g 将上药研末制成黄豆大蜜丸 成人每次服1 2丸 每日3次 饭后服 小儿酌减 治疗95例 痊愈86例 好转4例 无效5例 治愈者2年以上随访 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