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理论课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篮球理论课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篮球理论课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篮球理论课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篮球理论课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篮球理论课教案 1 课的内容 一 篮球运动的起源及篮球场地介绍二 篮球运动发展简述三 篮球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处理 2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本讲使学生一般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 篮球场地的一般情况 二 篮球运动的演进过程及各发展时期的特点 三 使学生充分认识篮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预防的必要性 掌握出现运动损伤后简单的处理方法 四 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 热爱篮球运动 积极参加篮球运动 3 问题 篮球这项运动是谁发明的呢 4 一 篮球运动的起源及篮球场地介绍 1 篮球运动的起源篮球运动在1891年美国的马萨诸塞州 春田市 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由体育教师詹姆士 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 他看见学生 儿童经常用球向桃筐内做投准练习的游戏而受到启发 于是 他就设计将两只桃筐分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 桃筐上沿距离地面3 05M 用足球作比赛工具 向篮内投搓 球进入篮筐得1分 按得分多少决定胜员 以后逐步将竹篮筐改为活底的铁质球篮并挂上线网 1892年奈 史密斯博士制订了13条规则 比赛人数从开始的10人 9人 7人 最后定为5人 时间为上 下半场各15分钟 1893年 这种掷准游戏因为是使用桃篮和球 史密斯博士把它取名为 篮球 比赛的器材也发展近似现代的篮球 篮板 篮圈和篮网 5 6 7 8 3 比赛用球的标准 NBA比赛专用篮球 斯伯丁篮球的标准 斯伯丁篮球 按型号分为 7 6 5 31 标准男子比赛用球 重量600 650g 圆周75 76cm2 标准女子比赛用球 重量510 550g 圆周70 71cm3 青少年比赛用球 重量470 500g 圆周69 71cm4 儿童比赛用球 重量300 340g 圆周56 57cm 9 二 篮球运动的演进过程 1 初始试行时期 2 完善传播时期 3 普及发展时期 4 全面提高时期 5 创新发展时期 10 现代篮球运动由游戏演进为竞技篮球运动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 它经历了以构思设计 初始尝试 建章完善 推广宣传 立项入世 创新发展等六个阶段 若以其活动的方法和规则完善的过程划分 可简要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1 一 初始试行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初始时期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 无人数 场地设备的限制 渐渐的在活动实践中增加了一些场地设备 人数等规则要求 如篮筐可设置于地面 也可悬于空间靠挂 场地有了大小规定 游戏时的动作行为也有了简单的要求等 12 二 完善传播时期20世纪30 40年代末这一时期 篮球运动向五大洲传播后 逐渐被各国青年人所喜爱 于1932年在日内瓦成立 国际篮球联合会 国际篮球联合会 InternationalBasketballFederation FIBA 是一个国际性的篮球运动组织 由世界各国的篮球协会组成 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它负责制定国际篮球球例 制定篮球比赛用的篮球场和篮球规格 例如 篮球框的高度 篮球场的长阔度 禁区的大小 三分线的距离和比赛用球等 控制球员的调动 任命可以在国际篮球比赛执法的球证和举办大型篮球比赛 由1932年成立至今 共有213个会员国家 初步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 明确规定了上场参赛的人数和时间 进一步划分了比赛场地的不同区域 篮球场地 设备进一步规范 并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列为男子竞赛正式体育竞赛项目 13 14 三 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 70年代末篮球运动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普及 各大洲国家组织了频繁的竞赛活动 男女世界篮球锦标赛试行 篮球运动逐渐家喻户晓 篮球技 战术创新发展 比赛场地设施及罚则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促进运动技术 战术的快速发展 形成了科学的攻防体系 15 四 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 80年代末这一时期篮球运动员的身高 控空高度和攻守速度明显提高 篮球运动被称为 巨人 们的游戏 高智慧 高技巧 高对抗 高速度 高比分的抗争称为当时篮球运动新时期发展的新趋势 增加了追加罚球和三分球的规定 调整了进攻时间 女子篮球运动被列为第21届奥运会竞技项目 掀起第二次发展高潮 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人口增多 竞技化水平提高 国际强队增多 16 场地区域改进图 17 五 创新发展时期1990年至今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20世纪90年代同意了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比赛美国 梦之队 在西班牙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展示了世界最高水平篮球运动技艺 引起了国际篮球界的关注 世界篮球运动由此跨向科学化 智谋划 竞技化 技艺化 凶悍化 多变化 职业化 产业化融于一体的当代化方向发展 掀起带三次发展高潮 18 这一时期 篮球运动技术动作不断创新 战术精湛 力求实效阵型多变 高空争夺更趋凶悍 竞技艺术更显观赏性 全场比赛改上下半场为4节 每节10分钟 实习三人裁判制 交替拥有球权等 19 四 篮球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与处理 1 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运动损伤的发生并非偶然 有一定的规律 思想上要重视 潜在因素 运动项目不同 技术特点也不同 对机体活动都有特殊的要求 这种特殊要求就会成为一个潜在的致伤因素 如 篮球运动经常是跑动 急停 转身 起跑 落地缓冲等动作 膝关节处于半蹲 处于受伤位置 发生韧带撕裂 骨髓劳损 踝关节落地不稳或被别人踩等而造成韧带撕裂 排球同样如此 直接因素 认识不足 准备活动不充分 忽视自我保护 2 预防措施 重视准备活动 加强易受伤部位的锻炼 加强自我保护 20 3 处理方法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擦伤 刺伤 裂伤其特点是均有创口和出血 初步处理时要注意保护伤口 以免发生伤口感染 用干净纱布和毛巾包扎 迅速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挫伤 扭伤 拉伤 包括肌肉 韧带撕裂 表皮不出血 内出血 主要症状为 受伤部位肿胀 疼痛 活动受限 处理方法 损伤后均有内出血发生 应尽快止血 减少血肿 A 立即冷敷 抬高伤部位 目的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 达到止血目的 B 活血去瘀 消肿止痛 24 48小时后进行 热敷 毛巾 活血 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C 加强功能锻炼 使受伤部位尽快恢复功能 活动幅度应循序渐进 不造成再度损伤为原则 关节脱臼 骨折易脱臼关节 肩关节 肘关节处理方法 脱臼后对其关节部位不能乱动 迅速到医院进行复位 对于骨折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1 想一想1 你知道的国际性篮球组织有哪些 2 你们知道现在的篮筐距离地面有多高 3 你知道哪些篮球技战术 4 说说你们喜欢的篮球明星 22 课的内容 一 篮球运动技术分类二 篮球运动战术分类及配合方法 23 课的任务 通过讲授使学生一般了解篮球运动技 战术分类及配合方法 加强学生对篮球运动技 战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运用到实战中去 24 一 篮球运动技术的分类 篮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为了一定目地的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也是篮球运动中攻守动作体系的总和 是篮球比赛的基础 随着篮球运动进攻与防守的发展 规则的变化 队员的身高 身体素质的提高 比赛愈来愈激烈 双方的对抗加剧 促使各类技术动作方法不断改进 完善和创新 这就对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概括的说 先进的技术必然促进战术的发展变化 战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又反过来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而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两者间相互影响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 篮球技术分为进攻与防守两大类 进攻技术 传接球 投篮 运球 持球突破 抡进攻篮板球 进攻中的移动 防守技术 防守对手 抡球 打球 断球 抡防守篮板球 防守中的移动 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中都有移动 抡篮板球 各类动作又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各种动作方法又都可能在不同条件下去完成 25 1 移动 是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为了改变位置 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在进攻中运用移动是为了摆脱防守 在防守中运用移动是为了防住对手 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 也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项基本动作 26 起动跑 变速跑 变向跑 侧身跑 后退跑跳 单脚起跳 双脚起跑急停 跳步急停 一步停 跨步急停 两步停 转身 前转身 后转身滑步 侧滑步 前滑步 后滑步后撤步攻击步绕步碎步 移动 27 2 传接球 传球是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转移球的方法 接球是获得球的动作 传接球是进攻人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 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 传接球技术的好坏 直接影响战术质量和比赛的胜负 准确巧妙的传球 能够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 创造更多 更好的投篮机会 传球分为单手和双手两大类 有原地 行进间和跳起之分 方式较多 主要靠前臂的伸 摆和手腕 手指的用力 28 双手胸前传球双手低手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双手反弹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单手反弹传球单手肩上向后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勾手传球 双手接胸部高度的球双手接头部高度的球双手接低于腰部的球双手接反弹球双手接地漆球单手接球 29 3 投篮 投篮是进攻队员将球投入篮筐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的总称 是篮球运动主要的进攻技术 唯一的得分手段 投篮动作较多 可以分为单手 双手两种 可以在原地 行进间和跳起空中完成 30 双手胸前投篮双手头上投篮单手肩上投篮单手头上投篮 原地 单手肩上投篮单手低手 高手投篮双手低手投篮正 反手勾手投篮 行进间 单手肩上投篮单手头上投篮双手头上投篮 原地跳起 运球急停跳起投篮接传球急停跳起投篮转身跳起和跳起转身投篮 急停跳起 单 双手补篮 单 双手扣篮 31 4 运球 运球技术的关键是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脚步移动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协调配合 运球技术水平的高低 对于组织战术配合 突破严密的防守具有重要作用 运球技术动作较多 可分为 高运球 低运球 运球急停急起 体前变向运球 变速运球 背后运球 运球转身 胯下运球 5 持球突破 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较强的技术 良好的突破技术 能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 创造进攻机会 造成对手犯规 持球突破技术可分为 交叉步突破 同侧步突破 前转身突破 后转身突破 32 6 抡篮板球 是指比赛中双方队员争投篮未中从篮板或篮圈反弹下来的球的技术 抡篮板球是获得控制球权的重要来源 攻守转换的关键是战胜对手的重要因素 分为 抡进攻篮板球 抡防守篮板球 进攻篮板球 指进攻队员抡本队投篮未中的球 防守篮板球 指防守队员争抡对方投篮未中的球 33 7 防守对手 是防守队员合理的运用脚步移动和手臂动作积极抡占有利位置 阻挠和破坏对手的进攻意图和行动 并以争夺控制球为目的 防守对手既是个人防守技术 又是集体防守的基础 分为 防守无球队员 防守有球队员两种 防无球队员 绝大部分时间 主要任务是不让或少让对手在有效的攻击区内接球 尽可能地抡断 干扰传向自己所防对手或超越自己防区的球 防有球队员 主要任务是尽力干扰和破坏对手投篮 堵截对手运球突破 积极抡 打 断球 力争获得控球权 34 8 抡球 打球 断球抡 打 断球是防守中具有攻击性技术 大胆 果断 准确的运用抡 打 断球技术能破坏对方的进攻 为反击创造条件 抡球 从进攻队员手中夺取球的方法 动作快 敏捷 打球 看准机会打掉对方手中的球 判断准 下手快 断球 截获对方传球的方法 反应迅速 35 二 篮球战术分类及配合方法 篮球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大部分 进攻战术 主要有 传切 掩护 突出 策应等基础配合和快攻 进攻人盯人 进攻区域联防等全队进攻战术 防守战术 主要有 关门 交换 挤过等基础配合和防守快攻 人盯人防守 区域联防等全队防守战术 传切 进攻队员之间利用传球 切入技术组成的配合 有一传一切 空切等 掩护 用身体挡住防守者的移动路线 使同伴借以摆脱防守 分为前 侧 后掩护 突分 持球突破摆脱防守 遇防守队员时 传球给同伴 36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关门配合 是指临近的两个防守队员协同防守突破的配合方法 挤过配合 对方做掩护时 防守者采用积极的移动破坏掩护的方法 交换配合 破坏进攻队员掩护时 防守队员之间彼此及时交换自己所防对手的一种配合方法 进攻与防守战术的整体配合 快攻 是指以最快的速度 最短的时间 乘对方立足未稳 果断而合理进行攻击的一种进攻战术 形式 长传快攻 短传结合运球推进快攻两种 快攻的战术结构分为 发动与接应 推进 结束三部分 发动与接应 是前提 一般有抡后场篮板球发动 抡断球发动掷后场端 边线球发动 跳球发动等时机 接应有固定接应 机动接应两种 推进 接第一传的配合 是快攻的桥梁 分为传球推进 动球推进 视场上防守情况而定 结束 指快攻进行到前场最后完成攻击所运用的配合 37 防守快攻 有组织地运用封 堵 夹 抡 断等个人战术行动 抑制和破坏对方快攻的一种战术 防守快攻的方法 A 积极拼抡篮板球 破坏对方快攻第一传 为防守快攻争取时间 B 堵截快攻第一传和接应是制止对方发动快攻的关键 C 控制对方的推进与进攻队员保持一定距离 边防边撤 达到减缓对手推进的速度和及时组织防守的目的 D 防守快下队员 干扰和打断快攻传球 区域联防 指进攻转入防守时 防守队员退回半场 按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 并与同伴协同防守形成一定的队形 特点 位置较为固定 分工明确 有利于组织后场篮板球发动快攻 缺点 容易在局部造成被对方以多打少 形式 2 1 2 2 3 3 2 1 3 1等 38 2 1 2 防守分布较均匀 移动距离近 便于协作控制篮下 不利于中远投 底线夹击防守配合 2 3 有利于篮下和底线防守 控制篮板 不利于防中投 3 2 加强外围防这地 不利于内线防守及中距离投篮 篮板球的捉贼控制 1 3 1 加强正面 罚球区两侧的防守 不利于防篮下两个场角的投篮区域联防要求 A 积极协同配合 以球为主 人球兼顾 有球紧 无球松 B 利用关门 夹击 补防等配合来破坏对方的进攻配合 注意保护中锋进攻区域联防 是根据对方防守的队形和本队的特长所采用的进攻战术配合 形式 1 2 2 1 3 1 2 1 2 2 31 2 2 以进攻2 3联防占据薄弱防守地区局部形成多打少局面 1 3 1 以进攻2 1 2联防 在进攻的正面和两侧形成多打少的有利局面 2 1 2 以进攻1 3 1联防 可控制篮下场角形成空档 有利中投 2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