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鞋企业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doc_第1页
论制鞋企业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doc_第2页
论制鞋企业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doc_第3页
论制鞋企业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doc_第4页
论制鞋企业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成果 目 录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1 我国制鞋企业的火灾事故现状- 1 -2 台州大东鞋业有限公司“114”特大火灾- 2 -2.1 火灾事故原因- 2 -2.1.1 直接原因- 2 -2.1.2 间接原因- 2 -2.2 工厂平面布置图- 3 -2.3 事故性质- 3 -2.4 事故启示- 3 -3 制鞋企业介绍- 4 -3.1 制鞋工艺流程介绍- 4 -3.2 制鞋车间内的火灾危险特性- 5 -3.2.1 可燃、易燃物品多- 5 -3.2.2 用电设备多- 5 -3.2.3 人员多- 6 -3.2.4 人员疏散难- 6 -3.2.5 火灾扑救难- 6 -4 制鞋企业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6 -4.1 消防重视不够,安全设备资金投入不足- 6 -4.2 消防安全教育滞后- 7 -4.3 生产车间布局规划不规范- 7 -4.4 电气线路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 7 -4.5 车间火灾荷载量高- 8 -4.6 车间管理混乱- 8 -4.7 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 8 -4.8 “三合一”模式- 8 -5 制鞋企业的预防措施- 8 -5.1 提高建筑耐火等级,降低车间仓库火灾荷载- 9 -5.2 科学规划车间平面布局- 9 -5.3 加强对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9 -5.4 加强对电器设备、线路的隐患安全排查- 9 -5.5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推广- 10 -5.6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10 -6 结论- 10 -谢辞- 10 -参考文献- 11 -制鞋企业生产车间火灾隐患及安全预防措施的分析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 141班 李*摘要:自从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趋势,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优质的商品质量使得中国密集型产业成功出口于各国。衣食住行,行虽排在最末,却时时刻刻存在我们身旁,步入小康生活后人们对于鞋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也极大促进了制鞋业的发展。中国现年制鞋产量达到130亿双以上,其中中小制鞋企业占总制鞋企业数的80%以上,而这些中小企业的生产环境却不容乐观,厂房结构不符合国家规定、生产管理制度落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这些都是导致中小制鞋企业火灾频发的关键因素。 为保障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国家出台各类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指导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企业应多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加强生产安全管理、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和员工安全教育工作,减小火灾发生几率,保障人民的财产利益,创建和谐的社会。关键词:制鞋企业火灾 生产车间 火灾隐患 预防措施引言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文化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鞋子作为日常用品更是被大量使用,但是其中大部分的鞋子的材料为石化产品制造,极易容易燃烧,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生产安全状况不达标的情况下为赶工加班加点,更是容易诱发火灾发生。制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到大量的海绵、泡沫、PVC革、无纺布、纸品和粘合剂,一旦发生火灾仅依靠车间内配备的灭火器则不能制止火灾的蔓延,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社会影响较大。 火灾不会为人民的意志所转移,在当今的科技条件下并没有绝对的科学技术可以制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只有在日常工作中时时刻刻注意安全生产,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减少火灾发生的几率;日常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忽视危险隐患的存在,减少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伤亡,这才是正确的选择。1 我国制鞋企业的火灾事故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生产销售转为外销,中国已日渐成为国际制鞋业中的生产巨头,数据表明中国制鞋年产量已达130多亿双,约占全球制鞋总量的70%以上,这极大的刺激了国内制鞋业的发展,而在这些制鞋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大部分事故火灾发生于这些中小企业中。这些中小企业的生产厂房不符合国家规定;员工流动频繁,安全教育不足;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混乱等等问题成为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仅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还要在日常中做到自我排查,自我整改,从源头上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几率。2 台州大东鞋业有限公司“114”特大火灾 2014年1月14日14时40分左右,位于台州温岭市城北街道杨家渭村的台州大东鞋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火灾过火面积约1080平方米,事故共造成16人死亡,5人受伤。厂房主体为砖混结构,坐东朝西,地上共有三层。其中,一层是成品鞋生产车间;二层为半成品加工车间和鞋料仓库。三层南半部为鞋帮加工车间,北半部为卫生间、厨房和休息室。在厂房的东、南、北三面加建了由单层铁皮棚和砖墙围成的不规则形状违章建筑。12.1 火灾事故原因2.1.1 直接原因经调查得知该厂房共有三层,在厂房的主体建筑东、南、北三面加建了由单层铁皮棚和砖墙围成的不规则形状违章建筑用作生产,发生事故的地方位于鞋厂东侧钢棚北半间,车间的电气线路发生故障,引燃周围鞋盒、成品鞋等可燃物引发火灾。2.1.2 间接原因 1)大东鞋业的主体厂房未经消防安全审批,消防器材配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室内消火栓未接入市政消防管网,也未设屋顶水箱,消火栓处于无水状态。 2)车间内设备未进行接地处理;线路陈旧、敷设不规范,未用PVC管进行套管防火保护措施。线路经过处存放大量纸箱、成品鞋及可燃杂物等可燃易燃物品的包装车间,导致电气线路起火后迅速蔓延。 3)大东鞋厂内部管理混乱,安全管理未明确专人负责;员工流动性强,安全教育效果不显著,规章制度得不得很好的实施。 4)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工作不到位,违章建筑和企业内部消防安全隐患没有进行拆除和整治。12.2 工厂平面布置图图2-1 台州大东鞋业公司平面图2.3 事故性质 台州大东鞋业有限公司“114”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16人死亡,5人受伤,属于重大责任事故。2.4 事故启示 此次台州大东鞋业火灾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造成的,警示我们应该重视安全制度的完善,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应该及时的整改,不能任由隐患的存在。3 制鞋企业介绍3.1 制鞋工艺流程介绍取面料取里料取主跟、包头批 皮车缝里料批 皮包 跟折 边大底处理车缝鞋帮刷胶贴夹里粘垫底装 跟整 理检 验检 验钉中底钳中帮刷白乳胶机钳帮车包头线装主跟、包头钳 后 帮刷 胶帮脚、底处理热定型复 掌压 合整 理钉 跟脱 楦冷 冻包 装检 验贴 标3.2 制鞋车间内的火灾危险特性制鞋车间内放置有大量的化纤制品和粘合剂,一旦发生火灾海绵、泡沫等物体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会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睛造成伤害,还有可能导致员工窒息,不能及时逃离火灾现场。3.2.1 可燃、易燃物品多海绵、泡沫、PVC革、PU革、无纺布、尼龙布、橡胶、纸品和甲苯、溶剂等可燃易燃物品在生产制造中随意摆放在车间内,没有进行合理摆放。海绵、泡沫、PVC革、PU革等物品是树脂经过发泡形成的产物,极易燃烧,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氰化物、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3.2.2 用电设备多制鞋企业使用的设备繁多,包含有裁断机、切片机、压花机、烘干机、成型机、注塑机等等,小作坊的制鞋车间内的设备可有输十台,中型企业内的设备多达几百台。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每台设备上的照明设备统一接在一个金属支架上,设备未安装接地保护装置,皮革布料一般直接堆放在设备旁边,设备发生漏电时有可能会引燃物品。多台设备共用一个断路器,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和设备的功率不相匹配,电路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断电;车间内临时用电线路随意拉设,没有进行安全保护。2图3-1 断路器额定电流不匹配3.2.3 人员多 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员数量大,人员流动性强,员工文化素质不高,对于安全意识薄弱。大部分员工来自于中西部,文化水平低,对于安全知识理解不够,火灾发生时没有合适的应对措施逃离火灾现场。3.2.4 人员疏散难 制鞋企业从业人数多,安全疏散距离不符合国家规定;部分制鞋企业在消防通道处增设卷帘门,卷帘门无防脱落装置;疏散楼梯上摆放无关物品,间接减小了疏散通道的宽度。3.2.5 火灾扑救难 车间内存放的物品为可燃易燃物品,当发生火灾事故时极易引燃附近物品,依靠配备的4KG干粉灭火器无法有效的制止火灾的蔓延,只能依靠消防栓对附近物品喷淋降低物体燃烧的着火点防止火灾的继续蔓延。4 制鞋企业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4.1 消防重视不够,安全设备资金投入不足中国现有的大部分制鞋企业为中小型企业,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厂房未通过消防安全部门的审核;企业规模不大,制约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对于消防安全重视不够,消防灭火设备设施配备不足;现有的灭火设备没有进行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过低,无法进行灭火工作;灭火器安装高度太高或直接放置在地面,不符合灭火器安装高度规定。 图4-1 灭火器安装过高 图4-2 指示灯反向错误4.2 消防安全教育滞后 制鞋企业内的员工多来自中国的中西部,文化教育水平低,对于消防安全知识了解不多;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未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安全演习,造成火灾发生时员工不会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栓,无法扑灭初级火灾,当火灾蔓延后员工没有及时逃离火灾现场,造成人员伤亡。如在2008年8月份基隆镇的火灾,就由于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差,不懂得初起火灾的扑救和逃生,一遇到火灾就慌乱,在这起火灾7名死亡人员中,就有4名是因为发生火灾时,不懂逃生就直接跳楼而丧生的。4.3 生产车间布局规划不规范 生产车间大多数为租赁,最初用途为民房或办公用房,并未通过消防安全审核验收;未设置必需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以及室内外消火栓,达不到灭火的设计标准;车间与旁边建筑防火间距不足,发生火灾极易蔓延到旁边建筑,引发更大的火灾事故;车间内的各类原材料摆放的间距和位置设计不合理,发生火灾及易引发其他易燃助燃物品;车间内安全逃生出口指示灯和应急灯等物品缺失或没有安装。3见图4-24.4 电气线路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 制鞋企业内的用电设备未安装接地线,或是火线零线地线安装错误;设备未安装漏电保护器;用电设备、照明灯具多,配电线路散乱,分布广泛;大部分企业的电气线路未按规定敷设,线路未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要求穿管进行防火设计;临时用电线路乱拉乱接,配电箱防护罩损坏;断路器的核定电流和设备的功率不相匹配,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断电;配电箱、柜周围堆放杂物现象严重;堆放原料和成品鞋的仓库内的照明设施未采用防爆灯。45 图4-3 临时线路杂乱 图4-4 配电箱护照损坏杂乱 图4-5 易燃液体未合理存放 4.5 车间火灾荷载量高 制鞋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海棉、泡沫、PVC革、PU革、无纺布、尼龙布、橡胶、纸品等可燃物品,以及粘合剂、溶剂、储备的柴油等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品属于可燃易燃的高风险物品,堆放的数量又巨大,当发生火灾时仅依靠配备的灭火器无法扑灭火灾。见图4-5 4.6 车间管理混乱 车间内未划制安全通道,生产区域人员密度大,物品随意摆放造成通道不畅通;粘合剂等易燃物品没有按规定摆放到阴凉黑暗的室内,直接摆放在烘烤机附近,阳光直接照射;废料和泡沫纸箱等物品排放在安全出口或楼梯通道内堵塞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大都为木门或卷帘门,并未按照规定设置防火门;卷帘门没设置防滑落装置。图4-6 物品堆放占用安全通道4.7 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 中小型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趋向于表面,安全管理台账外包给咨询机构,安全教育一年一次,对于后期进入的员工没有进行安全教育;中小型企业因为人员少,且人员不固定,很少会有设置车间主任和班组组长,一般由公司老板担任车间主任;安全员日常检查责任未落实,消防器材和漏电保护器没有进行定期检查;进行维修作业时没有填写作业申请单,没有专人看管负责;进行电路维修时没有清理周围可燃易燃物品。4.8 “三合一”模式 部分小企业存在着宿舍与生产作业、仓库相联通的现象,制鞋企业发生的大部分火灾都是由于小企业为“三合一”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极易引发火灾。5 制鞋企业的预防措施5.1 提高建筑耐火等级,降低车间仓库火灾荷载 制鞋企业的水泥砖类厂房耐火等级应该不低于二级,钢架结构和金属地面的厂房应必须进行喷涂防火涂料或敷贴防火隔热材料;对于暂时不用的原料、溶剂或成品应及时进行处理,降低车间内的火灾荷载。5.2 科学规划车间平面布局 在设计厂房用途时应考虑厂房内的布局是否合理;对于员工工作区域和原料、成品的放置是否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并确定防火分区是否超标;设置防火分区时应考虑功能分区的规划,使两者不应冲突,不因功能分区的设计影响到防火分区的规划;对于楼梯和电梯房应进行防火分隔处理和防烟分隔处理,这两者由于烟囱效应会使火灾蔓延,造成火灾传播;设置了排风装置和空调管路的厂房还应设置防回火装置,防止火星通过通风管飞到其他车间;为保障员工安全疏散还应设置足够的疏散出口,如果厂房位于高楼则应根据厂房的大小、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和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出口数量,保证厂房内任何位置到最近楼梯小于25米。 疏散楼梯应根据规范要求将其楼梯间设置成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并最好具有自然排烟的功能。厂房内和楼梯口处还应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保证火灾中的人员能迅速通过标志找到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65.3 加强对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技术已非常成熟,国外统计其灭火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迅速发现初起火灾,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控制火灾创造有利时机,两者共同使用可以提高初期火灾的发现和灭火成功率。车间内还应布置足够、合适的灭火器,合理的分配布置,让员工能及时使用。在加强企业消防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已有的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于已经报废的消防设施应及时进行通报和变更,保证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消防设施能起到良好的灭火作用。5.4 加强对电器设备、线路的隐患安全排查车间内的线路敷设应进行套管防火设计,套管材料应该为不燃难燃材料;对于电气设备应进行接地线的敷设;对于车间内的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线路有包漆破损的应及时安排电工进行线路的整体排查和更换;对于存放原料、溶剂、成品鞋的分区内的照明设备应为防爆灯;设备应进行接地处理,每台设备应有独立的断路器,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和设备的功率匹配。 图5-1 照明设备类型不符要求5.5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推广安全监督机构应辅导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积极帮助企业设计最合适的方案用最少的资金能消除隐患,使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对企业存在的火灾隐患要及时核发法律文书,通知业主采取措施限期消除隐患。5.6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企业应在一年中多次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消防能力;在企业内设置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换安全资料;印发安全图册,建立安全检举奖励制度;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演习和消防逃生,让员工掌握逃生技巧。6 结论制鞋企业作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为当地经济创收的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监督,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利益。企业应在日常中做好对安全的检查工作,从源头上制止火灾发生的几率,对于安全管理机构提出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及时整改。还应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员和企业负责人应当担起自身的安全职责,对于日常检查应贯彻落实不能弄虚作假。企业如果有足够的安全资金投入应设置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和人员检查制度相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