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水源热泵研究与发展趋势.doc_第1页
高温水源热泵研究与发展趋势.doc_第2页
高温水源热泵研究与发展趋势.doc_第3页
高温水源热泵研究与发展趋势.doc_第4页
高温水源热泵研究与发展趋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温水源热泵研究与发展趋势 简介:本文介绍了高温水源热泵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高温水源热泵的工质研究和近年来高温水源热泵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包括高温制冷剂的研究以及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的研究并讨论了高温水源热泵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我国发展的趋势。 关键字:高温水源热泵 工质 节能 环保1前言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高效地使用能源、回收各种余热和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水源热泵就是一种用来解决能源和环境方面问题的极为有效的技术。热泵是以消耗一部分高质能(机械能、电能等)或高温位能为代价,通过热力循环,把热能由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能量利用系统。高温水源热泵是高温热泵的一类,它利用各类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余热来制取7090高温热水,可以直接用于供暖和普通工业加热。从美国ASHRAE对北美地区的调查来看高温热泵应用于工业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1(见下表1)。图1是工业用的高温热泵在主要发达国家中的应用比例。表1各工业部门所须的温度范围2行 业 需求温度 183 食品烟草 2.5 62.5 16.6 18.4 纤维工业 O.4 50.3 49.3 0.O 木材工业 1.1 9.3 6.6 83.0 纸浆加工 0.0 85.9 4.1 O.0 化学工业 4.8 26.9 50.O 18.3 橡胶制品 0.0 26.3 53.4 20.4 皮革制品 O.O 100.0 0.0 O.O 陶瓷工业 0.O 85.6 14.4 O.0由于高温热泵有良好应用前景,使其成为近年国际热泵研究的一个基本方向。在日本的超级热泵项目,美国IEA热泵中心和IIR热泵发展计划及欧洲的大型热泵研究计划中,高温热泵均是其中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3。2 高温水源热泵工质的研究目前高温热泵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高温水源热泵,大量研究工作集中在适宜工质的选择和进一步提高系统制热效率方面。相对于常温热泵,高温热泵很难找到一种很适用的工质。对于高温工质的选择有两种趋势,一种是使用自然工质(C02、NH3及碳氢化合物等),另一种是使用HCFC、HFC、HFE及它们的混合物。自然工质一般压力较高或者循环进入超临界区,有些还具有较高的爆炸性危险,因此相应的系统一般都有特殊的要求,因此目前大多数研究倾向于人造工质的选择。高温热泵对工质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1)冷凝压力在2.4MPa以下,以使目前大多数系统部件可以承受;(2)蒸发压力在0.1MPa以上,以免在系统中形成负压;(3)容积制冷量一般应大于2.5Jcm3,以免系统体积过于庞大:(4)油溶性好、化学性质稳定:(5)对环境危害小,无毒、不可燃;(6)具有高的COP。2.1 南非等国对高温热泵工质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者已经对现有的各种工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和部分实验验证。南非Josua PMeyer教授和他的学生对以混合工质R22R142b作为制冷剂的高温热泵型热水器进行理论研究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142b在混合物中组分的增加,热泵供水温度升高,COP值有所增加;在冷凝器面积不变的条件下,热水器供热容量随R142b组分增加而增大。他指出R142b的热力性能良好,但环境指标较高,属于受限工质,且易燃易爆,通常与其他工质混合使用,适用于木材干燥等小型热泵装置中。Gianfranco在他的文章中比较了几种工质,发现R-236fa的临界温度较高,适用于在高温热泵中使用,但目前正处于不断的实验阶段6。图1是R-236fa的热力循环图,表2为几种高温工质的热力参数比较。图1 R-236fa热力循环表2 几种高温工质的热力参数比较工质代号 分子式 标准沸点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bar HFC-23 CHF3 -82.1 24.3 48.7 HFC-143a CH3CF3 -47.4 73.6 38.3 HFC-227ca CF3CHFCF3 一18.3 103,5 29.5 HFC一236fa CF3CH2CF3 1.1 130.7 31.8 HFC-245fa CF3CH2CHF2 15.3 157.6 36.42.2 日本近年来对高温水源热泵的研究日本神户制钢在所承担开发高效冷热兼用型热泵中,以河水、空气作为热源,采用两级螺杆式压缩机,工质为R22R142b组成的非共沸混合物,制热效率COP值达到6,供水温度可以达到85以上7。由日本茬原制作所开发的高效升温型热泵,采用三级离心式压缩机,采用工质R123,供水温度达到85以上8。R1231临界温度较高,性能系数较好,虽然属于受限工质,但其ODP值和GWP值较低,且在大气中的寿命仅为14年。因此,R123作为过渡期的替代工质是适合中高温热泵供热的工质。日本超级热泵计划中的高效升温热泵采用R123和R124b的混合工质可以达到出水温度为85,作为过渡期的替代工质是适合中高温热泵供热的使用,这种热泵已经在国外得到应用9。 日本从1994年到2001年,进一步实施了名为“新制冷剂和其他物质研究开发”(Development for the New Refrigerant and Other Substances Research)的国家项目,此项研究历经8年,于2002年3月完成。日本国内的8家著名化工企业,一些高校(如庆应大学,神户大学等)以及国立研究院所和实验室也都参与了此项研究工作。根据此项研究的最终报告(2002年),有望成为新制冷剂的候补化合物主要有两种氢氟醚(HFE)物质10,其中替代高温热泵工质CFC-114的物质为HFE-245mc(CF3CF2OCH3),表3给出了物性。表3 HFE-245mc的基本物性物性 HFE-245mc CFC-114 临界温度 133.75 145.59 临界压力 MPa 2.887 3.248 临界密度 Kgm3 499 576 偏心因子 0.353 0.252 25饱和气压力 MPa 0.206 0.213 25饱和液密度 g/cm3 1.266 1.456 25汽化潜热 kJkg 166.0 128.4 日本庆应大学对这种高温热泵制冷剂进行了研究,并在30低温热源和8590出水条件下的热泵机组试验已连续运转了约7000小时,迄今未发现异常。试验用压缩机采用HFC-134a的涡旋式压缩机,润滑油采用酯类油11。压缩机在使用12400小时后解体检查,也未发现异常。此外,热泵型热水机组的试验也表明,经过单级压缩,可以得到8590热水,COP比CO2机组的低0.50.7,工作压力在l MPa以下,比CO2(10MPa)低很多,可直接使用现有的低廉的配管材料,因而他们认为HFE-245mc有望成为替代CFC-114的新一代制冷剂,可用于低品位余热回收的热泵系统。 目前,HFC-134aHFC-245fa或HC-600aHFC-245fa组成的混合物性能的研究也是一个重点内容,表5为HFC-245fa的性能参数。表5 HFC-245fa(CF3CH2CHF2)的性能参数12标准沸点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MPa 摩尔质量 gmol 凝固点 15.3 157.6 3.64 134.05 -1602.3 高温热泵自然工质的研究在欧洲热泵协会中,现今讨论的热点问题是如何用自然工质来取代HFCs等传统工质在热泵中的应用。在挪威等国二氧化碳已经作为高温工质在高温热泵实验中开始使用,与传统热泵系统相比,C02跨临界循环的运行压力相对较高,系统的设备,部件,管路都要重新设计和计算,从理论上来讲,压缩机的出口温度可以达到110,足可以满足工业加热和供暖所需。国外如日本已经开始CO2应用于热泵热水器并大量投入生产,国内的这方面研究也刚刚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二氧化碳作为新型的制冷工质将在高温热泵中间广泛使用。除此之外,R717(氨)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被用于热泵系统中,在瑞典的热泵产品中,丙烷已经取代R22应用于热泵系统中(The Newsletter of the European Heat Pump Concerted Action Issue 3,November 1999 )因此在热泵工质研究中,自然工质的使用是对现在,更是向未来的挑战。国内方面,随着世界能源形式的日益紧张高温水源热泵越来越受到科研院校及生产厂家的关注。清华大学申报了命名为“HTR01”和“HTR02”的混合工质专利13,上海交通大学利用混合工质R22R141b将冷凝水从70加热到80,并针对压缩机频率和COP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天津大学利用R22R142bR21和R290R600aR123等混合工质,进行了相关研究14总之,高温热泵系统的工质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还不多,还处在探索阶段,未找到为大家公认的有效高温工质。就巳公布的资料来看,由于自然工质(R717、R744及碳氢化合物)压力过高或者易燃易爆,因而工质选择工作集中在对已有系统部件改动要求不大的人造工质的寻找和近共沸混合物的筛选上。3 高温水源热泵系统的研究针对使用工质的不同,高温热泵系统的形式也各异。目前已有的使用自然工质的系统,为了达到特殊要求的高温同时具有较高的COP,一般采用多级压缩、逐级升温的方案。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特殊的循环方案的提出,如图2是瑞士一家研究机构提出的改进热泵循环,改进后可以提高热泵的出水温度到70以上。 图2改进的热泵循环对于自然工质系统的研究目前工作集中在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开发和性能提高上。其它工质的系统研究工作主要是在系统循环的优化、换热器内换热的强化及系统智能控制几个方面。系统循环的优劣主要归结到三个方面:(1)工质热物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2)系统自身匹配性能;(3)系统的控制策略高温热泵系统所使用的压缩机目前大多数为半封闭双螺杆式和半封闭活塞式压缩机,另外也有离心式。高温水源热泵系统中采用多路独立制冷循环系统,共用一个水循环系统,可以降低设备的冷凝工作压力,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延长系统和压缩机的寿命。在系统中一般需要设置经济器,以增加运行时的稳定性。系统性能匹配方面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1) 压缩机转速、频率与系统COP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是不同压缩机转速下,冷凝器进口温度不同时,系统的COP性能系数与压缩机转速的关系。研究表明,冷凝温度的提高造成冷凝压力的升高,此时若压缩机在低频运行,会造成工质的回流,掩盖COP值的改善。(2) 非共沸工质最佳流量和油溶性的研究非共沸工质系统中COP的值存在一个最佳流量,当流量超过这个最佳值时,系统的COP将下降,这是由于非共沸工质在相变时发生温度滑移的结果。此外工质的充灌量和油溶性会对热泵的循环参数造成很大的影响,也成为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3)热泵两器的匹配研究高温热泵蒸发器和冷凝器在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时,如何使其换热面积最佳,与系统很好的匹配从而达到最大的能效比,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目前已公布的高温热泵系统中使用的工质多为非共沸混合物,因此系统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机理、与系统的匹配参数采集和控制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另外,非共沸混合工质在高温热泵系统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处于非完全相变时换热机理以及非完全相变和高温热泵系统各循环参数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少。此外,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热泵系统的智能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的采集和控制方法使得系统更可靠、效率更高。但是,研究的前提是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工质。4 高温热泵的应用及发展趋势4.1原油加热 高温水源热泵的应用首先就是在油田的原油加热中,油田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含油污水。含油污水的温度一般在3642。利用高温水源热泵技术回收这部分的余热一部分用来供暖,另外一部分则用来加热稠油而进行外输。这种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也可以保护环境,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热泵机组的两器(蒸发器和冷凝器)采用特殊设计,蒸发器能耐腐蚀,含油污水可直接进入蒸发器,而原油可以直接进入冷凝器,取消了原来的油一水换热器和污水一水换热器,同时取消了相应的水泵及补水系统,使原油加热热泵系统大大简化。但该种系统需要特殊设计,同时需要国内外专业生产换热器的厂家配合。4.2地热+高温水源供暖系统 这种系统是要求在一些有地下热水井的地区,地热水排放温度高,以及作为辅助热源的燃油锅炉运行费用高昂的现状,利用高温水源热泵机组回收排放出的高温地热水中的热量供暖从而达到“节能、环保”,节约运行费用的目的。因为要想提高供热系统经济性,只能尽可能多的利用地热水热量,降低地热尾水的排放温度;通过减少原供热系统循环水的流量,增大供水、回水温差以及对管网阻力进行调整,就可以使系统运行在一个比较理想的工况上,从而达到降低地热水排放温度、减少燃油锅炉的调峰量、提高供热系统经济性的目的。4.3污水的回收利用 利用高温水源热泵可以回收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中污水中所含的热量。 对于城市污水水源热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渠道中的二级出水与管道中的热泵工质直接换热,效率较高。然而它的缺点是,主机的机房必须设置在二级出水渠道旁。如果空调服务区离渠道较远,就需要埋设较长的冷热循环水(内循环)管道,这样会造成在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因此,这种热泵只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自身的冷暖空调服务15。也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附近的住宅小区的供暖情况。 工业废水的出水温度往往比较高,回收锅炉等能量转化设备产生大量的低温余热,提高其温度用于直接供热,既可解决除尘污水循环利用需要降温的问题,避免余热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造成的热污染;又可以把低温余热提高到可直接供热的温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样,在增加供热面积的同时又可以显著地降低能耗,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因此可以利用高温水源热泵回收污水中的热量,回收后的能量用于冬季供暖或生产工艺并逐渐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食品等各行业。图3为意大利的一家食品企业的高温热泵系统蒸发温度为56,冷凝温度为119,COP可以达到3.5。5 结语 总之,对高温热泵系统的研究滞后于对高温热泵工质的研究,目前对于高温热泵系统的研究的前提是必须针对某一种工质,因此与相对于高温热泵工质的寻找相比,对一种纯高温热泵工质来进行压缩机和热泵系统的研究是比较容易进行的。如何在排气温度和冷凝温度过高时,热泵系统还有很高的COP性能系数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以及在很大压比时如何保证压缩机在长时间的可靠运行也是决定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的很重要是指标。图3意大利一食品厂的工业高温热泵系统参考文献1Cane R, Clems, Forgas DHeating-recovery heat pump operating experiencesJASHRAE Trans,1994,100(2):165-1722李新国中高温热泵及其用压缩式制冷机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