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一 综述 1本章是本门课程所需要的最基本概念(集合、映射、整数的一些性质、数环和数域)和方法(数学归纳法、反证法).所需位置不同,可根据课时安排及进度分散处理.如集合、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数学归纳法、数环和数域可先讲,映射可放在线性空间前讲.2从内容上讲,除集合中的卡氏积的概念及数环、数域的概念外,其它内容是学生在中学数学当中熟知的,只不过是将有关内容的系统化、理论化(如整数的整除性、映射、数学归纳法,其在中学中熟知其一些事实,今在理论上加以严密论证).3新的知识点是集合的卡氏积、数环、数域的概念,数学归纳法作为定理的论证.4学习本部分的难点是:从概念出发进行推理论证,这需要从具体例子引导训练,逐步培养.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在于所有基本概念,特别是引入的新概念.2. 难点是可逆映射、整数的整除性、数学归纳法本身的证明.11 集 合一 教学思考1集合可以作为不定义的概念来处理,有些教材上给出了一个简单刻化.2确定一个集合A,就是要确定哪些是集合的元素,哪些不是集合的元素.说明一个集合包含哪些元素时,常用“列举法”、“示性法”(描述法).3中学代数大部分的内容是计算,因此一开始遇到证明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此需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这里应通过证明“集合相等”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4为稍拓宽知识,可讲解一下补集、幂集等概念.二 重点、要求1重点、难点:卡氏积的概念及从概念出发(集合相等、子集等)进行推理.2要求:使学生了解有关集合的刻化及运算,培养推理能力.三 教学过程 1集合:简称集,在此是一个不定义的原始概念,通常可给出如下描述性的解释:即所谓集合,是指由某些确定的事物(或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组成的集体.其中每个事物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或者说A包含a.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或者说A 不包含a.常采用两种方法: (1)列举法:列出集合的所有元素(包括利用一定的规律列出无限集)的方法.如.(2)示性法(描述法):给出集合所具有的特征性质.如表示方程的解集.2集合的分类(按所含元素的个数分):有限集:只含有有限多个元素的集合.无限集:由无限多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表示.约定:是任何集合的子集.3集合间的关系:(1) 设A、B是两个集合.子集:若A的每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即若).记作(读作A属于B);或者(读作B包含A).相等:若集合A和B是由完全相同的元素组成的,则称A与B相等,记为A=B.(2)性质:(由定义易得) A);(反身性) B)若;(传递性) C)且A=B.(反对称性)4几个常用的数集(略)5集合的运算(由两个集合得到一个新的集合)交、并、补、卡氏积:设A、B是两个集合(1)并:由A的一切元素和B的一切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简称并.记作.即.(2)交: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简称交.记作.即.(3)余(差、补):由一切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B在A中的余(补)集,或称为A与B的差集.记作A-B.即.(4)积(卡氏积):由一切元素对所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笛卡儿积(简称为积).其中第一个位置的元素取自A,第二个位置的元素取自B.记为.即.12 映 射一 教学思考1映射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为使本部分内容更加系统化,可作必要的调整及层次化,按映射的概念(包括相等)及例子、映射的合成、几种特殊的映射来处理.2概念多且成系列,注意 帮助学生弄清概念的实质(包括概念的转述、注释、否定概念的描述、以及新概念与已有概念的联系,如映射的合成是函数与函数的合成的概念的推广),注意训练从定义验证有关问题(给定一个法则是否为映射、分辨一个映射是不是单射、满射、可逆映射)的方法,语言要准确、清楚、有条理.同时初步领会怎样举例包括正例和反例(内容与作业中皆有此问题).二 内容、重点、要求1 内容:映射、单、满、双(可逆)映射的概念、映射的合成等.2 重点:映射及有关概念,举例及由定义验证有关问题的方法.3 要求:理解并记住上述概念,学会举例与用定义的条件进行验证问题的方法.三 教学过程1概念与例子定义1.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A到B的一个映射指的是一个对应法则,通过这个法则,对于与它唯一对应.例子: (1)对令. (2). (3). (4)设A是任一集合,对. 这是A到自身的一个映射(称为A的变换),称为恒等映射(此为恒等变换),记为.定义2. 设都是A到B的映射,若对都有,则称映射与相等,记为.如:.有.2映射的合成(1)定义3. 设是两个映射,对,有,从而,这样,对就有C中唯一的与之对应,就得到A到C的一个映射,这个映射是由和所决定的,称为与的合成.记作.即:. 例子: .则. (2)映射合成满足结合律: 设则由合成映射的定义可得的两个映射:,则.3几类特殊映射定义4. 设对有,则所有这样的象所作成B的子集,用表示,即,叫做A在下的象,或叫做映射的象.(1)满射: 定义5. 设是一映射,若,则称是A到B上的一个映射,也称是一个满射.(2)单射: 定义6. 设是一个映射,若对,只要,就有,则称是A到B的一个单射,简称单射.(3)双射(1-1对应):定义7. 若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即 1)若 ; 2).则称是A到B的一个双射.特别若是A到A上的一个1-1对应,就称为A的一个一一变换;有限集A到自身的双射称为A的一个置换.如:是A的一个一一变换,同样是B的一个一一变换.由映射合成及相等:若,则有.TH1.2.1令是一个映射,则:下述两条等价:1)是双射;2)存在使得.且2)成立时,其中的由唯一决定.(4)可逆映射及其逆映射定义8. 设,若存在,使得,则称是可逆映射,且称为的逆映射.求其逆的方法由定理知:可逆是双射.而验证双射有具体方法,所以可先证可逆(双射),再求其逆.而由TH1证知可逆时其逆唯一为(若(即对,找在下的原象).(5)代数运算引例:我们常说整数加法是整数的一个“代数运算”.其意思是说对任一对整数,有确定的唯一一个整数(通过相加)与之对应,用映射的观点来说整数加法是的一个映射:.同样实数乘法亦然.一般地:定义9. 设A是一个非空集合,我们把的一个映射叫做集合A的一个代数运算.若集合A 有代数运算,也说A对封闭.1.3 数学归纳法一 教学思考1. 本节主要介绍了数学证明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数学归纳法;对于该内容学生不感陌生,因在中学内容中曾会应用.问题在于数学归纳法自身的理论证明,为此需要一个原理(自然数集的)最小数原理.2. 本节主要讲清最小数原理(给出分析证明及必要的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但更重要的是归纳法的解释从特殊认识一般的思想方法,及数学归纳法应用中的关键(第二步)的突破.二 内容、重点、要求1. 内容:最小数原理、数学归纳法(第一、第二).2. 重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应用,归纳思想的建立.3. 要求:了解最小数原理、理解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三 教学过程引言: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即首先考察、研究某些个别特殊的事物,再由这些事物总结和抽象出带有一般性规律和结论.这样的方法叫归纳法.1. 数学归纳法的基础自然数集的一个基本性质:最小数原理最小数原理:自然数集的任一非空子集必含有一个最小数,即,对都有.2. 数学归纳法TH1.3.1(第一数学归纳法)设有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若满足下列两条:1)当时成立;2)假设时成立,则当时也成立.则命题对于一切自然数都成立.TH1.3.2(第二数学归纳法原理)设有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若满足下列两条:1)当时成立;2)假设命题对于一切小于的自然数都成立时,命题对于也成立.则命题对于一切自然数都成立.1.4 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一 教学思考1. 整数的性质是学生熟知的,本节只是将其系统化、理论化.主要从整除的定义、性质、带余除法,最大公因数及性质,互素三方面作了介绍.新的问题是有些概念较之在中学的概念有所区别,理论证明中运用最小数原理还不适应.2. 本节的目的主要为在多项式部分有与之平行的内容,助于学生对多项式类似内容的理解.作为自身的内容,需要将该部分层次化得清晰些.二 内容、重难点、要求1. 内容:整数的整除性、带余除法、最大公因数及性质、互素.2. 重难点:带余除法、最大公因数的性质定理的证明.3. 要求:掌握有关概念、证明整除的方法、反证法的运用.三 教学过程引言: 整除是研究整数性质的最基本的概念,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引进带余除法和辗转相除法,然后利用这两个工具建立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非常有用的算术基本定理),这些都是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注意:本节所述的概念在小学、中学是熟知的事实,但未加以严格的叙述,因而不要盲目地相当然,要从中体会严格的推理论述.此与多项式相应的问题平行,到时应对照学习.1. 整除、带余除法(1)整除A)定义1. 设,若使得,则称整除(或被整除).用符号表示.这时叫做的一个因数,而叫做的一个倍数.若不整除(即对),记作.B)整除的性质:1); (传递性)2)3);4)由2)、3);5);由此任意整数有因数,它们称为的平凡因数;6)若;7)且或.(对称性)(2) 带余除法 “整除”是整数间的一种关系,任意两个整数可能有这种关系,可能没有这种关系,一般地有:TH1.4.1(带余除法) 设,且;那么使得 且.满足上述条件的是唯一的.2. 最大公因数、互素(1)最大公因数A)定义2. 设,若满足:1)且(即是与的一个公因数);2)若且(即能被与的任一个公因数整除).则称为与的一个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可推广至有限个整数.B)最大公因数的存在性(及求法)TH1.4.2 任意个整数都有最大公因数;若为的一个最大公因数,则也是;的两个最大公因数至多相差一个符号.C)性质TH1.4.3 设为的一个最大公因数,那么使得.略证:若,则,从而对都有;若不全为0,由证明过程知结论成立. (2)互素定义3. 设,若,则称互素;一般地设,若,则称互素.TH1.4.4 个整数互素使得.3. 素数及其性质(1)定义4. 一个正整数叫做一个素数,若除外没有其他因数.(2)性质1)若是一个素数,则对有或.(注意转换为语言叙述,证易;略)2)且;则可被某一素数整除.3)TH1.4.5 设是一个素数,若,则或.15 数环和数域一 教学思考1. 数环、数域是本章引入的两个新概念,其是鉴于很多数学问题不仅与所讨论的范围(数集)有关,而且与数集所满足的运算有关.也就是说需论及所具有的运算.为体现这个问题,引入了数环、数域的概念.2. 数环、数域简而言之是分别关于加、减、乘和加、减、乘、除封闭的非空数集,这可知之联系与区别,且由于对于不同的运算的封闭性,可讨论各自具有的简单性质.3. 本节内容简洁,不难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一、“任意数域都包含有理数域”的证法归谬法;二、给定一个数集验证是否是数环、数域;三、关于数环、数域的深入的问题因数环、数域都是数集,而集合有所谓的运算:交、并,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730-2-6:2025 FR Automatic electrical controls - Part 2-6: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electrical pressure sensing controls including mechanical requirements
- JJF(石化)061-2023碱性氮测定仪校准规范
- (2025春新版本)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 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重庆火锅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重庆新高考方案课件
- 新解读《GB-T 18185-2014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
- 暑假复习:静电场及其应用 -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重庆天然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世界气候与中国气候-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
- 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化学试卷
- (2025年标准)蔬菜订单收购协议书
- 茶壶课件教学课件
- 放射卫生知识培训内容描述课件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手册(20130703)
- 钢筋加工机械技术状况常检查记录表
-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收费标准》(2022年编制)的通知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