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传染病PPT课件.ppt_第1页
其他传染病PPT课件.ppt_第2页
其他传染病PPT课件.ppt_第3页
其他传染病PPT课件.ppt_第4页
其他传染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dysentery 1 2 概述 Bacillarydysentery 菌痢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结肠假膜性肠炎肠粘膜不规则浅表性溃疡 地图状 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 3 病原学 病原体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 G 杆菌 无鞭毛分型目前分为4群及47个血清型痢疾志贺菌A 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B 我国主要 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C 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D 病情最轻 4 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2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水源 食物污染 3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儿童 中青年免疫力不持久无交叉免疫4 流行特征 夏秋季 5 临床表现 潜伏期l一3d 数小时至7d 病情严重程度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以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脓血便为主要特征 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中毒性脑炎 6 大部分胃酸杀死痢疾杆菌胃少部分入肠人体免疫力细菌侵入后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 释放内毒素 引起肠粘膜炎症反应和因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 粘膜出现坏死和溃疡 腹痛 腹泻 脓血 发病机制 消化道 7 部位 结肠 尤其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 病理变化 8 病理类型 急性细菌性痢疾 慢性细菌性痢疾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9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基本病变 结肠粘膜急性纤维素性炎 并有假膜形成 假膜性炎 急性卡他性炎 粘膜充血 水肿 出血 中性白细胞浸润 粘膜分泌亢进 上皮糜烂假膜性炎 由纤维素 坏死组织 炎细胞形成 开始在粘膜顶部 糠皮样 融合成片溃疡 假膜脱落形成 大小不等 多浅表 外形不规则 地图状 愈合 10 假膜性炎 11 假膜性炎 12 假膜性炎 13 14 临床病理联系 毒血症表现 局部炎症刺激症状 水样便 粘液便 脓血便 合并症少 肠出血 穿孔 15 2 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 2个月病变特点 病变新旧并存 损伤与修复反复进行 慢性溃疡边缘不规则 较深 达肌层 底部不平 粘膜常有过度增生形成炎性息肉 肿块 可肠腔狭窄 肠壁炎细胞浸润 纤维组织增生 肠壁厚 硬 狭窄临床 复杂多变 慢性菌痢急性发作 16 3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发病年龄 多见于2 7岁儿童病变特点 全身症状重 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 肠道病变轻 卡他性炎和滤泡性肠炎 致病菌 福氏 宋氏临床 起病急骤 迅速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 1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meningo coccalmeningitis 18 一 概述 由脑膜炎双球菌 奈瑟菌 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脑脊髓膜急性化脓性炎 多为散发 在冬 春季节可发生流行 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 临床表现为发热 头痛 呕吐 皮肤淤点或淤斑 脑膜刺激症状 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19 二 病原学 病原体 1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 脑膜炎双球菌meningococcus 奈瑟菌属 2 G 双球菌 3 内毒素 致病重要因素 4 仅存于人体 5 细胞内寄生 6 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培养 20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带菌者或病人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6m 2岁 21 22 流行特征 1 地区性 2 周期性 3 季节性 11m 5m 3 4m高峰 4 年龄分布 6m 2岁 5 感染类型60 70 带菌状态25 30 上呼吸道感染型1 典型流脑 23 发病过程细菌呼吸道繁殖入血短暂菌血症败血症血脑屏障脑脊髓膜 24 病理变化 普通型流脑 上呼吸道感染期 败血症期 脑膜炎症期暴发型流脑 Waterhouse Friderichsen ssyndrome 华 佛氏综合征 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暴发性脑膜脑炎 水肿型 25 1 前驱期 上呼吸道感染期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低热 鼻塞 咽痛等持续1 2天 但因发病急 进展快 此期易被忽视 26 2 败血症期 1 感染中毒症状 畏寒 高热体温迅速达40度以上 头痛 呕吐 全身乏力 肌肉酸痛 食欲不振及神志淡漠等症状 2 瘀点瘀斑 最重要的体征 70 90 病人部位 全身皮肤黏膜大小 不等发展 严重者瘀点 瘀斑可迅速扩大 且因血栓形成发生大片坏死 3 约10 的患者常在病初几日在唇周及其他部位出现单纯疱疹 27 皮肤瘀点 瘀斑 28 3 脑膜炎期 病理 脑 脊髓膜急性化脓性炎脓性渗出物以大脑额叶 顶叶及脑底部最明显症状 颅压升高表现体征 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 Kernigsign 阳性 29 30 4 恢复期 体温下降瘀点瘀斑消失症状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10 口唇疱疹 31 二 暴发型 少数病例 儿童 起病急骤 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 常于24小时内甚至6小时内危及生命 此型病死率达50 婴幼儿可达80 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 32 1 败血症休克型 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 1 起病急 进展迅速 感染中毒症状重 2 瘀点瘀斑迅速出现 增多扩大 3 循环衰竭导致休克 4 脑膜刺激征缺如或不明显 5 易出现DIC 33 华 佛氏综合征 爆发型流脑败血症型 患者败血症状重而脑膜炎轻 细菌内毒素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中毒性休克 和DIC 在皮肤 粘膜广泛出血时 往往并发双侧肾上腺大片出血 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 称为华 佛氏综合征 Waterhouse friderichsensyndrome 34 35 36 2 脑膜脑炎型 脑实质严重损害为特征 1 高热 瘀点瘀斑 2 脑实质损害表现意识障碍 惊厥 昏迷脑水肿表现 视神经乳头水肿 锥束征 脑疝 枕骨大孔疝海马沟回疝 37 临床病理联系 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脑脊液改变 颈项强直Korning征 角弓反张 前囟饱满喷射性呕吐 压力 脓性浑浊培养 涂片 双球菌 颅神经麻痹 耳聋视力障碍面神经麻痹 38 七 并发症和后遗症 并发症继发感染 肺炎 化脓性迁徙性病变后遗症耳聋 失明 脑积水 癫痫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encephalitisB 39 40 概述 国际上称日本脑炎乙型脑炎病毒引起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蚊虫叮咬传播有严格的季节性 夏秋季流行 集中于7 8 9三个月 十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 临床特点 高热 意识障碍 抽搐 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可有后遗症 41 病原学 乙型脑炎病毒 呈球形 直径20 40nm 为单股RNA病毒 外有类脂囊膜 表面有血凝素 能凝集鸡红细胞 病毒在胞浆内增殖 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 亦能在鸡胚 猴肾细胞 鸡胚细胞和Hela等细胞内生长 对温度 乙醚 酸等都很敏感 其抗原性较稳定 42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人畜共患的自然医源性疾病 猪是主要传染源 其中以未过夏天的幼猪最为重要 43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蚊类是主要传播媒介 库蚊 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类都能传播本病 其中以三带喙库蚊最重要 蚊体内病毒能经卵传代越冬 可成为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44 流行病学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 感染后免疫力持久发病年龄 2 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流行特征 地区性 主要分布于亚洲 季节性 集中在7 8 9三个月 45 发病机制 人蚊虫叮咬病毒进入人体局部组织细胞和淋巴结 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入血病毒血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病原体 病毒的数量 毒力人体 机体的免疫力 防御功能免疫力强 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免疫力低下 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46 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 上重下轻 大脑皮质 基底核 视丘最严重 小脑皮质丘脑 桥脑次之 脊髓最轻 病变特点 脑的变质性炎 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 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和噬神经细胞现象 脑血管病变和炎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套 软化灶形成 筛状软化灶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胶质细胞结节 47 大脑皮质软化灶 脑实质充血 水肿 可见点状出血和粟粒大小的软化灶 48 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在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有5个以上增生的少突胶质细围绕时 称神经细胞卫星现象 49 噬神经细胞现象 小胶质细胞和血源性巨噬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 则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50 淋巴细胞套 血管扩张充血 管周间隙增宽 常伴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状浸润 51 软化灶形成 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 形成质地疏松 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称为筛状软化灶 52 胶质细胞结节 增生的小胶质细胞若聚集成群而形成结节 称胶质细胞结节 53 七 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早期有高热 全身不适等症状 由于脑实质炎性损害和神经细胞广泛变性 坏死 病人出现嗜睡 昏迷 当脑内运动神经细胞受损严重时 可出现肌张力增强 腱反射亢进 抽搐 痉挛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表现 桥脑和延髓的运动神经细胞受损严重时 出现延髓性麻痹 病人吞咽困难 甚至发生呼吸 循环衰竭 54 由于脑实质血管高度扩张充血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而发生脑水肿 颅内压升高 出现头痛 呕吐 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脑疝 brainhernia 常见的有小脑扁桃体疝和海马沟回疝 小脑扁桃体疝时 由于延髓的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受挤压 可引起呼吸 循环衰竭 甚至死亡 由于脑膜有轻度的炎症反应 临床上也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 55 八 结局及并发症痊愈后遗症 因脑组织病变较重而恢复较慢 有的不能恢复而留有痴呆 语言障碍 肢体瘫痪等死亡 严重者 可因呼吸 循环衰竭或并发小叶性肺炎而死亡 再见 56 57 脑膜表面化脓 58 脑膜表面化脓 59 脓性渗出物覆盖 使脑的沟回结构不清 脑膜炎 大体 60 脑膜炎 镜下 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 脑膜血管充血 61 颅内压升高症状由于脑膜血管充血 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积聚 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的阻塞而致脑脊液吸收障碍等原因而使颅内压升高 如伴有脑水肿则颅内压升高更显著 表现为剧烈的头痛 喷射性呕吐 小儿前囟饱满 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体征 62 脑膜刺激症状表现为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 Kernigsign 阳性 颈强直是由于炎症累及脊髓神经根周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