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新课标小学初中古诗词.doc_第1页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初中古诗词.doc_第2页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初中古诗词.doc_第3页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初中古诗词.doc_第4页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初中古诗词.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初中古诗词周 诗经 蒹葭关雎汉 汉乐府 江南长歌行十五从军征南北朝北朝民歌 木兰辞敕勒歌汉曹操 建安派 龟虽寿观沧海晋 陶潜 田园诗派饮酒唐 32人王勃初唐四杰、诗杰咏鹅骆宾王初唐四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诗仙静夜思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古朗月行杜甫诗圣绝句绝句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畔独步寻花望岳贺知章诗狂咏柳回乡偶书白居易诗王、诗魔赋得古草原送别池上忆江南卖炭翁钱塘湖春行刘禹锡诗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望洞庭浪淘沙王昌龄诗天子、七绝圣手、边塞诗派、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王维诗佛、山水田园诗派鹿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李贺诗鬼雁门太守行孟郊诗囚游子吟贾岛诗奴寻隐者不遇柳宗元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江雪韩愈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李峤文章四友风陈子昂初唐诗文革新代表、边塞诗派、诗骨登幽州台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春晓李商隐小李杜夜雨寄北无题杜牧小李杜、小杜山行清明江南春赤壁泊秦淮王之涣边塞诗派凉州词登鹳雀楼高适边塞诗派代表别董大岑参边塞诗派代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崔颢黄鹤楼张继枫桥夜泊韦应物滁州西涧张志和渔歌子卢纶塞下曲胡令能小儿垂钓李绅悯农悯农王湾次北固山下罗隐蜂王翰凉州词五代 李煜 词帝 相见欢 虞美人宋 15人晏殊北宋倚声家之初祖,开创婉约派浣溪沙王安石唐宋八大家元日泊船瓜州书湖阴先生壁登飞来峰苏轼唐宋八大家、豪放派代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题西林壁江城子水调歌头李清照婉约派宗主、易安体夏日绝句渔家傲范仲淹渔家傲江上渔者陆游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诗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游山西村辛弃疾豪放派代表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曾几三衢道中文天祥过零丁洋范成大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四时田园杂兴两首杨万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朱熹朱子春日观书有感林升题临安邸叶绍翁游园不值翁卷乡村四月元3人马致远天净沙张养浩山坡羊赤壁怀古王冕墨梅明 于谦石灰吟清4人郑板桥:扬州八怪竹石袁枚:所见高鼎:村居龚自珍:已亥杂诗2近代秋瑾:满江红一、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江南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长歌行年代:三国时期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二、北朝民歌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其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其代表作木兰诗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木兰辞唧(j)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k h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i)市鞍(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n),南市买辔(p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n ji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鸣啾啾(ji ji)。 万里赴戎(r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气传金柝(tu),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ng);阿姊(z)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 hu)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我旧时裳(chng)。当窗理云鬓(bn),对镜帖(ti)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三、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cn差c荇x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w寐m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四、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诗观沧海、龟虽寿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观沧海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第一章。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tng)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j)伏枥(l),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五、陶潜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 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hun)。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六、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王勃字子安,绎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据说他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称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的作品,明人辑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年),唐代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诗集为盈川集。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均为 7卷。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 “初唐四杰”之一。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咏鹅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七、李白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静夜思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八、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的诗被称作“诗史”。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z)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九、李峤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十、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当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十一、陈子昂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有陈子昂集。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ang)然而涕下。十二、孟浩然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十三、李商隐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十四、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时期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十五、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合称“元白”。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池上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十六、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同称 “刘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十七、柳宗元(773年819年),汉族,字子厚,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祖籍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文以辞采华丽为工。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十八、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十九、王昌龄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十、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 ji)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y)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二十一、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二十二、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号为德。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十三、王翰(687726),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二十四、高适(700年765年)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二十五、岑参岑参(cn sh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sh),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不暖锦衾(qn)薄(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ng)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二十六、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列唐七律之首。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二十七、张继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二十八、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二十九、韦应物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三十、孟郊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十一、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有长江集10卷。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三十二、张志和(730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著有玄真子集。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三十三、卢纶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三十四、胡令能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三十五、李绅(772846)字公垂。汉族,毫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悯农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悯农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三十六、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晚唐诗人。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三十七、李煜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三十八、晏殊晏殊【yn sh】(991-1055)字同叔。是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他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韩琦连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为晏殊女婿,但殊举贤不避亲,晏殊为宰相时,富弼为枢密副使,后官拜宰相。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三十九、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世称“范文正公”。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四十、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汉族,世称临川先生 又称王荆公。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四十一、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u h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十二、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今有李清照集校注。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四十三、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有“小李白”之称。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1144年,陆游娶表妹唐琬(字蕙仙),同年于沈园中作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45年 唐琬被逐出家门,原因依古人的说法是“不当母夫人意”“二亲恐其惰於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根据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