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目 录前 言3上 篇 集中供热外网设计5第一章供热外网系统设计热负荷5第二章计算采暖年耗热量,绘制热负荷延续图72.1 采暖年耗热量的计算72.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7第三章 供热方案的确定93.1 集中供热系统93.2 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9第四章 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及敷设方式144.1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形式的确定144.2 管道平面布置型式的确定144.3 管道纵断面布置型式的确定16第五章 经济技术比较分析185.1 管材的用量185.2 管道的绝热工程195.3 土石方工程量205.4 方案论述23第六章 管道的水力计算316.1 热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则316.2 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31第七章 水压图的绘制44第八章 设备、附件的选择计算468.1 选定保温材料,确定保温材料厚度468.2 活动支座间距的确定5488.3 固定支架的确定518.4 补偿器选择计算51下 篇 换热站系统设计56第一章 换热站热负荷计算561.1 换热站最大计算热负荷561.2 换热站平均热负荷571.3 换热站全年热负荷57第二章 换热器型号和台数的选择58第三章 泵的选择计算603.1 循环水泵的选择603.2 补给水设备的选择与计算61第四章 分水缸的选择及尺寸确定63第五章 除污器的选择64第六章 水处理设备的选择65参考文献:66谢 辞67上 篇 集中供热外网设计第一章 供热外网系统设计热负荷对供热系统进行规划和年设计时,通常采用概算指标来确定各类用户的热负荷。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主要的热负荷,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概算有两种方法:面积热指标法、体积热指标法。本设计的小区外网均为普通民用建筑,故热负荷计算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行,又由于本工程为新近建设的住宅小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均为节能型建筑,各种建筑物的热指标按城市热网设计规范选用。Qh=qhA10-3 式中 Qh 采暖设计热负荷(KW);qh 采暖热指标 (Wm2), 可按表11取用;A 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m2);本设计中各类建筑物的热指标选择: 表11种类住宅托幼居住区综合热指标457055下面以1号楼为例,计算热负荷:住宅1:热负荷 Qn1=qf x F x 10-3 =45x3.072x 10-3=138.24 kw其他住宅楼热负荷计算方法同上,具体计算结果列于表12沈阳地区的气象资料: 表13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18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9采暖期室外平均温5.7采暖天数152天主导风向西南最大冻土深度1.48m大气压力冬季102.08kpa大气压力夏季100.07第二章 计算采暖年耗热量,绘制热负荷延续图2.1 采暖年耗热量的计算 1式中: 采暖全年耗热量, KW;N 采暖期天数,152天; 采暖设计热负荷,KW;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本设计取18; 采暖期室外温度,;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9; 本设计中采暖期某室外温度对应的采暖年耗热量见表21。采暖年耗热量计算表: 表21室外温度()530-2-4-6-8负荷(KW)2.181062.211062.251062.511062.751062.991063.24106室外温度()-10-12-14-16-18负荷(KW)3.491063.741063.981064.241064.971062.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在供热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特点与热负荷时间图不同,在热负荷延续时间图中,热负荷不是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来排列,而按其数值的大小来排列。热负荷延续图需要有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和室外气温变化规律的资料才能绘出。在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中,横坐标的左方为室外温度,纵坐标为采暖全年耗热量,横坐标的右方表示小时数;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方法如下:图左方首先绘制出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图。然后,通过时的热负荷引一水平线,与相应出现的总小时数n的横坐标上引的垂直线相交与一点。依此类推,得出供暖热负荷延续图。本设计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为直线,故可根据t=5C和t=23C在图上做图。通过t时的热负荷Q引一条水平线,与相应出现的总小时数n的横坐标上引的垂线相交与a1点,依此类推连接a2、a3、ak等形成的曲线就是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见图21。第三章 供热方案的确定3.1 集中供热系统热水供热系统主要采用两种型式: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在闭式系统中,热网的循环水仅作为热媒,供给热用户热量而不从热网中取出使用。热水沿热网供水管输送到各个热用户,在热用户系统的用热设备内放出热量后,沿热网回水管返回热源。双管闭式热水供热系统是我国目前最广泛应用的热水供热系统。供热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可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方式。直接连接是用户系统直接连接于热水网路上。热水网路的水力工况(压力和流量状况)和供热工况与供暖热用户有着密切的联系。间接连接方式是在供暖系统热用户设置表面式水-水换热器(或在热力站处设置担负该区供暖热负荷的表面式水-水换热器),用户系统与热水网路被表面式水水换热器隔离,形成两个独立的系统。用户与网路之间的水力工况互不影响。由于本设计的建筑物均为六层民用住宅,故采用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3.2 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热水供热系统的热用户,主要有供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系统等。这些用热系统的热负荷并不是恒定的,如供暖通风热负荷随室外气象条件(主要是室外气温)变化,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随使用条件等因素而不断的变化。为了保证供热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并使热能制备和输送经济合理,就要对热水供热系统进行供热调节。在城市集中热水供热系统中,供暖热负荷是系统的最主要热负荷,甚至是唯一的热负荷。因此,在供热系统中,通常按照供暖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规律,作为供热调节的依据。供热调节的目的,在于使供暖用户的散热设备的放热量与用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相适应,以防止供暖热用户出现室温过高或过低。根据供热调节地点不同,供热调节分为集中调节、局部调节和个体调节三种调节方式。集中调节在热源处调节,局部调节在热力站或用户入口处调节,而个体调节直接在散热设备处进行调节。集中供热调节容易实施,运行管理方便,是最主要的供热调节方法。但即使对只有单一供暖热负荷的供热系统,也往往需要对个别热力站或用户进行局部调节,调整用户的用热量。对有多种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通常根据供暖热负荷进行集中供热调节,而对于其他热负荷,由于其变化规律不同于供暖热负荷,则需要在热力站或用户处配以局部调节,以满足其要求。对多种热用户的供热调节,通常也称为供热综合调节。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1)质调节改变网路的供水温度;(2)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调节;(3)间歇调节改变每天供暖小时数。今年来,在热水供热系统中,由于供暖热用户与网路采用间接连接,以及采用变速水泵技术来改变网路循环流量,故也采用了质量流量调节即同时改变网路供水温度和流量,进行集中供热调节。本设计为无混水装置的直接连接热水供暖系统,故采用质调节这种集中供暖调节方式。在进行质调节时,只改变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而用户的循环水量保持不变。对于无混水装置的直接连接的热水供暖系统,将此补充条件代入热水供暖系统供热调节的基本公式 ,可求出质调节的供、回水温度的计算公式。 1 式中: 相对供热热负荷比; 相对流量比;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本设计取18; 供暖室外温度,;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19; 供水温度,本设计为95; 回水温度,本设计为70; 进入供暖热用户的供水温度,; 供暖热用户的回水温度,; b 散热器传热系数K的公式中的指数值, b=0.140.37;=t=t+0.5 =t= t+-0.5 式中: 用户散热器的设计平均计算温度,; 用户设计供,回水温差,;其中:=0.5(t+ t-2 t)=0.5(95+70-2*18)=64.5= t-t=95-70=251/(1+b)=0.77, t=18, 其中 b=0.3;将上列数据代入上式,得:=t=18+64.5+12.5 =t=18+64.5-12.5 由上式可求出=f()和= t=f()的质调节水温曲线。计算结果见表31,水温曲线见图31。水温调节曲线: 图31供暖热负荷进行供暖质调节的水温调节曲线其中:1热水供暖系统网路供水温度曲线2热水供暖系统网路回水温度曲线当室外温度为t=-15时,相应供暖热负荷比:=18-(-15)/18-(-19)=0.90水温调节曲线值(6)(-19): 表31室外温度系统型式与设计参数直接连接无混水装置的供暖系统95/70twQt1t260.347.339.81.50.4 54.944.9-2.50.5 62.149.6-6.50.669.054.0-110.775.858.3-150.882.362.3-190.988.766.2第四章 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及敷设方式4.1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形式的确定热网是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热能输送的任务,热水供热管网的系统型式与热源位置,供热管道的系统布置型式与热源位置、热媒种类、热用户分布及热负荷性质,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选择热网的系统型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供热和经济性。一般多采用枝状管网布置型式,这种布置形式的优点是形式简单、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其缺点是管道发生故障时,供热将被终断。由于建筑物有一定的蓄热能力,通常可采用迅速消除热网故障的办法,以使建筑物室温不致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枝状管网是热水管网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对供热系统可靠性要求特别严格的热用户,可局部采用复线枝状管网。一般供暖系统很少采用环状管网。因为环状管网和枝状管网相比,热网投资增大,运行管理更为复杂,热网要有较高的自动控制措施。本设计中的建筑物均为民用建筑,采用95/70C的低温水作为热媒。热网系统型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供热和经济性选择。又考虑到工程造价等原因,所以热网形式采用枝状管网,因为枝状管网布置简单,供热管道的直径随距热源越远越小;且金属耗量小,基建投资小,运行管理简便。但枝状管网不具备后备供热的性能。为了在热水管网发生事故时,缩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和迅速消除故障,在与干管相连接的管路分支处,及在与分支管路相连接的较长的用户支管处,均应装设阀门。自热源引出的每根管线,通常也采用枝状管网方式。对大型管网,在长度超过2km的输送干线(无分支管的干线)和输配干线(指有分支管线接出的主干线和支干线)上,还应配置分段阀门。热网规范规定:输送干线每隔20003000m,输配干线每隔10001500m宜装设一个分段阀门。4.2 管道平面布置型式的确定经济上合理 管道布置应力求短直,主干线应尽量通过负荷最大的地区。要注意管线上的阀门、补偿器和某些管道附件的合理布置,因为这涉及到检查室的位置和数量,应尽可能使其数量减少。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一般采暖的供热管道,也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时间,适当的划分供热分区。技术上可靠 供热管线应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带。对周围环境影响少而协调 供热管线应少穿主要交通线。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应尽量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通常情况下管道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居住区应尽量布置在绿化地带及人行道下面。要少穿道路、水沟及其它构筑物。供热管道与各种管道、建筑物应协调安排,相互之间的距离,应能保证运行安全、施工及检查方便。埋地热力管道或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最小间距 表41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水平净距(m)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水平净距(m)建筑物基础边1.5道路路面边缘1.0照明、通讯电线中心1.0高压电杆支座2.0围墙或篱 基础边缘1.0乔木或灌木条丛中心1.5注:1.当管线埋深大于邻近建、构筑物的基础埋深时,应用土壤内摩擦再校正表列数据。如一般距建筑物的基础边要2-3。2.管线与铁路、道路的水平间距,除应符合上表规定外,当管线埋深大于1.5时,管线外壁至路基坡脚的净距不应小于管线埋深。3.地下供热管道与各种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以及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本设计采用直埋供热管道,其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42的规定4: 直埋敷设管道最小覆土深度 表42管径(mm)50125150200250300350400450500车行道下(m)0.81.01.01.21.2非车行道下(m)0.60.60.70.80.94.3 管道纵断面布置型式的确定 4.3.1 管道坡度热水管道坡度不小于0.0020.003,当安装坡度有困难时,可无坡敷设,但应在最低处增设排水点,最高处增设疏水点。 所有热用户的支管均应坡向与干管连接的检查井,坡度小于等于0.001。所有分支管线在检查井内均应设置排水阀,以便在分支管线发生事故时,排除管内存水。4.3.2 埋深(覆土深度)要求地沟敷设时,地沟顶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0.30.5m;直埋敷设时,管顶距地面应不小于0.7m,不能满足时应加设套管。地下敷设的供热管道与铁路、公路交叉时,交叉角度应在45以上。铁轨底到管顶或地沟顶应大于1.2m;公路最低点到管顶或地沟顶应大于0.7m。从干管直接引出分支管时,在分支管上应设固定墩或轴向补偿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从分支支点至支线上固定墩的距离不宜大于9m;分支点至轴向补偿器或弯管的距离不宜大于20米;分支点有干线轴向位移时,轴向位移量不宜大于50mm,分支点至固定墩或弯管补偿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计算“L”型管段臂长的规定,分支点至轴向补偿器的距离不应小于12m4。 本设计共有三个区,为了使设计方案更为合理,故有一个区会采用分户计量的布线方式。优点是:不用修筑地沟,节省了一部分投资,管线容易平衡。4.4 供热管网敷设方式的确定室外供热管网是集中供热系统中投资份额最大,施工最繁重的部分。合理的选择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以及做好管网的定线工作,对节省投资、保证热网安全可靠的运行和施工维修方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室外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分为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两大类。确定敷设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当地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及交通等条件力求与总体布局协调一致,并考虑维修方便等因素。架空敷设架空敷设是管道敷设在地面上的独立支架或建筑物的墙壁上。其优点是不受地下水位、土质及其他管线的影响,构造简单维修方便。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敷设方式。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管道热损失大,在某些场合下不够美观。因而多用于工厂区或城市郊区。对于年降雨量大,地下水位高,或者地形高差大,地下多岩石或腐蚀性土壤,以及地下管线太多或有特殊障碍的地区,可考虑架空敷设。地下敷设在城区以及对环境美观有要求的地区,多采用地下敷设。地下敷设又分为地沟敷设和直埋敷设两种。地沟是地下敷设管道的维护构筑物。地沟的作用是承受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并防止水的侵入。地沟分砌筑、装配和整体等类型。砌筑地沟采用砖、石或大型砌体砌筑墙体,配合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装配式地沟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现场装配,施工速度快。整体式地沟用钢筋混凝土现场灌注而成,防水性能较好。地沟的横截面常做成矩形或拱形。供热管道直接埋于土壤中的敷设型式。在热水供热管网中,无沟敷设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敷设方式的优点是不用修筑地沟,土方工程少,可加快施工速度。适用于土壤干燥,无地面及地下水侵害的地区。目前,最多采用的型式是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外壳三者紧密黏结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结构型式。本设计为长春的小区外网设计,考虑到美观、经济性等因素,采用以聚氨酯硬脂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的预制保温管直埋敷设。具有以下优点6: 导热系数低,绝缘性好,保温效果好。重量轻,强度高,便于供热管道的长途运输、施工搬运等。成型简单、操作方便,对工厂、现场施工适应性强。原料来源广泛。目前全世界聚氨酯硬脂泡沫产量超过800万吨以上第五章 经济技术比较分析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建设实践中,技术经济分析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一个具体工程项目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就是对不同设计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并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优方案;也就是对技术方案的预期效果进行分析,作为选择方案和进行决策的依据。技术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基本方法有两种:数学分析法和方案分析法。数学分析法:它是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技术方案的基本参数与各项费用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经济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运算或图解分析,找出最经济合理的参数值的有效范围。方案比较法:它是通过一组能从各方面说明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对实现同一目标的几个不同技术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然后选用最优方案的方法。本设计采用的是方案比较法,因为它简单明确,考虑的指标和因素比较全面,既可定性分析,也可定量计算。因此,方案比较法是目前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经济技术分析,选择最优方案时最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本设计有两套设计方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计算其造价,从而选择出较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8: 5.1 管材的用量热用户流量的计算:对只有供暖热负荷的热水供暖系统,用户的计算流量可由下面的式子确定 t/h 1式中: A 采用不同计算单位的换算系数,按表51取 A860;Qn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MW;C 水的质量比热,取C4.1868 KJ/Kg. ;tg 、th 管网的设计供回水温度。A值取用表: 表51采用的计算单位单位Qn-GJ/h=106 j/hCKJ/Kg. ;Qn-MW=106 wCKJ/Kg. ;Qn-Mkcal/h=106 kcal/hCKJ/Kg. ;A238.88601000本设计利用用公式 m3 /h 计算,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为70,故供、回水温差为25,计算结果见表52。 考虑到承压能力,故采用无缝钢管。为了使水力平衡,故保持干线比摩阻在3070Pa/m,支线比摩阻在3070Pa/m之间进行计算。5.2 管道的绝热工程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式中: D 直径,m;1003、21 调整系数; 绝热层厚度,m; L 管道长度,m; 00082 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每100m无缝钢管刷油绝热与保护层工程量计算表: 表53管道外径/mm绝热层厚度304050绝热层体积保护层面积绝热层体积保护层面积绝热层体积保护层面积/m3/m2/m3/m2/m3/m2320.6132.420.9639.021.3545.62380.6734.311.0340.901.4647.50480.7436.511.1243.101.5749.70600.8640.251.2746.861.7753.44761.0145.281.4951.872.0258.47891.1750.301.6956.902.2863.491081.3551.271.9462.862.5769.461331.5964.122.2670.713.0077.311591.8572.282.6078.883.4285.472192.4391.123.3897.724.39104.31本设计设绝热层厚度为40mm。5.3 土石方工程量挖掘沟槽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定:沟槽划分:凡图示沟槽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凡图示沟槽宽在3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计算挖沟槽、土方、山坡切土方量需放坡时,放坡系数按表54规定计算:放坡系数表: 表54土壤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m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普通土1.351:0.421:0.291:0.71坚土2.001:0.251:0.101:0.33注: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挖沟槽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底宽,单面加100mm,双面加200mm计算。挡土板面积,按槽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工程量。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55规定计算。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计算表: 表55基础材料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mm砖基础200浆砌毛石、条石基础150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300混凝土基础支模板300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低宽度,设计有规定,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尺寸见表56 。沟槽深度,按图示槽底面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图示沟底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挖土沟槽体积计算公式如下:本设计采用由垫层下表面放坡,见图V=H(a+2c+kH)L 式中:V 挖土体积,m3; L 地沟长度,m; a 地沟宽度,m; c 工作面宽度,m; H 挖土深度,m;k 放坡系数,m;放坡示意图: 图51直埋管道横断面布置尺寸 表56 6钢管外径壁厚保温管外径壁厚管中心距E沟宽a垫沙厚mmmmmmmmmm4831102.5340850200603.5140336090020076414043809202008941603.240096020010842003.940010002001334.52254.345011002001594.52504.9450110020021963156.250013002005.4 方案论述方案图见附图,管材的用量计算过程分别见表57到表513。管线A管材计算表: 表57编号流量外径壁厚长度编号流量外径壁厚长度 m3 /hmmm m3 /hmmm177.162196169.13557.0589412.60265.8821964.64565.6476412.60357.42219631.59574.2376412.60448.961594.57.29582.82603.512.60540.501594.534.59591.4148321.60622.461334.56.78601.20322.512.99721.261334.513.48611.41382.510.00819.8510844.80621.20322.512.36918.6510847.80631.41382.510.001017.2410844.80641.20322.511.781116.0410847.80651.41382.510.001214.6310844.80661.20322.511.141313.4310847.80671.41382.510.001412.0210844.80681.20322.510.511510.828947.80691.41382.510.00169.418944.80701.20322.59.90178.218947.80711.41382.510.00186.807644.80721.20322.511.56195.607646.74731.41382.512.002018.0410845.07741.20322.510.262116.86108413.38751.41382.512.002215.6610847.95761.20322.510.682314.2510844.67771.41382.512.002413.0510847.95781.20322.511.502511.6410844.67791.41382.512.002610.448947.95801.20322.512.11279.038944.67811.41382.512.00287.838947.95821.20322.512.72296.427644.67831.41382.512.00305.227647.95841.20322.510.35313.817644.67851.18322.510.99322.61603.57.95861.41382.59.00331.2048314.33871.41382.59.00348.4689415.34881.41382.59.00357.0589412.60891.41382.59.00365.6476412.60901.41382.59.00374.2376412.60911.41382.59.00382.82603.512.60921.41382.59.00391.4148321.60931.41382.59.00408.4689427.34941.41382.59.00417.0589412.60951.41382.59.00425.6476412.60961.41382.59.00434.2376412.60971.41382.59.00442.82603.512.60981.41382.59.00451.4148321.60991.41382.59.00468.4689415.771001.41382.59.00477.0589412.601011.41382.59.00485.6476412.601021.41382.59.00494.2376412.601031.41382.59.00502.82603.512.601041.41382.59.00511.4148321.601051.41382.59.005211.2810843.311061.41382.54.36539.8789412.601071.41382.54.36548.4689421.39管线B管材计算表: 表58编号流量钢管外径壁厚长度 m3 /hmmm195.71 2196263.18 292.88 219622.86 382.48 2196109.03 476.07 219648.99 569.91 21964.26 663.75 219654.80 755.54 1594.53.20 847.00 1594.538.76 936.57 1594.52.67 1026.31 1594.516.49 1117.54 108415.75 128.77 89435.90 138.77 8948.28 148.77 76439.76 1510.26 76425.51 1610.43 76425.77 178.54 76430.72 188.21 76421.94 196.16 603.525.74 206.16 603.519.23 216.41 603.515.43 224.66 603.532.21 235.74 603.529.50 2410.40 76413.73 252.83 48324.24 管线C管材计算表: 表59编号流量钢管外径壁厚长度 m3 /hmmm192.36 219668.57 274.17 219658.61 371.38 219629.12 468.94 219687.22 560.07 219615.03 652.42 1594.523.90 741.78 1594.544.92 834.68 1594.537.68 924.04 1334.552.00 1014.47 10846.48 1110.64 89425.27 123.83 603.563.66 139.57 76419.68 1410.64 7649.53 157.10 603.527.79 1610.64 76423.38 177.65 76430.34 188.87 76435.98 190.66 322.554.64 201.78 382.515.42 212.44 382.529.59 222.79 48315.43 2315.97 76415.41 242.22 382.54.31 2518.19 89425.66 合计: 510钢管外径壁厚(mm)21961594.51334.51084894长度(m)960.72193.0188.75111.83278.92钢管外径壁厚(mm)764603.5483382.5322.5长度(m)421.38271.91140.4370.04213.49管道绝热工程表 表511钢管外径壁厚长度保护层面积表面积mmmm2m22196960.72 0.98 939.30 1594.5193.01 0.79 152.48 1334.588.75 0.71 63.01 1084111.83 0.63 70.45 894278.92 0.57 158.34 764421.38 0.52 219.12 603.5271.91 0.47 127.80 483140.40 0.43 60.37 382.5370.04 0.41 151.72 322.5213.49 0.39 84.31 合计2026.89 土石方工程量: 表512钢管外径壁厚长度沟宽2CVmmmmmm32196960.72 1.30 3.40 11528.640 1594.5193.01 1.10 3.00 2084.508 1334.588.75 1.10 3.00 958.500 1084111.83 1.00 2.80 1140.666 894278.92 0.96 2.72 2778.043 764421.38 0.92 2.64 4095.814 603.5271.91 0.90 2.60 2610.336 483140.40 0.85 2.50 1305.720 382.5370.04 0.85 2.50 3441.372 322.5213.49 0.85 2.50 1985.457 合计31929.056材料基价表 表513 9定额编号分项工程名称单位数量人工单价人工合价基价直接费(一) 管道安装31无缝钢管 219610m96.07242.544086.90288.0427672.5830无缝钢管 1594.510m19.30138.45742.12126.172435.2129无缝钢管 1334.510m8.87533.44296.7891.97816.2328无缝钢管 108410m11.18327.3305.3065.93737.3027无缝钢管 89410m27.89225.48710.6957.681608.8126无缝钢管 76410m42.13821.84920.2954.812309.5825无缝钢管 603.510m27.19119.57532.1327.75754.5524无缝钢管 48310m14.0416.84236.4321.97308.4623无缝钢管 382.510m37.00416.15597.6120.93774.4914无缝钢管 322.510m21.34914.79315.7518.46394.10(二) 绝热工程2920聚氨酯泡沫喷涂发泡安装10m2202.68999.1920104.72 216.99 43981.49 (三) 土石方工程2267挖填土方100m3319.291705.02225106.54 708.87226335合计308128第六章 管道的水力计算6.1 热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则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是从主干线开始计算。网路中平均比摩阻最小的一条线,称为主干线。在一般情况下,热水网路各用户要求预留的作用压差是基本相等的,所以通常从热源到主干线的管线是主干线。主干线的平均比摩阻R值,对确定整个网路的管径起决定性作用。如比摩阻R越大,需要的管径越小,因而降低了管网的基建投资和热损失,但网路循环泵的基建投资及运行电耗随之增大。这就需要确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