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沉默权制度建设.doc_第1页
法治视野下沉默权制度建设.doc_第2页
法治视野下沉默权制度建设.doc_第3页
法治视野下沉默权制度建设.doc_第4页
法治视野下沉默权制度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治视野下沉默权制度建设 导读:龙源期刊网 法治视野下沉默权制度建设作者:舒易求 来源:法制博览2018 年第 10 期摘要:在法治改革的进程中,沉默权应该纳入刑事诉讼立法中,作为一项具体制度确专题:沉默权.ppt龙源期刊网 法治视野下沉默权制度建设作者:舒易求 来源:法制博览2018 年第 10 期摘要:在法治改革的进程中,沉默权应该纳入刑事诉讼立法中,作为一项具体制度确立下 来。本文通过诠释沉默权内涵,剖析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从而探索建 立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顺应法治改革,提高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程度。关键词:沉默权;法治;建设;中国化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9-0157-02一、沉默权内涵诠释沉默权,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诉讼权利,通常是指特定主体的人在接受司法机关办案人员 问话或者提问时,有拒不回答问题的权利。但对于拒绝回答问题的权利和内容范围,目前在实 行沉默权制度的国家中,又有诸多差异,总的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在英美法系中最具代 表性的英国,确立的是一种广义意义上的沉默权,其表现:1.享有沉默权的主体范围广,其主 体不仅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包括在诉讼中有作证需要的证人,即任何人都有权拒绝回 答其他任何人提问,并且没有不利后果。2.拒绝回答的问题内容广,只要是有可能自陷于罪的 问题都可以拒绝回答,有权保持沉默。3.行使权利的程序过程广,在刑事诉讼的所有程序包括 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理以及执行过程中,均有保持沉默、拒不回答问题的权利。可见, 英国推行的沉默权制度,力度大,范围广,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该国刑事侦查、诉讼审理制度 比较成熟。大陆法系国家日本采取的是一种狭义的沉默权制度,它界定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所特有的一种权利,可自由处分,又被称为“自由供述权”或者“拒绝陈述权”。这种狭义的沉默 权与英美法系不同之处在于:1、享受沉默权的对象差异,其对象仅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不包括知情人和证人;2、实行沉默权的目的不同,其目的重点在于防止以剥夺犯罪嫌疑人或 者被告人意志自由的方法进行讯问。在我国,立法上还没有确立沉默权制度,但法学理论界对于是否建立沉默权制度问题,争 论很大,也比较敏感。有否定的,认为实行沉默权,会增加司法成本,或者因为缺少口供这条 线索,案件可能会长时间甚至永远无法查清,放纵坏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采取沉默权制度的 条件;有肯定的,认为确立沉默权制度,可以杜绝刑讯逼供,保护人权,避免非法言词证据, 顺应国际趋势,履行国际义务;有认为设立有限制性的沉默权制度,原则上应该实行沉默权, 但可以做出特殊案件的例外规定,确保重要法益保护,弥补司法资源紧缺和办案经费的不足。 笔者倾向限制性观点,因为实行沉默权,能够有效解决刑讯逼供问题,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人权的有力保障,也顺应法治建设进程趋势。我们办理刑事案件要学会习惯从多种途径寻龙源期刊网 找证据,侦破案件、评判案件,就是缺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同样不影响案件的定罪 量刑,其实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为将来建立沉默权制度打好了铺垫,如第 53 条规 定,如果案件材料中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轻信口供,就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和处以刑罚;如果案件材料中没有被告人供述,其他证据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也同样可以 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但由于我国尚处于法治改革的初级阶段,有许多历史和客观因素 存在,也不宜步伐一下放开太大,有个逐步改革和适应的过程。二、刑事诉讼中设立沉默权制度的价值取向建立沉默权制度,是司法制度逐渐从蛮横、专制转向文明、公正这一历史过程的必然产 物,顺应法治改革,其价值体现:1、是宪法言论自由权利的具体化。宪法第 35 条规定,我国 任何公民都享有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作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虽然涉嫌犯罪,但公民权没有 被剥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供述自主选择权,亦即享有沉默权。2、是控诉方承担有罪举证 责任的落实。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人民法院依法认定有罪的裁判文书生效以前,对任何人 都不得确定有罪。在没有确定任何人是罪人之前,他就是无罪的。不能对一个无罪之人要求其 自己承认和证实自己有罪。如果这样,就违反刑事诉讼法第 49 条,关于有罪举证责任是 由公诉机关或者自诉人承担的相应规定。因此,沉默权制度实施,是符合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 的分配原则。3、有助于保障被讯问方的合法权益不轻易受侵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处于弱 势地位的被讯问方,与拥有巨大司法权力、专业知识技能的讯问方相比,差距巨大悬殊。讯问 方往往为了找到有罪证据,视口供为证据之王,不惜一切手段,达到被讯问方开口,采取刑讯 逼供,暴力取证。只要确立沉默权,就是有效解决之策,拒绝刑讯逼供,防止冤假错案,保证 司法的公平与公正。4、有利于增强侦查机制活力,提高侦查人员素能。确立沉默权制度,可 以打消侦查人员试图动用一切手段依靠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念头,完全放弃把“口供”奉为证据之 王的念想,而是脚踏实地锤炼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业务办案水平,不断积累案件办理经 验,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不依靠口供,想方设法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做实做强。这样 必然会促使努力提升侦查技能、方法,穷尽侦查措施,激活侦查机制活力。5、是有效履行应 尽国际义务的需要。我国已经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成为其成员国,并且 没有对该公约第 14 条关于沉默权的相关规定作出保留。因此,我们应该履行自己的承诺,树 立大国的形象,贯穿公约实施,使沉默权制度在国内法中有相应内容体现,并且适用甚佳。三、在刑事诉讼中确立沉默权制度的路径选择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是我国刑事法律最直接的目的,但我国特定的法律文化背景和环 境,应该适合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首先,是肯定和确认沉默权,通过立法形式确定 沉默权制度;其次,是规定享有沉默权的主体不宜过宽,不能采取英国的广义模式,应借鉴日 本的做法,只限定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范围;再者,遵循沉默权的权利性质,既然是一种权 利,可以积极行使,也可以消极放弃,确立沉默自主选择权,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