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计划书.docx_第1页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计划书.docx_第2页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计划书.docx_第3页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计划书.docx_第4页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计划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计划书第1章 概 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其与物质能源一起并列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图书单位不可缺的部分,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对于借阅者来说,想要借书必须去到图书馆,一本本的查找,效率低,占用时间长,不利于查找,而且没有人性化管理。图书馆的规模越大,管理员对图书的管理越来越复杂,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将是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对于借阅者,想要找到需要的图书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为了使图书管理简单化,使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松管理图书,使读者便于查找借阅归还图书,就必须设计一套实用简单,功能强大的图书管理系统。1.1 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使人类知识总量的增长不断加快,生产社会化趋势的扩大和社会对产品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组织在营运活动中所涉及的内部和外部信息量迅速地膨胀起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等过程的时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使得传统的手工作业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陷入了机构日益庞大,效率日益降低的困境。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摆脱这种困境找到了出路。计算机用于管理信息处理的突出优点是迅速、准确、可靠、具有很大的存储能力,适应于管理信息量大、面宽的特点,适合于管理信息处理及时、准确的要求。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够提供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作业、管理、分析和决策职能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手工规程、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用的模型,以及数据库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保存和使用。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科学依赖于管理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应用。这三要素充分结合,相互利用,从而使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边缘学科。1.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是信息收集和加工的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应用软件工程。为了使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开发出来的系统达到实用可靠、高效先进的目的,系统开发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1.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系统开发所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系统必须满足用户管理上的要求,即保证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又方便实用,需要友好的用户界面、灵活的功能调度和完善的系统维护措施。为此,系统的开发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认真细致地作好功能和数据的分析,并充分利用代码技术、菜单技术及人机交互技术,力求向用户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信心保证。2.系统的原则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实体内部进行综合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有着鲜明的整体性、综合性、层次结构性和目的性。它的整体功能是由许多子功能的有序组合而成的,与管理活动和组织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系统各子功能处理的数据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而又共享的数据体系。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其功能和数据上的整体性、系统性,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系统的原则。3.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应用软件工程,应该按照软件工程的理论、方法和规范去组织和实施。无论采用的是那一种开发方法,都必须注重软件表现工具的运用、文档资料的整理、阶段性评审,以及重视项目管理。1.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图书馆现行的图书管理方法是完全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的图书的编目、典藏、查询、流通等工作。图书馆管理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实现编目、典藏、流通、读者、查询、系统维护功能。系统对整体功能进行完善。系统对子系统进行调整和划分,编目包括图书/期刊简易编目;典藏可以进行新增、修改及删除馆藏等操作;流通实现借书、还书、续借等各项操作;读者实现对读者资料的各项操作;查询按读者个人借阅情况、编目、馆藏及分类进行查询;系统维护实现对操作员的管理与维护、系统参数维护、操作员登录密码的修改等。第2章 数据库系统设计绘本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模式定义了数据库的结构、表、关系、域和业务规则。 数据库模式是一种设计,数据库和应用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域是一列可能拥有的值的集合。必须为每一个表的每一列确定域。除了数据的物理必填字段外,还需要确定是否有些域对表来说是唯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模式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业务规则,它是对需要反映在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业务活动的允许空字符串。业务规则是模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他们指定了无论什么数据变化到达DBMS引擎,允许的数据值必须满足的允许空字符串。不管无效的数据变化请求是来自窗体的用户、查询/修改请求还是应用程序DBMS都应该拒绝。遗憾的是,不同的DBMS产品用不同的方法实施业务规则。在某些情况下,DBMS产品不具备实施必要业务规则的能力,必须以代码形式把它们编入应用程序。2.1 数据库及其应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有数百万个数据库系统在运行,其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企业管理,银行管理,资源管理,经济预测一直到信息检索,档案管理,普查统计等。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装备了12个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大型计算机系统,这些系统分布在邮电、计委、银行、电力、铁路、气象、民航、情报、公安、军事,航天和财税等行业。 现在,数据库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并且不断的与其它计算机技术相互渗透。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面象对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等各种数据库系统。 在人类迈向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候,信息变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生产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充分认识到,数据库是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数据库的建设规模,使用水平已成为衡量该国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数据库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2.2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用计算机存储记录的系统。数据库本身可被看作为一种电子文件柜:也就是说,它是收集计算机数据文件的仓库或容器。系统用户可以对这些文件执行插入数据、检索数据、更改数据、删除数据等一系列操作。 总之,数据库系统是一个计算机存储记录的系统,即,它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的目标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要的信息。图2.2是一个数据系统的简图(见附录A图2.2 数据库系统简图)。2.3 数据库系统简介本人设计的是一个关于图书馆图书管理的数据库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管理员可以简捷、方便的对图书记录查阅、增加、删除等功能,而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对进行图书查询、借阅、归还等功能。 该数据库应用程序按照用户权限和实现功能的不同分为两部分:外部学生对数据库的查询访问和内部管理人员对数据记录的管理维护。每一部分中包含各自实现的各项功能,对每一项功能的实现,将按照窗体设计以及运行情况的顺序逐一进行设计。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access技术建立数据库,使用VB技术建立数据源的链接,并且生成图书管理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从而实现数据库的管理功能。Acces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Microsoft Office 套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小型商务活动,用以存贮和管理商务活动所需要的数据。Access不仅是一个数据库,而且它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它可以方便地利用各种数据源,生成窗体(表单),查询,报表和应用程序等。 有结构的数据集合,它与一般的数据文件不同,(其中的数据是无结构的)是一串文字或数字流。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是文字、图象、声音等。 Access一种关系式数据库,关系式数据库由一系列表组成,表又由一系列行和列组成,每一行是一个记录,每一列是一个字段,每个字段有一个字段名,字段名在一个表中不能重复。表与表之间可以建立关系(或称关联,连接),以便查询相关联的信息。Access数据库以文件形式保存,文件的扩展名是MDB。2.4 数据库设计概述计算机信息系统以数据库为核心,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更新、加工、统计和传播等操作。对于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来说,为使现实世界的信息流计算机话,并对计算机话的信息进行各种操作,就是如何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软件和相关硬件系统,将用户的要求转化成有效的数据结构,并使数据库结构易于实现用户新的要求的过程。确切的说,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提供一个确定最优数据模型与处理模式的逻辑设计,以及一个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物理设计,建立起既能反映现实世界信息和信息联系,满足用户数据要求和加工要求,有能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接受,同时能实现系统目标,并有效存取数据的数据库。2.5 数据库设计周期根据软件工程的思想,数据库设计的周期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 规划阶段确定开发的总目标,给出计划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以及接等方面的设想。 (2) 需求分析阶段认真细致地了解用户对数据的加工要求,确定系统的功能与边界。本阶段的最终结果,提供一个可作为设计基础的系统说明书,包括对软硬件环境的要求和一整套完善的数据流程图。(3) 设计阶段把需求分析阶段所确定的功能细化,主要工作是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然后,对每个阶段内部设计详细的流程。 (4) 程序编制阶段以一种或几种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表达上一阶段确定的各模块控制流程。程序编制时应遵循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5) 调试阶段对已编好的程序进行单元调试(分调),整体调试(联调)和系统测试(验收)。(6) 运行和维护阶段这是整个设计周期最长的阶段,其工作重点是收集和记录系统实际运行的数据。在运行中,必须保持数据库的完整性,必须有效的处理数据故障和进行数据库恢复。同时解决开发过程的遗留问题,改正错误进行功能完善。2.6 数据库开发工具简介(Access)Access是Office办公套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刚开始时微软公司是将Access单独作为一个产品进行销售的,后来微软发现如果将Access捆绑在OFFICE中一起发售,将带来更加可观的利润,于是第一次将Access捆绑到OFFICE97中,成为OFFICE套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现在它已经成为Office办公套件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了。自从1992年开始销售以来,Access 已经卖出了超过6000万份,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后来微软公司通过大量地改进,将Access的新版本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不管是处理公司的客户订单数据;管理自己的个人通讯录;还是大量科研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人们都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大量数据的管理工作。2.7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2.7.1数据库需求分析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谁拥有了更多更有效的信息,谁就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信息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的支柱。数据作为信息的载体,其管理工具数据库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才能有效地管理好浩如烟海的数据,并从中提取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来加以利用。从60年代末期开始,数据库系统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两代的演变。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层次与网络的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30年来,人们主要致力于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完善关系理论的确立标志着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趋于完善。商品化的DB2,INGRES,ORACLS。SYBASE,SQL SERVER等关系数据库的出现标志着关系数据库系统已经接近顶峰。第一代和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源于商业事务处理。多年来,这两代数据库系统主要用于银行,飞机定票等事务处理。80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大,新的数据库应用等。针对新一代数据库应用。从80年代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新一代的数据库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设计家庭图书管理系统之前,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是数据库以及VB6。0的开发环境。所谓数据库是指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能为多个用户所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相关联的数据集合。而数据库系统是指实现有组织的动态的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支持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与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系统。我们的系统是按用户的需求进行数据库定义、存取、运行、建立和维护功能,系统的数据库定义模型图(见附录A 图2.7.1数据库定义模型图)2.7.2数据库概要设计软件系统本质上是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在软件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都必须考虑两方面的问题“数据”及对数据的“处理”。为了把用户的数据要求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系统分析员通常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数据模型。概念性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是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它描述了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它反映了用户的现实环境,且与在软件系统中的实现方法无关。这里我们运用最常用的表示概念性数据模型的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即ER模型。通常,软件系统中有许多数据是需要长期保存。为减少数据冗余,简化修改数据的过程,实现对数据进化规范化。图2. 1数据库表的关系图图2. 2数据库E-R图2.7.3数据库的具体实现作为Microsoft公司的本地数据库,Access在应用中使用的非常广泛,为此我选用Access数据库来进行数据库的设计。根据前面定义的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形成数据库的表格以及各个表之间的关系。1.图书信息表图2. 3数据库book表2.读者信息表图2. 4数据库reader表3.借阅登记表图2. 5数据库record表4.用户表图2. 6数据库user_table表5.员工表图2. 7数据库worker表上述所做的各表都是围绕图书借阅系统而做的,所以做好这个方面信息表是本系统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计算机图书馆管理系统是我国大部分院校或其它部门不可缺少的部分,书籍是人类精神食粮,尤其对一些学校,图书馆来说,非常重要。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为用户实现借阅图书、期刊、试卷合订本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源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查阅迅速、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是很有必要。3.1 图书管理系统简介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此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3.2 系统功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各类图书,使得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方面是学生们能通过该系统来查询图书馆中的各类图书,来确定自已需要的书籍的借阅情况,为借阅做好准备;三方面是对图书馆数据库管理的需求,数据库在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能对系统数据库进行安全和全面地管理也成为了图书管理者的一个重要需求。3.3 系统功能总体描述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1图书管理功能 为了方便图书的借阅管理,需要对图书的信息加于管理。图书管理模块可实现以下功能:l 添加图书信息l 修改图书信息l 删除图书信息l 查询图书信息2读者管理功能 为了方便对读者的管理,需要对读者的信息加予管理。读者管理模块可实现以下功能:l 添加读者信息l 修改读者信息l 删除读者信息l 查询读者信息3图书借阅管理功能 图书借阅模块功能实现如下:l 添加借书信息l 查询借书信息l 添加还书信息4系统管理功能 系统管理模块功能实现如下:l 添加管理员l 修改管理员密码l 注销第4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4.1开发环境VB是微软公司出品的一个快速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软件,借助微软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垄断地位,VB在短短的几年内风靡全球。VB是极有和功能强大的软件,主要表现在:所见即所得的界面设计,基于对象的设计方法,极短的软件开发周期,较易维护的生成代码。VB程序语言具有许多优秀的特性,用其设计应用程序时有两个基本特点:可视化设计和事件驱动编程。4.4.1可视化设计同其他的一些可视化程序开发工具一样,VB具有可视化设计的特点,微软的Word在刚刚进入市场时,同WPS竞争的一个重要的功能砝码就是所见即所得的字处理功能,VB在设计应用程序界面时也可以说是所见即所得.在设计时,头脑中所想象的应用程序界面,完全可以通过键盘鼠标以及徒手画出来,而不是编制大量的代码然后再编译生成,如果需要修改,也是利用键盘鼠标和手画,而底层的一些程序代码由VB自动生成或修改。VB为用户提供大量的界面元素(在VB中称为控件对象),这些控件对象对于熟悉Windows应用程序的用户而言是一点也不陌生,如窗体、菜单、命令按钮、工具按钮、检查框等等,用户只需要利用鼠标、键盘把这些控件对象拖动到适当的位置,设置它们的大小、形状、属性等,就可以设计出所需的应用程序界面。4.4.2事件驱动编程Windows操作系统出现以来,图形化的用户界面和多任务多进程的应用程序要求程序设计不能是单一性的,在使用VB设计应用程序时,必须首先确定应用程序如何同用户进行交互.例如发生鼠标单击、键盘输入等事件时,由用户编写的代码控制这些事件的响应,这就是所谓的事件驱动编程。Vb6.0有三种版本,各自满足不同的开发需要:(1)“Visual Basic 学习版”使编程人员轻松开发Windows 95/98和windows NT的应用程序。该版本包括所有的内部控件连同grid,tab和data-bound控件。学习版提供的文档有“程序员指南”、联机帮助及Visual Basic“联机手册”。(2)“专业版”为专业编程人员提供了一整套进行开发的功能完备的工具。该版本包括学习版的全部功能连同 ActiveX控件,还包括Internet控件和Crystal Report Writer。专业版提供的文挡有“程序员指南”、联机帮助和“部件工具指南”(3)“企业版”使得专业编程人员能够开发功能强大的组内分布式应用程序。该版本包括专业版的全部功能连同自动化管理器、部件管理器、数据库管理工具、Microsoft面向工程版的控制系统等。企业版提供的文挡包括专业版的所有文挡,还有“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指南”和“用户指南”。本系统正是采用Visual Basic 企业版所开发的管理系统。4.2系统功能设计该系统具有借阅图书,归还图书,查阅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和自己的借阅情况,编辑帐号等功能。高级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录入登记,删除陈旧的书籍;对帐号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还可以来直接查阅自己的借阅情况及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具体功能如下:l 管理者登陆功能管理员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该系统,同时在管理员离开本机的时候,退出该系统,达到其他人不可以进行操作的目的。l 借阅者的登陆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与管理人员登录功能实现的方法大致一样,并且还要简单。是从读者表中查到到账号与密码,看与用户输入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用户就可查看自已的借阅情况并维护自己的部分信息。l 图书的借阅功能在这个功能中,借阅者输入借阅者的读者编号和所要借阅的图书的图书编号,然后点击借阅按钮就可进行图书借阅。l 图书的归还功能在此功能中,借阅者根据借阅者的读者编号和归还的图书编号进行还书工作。图书查询功能在这个功能中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图书编号,点查找按钮后就会在各个相应的组件中显示出信息。 l 高级管理员的帐号管理功能在此功能中高级管理员可以增加,或是修改借阅者的密码、权限。在此功能中如果选中中的记录,则在右边相应的组件中显示出信息,并且管理员还可对这些记录进行修改或删除已有的记录。并且也可以点增加按钮增加一条或多条新的记录。l 退出系统功能在系统主窗口中单击“退出”按纽,就退出图书馆管理系统。由以上功能画出具体功能模块图如下:图4.1功能图4.3数据库数据库是一种存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操作的工具。数据库的作用在于组织和表达信息,简而言之,数据库就是信息的集合。计算机的数据库可以分为两类:非关系数据库(flat-file)和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关系数据库中包含了多个数据表的信息,数据库含有各个不同部分的术语,象记录、域等。数据库采用了Microsoft推出的Access数据库,这是微软集成到Office中的一个桌面数据库,能够快速方便的和Office的其他套件综合使用,由功能模块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画出本系统的数据流图如下:图4.2数据流图第5章 详细设计5.1系统功能设计由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模块分析决定紫铜的窗体设计如下:表5.1 系统窗体汇总窗体名称窗体类型简要说明FrmLogIn启动窗体系统登陆Form1MDI主窗体系统主窗体Form2模式窗体图书信息录入Form3MDI子窗体职工信息录入Form4模式窗体借书管理Form5模式窗体还书管理Form6模式窗体使用帮助Form7模式窗体读者信息录入Frm_sys_set模式窗体账号管理frmAbout模式窗体关于软件frmMsgMDI子窗体友情提示名称类型模块说明Database数据类型数据连接xp_canvas窗体窗体移动Xpcmdbutton按钮个性按钮Xptopbuttons系统最大化,最小化,关闭5.2系统功能具体实现1主界面主界面的设计采用标准无标题主窗口样式,自上而下依次为:菜单栏、工具条、工作区(本系统采用SSTab页框)、状态栏等。所有系统用户拥有相似的主界面。主界面包含基本的或共享的功能,如书目浏览与检索,基本统计等。2.用户登陆 图5.1主界面图该窗体主要完成用户管理登陆功能,也是进入系统的一个重要的门槛,该门槛是有权限限制,根据不同的用户帐号,功能也截然不同,这就是本系统的一个关键点。图5.2登录窗口图3.借书 该窗体主要完成读者借阅功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之一,读者借阅图书时一同记录下职工人员,借阅后系统信息将保存,以便管理员的核对。一个读者不能重复借阅相同的书以免借书重复。该阅子模块简单,计算机图书综合信息以图书编号归拢在一起,方便借阅。图5.3借书窗口图4. 还书 还书这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之一,用户需要提供读者编号和图书编码,经过查询无误后,就能方便的还书。图5.4还书窗口图5. 图书查询 在主界面点击 xpcmdbutton5控件按钮,数据控件将显示 当前表“book”信息,图书编码,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等,一目了然,无权限。主要程序代码:Private Sub xpcmdbutton5_Click()open_connection (book)tablename = record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tEnd Sub6. 图书录入新书录入窗口中显示的是员工必要信息。可供用户增加、修改、删除、显示上一记录、下一记录等功能。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的记录、删除不需要的记录、修改错误的记录、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当用户想修改某条记录时,只要双击“修改记录”按钮控件中修改要修改的记录,就会自动弹出详细信息窗体,该窗体已经显示了你要得信息,你就可以对其该条记录进行修改了。本系统的一大特点可以直接在TEXT文本框进行数据修改,修改后,按ENTER键即可完成修改,并保存在数据库“book”表中。图5.5图书录入窗口图5. 职工查询 这一功能应用在“xpcmdbutton7”控件上,DataGrid1控件显示职工信息,如职工的工号,姓名,地址等,读者没有查询权限。代码如下:Private Sub xpcmdbutton7_Click()open_connection (worker)tablename = worker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tEnd Sub6.职工录入该窗体可供管理员增加、修改、删除、显示上一记录、下一记录员工信息等功能。也同样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的记录、删除不需要的记录、修改错误的记录、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当管理员想修改某条记录时,只要双击“修改记录”按钮控件中修改要修改的记录,就会自动弹出详细信息窗体,该窗体已经显示了你要得信息,你就可以对其该条记录进行修改了。也可以直接在TEXT文本框进行数据修改,修改后,按ENTER键即可完成修改,并保存在数据库“worker”表中。7. 读者录入该窗体同职工录入一样,可供管理员增加、修改、删除、显示上一记录、下一记录员工信息等功能。也同样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的记录、删除不需要的记录、修改错误的记录、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8. 读者信息这一功能应用在“xpcmdbutton15”控件上,DataGrid1控件显示职工信息,如读者的姓名,编号,地址,电话号码等,任何人可以查阅直接添加信息。数据出于“reader 表中。代码如下:Private Sub xpcmdbutton15_Click()open_connection readertablename = readerSet DataGrid1。DataSource = rstEnd Sub5.3会员管理模块具体实现先对实例进行流程分析,所谓系统流程就是用户在使用系统是的工作过程。对于多类型用户的管理系统来说,每一类用户的工作流程都是不相同的。多用户系统的工作流程都从用户登陆模块开始的,对多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身份认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过程:(1)确认用户是否是有效的系统用户。(2)确定用户的类型。第 1决定用户能否进入系统。第2个过程根据用户的类型决定用户的操作权限,从而决定用户的工作界面。5.4用户权限设置本系统的权限分为4个等级:l 数据浏览者 拥有功能:图书查询、借阅查询、读者信息浏览、使用帮助、关于软件、退出系统。l 2级管理员增加功能:借书、还书、职工查询。l 3级管理员 增加功能:图书录入。l 系统管理员增加功能:职工录入,读者录入,账号设置。5.5 权限的具体实现5.5.1 模块准备首先,在VB所建工程中添加Database模块,定义出一个全局变量privilege,如下:Public privilege As Integer在用户登录时根据privilege的值决定权限,从而判断用户登陆成功后的功能模块。其次,在模块中建立一个check_privage函数供其他窗体需要权限验证时调用此函数。设置函数check_privage参数为rightlevel。具体代码如下:Public Sub check_privage(rightlevel As Integer)Dim right As Integer right = rightlevelSelect Case right Case 1: Form1.xpcmdbutton1.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2.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3.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4.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5.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6.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7.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8.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10.Enabled = False Form1.Show Unload frmLogin Case 2: Form1.xpcmdbutton1.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2.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3.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4.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5.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6.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7.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8.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10.Enabled = False Form1.Show Unload frmLogin Case 3:Form1.xpcmdbutton1.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2.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3.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4.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5.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6.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7.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8.Enabled = False Form1.xpcmdbutton10.Enabled = False Form1.Show Unload frmLogin Case 4: Form1.xpcmdbutton1.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2.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3.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4.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5.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6.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7.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8.Enabled = True Form1.xpcmdbutton10.Enabled = True Form1.Show Unload frmLogin End SelectEnd Sub 5.5.2 登录调用在用户登录时,程序从user_table表中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后读取“权限”的值赋给变量privilege,然后把privilege当做参数调用check_privage 函数从而达到权限功能的分配,重要代码如下:If LCase(Trim(rst!登录名) = LCase(Trim(Text1.Text) Then If Trim(rst!密码) = Trim(Text2.Text) Then privilege = rst!权限 Call check_privage(privilege). 5.6 会员管理具体实现5.6.1 读者管理该窗体可供管理员增加、修改、删除、显示上一记录、下一记录读者信息等功能。也同样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的记录、删除不需要的记录、修改错误的记录、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该窗体已经显示了你要得信息,你就可以对其该条记录进行修改了。也可以直接在TEXT文本框进行数据修改,修改后,按ENTER键即可完成修改,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图5.6读者录入窗口图主要方法是打开数据库并对窗体控件赋值,添加的时候先检验reader表里面是否已存在此读者编号。打开数据库并对窗体控件赋值的主要代码如下:Private Sub Form_Load()Dim sql1 As StringSet rst = New ADODB.Recordsetsql1 = select * from readerCall connect_dbrst.Open sql1, con,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Set Text1.DataSource = rstSet Text2.DataSource = rstSet Text3.DataSource = rstSet Text4.DataSource = rstSet Text5.DataSource = rstSet Text6.DataSource = rstSet Text7.DataSource = rstSet Text8.DataSource = rstText1.DataField = 读者编号Text2.DataField = 读者姓名Text3.DataField = 性别Text4.DataField = 电话号码Text5.DataField = 家庭地址Text6.DataField = 读者类别Text7.DataField = 工作单位Text8.DataField = 登记日期End Sub修改完成后rst.Update保存更改。5.6.2 员工管理该窗体同读者管理窗体一样可供管理员增加、删除、显示上一记录、下一记录员工信息等功能。也同样向数据库中添加新的记录、删除不需要的记录、修改错误的记录、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修改后确定即可完成修改,并保存在数据库 “worker”表中。图5.7职工录入窗口图上下记录的实现代码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_Click() 上一记录If rst.BOF ThenfrmMsg.ShowfrmM.Visible = TruefrmMsg.Text1.Text = 已经到达记录顶端!Exit SubElserst.MovePrevious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_Click() 下一记录If rst.EOF Then frmMsg.ShowfrmM.Visible = TruefrmMsg.Text1.Text = 已经到达记录底端! Exit Sub Elserst.MoveNextEnd IfEnd Sub5.6.3 账号管理帐户管理,即可以添加权限帐户,又可以对权限帐户进行修改或者删除,这里用户权限级别分4种,关键字:1 ,2 ,3 ,4。1. 浏览者 权限:1 2. 2级管理员 权限:2 3. 3级管理员 权限:34. 系统管理员 权限:4打开系统时,会有一个默认的浏览者账号密码,默认用户名:reader 密码默认。直接点确认就可以作为一个浏览者进入,查询图书馆内部的书籍。图5.8账户管理窗口图1. 增加账号可以直接在空间里面填写信息,完成后直接点增加账号即可,首先验证用户名是否为空,然后验证是否已存在,最后检测权限范围是否是1到4之间。不出问题填写完成最后会提示是否添加。 图5.9提示窗口图主要代码如下:user.user_id = CStr(LTrim(Text1.Text) user.pwd = CStr(LTrim(Text2.Text) user.right = LTrim(Text3.Text) ans = Msgbox(增加用户吗?, vbOKCancel + vbInformation, 提示!) If ans = vbOK Then rst.AddNew rst!登录名 = user.user_id rst!密码 = user.pwd rst!权限 = user.right rst.Update Text1.Text = Text2.Text = Text3.Text = List1.AddItem rst!登录名 Command3.Enabled = True2. 修改账号首先系统会判断是否已选中要修改的记录。选中后,被选中信息会填充在左边的控件里,直接修改信息后点修改即可。如果没有选中要修改的记录会弹出窗口如图所示:图5.10友情提示窗口图显示选中信息主要代码如下:Dim sql As Stringinx = List1.ListIndexsql =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登录名 = & Trim(List1.List(inx) & rst.Closerst.Open sql, con,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Text1.Text = rst!登录名Text2.Text = rst!密码Text3.Text = rst!权限修改信息主要代码如下:sql = UPDATE & user_table & SET 登录名 = & Trim(Text1.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