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查房.ppt_第1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查房.ppt_第2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查房.ppt_第3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查房.ppt_第4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查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查房 新生儿科 主要内容 一 基本资料二 病史汇报三 相关知识四 护理诊断及措施五 健康教育 一 基本资料 床号 3床姓名 王诗正性别 男年龄 1小时26分住院号 179149诊断 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 病史汇报 患儿因孕41 6W娩出后紫绀 肌张力低下10分钟入院 系G2P2 Apgar1分钟3分 5分钟5分 有窒息史 胎盘不详 脐带不详 羊水为胎粪样 出生体重3 7kg 胎龄评分40W 生后皮肤紫绀 肌张力低下 低体温 无呼吸 产科给予心肺复苏 钱主任会诊于气囊复苏 效果不佳 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 继续气囊复苏后自主呼吸7 8次 分钟 同时转入我科 入院查体 神志不清 反应极差 无哭声 体温不升 气管插管下自主呼吸7 8次 分钟 心率120次 分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湿罗音及痰鸣音 气囊复苏下头面躯干皮肤红润 四肢末端青紫 腹膨隆 肝脾触及不满意 四肢肌张力偏低 生理反射未引出 大小便未解 入院后给予的护理措施 执行新生儿科护理常规置辐射台 急查血气分析 血糖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病危 特级护理湿化气道 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出血 抗感染 禁食水 微泵输液 心电监护完善相关检查严密观察病情 病情变化 1月15日15 55置辐射台 清理呼吸道 气囊加压给氧后机械通气 心电监护示SPO290 94 之间 心率120 160次 分 呼吸20 55次 分 17 08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气囊加压给氧1分钟 禁吸痰6小时 继续机械通气支持 18 55急查血气分析示PH7 5 给予纠酸 20 30呕吐一次 给予口腔吸痰 21 55躁动明显 应用苯巴比妥0 02giv 应用迷达唑仑等镇静药 23 00出汗多 给予降辐射台温度0 5 00 15仍烦躁 给予吸痰 苯巴比妥0 02giv 禁食中 补液泵入维持 1月16日15 30有吸吮反应 针刺有痛苦表情 神志清楚 烦躁 肌张力正常 皮肤红润转黄 生命体征较平稳 相关检查 肝肾功能 三 相关知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 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 多见于早产儿 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 PS 所致 是新生儿期最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青紫 呼气性呻吟 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 孕妇糖尿病 酸中毒低体温 通气失常 PS缺乏的原因 剖宫产 早产 肺部感染 临床表现 生后2 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 呈进行性加重 表现为青紫 呼气性呻吟 呼吸浅表 节律不整 吸气时胸廓凹陷 鼻翼扇动 肌张力低下 呼吸暂停甚至呼吸衰竭 听诊两肺呼吸音降低 早期无罗音 以后可有细小水泡音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 脑组织以水肿 软化 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 是新生儿窒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原因 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 肌张力变化 中枢性呼吸衰竭 严重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 1 轻度主要表现为兴奋 易激惹 肌张力正常 拥抱反射活跃 吸吮反射正常 呼吸平稳 无惊厥 症状多在3天内逐渐消失 预后良好 2 中度表现为嗜睡或抑制 肌张力降低 吸吮反射和拥抱反射减弱 约半数病例出现惊厥 足月儿上肢肌张力降低比下肢严重 提示病变累及矢状窦旁区 早产儿如表现为下肢肌张力降低比上肢重 则提示病变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如症状持续7 10天以上 可能有后遗症 3 重度患儿处于昏迷状态 肌张力极度低下 松软 拥抱反射 腱反射消失 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应差 前囟隆起 惊厥频繁 呼吸不规则或暂停 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重度患儿病死率高 存活者常留后遗症 临床表现 新生儿颅内出血 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 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 系由产伤和缺氧引起 也是造成围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后较差 原因 1 产伤性颅内出血2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 3 不适当输注高渗液体 频繁吸引 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出血量有关 一般出生后1 2天出现意识形态改变 激惹 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 嗜睡 昏迷 眼症状 凝视 斜视 眼球上转困难 眼震颤呼吸改变 出现增快 减慢 不规则或暂停呼吸改变 出现增快 减慢 不规则或暂停肌张力改变 早期增高 以后减低瞳孔 不对称 对光反应差黄疸 贫血 临床表现 胎粪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 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羊水 发生气道阻塞发生气道阻塞 肺内炎症和一系列全身症状状 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 原因 临表 吸入较少者出生时可无症状 大量吸入胎粪可致死胎或生后不久死亡 患儿生后呼吸促 频率 60次 分 呼吸困难 发绀 鼻翼扇动 呻吟 三凹征 胸廓前饱满 两肺先常有鼾音 湿罗音 以后出现中 细湿罗音 如临床症状突然恶化则应怀疑发生气胸 其发生率在20 50 胸摄片可确诊 3 严重胎粪吸入和急性缺氧患儿常有意识障碍 颅严重胎粪吸入和急性缺氧患儿常有意识障碍 颅压增高 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红细胞增多压增高 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红细胞增多症 低血糖 低钙和肺出血等 四 护理诊断及措施 P1自主呼吸受损 与羊水 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有关P2气体交换受损 与缺乏PS及胎粪 羊水吸入有关P3低体温 与缺氧及体温调节能力差有关P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 消耗增加有关P5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不足有关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肤娇嫩 长期卧床有关 P7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缺氧缺血导致的后遗症有关 P8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颅内出血 呼吸衰竭P9焦虑 家长 与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有关 1复苏方案采用国际公认的ABCDE复苏方案 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恢复循环D药物治疗清理呼吸道 置辐射台 擦干全身 摆体位 颈肩垫高2 2 5cm 吸尽粘液100肤红观察 无自主呼吸 心率 100正压通气 40 60 分 C恢复恢复循环 如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s后 心率 60次 min或心率在60 80次 min不再增加 应在继续正压通气的条件下 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D改善心脏功能 增加组织灌流和恢复酸碱平衡E复苏后监护 生命体征 尿量 肤色和窒息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 注意酸碱失衡 电解质紊乱 大小便异常 感染和喂养等问题 认真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P 气体交换受损 与缺乏PS肺透明膜形成有关I21 机械通气 尽早使用ps改善呼吸功能 2 胸腔穿刺排气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肩下放置软枕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 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 吸痰及气囊加压给氧时压力不可过大 P3低体温 与缺氧及体温调节能力差有关I31 置辐射台 环境温度维持22 24度 肤温在体温在36 5 37 之间2 q4h测量体温 根据患儿体温适时调整辐射台温度 3 各项操作集中进行 需要暴露操作时应注意保暖 4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 P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 消耗增加有关I41 遵医嘱静脉高营养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 监测末梢血糖 防止发生低血糖 3 病情稳定时 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4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 保持患儿安静 维持体温正常 减少能量消耗 P5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I5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 室内空气定时消毒 病房早晚通风 2 专人护理 加强手卫生 防止交叉感染 3 保护性隔离 患儿用物定期更换消毒 4 辐射台应严格消毒 保持干净 防交叉感染5 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6 合理使用抗生素 必要时输入丙球 血浆支持治疗 P6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皮肤娇嫩 长期卧床有关I6 1 床单元清洁 干燥 各种导管摆放整齐 2 定时更换监护仪探头部位及辐射台探头的部位 必要时人工皮保护受压部位皮肤 3 加强基础护理 q2h翻身 q4h臀部护理 4 静脉用高渗性营养液时 应注意保护静脉 加强巡视 防止药液外渗使局部皮肤坏死 P7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缺氧缺血导致的后遗症有关I7对疑有功能障碍者 将其肢体固定于功能位 早期给予患儿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干预措施 P8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 颅内出血 呼吸衰竭 与管道有关的并发症I8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4h动态监测 2 控制液体摄入量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观察患儿的面色 反应 末梢循环 3 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 保持口腔卫生 加强气管插管的护理 4 接触患儿前后洗手 严格无菌操作 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 5 随时检查呼吸机管路是否有冷凝水聚集 及时清除 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6 操作轻柔 防止管道的滑脱 关心爱护患儿 避免患儿烦躁 必要时给予镇静 7 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 反应情况 前囟饱满情况 瞳孔及肌张力 P9焦虑 家长 与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有关I9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 告诉家长患儿目前的情况各可能的预后 帮助家长树立信心 促进父母角色的转变 PS给药前的护理1 药物准备 从冰箱取出药液后置于辐射台复温至37 急用时也可置手心捂热3 5分钟 轻轻转动药瓶 使药液呈均匀状态 注意避免产生泡沫 用注射器抽取药液 连接好头皮针 2 患儿的准备 1 保暖 置患儿于辐射台上 心电监护 SpO2维持在90 以上 2 镇静 遵医嘱给药前用镇静剂使患儿安静 避免给药时烦躁引起药液反流或喷出 3 呼吸道准备 患儿肩颈下垫好折叠的小毛巾 打开气道 吸尽口鼻咽部分泌物 3 给药 1 选择合适内径的气管导管 正确插管和固定 2 距患儿口角1cm处常规消毒气管导管 待干后插入头皮针缓慢推注药液 同时正压通气 仰 左 右 仰 各 4缓慢注入 3 注入结束后气囊加压给氧1分钟 PS给药后的护理1 保暖 用药后患儿应注意保暖 2 体位 给药后6h取仰卧位 头部抬高 6h后可改变体位 有利于肺循环和防止肺不张 3 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机械通气的患儿 还应观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