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复检规则PPT课件.ppt_第1页
CD复检规则PPT课件.ppt_第2页
CD复检规则PPT课件.ppt_第3页
CD复检规则PPT课件.ppt_第4页
CD复检规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在ABBOTTCELL DYN3700上的应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李智 1 血细胞 复检规则 建立的必要性 血液分析仪广泛使用 在提供更多参数的同时仪器识别细胞形态变化的能力 特别是对幼稚 未成熟 异常的细胞 不同种类仪器的鉴别能力差异颇大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增加了病人的复杂性环境等因素导致临床变数的增加 疑难和不典型病例增加 对我们提出新的挑战 2 血细胞 复检规则 建立的必要性 以我院为例 自2001年 08 年门诊初诊的急性白血病154例 其中79例 占51 3 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其中M535例 M413例 M1 M210例 M36例 急淋10例 其他4例 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浆细胞白血病 红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各1例 33例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 占41 1例仅血小板低 3 血细胞 复检规则 建立的必要性 疑难和不典型病例增加 对我们提出新的挑战 75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仅占白血病总数的48 7 其中M524例 M412例 M1 M211例 急淋13例 慢粒5例 慢淋4例 其他6例 毛白 2例 浆细胞性白血病2例 M32例 鉴于以上原因 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非常重视启动了临床血细胞 复检标准 工作 4 血细胞 复检标准 工作启动 组织和动员 丛玉隆主任主持此项工作 曾在烟台 青岛 北京开会 做了详尽的布置和计划 目的 对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血细胞复检标准进行评估 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制定出适合于我国人群的复检筛查标准 5 血细胞 复检标准 工作启动 参加评估仪器 1 ABBOTT 2 Bayer 3 BeckmanCoulter4 SYSMEX多种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 6 血细胞 复检标准 工作启动 方法 每个厂商的设备都有三家医院参加评估 每个仪器随机检测病人标本1200份 其中首诊病人标本960个 复诊标本240个 将仪器和镜检及分析结果填写到电子版记录表中进行分析 预计共检测标本21600个 7 血细胞 复检标准 工作启动 具体操作步骤 1 保证仪器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 必要时请厂家进行保养和维护 2 采集EDTAK2抗凝静脉血标本 0 5 4小时内上机测定 打印并保存检测报告 将标本编号 序号 标记在报告上 如110001 各医院编号方法请参看复检记录表excel文件 3 每份标本涂片两张 写好编号 进行瑞氏染色 由两位有经验的检验人员进行白细胞分类和形态学检查 分类方法每人计数100个白细胞 将结果分别填写在镜检记录表上 8 血细胞 复检标准 工作启动 4 将标本编号及其它病人信息填写到电子表格中 5 将仪器测定结果 白细胞分类均值和镜检形态结果输入电子表格中 无结果的输入 不存在或未见到输入 0 6 掌握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血细胞复检 根据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将结果记录到电子表格中 结果筛查阴性并没有发现异常的项目请填 0 筛查阳性的标本请填写阳性规则编号 涂片镜检阳性判断方法见以下说明 9 血细胞 复检标准 工作启动 7 评估结果 请填写TP 真阳性 TN 真阴性 FP 假阳性 FN 假阴性 TP为筛查及镜检均阳性 TN为两则均阴性 FP筛查规则阳性但镜检未见异常 FN为筛查规则阴性但镜检异常 8 为便于操作设计出两个工作记录表 见复检记录表excel文件 记录表格1和镜检记录表 供各医院参考 仪器测定结果可以直接输入电子表格中 不需要手工纪录 9 请按照要求认真填写电子表格 检测过程中有问题请同负责人联系 10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材料及方法3044份血液标本来自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1194份 长海医院 747份 和东方医院 1103份 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首诊标本2604份 其余440份为复诊标本 采血于BD公司EDTA K2真空抗凝管 轻轻颠倒混匀多次 充分抗凝 于室温 25 环境下 30分 4小时内采用自动进样模式用CD3700分析仪检测 检测后及时推制厚薄适宜的血涂片各2张 用瑞姬染色液染色 冲洗 凉干用于人工分类 11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人员培训实验前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集中培训 依据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统一的复检规定及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和 白细胞分类技术参考方法 统一认识和规范操作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并采取相应措施 12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仪器校准实验前由ABBOTT公司工程师用Calibrator全血校准品统一对三家医院的CD3700分析仪进行校准 并用新鲜全血对仪器作比对实验 性能验证并通过 每个实验室每日用质控品WBCOUNTROL监测且全部在控 严格遵照仪器操作规程的要求检测标本 记录分析数据 13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血涂片复检每单位由经验丰富 技术熟练的检验师 2人一组 采用双盲法 在显微镜油镜下 每人计数200个WBC 共计400个WBC 以均值报告分类结果 并作全片观察 记录各类血细胞大小 形态 染色及结构异常等情况 记录有无RBC凝集 PLT聚集 巨大血小板 NRBC 异常细胞和寄生虫等 14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复检规则制定参照国际血液学4l条血细胞复检规则 结合CD3700的性能特点及其报告的WBC RBC PLT数量异常和报警信息 制定CD3700自动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的复检规则 见表1 仪器检测到的可疑信号以旗标表示 旗标含义见表2 15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涂片镜检阳性判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涂片复检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涂片镜检阳性判断标准 即 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 指细胞大小相差1倍以上 中央淡染区扩大 1 2细胞 的红细胞多于30 巨大血小板多于15 见到血小板聚集 存在球形包涵体 Dohle小体 细胞 10 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 10 空泡变性粒细胞 10 原始和幼稚细胞 1 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 1 晚幼粒细胞 2 异型淋巴细胞 5 NRBC 1 浆细胞 1 16 2020 1 3 17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复检规则的评估以镜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复检规则 若符合任何一条复检规则且涂片镜检发现阳性结果 那么该样本视为 真阳性 若符合任何一条复检规则而涂片镜检时没有发现任何阳性结果 那么该样本视为 假阳性 不符合复检规则但涂片镜检却是阳性结果 那么该样本视为 假阴性 既不符合复检规则涂片镜检又是阴性结果 那么该样本视为 真阴性 18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复检规则的评估通过复检规则检测的3044份标本的结果 真阳性17 1 真阴性57 6 假阳性21 9 假阴性3 35 对假阴性的分析 假阴性为3 35 102 3044 低于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5 是保证患者检测结果安全性的最大可接受的假阴性率 102例假阴性样本的分布情况为 血小板出现聚集和大血小板等形态异常33例 32 4 白细胞出现中毒颗粒等结构异常28例 27 45 红细胞形态结构异常24 23 5 另有有核红细胞11例 10 8 和不典型淋巴细胞4例 3 92 19 本组 复检规则 研究情况 对假阳性的评估 其假阳性为21 9 667 3044 主要出现在旗标阳性提示项上 尤以 BAND VARLYM RBCMORPH 占了其中的80 强 另外还有NRBC和部分的血小板旗标 20 对低值血小板复检原则的思考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检测的准确度 方法 将ABBOTTCELL DYN3700血液分析仪检测出的102例血小板小于50 10e9 L的血常规标本同时用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和手工计数法进行比对 使用ROC曲线观察血液分析仪对其检测的准确度 21 对低值血小板复检原则的思考 分组第1组血小板30 109 L 50 109 L33例 第2组血小板10 309 L 30 109 L35例 第3组血小板0 109 L 10 109 L34例 22 对低值血小板复检原则的思考 结果图1 CD 3700102例PLT的ROC曲线图2 第1组PLT的ROC曲线 23 对低值血小板复检原则的思考 图3 第2组PLT的ROC曲线图4 第3组PLT的ROC曲线 24 对低值血小板复检原则的思考 图5手工计数102例PLT的ROC曲线图6手工计数第1组PLT的ROC曲线 25 对低值血小板复检原则的思考 图7手工计数第2组PLT的ROC曲线图8手工计数第3组PLT的ROC曲线 26 对低值血小板复检原则的思考 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CD3700对低值血小板的检测准确度较好 Area0 893 但随着血小板数值的降低 其准确度明显下降 当血小板数值低于10 10e9 L时 分析仪已无法保证检测准确性 而传统的手工计数准确性差 无法起到良好的复核作用 建议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此类标本进行复检 27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存在问题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主要内容 也是医学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但是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 形态学检查每每被忽视 以致造成漏检 漏诊及误诊的现象常常发生 已引起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 工作量大 人员少镜检复片无暇顾及 科室不够重视 临检专业 培训不够 人员配备不足 科室未制定相应的复检规定 并缺乏相应的检查制度 28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存在的问题 形态学的专业知识不足 经验欠缺而造成漏检 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仪器提示的异常结果未引起重视 出现的旗标信号不熟悉 不了解其意义 对仪器的性能 不同细胞种类的计数的限定范围 原理不了解 不熟悉 仪器使用不当 缺乏必要的校准 质控 试剂不配套 试管不标准 29 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存在的问题 临床知识匮乏 对出现的一些情况认识不足而漏诊 推片 染色技术 或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