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奶质量的影响因素摘要酸奶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奶制品需求也更加“严格” 酸奶作为奶制品的一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酸奶作为现代食品以工业化的模式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酸奶消费量增长明显。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各种果料酸奶。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食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保健作用、口味独特等。其独特的休闲特性,受到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乳品行业中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乳制品。它除了具有普通酸奶的营养保健功能之外,还有一种或多种改善人体某种生理机能的作用,老少皆宜。 目前,我国的酸奶工业技术落后,远不及发达国际。有效控制酸奶质量的影响因素,创造生产出高质量高品质的,适合国人的酸奶有着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发酵剂,预处理,温度,接种量;. 目录摘要1关键词:发酵剂,预处理,温度,接种量1第一章酸奶的概述11.1酸奶的现状11.2酸奶的营养价值11.2酸奶的保健功能1第二章 酸奶的种类22.1凝固型酸奶22.2搅拌型酸奶32.3 其他3第三章 天然发酵剂对酸奶质量的影响33.1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33.2乳酸菌43.3干酪乳杆菌4第四章 加工工艺对酸奶质量的影响54.1原料预处理54.2标准化均质54.3热处理54.4发酵剂54.5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64.6冷却64.7灌装包装贮藏64.8 酸奶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7第五章 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11 ;.第一章 酸奶的概述1.1酸奶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酸奶产量逐年增加,且呈直线上升趋势。虽然目前酸奶在我国整个乳制品中的比重仅为7%到8%左右,但近两年其产销量增长速度均高达40%以上,大大超过白奶30%左右的增长率,今后五年仍是酸奶的大发展时期。国际趋势也是如此,酸奶平均增长率为20%左右,也高于白奶10%左右的增长率。针对三鹿奶粉事件背后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对奶制品的要求更加严格规范。未来我国酸奶行业集中度将会提高。在中国更加明显,酸奶每年以30%以上的增长在高速发展,部分品项的酸奶达到40%以上。而酸奶则不同,酸奶的行业毛利率可以达到35%至40%,经营稍好的企业此项指标一般都在40%以上,某些品项的酸奶毛利率会更高。随着中国市场酸奶消费意识的提高,未来中国酸奶行业盈利前景看好1。1.2酸奶的营养价值(1)发酵过后的牛奶还保留着蛋白质,钙的含量也没有损失,其中还比其他钙源更容易吸收。(2)牛奶在发酵成酸奶的过程中,奶中20%左右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为小的分子。(3)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和断链脂肪酸(4)奶中脂肪的部分少量含量一般经发酵后,其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增加两倍,这些变化可使酸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也因此得以提高。(4)酸奶除保留了鲜奶的全部营养成分之外,在发酵的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产生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5)鲜奶中钙含量丰富,经发酵后,钙等矿物质都不会发生变化,但发酵后产生乳酸有效的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利用率,所以酸奶的钙磷离子更容易被人体吸收。(6)在酸奶制作的过程中,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维生素C,使酸奶中的维生素C在增加。1.2酸奶的保健功能酸奶中保留了鲜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营养成分,而且还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食欲,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营养易被吸收。酸奶还有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作用。特别是治腹泻很有效。因为酸奶中的乳酸杆菌能产生许多乳酸,它可以降低肠道内的pH值,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减轻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酸奶是使用有益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在牛奶中发酵制成的。酸奶发酵过程产生的乳酸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活性乳酸菌可抑止腐败菌的生长,排除体内残留的毒素。酸奶不但具备了牛奶中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乳酸菌在人体消化道内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抵御各种病源菌的侵害;此外由于乳酸菌的生长所产生的有机酸具有刺激作用,还可促进肠道蠕动,利于通便2。1.通过抑制腐生菌在肠道的生长,抑制了腐败所产生的毒素,使肝脏和大脑免受这些毒素的危害,防止衰老。 2.通过抑制腐生菌和某些菌在肠道的生长,从而也抑制了这些菌所产生的致癌因子,达到防癌的目的。 3.降低胆固醇。酸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适宜高血脂的人饮用。 4.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防止疾病。酸奶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有实验证明,甚至在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每餐饮用一定量的酸奶,一周后可见胆固醇降低。 常饮用酸奶能促进肠道运动,有益干预防结肠癌。因此,酸奶在国外被誉为长寿食品。酸奶不仅有着保健功能同时对于患者也有着明显好处。1、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患者 营养学专家发现,酸奶中含有一种牛奶因子,有降低人体中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酸奶中的乳酸钙极易被人体吸收。有人做过实验,每天饮720克酸奶,一周后能使血清胆固醇明显下降。 2、肿瘤病患者 酸奶中的双岐乳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醋酸、乳酸和甲酸,能抑制硝酸盐还原菌,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起到防癌的作用。欧洲乳业发达的一些国家,认为一天一杯酸牛奶,妇女甭愁乳腺癌。 3、年老体弱病人 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分解牛奶中乳糖形成乳酸,使肠道趋于酸性,抑制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生长繁殖的腐败菌,还能合成人体必须的维生素B、叶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其本身又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对年老体弱十分有益。 4、使用抗生素者 抗生素在控制致病菌的同时非致病菌也受到了抑制,这样轻则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重则会导致另一种感染性疾病。而酸奶中含有活性的长分枝杆菌,可以使胃肠菌群失调重新获得平衡。 5、骨质疏松患者 酸奶中含有极易被人所吸收的乳酸钙。这就增加患者的钙元素,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益处3。第二章 酸奶的种类2.1凝固型酸奶凝固型酸奶的发酵过程是在包装容器中进行的,从而使成品因发酵而保留了凝乳状态。我国传统的玻璃瓶和瓷瓶装的酸奶即属此类型。按脂肪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全脂酸奶、半脱脂酸奶和脱脂酸奶,其含脂率分别在3%、1.5%和小于0.3%。按加糖与否,可分为加糖酸奶和无糖酸奶 乳酸菌在乳中生长繁殖, 发酵分解乳糖产生乳酸等有机酸, 导致乳的Ph值下降, 使乳酪蛋白在其等电点附近发生凝集,我们把这种乳凝状的酸奶称为凝固型酸奶。2.2搅拌型酸奶搅拌型酸奶是将发酵后的凝乳在灌装过程中搅碎,添加(或不添加)果料果酱等制成,具有一定粘度的半流体状制品。搅拌型酸奶通常将果酱待辅料与发酵结束后得到的酸奶凝胶体进行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装入杯或其他容器内,再经冷却后熟而得到的酸奶制品,目的是使果料等辅料与酸奶凝胶体混合均匀,属于物理处理过程,但也会引起一些化学变化。因为酸奶凝胶体属于假塑性凝胶体,剧烈的机械力或过长时间的搅拌会使酸奶硬度和粘度降低,乳清析出。若混入大量空气还会引起相分离现象。因此,对于搅拌型酸奶来说,完成搅拌的最佳机械处理是最重要的。搅拌开始时宜用较慢速度,然后用较快速度,整个过程不要超过30分钟。搅拌效果除了受搅拌设备类型影响外,也受搅拌时间、凝胶体的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影响。最好用宽叶片型搅拌器,若是小规模生产也可用手动搅拌法,手动搅拌法可使酸奶的组织状态损伤程度最低4。l2.3 其他1.纯酸奶:只有牛奶或原奶作为原料发酵而成的纯酸奶2.调味酸奶或果料酸奶:在牛奶中或复原奶中加入食糖、调味剂或天然果料等辅料发酵而成的是调味酸奶或果料酸奶3.功能酸奶:用于有特定需求的人群,如低乳糖酸奶、低热量酸奶、维生素酸奶或蛋白质强化酸奶等5第三章 天然发酵剂对酸奶质量的影响3.1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酸奶生产中常用的发酵剂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42-43牛奶中发酵5-6小时即可达到所需的凝乳状态与酸度。而上述任何一种单一菌株的发酵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这是因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之间存在共生现象。 保加利亚乳杆菌比嗜热链球菌的蛋白水解力强,而且混合培养后蛋白水解力几乎高于单一菌株培养时的蛋白水解度。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发酵初期分解牛奶中的酪蛋白而形成氨基酸(主要是缬氨酸)和多肽,促进了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因为嗜热链球菌的蛋白水解力比较弱,对蛋白质的利用率有限。随着嗜热链球菌的增加,乳酸度也随之增加。 随着乳酸度的增加,又抑制了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在嗜热链球菌生长过程中乳脲活动产生CO2,刺激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伴随着CO2的产生,脲释放出氨作为微弱的缓冲剂。嗜热链球菌产生的甲酸(一部分可能由牛奶热处理产生)也促进了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单独用嗜热链球菌接种牛奶发酵时,滴定酸度较低,pH值较高。 在发酵初期,嗜热链球菌生长快,发酵1小时后与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比例为(3-4):1。在随后的阶段,嗜热链球菌的生长由于乳酸的抑制作用缓慢下来,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数量也逐渐与嗜热链球菌数量相近。 保加利亚乳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对乳糖酶活性有保护作用,造成了酸奶制品在贮存过程的酸性条件下乳糖酶仍有较大活性,继续发酵乳糖产生乳酸导致了后酸化现象发生。保加利亚乳杆菌是导致酸奶制品发生后酸化的主要菌,是保加利亚乳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性质保护了细胞内乳糖酶所处介质的pH值与细胞外pH值不一致,从而使乳糖酶活性受到的影响小。 3.2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益生菌。乳酸菌能够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乳酸,因而得名。益生菌能够帮助消化,有助人体肠脏的健康,因此常被视为健康食品,添加在酸奶之内。在人体肠道内栖息着数百种的细菌,其数量超过百万亿个。其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叫益生菌,益生菌是一个庞大的菌群。酸奶在室温下放置过程中,制品中酸度、pH随时间延长,pH逐渐减小、酸度变大。在贮存过程中,乳酸菌继续生长繁殖,菌体的生长消耗掉残存的乳糖产生乳酸,导致酸度进一步升高,这也是酸奶pH 值不断下降的原因。酸奶的乳酸菌数都随着贮存天数的增加而减少。这可能是因为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活菌代谢产物进一步使环境酸度升高,菌体生长受到其代谢产物的抑制,同时菌体老化、死亡数增多,菌数逐渐降低。乳酸菌在进入到肠道后,可以迅速生长、代谢、繁殖,为机体提供部分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产生酸和酶类帮助宿主消化;同时代谢出乳酸、二氧化碳以降低肠道内pH值,抑制病原菌繁殖,从而起到维持机体肠内菌群平衡的作用。在对市售酸奶进行特征微生物检测时可以发现酸奶存放时间越长活菌数越少,新鲜的酸奶中活菌数与酸奶的酸度有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长时间酵,成品酸奶中杆菌已经微乎其微。3.3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作为益生菌之一被用作牛奶、酸乳、豆奶、奶油和干酪等乳制品的发酵剂及辅助发酵剂,尤其在奶制品中的应用较多,适应奶制品中的高含量盐及低PH值,通过一些重要氨基酸的代谢以增加风味并促进酸奶的成熟。无糖酸奶醇和益生菌结合生产得到的功能性酸奶,其特殊之处在于:一方面,原料中未添加蔗糖和单糖,而是选用作为功能性甜味剂的木糖醇,这样可以避免血糖水平升高;另一方面,有独特保健功能的益生菌存在,可帮助消化、防止便秘及细胞老化,抗肿瘤和调节人体机能。因此,在食品向天然型和功能型发展的今天,生产这种产品是益生菌制品乃至干酪乳杆菌制品的发展方向之一。干酪乳杆菌具有良好的耐酸及胆汁抗性,可降低血浆胆固醇,增强宿主对微生物病原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加快清除肠道内病原体,治疗肠道菌群紊乱和增强肠道透性,从而防止食物过敏和急性腹泻。此外,干酪乳杆菌还可使抗低密度氧化脂抗体和淋巴细胞增加,使粒细胞的噬菌作用明显增强,对宿主进行免疫调节,防止肿瘤的产生。第四章 加工工艺对酸奶质量的影响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1.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种搅拌灌装封口发酵冷却后熟2.搅拌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发酵搅拌灌装封口冷藏后熟酸乳果料、香精前者先冷却分装,后培养发酵。后者先冷却接种发酵,后分装。4.1原料预处理生产酸奶的原料乳可用新鲜牛乳或用乳粉经复原调制而成。为保证产品的良好发酵,原料乳中绝不能含有抗生素,为此生产前需经发酵试验,加大接种量在短期发酵凝固良好者,该批原料乳方可使用如生产搅拌型酸奶考虑加入稳定剂需预先处理。 原料乳的标准化:根据所需酸奶成品质量特征要求,对乳的化学组成进行改善,从而使可能存在不足的化学组成得以校正,保证各批产品质量的稳定一致。与此同时,也加强了使用量合理性,以使用尽量少的原料乳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我国新的酸奶国家标准(GB2746-1999)仅对多种不同产品的脂肪含量作了规定,而且对非脂乳固体含量也作了限定。4.2标准化均质均质在酸奶生产中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加工过程,通过均质可使脂肪球直径减少,防止脂肪上浮现象,便于乳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随着脂肪球的增加,酪蛋白附着于脂肪球表面,结果使悬浮物总体积增加,因而使产品的粘度比未均质处理的要大。4.3热处理奶在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不仅是为了杀灭牛奶中的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同时也需考虑酸奶成品的质量要求(因较强的加热,使乳白蛋白变性沉淀,增加了蛋白质的持水能力,可以使酸奶更粘稠。研究表明,当乳清蛋白变性度在90%99%;时,酸奶的品质最佳。采用9095、35min或85、30min的工艺是可取的,而采用管式杀菌器(115135,3s)使乳清蛋白质性度往往在60%70%;左右,减少沉淀度,显然对酸奶的粘稠度的增加是不利的。据研究,热处理与酸奶的酸度和凝乳状态有关4.4发酵剂应根据产品要求性能(产酸性、后酸化能力、保质期、风味及组织状态等)而定。使用继代式菌种仍是我国不少酸奶生产厂的选择。主要优点是生产成本较低,发酵时间较短(2.5 - 3 h)。直投式菌种的使用是国际上发展的趋势,已被越来越多的乳品厂所采用。其特点是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缺点是发酵时间较长(4.5 - 6 h),生产成本较高单独使用一个菌种或两种以上菌种混合使用。 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链球菌、乳酪链球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1:1 45-46 4小时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1:4 33 10小时乳酸菌在奶中生长繁殖,发酵分解乳糖后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导致奶的pH值下降,使乳酪蛋白在其等电点附近发生凝集,使牛奶凝固6。4.5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无论是继代式或直投式菌种,在菌种活力良好的情况下,都应按规定量投入。经常的变动会造成产品菌种比例的失调,发酵时间与酸度的不稳定性,并影响组织状态与风味。当发酵剂菌种活力不好时,应及时更换。通常采用40 - 43恒温发酵。特别是生产凝固型酸奶,发酵室内温差过大易造成产品的缺陷。如温度高于45以上,特别是在50左右结果反而使产品产酸度降低,凝乳脆弱,乳清析出严重。35左右的低温发酵,产品发酵时间大为延长,但对酸奶的组织状态与风味有利。判断发酵终点是酸奶发酵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可以有以下方法判定1.抽样 测定酸乳的酸度,一般酸度在65-70度可以终止培养2.控制好酸乳的发酵时间3.打开瓶盖缓慢倾斜瓶身,观察酸乳的流动性和组织状态,如果流动性差且有小颗粒出现可以终止发酵(针对凝固型发酵)4.生产过程中每隔半个小时抽查一次pH、滴定酸度,并进行乙酸试验和乙醛实验。5.每次发酵要记录发酵时间和温度,供下次发酵判定评价酸奶的质量有三个指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感官指标要求其发酵结束只有少量乳清析出,表面光滑、细腻,色泽均一,无明显的颗粒或者凝块,均匀。理化指标(纯酸奶)主要指脂肪3.1%、蛋白含量2.9%,酸度70%、糖度根据非脂乳固体含量调整。微生物指标主要是大肠杆菌群90/100ml和致病菌不得检出4.6冷却生产凝固型酸奶,当酸度达到4.5-4.6或酸度80T左右时(根据产品的要求而定),应及时送入冷库冷却,冷库的温度控制在5左右。如生产搅拌型酸奶,当酸度达到发酵终点时,应及时冷却至20左右。灌装后送入5左右的冷库,这样对产品粘稠度的恢复有利。若冷却温度太低再行灌装,容易造成产品粘稠的降低,甚至乳清的析出。以上无论哪种产品,在上市销售前,必须在冷库中放置12h以上,这样经过后酸化过程,使酸奶的酸度,粘稠度得到一定程度的上升,同时更有利于风味成分如乙醛与丁二酮等的充分形成7。4.7灌装包装贮藏酸奶的包装特点酸奶的包装既要符合经济性的要求,又要遵守和符合相关包装标准与法规和食品卫生标准。要选择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容易进行生产和加工的包装材料,又要注意所选材料的基本性能是否符合酸奶的要求,是否符合相关的包装标准与法规,是否符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酸奶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既要满足一般食品的要求,又要满足酸奶的特殊要求。酸奶是人们日常直接饮用的液体食品。因此,它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一般食品的要求;同时,由于酸奶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腐败的食品,因此其包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酸奶不受环境的干扰和伤害。酸奶的包装同时还可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货架及保存期间发生泄露和不会因为受蒸发而发生损耗。酸奶的终端容器一般为盒状、管状或杯状。经过良好包装的酸奶产品能够防止常温下容易变质、遇氧气容易氧化变质,长时间光照容易发分解反应和变色反应,延长储存期。经过接种并充分搅拌的牛乳要迅速、连续地灌装到销售用的瓷罐、玻瓶、塑料杯和纸制盒容器中。灌装时应注意产品上部的空隙要尽可能小,灌装机需保持清洁,最好安装滤菌空调。另外,为了避免产品的后污染,对灌装管道和包装环境的卫生控制是相当要的。要定期对灌装管道和包装环境进行微生物检测,控制污染源等8输送酸乳到包装机常用的是螺杆泵和旋转式容积泵,它们能减少对凝乳质地的损害。包装机除了管道和灌装头应用CZP(清洗机)清洁和热水等消毒外,包装机的卫生死角应定期清洁,灌装头所在的灌装区应适当封闭并用空气过滤网和定期的消毒保证空气洁净冷藏和后熟冷藏温度一般为28,冷藏可促进香味物质的产生,并延长保质期。酸奶产生香味物质的高峰期,是在制作完成之后的4h或更长,这段时间称作后熟期。影响后熟的主要因素有冷却时的pH值、冷却方法和发酵剂的活性。4.8 酸奶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乳清析出:酸奶在生产、销售、贮存时有时出现乳清析出的现象,但大量的乳清析出是属于不合格产品, 原因分析: (1)乳中干物质、蛋白质含量过低;(2)脂肪含量低;(3)均质效果不好;(4)接种温度过高; (5)发酵过程中凝胶组织遭受破坏(6)乳中氧气含量过多;(7)菌种产黏度低;(8)灌装温度过低;(9)酸奶在冷却、灌装过程中充入了气体;(10)酸奶配方中没加稳定剂或用量过少。2、口感过于黏稠饮用酸奶时酸奶过于粘稠,口感不好,组织状态不细腻,粗糙,酸败是粘丝状糊口,也是酸奶常见的质量问题9。原因分析如下: (1)均质效果不好;(2)搅拌时间短或运输酸奶的速度较慢、干物质蛋白质含量过高;(3)稳定剂选择的不好或添加量过大8。控制措施 (1)控制均质温度,均质温度设在65-70压力为15-20MPa经常检验奶的均质效果,定期检查均质部件,如有损坏及时更换;(2)确定合理的工艺条件加大运输酸奶泵的速度;(3)降低奶中乳干物质蛋白质的含量;(4)选择适合的稳定剂及合理的添加剂,根据具体的设备情况确定合理的方。3、口感酸甜不适口饮用酸奶时酸奶的酸度过高,酸甜不合理,特别是酸感较刺激,极不柔和是酸奶常见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1) 采用传代菌种时,杆菌和球菌比例失调;(2) 酸奶发酵过长,产酸过多;(3) 酸奶的冷却过长,导致酸度过高;(4) 酸奶储存温度,后酸化严重;(5)接种量过大,酸化过快;(6)所用菌种的后酸化过强。 控制措施如下:(1)菌种在传代过程中注意每次灭菌种的添加量,一般为2.53.0%,培养温度为(431),以及严格控制的所用原料奶的质量,特别是抗生素的检验一定合格,对每次扩培后的菌种应及时检验杆菌和球菌的比例。如果传代条件不成熟应改用一次性直投干粉菌种;握好酸奶的发酵时间及时检验,确定发酵终点并及时冷却;(2)确定合理的冷却时间,尽量控制酸奶酸度的增长;(3) 减低酸奶的储存温度,使储存温度在26之间;(4)工作发酵剂的接种量在35%之间,一次性投菌种的添加量按其厂家要求添加;(5)选择后酸化弱的菌种,或者在酸奶发酵后添加一些能够抑制乳酸菌生长的物质来控制酸奶的后酸化10。第五章 结论酸奶的发展是从改善风味和有益于健康开始的,酸奶可与水果、谷物、蔬菜、维生素、矿物盐、蜂蜜等的不同组合,各种符合卫生的功能添加物、天然香料、天然色素的适当采用,加上现代的加工技术和包装技术, 来增加酸奶产品多样性和功能性。本论文通过对酸奶质量影响的考究,使我们了解酸奶的风味、质量及酸奶的发酵剂,生产工艺等。想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我们要有效掌握酸奶质量的影响因素。由于乳制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发酵酸奶制品将成为乳品市场的又一热点。随着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组件专利申请委托销售合同范本
- 年会策划活动方案模板图(3篇)
- 嘉兴多人团建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泸州水下施工方案(3篇)
- 中职对口考试题库及答案
- 艺术鉴赏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文明用语题目及答案
- 小区绿化及环保设施建设合同
- 看假文盲有感700字15篇
- 元宵节作文500字左右20258篇范文
- 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操作规范
- 2025年体育教练员执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住培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重庆辅警管理知识模拟100题及答案
-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DB42∕T 2151-2023 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规范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
- 体检中心销售技巧销售话术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1 We have new friends(Lesson2) |人教精通版
-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