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九江城市的发展历程及变迁,从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到交通区位的分析,研究城市发展的动力,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在九江城市发展现状和国家制定的指导方向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九江山地特点及区位优势,提出切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将其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以自然、人文为魅力的旅游城市。关键词:发展;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中心城市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Jiujiang city, analysis from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natural resources to its traffic, to study the driving force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development of it. On the basis of Jiujiang city status and the state of the guiding direction, considering the mountain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 advantages, put forward a realistic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built it into an important economic center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central region ,and natural as well as cultural attractive tourist cities.Key words: Development;natural conditions;geographical location;traffic;central city目 录摘 要1目 录21九江市的地理位置31.1交通31.2边缘52.3全国格局中的地理位置比较62九江的城市发展92.1历史沿革及发展动力92.2近代城市变迁102.3城市的发展113对九江城市发展的正确定位123.1甘心做江西二线城市123.2要强化码头优势123.3要强化工业优势133.4要有强烈的发展动力和进取精神141九江市地理位置地处江西北部大京九铁路与万里长江交汇点上。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2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3%。而九江市的常驻人口达到469万人。由于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九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为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九江市的水能资源丰富,除去中国第一大江长江之外,它还临近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九江市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倾斜,平均海拔32米(市区海拔20米),修水县九岭山海拨1794米,为九江最高峰,濂溪区姑塘镇邓桥村化纤厂码头蛤蟆石附近的鄱阳湖底,海拔-9.37米,为九江市最低处。九江市山地占总面积的16.4%,丘陵占44.5%,湖泊占18%,耕地365.22万亩,俗称“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1.1交通:如果说九江的地理位置是边缘化的,很多人会不相信,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九江的发展成也交通,败也交通。自唐代有江南西道以来,南昌的位置在江西一直如日中天无可替代。近代鸦片战争以后,沿江开放五口通商,不再只是广州专营,于是传统上长江-赣江的南北轴状航运商贸崩溃,变成出湖口进长江的以九江为中心的放射状态势,这一变化将江西的很多地方由通途变成了偏僻封闭地区,比如当年的南安府大余县。但是九江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整个江西的码头,一度有江西最早的近代工商业,在一些方面比南昌更先进,这至今都为九江人所骄傲!但是随着铁路的出现,风光了几十年的九江又面临新的冲击。1937年浙赣铁路通车,江西的东西向交通有了新的动脉,沿线一跃成为江西的新轴心。可以看看今天沿途的城市,新余(原新喻县),萍乡(原萍乡县),鹰潭(原贵溪县一部份),贵溪(没有铁路就没有贵溪的今天)。同样,当初是“金鄱阳、银丰城”,今日波阳与丰城的差距有目共睹。反观江西长江沿线的城市格局则变化不大,如果80年代到过九江的朋友一定记的从南昌转火车去九江的尴尬,而当时的九江也只是一座美丽安逸的小城而已。实际上工业时代的交通标志就是铁路,内河航运是农业时代的标志,地位已经不如以前,当时拥有盲肠般南浔铁路的九江在这一轮现代化进程中颓势渐露。随着大沙(武九)、京九铁路的通车,沿长江铁路的修建,昌九、九景高速的通车,九江迎来了交通发展的新时机,从现有条件看,九江已经成为赣北的交通中心,地理位置又获得提升,但是已经不副当年之勇。最近的消息是沿长江输油管道的建成,九江石化的高工表示这样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实际上管道运输取代水运表达了两个信息,一个是现代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巨大,运输的专业性、针对性加强;第二就是对九江水运能力的否定,毕竟自己的水太浅,有季节性影响,码头太小,货运都要上海或者宁波转运,航运的成本优势没有多大的体现。尽管集装箱运输在九江港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对于时效性强的进出口贸易,有多少人能等得及它的慢速度?有九江人抱怨新钢当初应该修在九江,这样可以方便航运进口矿石,问题是如果纯粹为了进口矿石的方便,为什么国家当初不修在南通、南京、扬州等地方?岂不更方便?1.2 地缘地缘与交通息息相关,但是与历史文化也同样是息息相关。九江的码头地位决定它是长江沿岸的城市,与武汉、南京、上海气息相同,这样决定它对于江西省内一直是近似看客的地位。无论是从方言还是民俗,九江与江西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去之甚远。它表现的是重商、重利,投机、短视、浮华是其最大的短处。尽管历史上开发较早,但是没有形成以临川、庐陵为代表的赣文化传统。虽然有白鹿洞、庐山为其增添门面,但是翻开江西的历史,九江在治学、科举方面实在不能和江西的南昌、吉安、临川这一大三角地带相比。同样九江的偏北位置也给它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限制。九江东面鄱阳湖,北面长江,西面是众多的湖泊,南面是庐山,其实是一个半岛地形,尽管标榜是江西的北大门,可供开发的腹地很小,这直接影响到城市将来的提升。尽管近年来有长江大桥、湖口大桥和高速公路改善了这一环境,但是这样的改善还是无法改变实际的困境。在北面是湖北黄梅的小池镇,大家不会忘记当初开行跨省公交的风波,连江对面的一个小镇都搞不定,几省通衢岂不成了笑话?那一道江水实际上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还是一道天堑,要想跨越有待时日。往东面望去,到过湖口的朋友一定奇怪,近在咫尺的湖口与九江的方言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这就反映了“隔山容易隔水难”,上千年过去,九江和湖口究竟有多少互通的东西了?现在九江要向东面利用湖口的地理位置来弥补自己地域的促狭,可是20多万人的湖口有多大能力承接了?九江有多少东西可以辐射了?面对窄窄的鄱阳湖水道,可以深思的地方很多。西面要越过城门湖、赛城湖才能到瑞昌,瑞昌在九江地区是毫无争议的最强县,但是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九江类似,且距离不短。更遥远的是武宁和修水,江西的县市中,这两个是非常边缘的县。南面则是九江县、德安、永修,九江县是真正意义上的九江的后院,也是九江可以放心发展的地方,但是南昌的存在使得庐山以南九江已经鞭长莫及。昌九和九景的通车与其说是增强了九江的交通,不如说是将九江进一步边缘化,因为远至都昌、彭泽、武宁、修水,近至德安、永修等县,大家都直接去南昌了。在九江和南昌的两厢比较间,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在出行成本上根本无法阻止选择后者。这对九江人来说实在是风光在表面,痛在心里!1.3全国格局中的地理位置比较在全国大格局来讲,九江是上下京九和105国道(高速实际上是替代,作用相同),东西有沿长江铁路和长江航道,是上至武汉下至南京的中心位置,极有条件发展为一个新的中心。正因为如此,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直接在九江投资了许多项目,比如石化、机械、棉纺等很多中央和部属企业,现在为九江人所叹息的那些衰败的国企,实际上正表现了当初国家对九江的重视,也是九江在近代以后第二次起飞的基础。但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九江的全国优势和省内劣势就表现无遗。(1)类比深圳、厦门:我们来仔细分析其中的原由。首先九江一直标榜自己是江西的深圳,或者福建的厦门。但实际是这样吗?深圳、厦门都是沿海,九江是沿江,沿海可以大进大出,直接面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沿海发达城市,九江的长江航道能做到吗?如果仅仅有长江航道,那下游的安徽铜陵、安庆都有希望发展,甚至人家离大海更近、航道更好啊!实际上只有芜湖发展的好,但是人家是内功,发展自己的当地企业!而铜陵是资源城市,将要面对的是资源枯竭。安庆就不说了,解放前的安徽省会,现在如何大家都可以看到。所以沿江不是决定的,不是九江的救命稻草!类似深圳、厦门这样的城市都有腹地支撑,深圳是整个珠三角的门户,毗邻香港,直接获得香港的资金、管理、技术的辐射,同时东莞惠州是它的车间,广州则提供本地化的人才,九江有这样的优势吗?厦门则是厦、漳、泉三角地带的核心,有福建最好的高等教育,有南洋华侨,有福建发育最好的本地企业,最重要的这些都不是别人给的,也不是问国家和福建要来的,是自己长期商业传统和积极创业带来的,九江有吗?一个没有自己发展腹地,且收南昌向心辐射的城市,可能取得深圳和厦门的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2)类比武汉、南京类似的比较还有很多,比如在长江中下游的理想地理几何位置就能造就一个武汉、南京一样的大城市吗?很多九江朋友老这样类比,认为如围棋棋局一样,我们看看武汉,武汉的南北交通位置不用说,京广串起来的大小城市是京九望尘莫及的,边缘的京九还不是直线,九江对面是大别山,过江之后根本不是坦途,所以九江的南北交通是虚线,只能动往合肥、南京,西往武汉,而江北的交通已经有一条很好的高速与九江遥遥相望,将来的武汉到合肥铁路客运专线进一步将这种形势凸显。九江在这一轮交通建设中得到的和原来的南浔铁路一样,只是个死角而已。而武汉的东西向交通就更不用说了,长江航道对重庆的意义远远大于江西,武汉经安康进川的铁路一直是西南的重要通道,将来的宜万铁路将进一步强化武汉的枢纽位置,而这些九江能做到吗?至于铜久铁路,可能成为一条将来的干线,只是一头一尾的南京和武汉只能将沿江铁路变成又一条尴尬的京九。至于南京,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上重要的渡口,江南的中心城市,在安徽和江苏从当年的南直隶分家之前,实际上是两地的中心。其南北的咽喉位置沿江没有其他地方可比,东西向没有很明显的方向性,因为那里已经是中国的精华所在苏南。九江对面是大别山,使的它不可能有宽敞的空间成为东西南北通道。无论是当年吴王伐楚,还是后来的日军进犯,都是沿江北往西过去,即今日南京到武汉的高速一方向去;而历史上有名南征北伐都是今天京沪线的走向,或者武汉信阳(襄樊)方向,即便是国民政府的北伐,也是根本没有多少九江以至江西的事情。2九江的城市发展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长江之南岸,鄱阳湖之西,庐山之北,古称浔阳、柴桑、江州,是一座历史悠久而美丽的城市。地质年代鄱阳湖断裂层的存在,使九江地区湖岭相映;第四季前后的不均匀升降运动,更是使该地区的地形起伏多变,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地处亚热带,大湖又使地区湿度增大,地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更重要的是这种优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其发达的农业,至今仍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这种特殊的自然基质孕育了九江最早的文明。九江地处三省之扼,河湖运输直接影响了这座城市的文明进程,无论是城市布局、城市文脉、经济主导等都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九江市水域总面积2201.33平方公里,境内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众多的湖泊河流为水运、交通、旅游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1历史沿革及发展动力上自汉高祖在该地区建制,宋以后的重要“钞关”,直至清“通商”以后,九江一直都是中国著名的“茶市”和“米市”,成为重要的物流中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于1861年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帝国主义首先在此设立英租界,城市发展迅速;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入侵抗日战争爆发后九江逐渐衰落,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才慢慢开始复苏。历史的沧桑巨变使今天的九江成为一个古今文化交融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发展动力:优越的自然条件:土壤肥沃,气候温度适宜,降雨充沛,一系列自然条件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从而形成原始聚落,逐渐演变为城市。军事和交通地位:早在春秋时期,它东扼三吴、西控蜀楚,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吴楚雄关、“六朝重镇”之称。古时又称九江“据三江之日,当四达之衢”,早在晋代这里便成为“七省通衢”、“来商纳贾”的通都大邑,唐代已成为江南西道一大商港。制度变迁:1861年九江开埠,贸易量剧增,九江成为长江沿江一个重要的商埠城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带动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增加,使得现代工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原始投资;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本和更大的市场。工业化:1861年开埠后,九江的民族工业和1966年开始的国家在九江投资的工业,以及九十年代初到中期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还有近年九江外来投资的增加,都带动了九江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1915年南浔铁路的修通,进一步促进了九江作为集散中心的形成;1996年建成的昌九高速和京九铁路改善了九江的交通条件,成为了长江中游的综合交通枢纽,这带动了九江商贸、运输、仓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外来投资。2.2近代城市变迁近代九江是一个“因商而兴”的城市,但“由商而工”没有做到,因此也就没有实现“依工而盛”。总结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外国资本、国家和官僚资本、本地民族资本的投入。古代和近代的九江兴盛主要依托长江和鄱阳湖,成为北货南下、南货北上的主要途径,随着粤汉铁路、浙赣铁路的的建成,九江的区位优势被弱化;在本世纪鄱阳湖大桥建成之前,九江中部与东部的联系完全靠摆渡,这也是东部地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政策也是九江兴衰的重要因素。比如开埠通商对九江的发展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又比如“一口通商”变“五口通商”弱化了广州的重要性,同时也弱化了鄱阳湖和九江的重要性。随着京九铁路和昌九高速的的修通,九江的“批发零售业”和“仓储运输”业得到很大发展。九江依托区位优势成为区域性集散中心和发展工业同样重要。历史上九江经济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鄱阳湖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对长江流域的开发,九江更多的是要“对接长三角、依托长江水”。近年九江的工业结构变化不大,但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近年来九江产业发展特征有着一产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比重逐步上升,三产比重上升速度超过二产的趋势。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的工业化进程相比,走的是“平衡渐进式”的工业化道路。2.3城市的发展当前,九江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近期建设规划强调九江在江西实施大开放、发展大旅游、大物流和基础产业中具有“四个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要把九江建成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并把九江列为江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为此,九江把“建设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确定为总体目标,提出了举全市之力打造新型工业重镇、区域商贸中心、文化旅游胜地、开放港口城市的思路,形成“一核、两带、三城、九镇”的协调发展格局。在规划中,根据九江地区特殊的山地特点来进行规划布局,才能更好地突出城市个性,强化城市管理,凸显城市特色。在规划的同时给城市规划设置一条生态底线、人文底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发展质量,创造适宜生活和创业发展的环境。“十一五”计划中将九江城市性质定义为江西的口岸城市,长江中下游流域工业重镇城市和中国魅力旅游城市。在此基础之上,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空间布局和运作机制上加强各区域性综合交通体系相互间的衔接,建立与城市建设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健全城市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树立建设生态历史旅游城市的目标。结合大江、大湖、名山建设独具特色的江南上水古城,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永续的利用,实现社会永续的发展。3对九江城市发展的正确定位3.1九江要甘心做江西二线城市,正如前面所说,南昌的位置是得天独厚的,九江没有办法比。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各地发展都是各自为战。江西的内陆位置决定没有城市可以做深圳、厦门、青岛,而以江西为整体考虑的话,九江和南昌的各种资源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地理位置的边缘化是其致命伤。因此九江应该放弃不切实际赶超南昌的梦想,回归它千年以来绝大部分时间扮演的角色,在配角中积极发挥作用。3.2要强化码头优势在与其他江西二线城市竞争中也没有很大的地缘优势。比如抚州、赣州、吉安,尽管现在因为江西整体水平不高,他们的发展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当整体水平上去的时候,作为在当地具有类似南昌在江西的地理和经济位置,它们有成为综合性大城市的后发潜力,反观九江只是一个码头而已,码头后面房屋稀疏。强项是交通,弱项是没有承接发展的腹地,将来发展肯定受阻。如上所述,九江在发展腹地有局限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挖掘码头潜力,获得与码头相关的更多资源,将沿江作为自己无形的腹地,弥补实际的劣势,如果做的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进出口贸易公司购销合同范本
- 2025资产保全担保合同
- 南昌仓库出租合同范本
- 物业和公司合同范本
- 家政服务搬家合同范本
- 技术工种合同范本
- 保姆合同范本 照顾婴儿
- 肯德基门安装合同范本
- 店面铺面转让合同范本
- 线上雇佣合同范本模板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AI应用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设计
- 2025届高考新型题目“纠正错别字”新题模拟练习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 2025年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参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福建地区 绿色食品琯溪蜜柚生产操作规程
- 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系统
- 民办学校教职工学年度考核方案模版(3篇)
- 集团公司司库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