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2 目的要求 1 掌握根尖片投照技术及正常影像 2 了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特点 3 了解口腔医学影像诊断的常用设备 3 一 概述 一 学科内容1 放射学诊断 了解结构性改变 2 超声诊断 利用频率高的声波在人体内传播产生的反射 以二维图象观察病变外形 边界 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 核素显象 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人体 用核医学显象仪显示其分布 聚体及代谢情况 可用于唾液腺 颌骨病变检查 4 磁共振成象 4 口内片口外平片平面体层片曲面体层片普通造影检查X线头影测量检查等 放射学诊断 5 6 Sialography Sialography 7 MRI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原理 奇数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 如氢原子核 当施加磁场的脉冲频率与氢原子群的旋转频率一致时 产生共振 被射频脉冲激励的质子从低能状态跃迁到高能状态 当获能的质子群从高能状态返回低能状态时 所释放的电磁信号被接收处理形成生物组织断层图像 8 灰阶超声检查 ultrasonography 原理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 由换能器产生向人体发射 在两种声学阻抗不同的介质间形成一个声学界面 不同器官组织对超声的吸收衰减不同 界面回声信号不同 9 优点 无痛苦 无创伤 无放射性损害 操作简单 直观性好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10 核素显像检查 原理 将放射性核素药物注入体内或体外标本 不同的显像剂在不同的器官或病变中聚集不同 根据其代谢过程测量其在某一生物区积存量来确定病变的所在 下颌骨骨髓炎99mTc扫描 11 二 发展简史1 口腔放射 根尖片 1896年美国 C E Kells拍摄 体层片 1930年意大利人Vellebonna发明体层摄影机 二战期间 芬兰人Peatero设计出曲面体层机 造影检查 1913年Arcelin作第一侧颌下腺造影 1944年Ngaard关节造影20世纪50年开展血管造影 12 CT检查 1971年英国物理学家Hounsfield与医师Ambrose发明CT装置 同年用于临床检查 减影技术 60年代Eiedses发明图象减影法 8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制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 13 2 颌面医学影像学 超声 磁共振 同位素扫描近16余年用于口腔医学临床诊断 3 介入放射学 14 二 口腔影像检查技术 一 口腔颌面专用X线机及用途1 牙科X线机结构 机头 支臂 控制部分组成 特点 容量小 结构简单 操作灵活用途 拍摄根尖片 咬合片 15 牙科X线机 dentalX raymachine56 70Kv 7 10mA 16 2 曲面体层X线机结构 机头 头颅固定装置 持片架 机械部分 电路 控制部分 特点 一次曝光 可显示全口牙 牙周 颌骨等影象 用途 牙周病 颌骨病变 关节等病变 X线头影测量 17 曲面体层X线机 panoramictomographyX raymachine 65 90kV 5 20mA 18 19 原理 principle 应用体层摄影 tomograhpy 和狭缝摄影 narrow beamradiography 原理 X线源围绕被照物体相对旋转 一次曝光得到双侧上 下颌牙及颌骨的影像 20 21 3 X线头影测量机 90kV 10mAradiographiccephalometricprojection 22 23 4 普通X线机 200mA以上X线平片 断层 24 Water sview Sch ller sprojection Skull baseview 25 26 5 牙体X线数字影象设备结构 牙科X线机 图象采取处理装置 计算机工作程序 图象采集 影象的存储 显示 快速实时信号处理 图象后处理 27 数字口腔影像系统 Digitalradiography 感光片 PhosphorPlate 电子片 CCD CMOS 28 数字口腔影像系统 Digitalradiography 数字技术 29 优点 节省时间 宽容量好 图象质量稳定 降低X线辐射量 便于交流 便于存储 远程医疗图象共享 用途 根尖片 口外片 30 二 X线平片检查 口内片 根尖片咬翼片牙合片口外平片 体层片 平面体层片曲面体层片普通造影检查 X线头影测量检查 31 三 根尖片投照技术及正常影像 2 31x41mm 1 24x40mm 0 22x35mm 32 一 投照技术 1 分角线技术 X线的中心射线与牙长轴和胶片所形成的分角线垂直 与被照牙齿邻面平行 如何确定分角线 33 1 体位 坐位 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牙 外耳道至鼻翼连线 听鼻线 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牙 外耳道至口角 听口线 连线与地面平行 34 35 2 胶片放置 前牙 竖放 胶片高出切端7mm 后牙 横放 胶片高出合面10mm 36 5 3 X线管方向和角度 牙位X线管方向角度 度 曝光时间 秒 成人儿童上切牙向足侧420 50 4上尖牙向足侧450 50 4上双尖牙向足侧300 80 6上磨牙向足侧281 21 0 37 牙位X线管方向角度 度 曝光时间 秒 成人儿童下切牙向头侧150 40 3下尖牙向头侧180 40 3下双尖牙向头侧100 70 5下磨牙向头侧51 00 8曝光条件55千伏10mA焦片距20cm千伏 KV X线穿透力毫安 mA 对比度曝光时间 X线发射量 38 垂直角度水平角度中心线位置 39 40 平行原则 胶片放置长遮线筒 2 平行技术 胶片与被照物长轴平行 X线垂直被照物与胶片 41 42 43 3全口牙投照的胶片分配 2 2 3 4 6 7 8 44 二 临床应用 1 用于诊断 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牙发育异常阻生牙 45 2 用于治疗期间 确定牙根长度试尖根管充填效果 46 1 根尖片的读片要点 1 观全貌 被检查体是否全部显示 2 清晰度 对比度 3 观比例 牙长度是否恰当 4 正常解剖结构 5 病变部位及性质 3 正常影像 47 48 2 正常影像 1 牙体组织 2 牙槽骨 3 牙周膜间隙 4 颌骨相关结构 5 其它结构 49 牙釉质 覆盖于冠部牙本质表面的密度最高的影象牙本质 围绕牙髓腔密度较牙釉质稍低的影象牙骨质 牙根表面密度稍高影象牙髓腔 牙体组织中密度低的影象 1 牙体组织 50 51 52 53 牙槽嵴 近牙颈部呈 或形状的高密度影象距釉牙骨质界不超过2mm硬骨板 包绕牙根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象骨小梁 上颌 颗粒状影象下颌 网状 2 牙槽骨 54 3 牙周膜间隙包绕牙根连续不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象 55 切牙孔 上颌中切牙间椭圆形密度低的影象腭中缝 上颌中切牙间自牙槽突顶向上直线状密度低的影象鼻腔鼻中隔 上切牙牙根尖上方 对称性半圆形密度低的影象上颌窦 上颌磨牙根方密度低的影象 边缘呈密度高线状影象颏棘 颏嵴 营养管 颏孔 外斜线 下颌管 4 颌骨相关结构 56 切牙孔 腭中缝 57 鼻腔 鼻中隔 58 上颌窦 牙要是否位于上颌窦内 59 5 其它结构颧骨 喙突 翼钩 颧骨 60 Maxilla pterygoidplates 61 Maxilla coronoidprocess 62 63 营养管 64 颏孔 65 外斜线 内斜线 66 67 Restorativematerials 68 四 牙合翼片投照技术 Bitewingprojections 69 70 五 埋伏牙定位 71 根尖片投照埋伏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