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根部病害PPT课件.ppt_第1页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PPT课件.ppt_第2页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PPT课件.ppt_第3页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PPT课件.ppt_第4页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 植保102班11号劳子良12号梁嘉威24号邰昌陆 1 1概述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种类虽不如叶部 枝 部病害的种类多 但所造成的危害通常是毁灭性的 染病的幼苗几天内即可枯死 幼树在一个生长季节可造成枯萎 大树延续几年后也可枯死 1 11症状类型 根部病害的症状类型可分为根部及根颈部皮层腐烂 并产生特征性的白色菌丝 菌核和菌索 根部和根颈部出现瘤状突起 病原物从根部入侵 在维管束定殖引起植株枯萎 根部或干基部腐朽并可见有大型子实体等 根部病害的发生 在植物的地上部分也可以反映出来 如叶色发黄 叶形变小 提早落叶 植株矮化等 1 12病原 引起根部病害的病原 一类属于非侵染性的 如积水 施肥不当 土壤酸碱度不适等 另一类是属于侵染性的 主要由真菌 细菌 线虫引起 根部病害病原物大多属于土壤习居性或者半习居性微生物 寄主范围广 腐生能力强 一旦在土壤中定殖下来就难以根除 1 13侵染循环特点 引起根部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在土壤 病残体和球根上越冬 病原物传播的途径是靠雨水 灌溉水 病根与健根之间的相互接触 根线虫以及菌索的主动传播等方式 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种苗的调拨 所以在进行苗木交换时 一般是不带土的 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是通过根部的伤口或者直接穿透表皮层而侵入根内 线虫引起的根部病害 植物寄生线虫分外寄生和内寄生两大类 外寄生线虫引起植物须根皮层坏死或者生长停滞 内寄生线虫可危害各个器官 引起坏死 瘿瘤 枯萎等症状 重要的有根结线虫病 引起植物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瘿瘤 根结线虫病 Rootknotnematode 根结线虫病又称为又称 根瘤线虫病 分布与危害根结线虫病危害植物的根部 通常引起寄主根部形成瘿瘤或根结 根结线虫能造成根系发育受阻和腐烂 植株地上部衰退和枯死 根结线虫可危害大约1700多种植物 其中常见的有 月季 牡丹 唐菖蒲 泡桐 木槿 菊花 海棠 凤仙花 凤尾兰 核桃 百日草 仙人掌等植物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幼嫩的支根和侧根上 小苗有时主根也能被害 被害根上产生许多大小不等 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瘤状虫瘿 初期表面光滑 淡黄色 后粗糙 色加深 肉质 剖视可见瘤内有白色稍有发亮的小粒状物 病株根系吸收功能减弱 生长衰弱 叶小 发黄 容易脱落或枯萎 有时会发生枝枯 严重的会整株枯死 牡丹根结线虫病 牡丹根结线虫病是牡丹栽培中的一种重要病害 分布很广 牡丹栽培地区均有发生 该病常导致感病植株生长衰弱 植株矮小 叶片枯萎早落 严重时全株枯死 症状 该线虫主要侵害牡丹须根 线虫以卵和幼虫在根瘤和土壤内存活 初春根系生出新须根时 线虫侵入须根危害 在其上产生许多绿豆大小 近圆形的根瘤 其上生出很多小须根 植株地上部长势逐渐衰弱 表现为新生叶片尖缘出现皱缩 变黄白色 并逐渐向叶中央扩展 最后逐渐变枯黄 提早落叶 严重者死亡 若连年发病 影响开花 一般表现为花小 甚至不开花 病原 病原主要是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haplaChitwood 隶属线虫纲 垫刃目 根结线虫属 显微镜下的北方根结线虫 发病规律 北方根结线虫一年发生几代 以卵和幼虫在植物根结组织和土壤中存活 幼虫多在10cm以下土层中活动 春季当土壤温度升高后 卵孵化为幼虫开始侵染新的须根 线虫借土壤 灌溉水等不断传播 扩大侵染危害 带瘤苗木及植株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防治方法 加强苗木检疫 发现病苗及时处理 不要栽植带线虫的苗木 发现病根及时处理 用氯化苦等消毒土壤 实行轮作 根结线虫在没有活寄主情况下 只能存活1年左右 清除野生寄主 可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及时清除紫花地丁等野生寄主 以减少病原 土壤消毒 盆土可利用干燥高温消毒 日平均气温19 以上时 将病土摊铺在室外水泥地上 厚8 10cm 进行曝晒 可杀死线虫 室外在病株周围穴施15 涕灭威颗粒剂毒土 用药量为1 5 5 3g 平方米 掺入适量细土拌匀后施用 并浇水 或在植株根部周围均匀布设点穴 施入药土 另外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繁殖材料用40 甲基异柳磷800倍液浸20分钟 土壤处理每亩可撒施3 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呋喃丹 涕灭威等10 15公斤 也可用溴甲烷 氯化苦 二溴甲烷等进行土壤薰蒸 在牡丹生长发病期可用15 涕灭威 3 呋喃丹 每株5 10克 40 甲基异柳磷每株2 4毫升 或使用磷化铝片 每株2 4片 防治效果可达85 以上 引自百度百科 菊花枯萎病 病状该病有植株一侧枝叶失绿发病扩展到整株凋萎 颈部维管束变褐 颈基表皮有黑色条纹 湿度大时病部有白色霉层 植株的一侧枝条或整株萎蔫 剥去茎皮可看到维管束变褐 茎基表皮有黑色条纹 有时裂开 病原 该病由菊花镰刀菌 Fusariumoxysporun Schl f sp chrsanthemiSnya Hans 所致 该菌具大型及小型孢子 厚垣孢子近球形 单生或串生 病菌再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厚垣孢子可存活多年 常由水流土壤和有病苗木传播 扩散 发病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排水不良 土壤湿度大最利于病害的发生 27 32 的气温最失意发病 生长弱的植株发病早 地下害虫多 根结线虫多 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重病区 在菊花定植前必须对土壤 盆鉢等进行消毒 土壤可用氯化苦 20 30毫升 米 惑用90 敌克松 2 3克 米 活用太阳暴晒处理 盆鉢用热水烫或2 3 的福尔马林液浸泡24小时 栽培技术防治 选用无病植株采条扦插繁殖 及时排水及防治地下害虫 及时拨除病株并烧毁 病穴仲灌入20 抗枯灵400 600倍药液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药浇灌根部 常用药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