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78周教案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母亲的恩情,诗人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缝衣,天明送别的情景,让诗人触景生情,进而创作了游子吟,反映了诗人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沉香救母(一),沉香救母(二),小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后,上山拜师,顽强学艺,刻苦练功,下定决心救出母亲。木兰从军,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疆场,胜利归来的生动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英勇善战的优秀品质和自强精神。单元目标:1、继续认字识字,增加识字量,理解生词,增加词语积累,为写话做准备。2、继续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培养语感,品读文字。3、体会父母子女间的拳拳深情,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懂得要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单元重难点:1 认字识字,增加识字量,理解生词,增加词语积累。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3 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注意体会,品味人物的动作,语言,形态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诗配文时,要对应着读,便于理解。2 沉香救母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在教学中采取“读比结合法”,让学生在句子的比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3 通过课外资料的搜集,对课文内容做有益的补充,使学生对故事的完整性有更全面的了解,进而引导每个孩子读出自己对人物的个性化理解。教学课时:母亲的恩情 二课时沉香救母(一) 二课时沉香救母(二) 三课时木兰从军 三课时练习4 二课时9、母亲的恩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文悟诗,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游子吟。一、谈话导入1、家喻户晓的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想必同学们都知道吧?而且有些同学还能准确无误地唱出来,这首歌是写给谁的?是的,是歌颂母亲的。今天我们学到这篇课文就是一位唐朝诗人感谢其母亲恩情的一首文章。二、揭题1、板书课题。2、教学生字“恩”。3、解题:“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三、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一、 教学生字1、分析字形“恩 迟 言 寸 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2、指导写字,教学范写。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尝试背诵游子吟。资料库: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其代表作游子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作品之一。板书设计:9、母亲的恩情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儿子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文悟诗,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能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导入课文1、今天我们继续学第九课。2、板书课题。二、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缝衣 一针针一线线 不知什么时候回来)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此时,夜已经很深了,可是(引读: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此时,万籁俱寂,人们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可是(引读: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此时,油灯昏暗,母亲浑浊的眼睛已经昏花,她视线模糊,可是(引读: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母亲啊母亲,夜已经很深了,您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休息?(指名生回答)4、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当时,有一种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长。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其实她缝上去的是她作为母亲的心。她边缝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还会想:(指名生回答)母亲缝上去的是对儿子的牵挂、思念、祝福,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齐读: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5、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1)谁来读读这句诗?(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3)齐声读读6、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 齐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远行的孩子,就像一只风筝,无论飞得多高,飞得多远,总有一根线始终牵着他,这根线就是母亲的心线。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三、学习第三节1、看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2、自由读第三节。比较: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显得生机勃勃。从“更”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这句诗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四、拓展延伸母亲的恩情关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环绕着我们,在灾难面前,母亲的恩情给了我们生的希望。我们感受着母亲的恩情,别忘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二、 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补( )摸( )针( )恩( )扑( )漠( )什( )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孟郊( )着身上的衣服,( )着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 )不就像这(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4、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板书设计:9、母亲的恩情母亲缝衣送儿孟郊 铭记在心 游子吟教学反思:10.沉香救母(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一、导入课文1、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有一部动画片我也很喜欢,那就是宝莲灯。你们看过吗?你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今天我们将要学到的就是关于小沉香的故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一、 初读课文1、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2、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3、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 教学生字1、 指名拼读生字。2、 指名学生说一说如何快速记住这些生字。重点指导“武”:注意没有在斜钩上没有撇。3、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沉香救母(一)叹 含 泪 良 因为 恨 付 告 武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3、体会沉香为救母而刻苦习武的决心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2、指名书空生字笔顺。二、学习第一、二段1、指读第一段。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3、自由读读第二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2)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4、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1)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2)指读,齐读。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1)二郎神心狠手辣(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母的决心有没有动摇?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三、学习第三段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3、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用“一就”造句。板书:刻苦练功4、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5、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来读读。6、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作业设计选词填空: 用心 小心 关心1、李老师对同学们很( )。2、同学们在教室里( )地写作业。 快乐 高兴 喜欢1、爸爸的病好了,今天就出院,我真( )。2、我最( )看童话故事。3、“六一”这一天,我们班开了庆祝会,度过了( )的节日。4、预习第11课。板书设计:10、沉香救母(一)沉香了解真情 决心救母拜师学艺教学反思:11、沉香救母(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2、 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3、 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4、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教学难点: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 复习1、 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2、 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三、教学生字1、自读这些生字词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3、带读,指读,齐读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6、指名比赛读书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作业抄写生字。板书设计:11、沉香救母(二)救 切 便 充 孝 仙 败 凶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一、复习1、听写词语。2、指名分段读课文。二、精读课文1、教学第1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2、教学第2自然段(1)自读(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比较: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5)齐读第2自然段3、教学第3自然段(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4、教学第4自然段(1)指名读第4自然段(2)看插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5、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作业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沉香身上划了()血痕。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1、沉香救母(二)拜别师傅,奔向华山感动仙人,得到帮助劈开大山,救出母亲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2、会用“帮助”造句一、复习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二、指导复述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2、看插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三、指导造句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四、作业1、造句帮助帮助2、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教学反思:12、木兰从军设计人:李曙光 使用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名、征、兵、父、病、弟、男、胜、利、将。 学会八个认读生字:廷、龄、扮、袍、渡、燕、赫、将。2)学习一个新偏旁、两个多音字“燕”、“将”,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强自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掌握一个新偏旁和两个多音字,学习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强自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时刻想着报效祖国。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具:挂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名、征、兵、父、病、弟、男、胜、利、将。 学会八个认读生字:廷、龄、扮、袍、渡、燕、赫、将。2)学习一个新偏旁、两个多音字“燕”、“将”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强自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十个生字。教学难点:学习一个新偏旁、两个多音字“燕”、“将”。一、导入名言导入:同学们,我国的文化博大而精深,有些句子虽然简短却蕴含深厚的含义。就像“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板书“巾帼不让须眉”)虽然只有区区六个字却足以表现女性的可爱之处。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故事、一个人深入来了解这句话,了解一个可爱的女性。(板书课题)提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班的男生们,你们长大之后想不想成为一名军人?女生呢?现在男生女生到了十八周岁都有参军的可能,都可以报效祖国。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参军可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男生才可以去参军,女生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一位古代的女性她打破了这个禁例。在古代既然不允许女性参军她是怎么参军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描写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木兰从军。(板书课题)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看电视?我们这里靠近河南对豫剧可以说是耳濡目染,你们喜不喜欢看?有没有听过“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一段?谁来该我们现场唱一段?这一段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 齐读课题2. “从军”是什么意思?(参军)3.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呢?是关于她哪一方面的故事?先听一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个问题,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标出自然段序号。4. 学生自由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板书生字)三、学习生字 1. 请学生给生字注音2. 自由读生字,试着给生字组词 3. 提问:你认为可以怎么更容易地记忆这些生字? 例:“名”可结合学生自己的姓名、名字。“征兵”这两个字可一起学习。“父”可组词为“父亲”、“父母”。“病”重点学习这个字的偏旁可和“痛”一起认识偏旁。“男”:在田里有力量劳动的人是男生4. 学习两个多音字 / yn (燕山) 燕 yn (燕子) / jing (将要)(将来) 将 jing (将士)(将领)5. 自由读、同桌间检查读、指名读、小组间比赛读、去拼音读、齐读。6.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理清故事的脉络。7. 作业:抄写生字板书设计: 名 征 兵 父 病弟 男 胜 利 将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复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焦急万分”、 “替父从军”的意思。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段。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强自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强自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教具:挂图一、复习生字1. 指名读生字2. 听写生字二、精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一) 学习课文第一段1. 指名读第一段,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这个女英雄姓什么,叫什么。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文中的主人公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2. 及时肯定学生的朗读情况。3. 教师范读第一段。提问:这个女英雄姓什么,叫什么。(姓花,叫木兰)为什么称她为英雄?在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事,花木兰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1. 默读第二段2. 提问: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指名回答。(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3. 同学们,打仗需不需要军队?军队是由什么组成的?(士兵) 如果没有这么多士兵怎么办,我们看一下朝廷是怎么做的。教师范读“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4. 指导“朝廷”在现代意义上应该怎样理解。意即官府,属于皇帝领导。5. 这个文书急不急,你从那个词可以看出来非常?(“紧急”)想一想文书上应该写了什么内容,木兰看了是怎样反应,她心里是怎么想的?请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回答文书上应该写了什么样的内容,木兰的反应。(“木兰见了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指导理解“焦急万分”说明了木兰看到军贴后的心情非常着急。齐读“木兰见了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6. 木兰见了文书为什么这么着急,道她着急的是国家要打仗她很害怕吗?还是其他原因?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第二段。7. 指名回答木兰着急的是什么,她心里是怎么想的,感受木兰的尊老爱幼。(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提示“病”字的偏旁。)她考虑到她的父亲年老多病是对父亲的尊敬,考虑到弟弟年小就是对低龄人的爱护。二者组合在一起就表现了木兰尊老爱幼的品质。8. 既然家里的男丁不能出征,最后家里有没有人去,是谁去了?如果换做你就是木兰,你会怎么做?木兰是怎么做的?(先自由讨论再指名回答)齐读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她说服了亲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指导理解“女扮男装”是女人打扮成男人的装束。讲解“替父从军”就是木兰代替父亲去参军去打仗。思考:你认为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小组间商量。(强调木兰的自强自信)9. 小结:木兰不仅在家里尊老爱幼,还想到了国家的安危社稷。看到文书她女伴男装,替父从军;只身一人来到战火硝烟的地方,她不愧是女中豪杰,难怪称她为女英雄呢。10. 自由读、齐读课文第一二段,尝试背诵。11. 作业:想一想木兰一个女孩子是怎么到前线的,途经了哪些地方,在军队中有没有人发现她是女人,最后战争有没有胜利?预习课文第三四段,背诵一二段。板书设计:12、木兰从军紧急征兵 焦急万分 为国分忧女伴男装 替父从军 尊老爱幼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 知识目标:进一步学习课文,了解“昔日”的意思。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强自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强自信、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教具:挂图一、复习课文一二段1. 指名朗读第一二段,检查背诵情况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木兰说服家人,替父从军,从此踏上了征程。在她去前线的过程中顺利吗,是不是一步就到达了前线?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四段。二、精读课文三四段1. 指名读第三段,比赛看谁能把木兰的威风凛凛有感情的读好。2. 及时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谁知道木兰是怎么来到前线的?途经了哪些地方?指名回答。(木兰告别了家人,披战袍,跨战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观察课本63页插图,重点指导读好“披、跨、渡、过”这些动词。3 木兰经过了这么多地方,说明了路途的遥远,她虽然跋山涉水,但是在征战中她好不逊色于男儿,这就是我们刚一开始就讲到的巾帼不让须眉。(齐读第三段)4. 经过多年的征战,战争有没有胜利,在军队中有没有人发现她是一个女人?默读最后一段。5 过渡:最后战争取得了胜利,你认为这里面有谁的很大功劳?(木兰)指名读第四段第一句话。6. 在军队中有没有人发现她是女儿身?齐读“将士们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7. 在军队中没有人发现木兰的真实身份,等将士们知道时已经是木兰返乡后了,这让将士们很是意外,指导读好感到意外的语气。理解“昔日”即从前,在文中指的是木兰同将士打仗时。 8. 观察课本65页插图,思考:将士们探望她的时候才出乎意料的发现同他们一起奋勇杀敌的骁将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你认为他们是怎样夸奖木兰的?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三、表演课文,加深理解 1. 请几名女生上台来表演女英雄花木兰,其他同学评议。 2. 指导背诵 四、总结课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一位女英雄的可爱之处,她不仅尊老爱幼,还深深的热爱自己的祖国,这种精神值得时代流传。 五、拓展延伸 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请学生课下收集其他女英雄的故事。 六、 作业:1. 课后2、3、4、5题2.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2、木兰从军 尊老爱幼 胜利回乡 热爱祖国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写好本课的生字。一、复习检查按课文内容填空:花木兰是我国( )的以为( )。她女扮男装,( ),在前线立下了( )。胜利回乡后,她脱下了战袍,换上( ),前来探望她的( ),才发现她是一位( )。二、背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风味餐厅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多功能无人机技术应用合作协议
- 2025年风湿免疫理论知识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反有组织犯罪法知识竞赛题题库(附答案)
- 技术驱动变革-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社会保障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学前儿童体育教育-行政管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机关管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艺校合作拍照合同范本
- 私人押车合同范本
- CJ/T 516-2017生活垃圾除臭剂技术要求
- 日本所有番号分类
- T/CGCC 17-2018商业信誉评价体系
- 商场保洁服务应急预案
- T/CATCM 026-2023中药液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指导原则
- 低空经济培训项目工程方案
- 中国冷冻榴莲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眼科手术器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人教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7《单元写作》课件
- 外贸英语专业课件
- 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