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艺术特色》论文.doc_第1页
论《西游记艺术特色》论文.doc_第2页
论《西游记艺术特色》论文.doc_第3页
论《西游记艺术特色》论文.doc_第4页
论《西游记艺术特色》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 要西游记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充满了浓郁、奇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它创造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魔幻世界。整部书无论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架构、曲折离奇的情节设计、丰富诡异的人物性格刻画,还是诙谐讽刺的艺术风格,以及明快、流畅、极富个性化的语言的运用,都体现出了作者吴承恩具有像他笔下的石猴一样“横空出世”的艺术想象力,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功力。西游记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一部辉煌的巨作,鲁迅先生把这种小说定名为“神魔小说”。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主要是在一个假想的天地里,攫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变幻现象作为魔术性形式来描写故事或人物,笔下的人物是离奇的,甚至是用超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就其本质来说,是真实的、典型的、深刻的,而且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不是凭空虚造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本质。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那西游记有怎样的艺术特色?关键词:神魔小说;人物个性;情节巧妙;幽默;对话生动贴切;短篇小故事连缀;艺术形象;诗化语言;哲理目 录前 言1结 论 21致 谢 22参考文献 23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前 言西游记 吴承恩 著 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西游记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共一百回,六十余万言。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奘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全书故事的主体,悟空等降伏妖魔,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一、我认为西游记里有八个艺术特点:第一个特点,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第二个特点,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第三个特点,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第四个特点,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第五个特点,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第六个特点,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第七个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突出,诗化语言。第八个艺术特色,许多人物故事颇具哲理意味。二、西游记的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正象社会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作品。第一个缺点,小说前后对照失调。第二个缺点,小说残留着说唱文学的痕迹。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一、我认为西游记有八个艺术特点第一点,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这些是融为一体的。举几个例子,比如孙悟空这个形象,他一出生就具有仙气,他是花果山的一个仙石,里头含了仙胎,迎风化为石猴,一出生就会走路爬行,两眼露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上天,从这些描写就能看出仙气。但同时他又具有魔气,他的长相是尖嘴缩腮,火眼金睛,而且下巴颏有个素囔,这恰好是猴的特点,高兴起来就抓耳挠腮,手舞足蹈,完全是一个魔的形象、猴的形象。但孙悟空又能谈诗悟玄,知道如何和人往来,具有人性,这样就把魔气,仙气和人气都集中在孙悟空的身上了。猪八戒这个形象也是这样,他是天上的天蓬元帅,显然具有仙性,但他犯了错误被贬到人间成了猪的模样,猪头大耳,长嘴巴,能云里来雾里去,飞沙走石,显然具有魔性,但同时猪八戒会耕田、种地、收割之类种庄稼的活,又好色要娶老婆,还有私心杂念,老攒些私房钱,这又体现了人性,他也是魔性、仙性、人性的统一体。不但孙悟空、猪八戒是这样,作者所描写的几个妖精也是这样。比如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中的蝎子精,她的武器实际就是蝎子的两个钳子变成的,她有个特别的法宝,叫“倒马毒桩”,就是蝎子尾巴上的毒针。别说猪八戒对付她不行,连孙悟空被她钉了以后都疼痛难忍,这是她的魔性。同时她又想和唐僧成亲,风情万种地勾引唐僧,这具有人性,那么怎么来消灭这个妖精呢?最后经过观音菩萨的指点,到天宫请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降服妖精的手段很简单,就在附近的山坡上变成一个大公鸡,现出自己的法身,向妖精高叫几声,她就死了,变成了一个琵琶大小的蝎子,让八戒一顿乱打,把她打死了。这个蝎子精既有魔性,也具有人性。盘丝洞的蜘蛛精也是这样,长得是标致动人,小说描写她仿佛是嫦娥落凡。她们有个特点,肚脐眼能喷出丝线来,这是蜘蛛的特点。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也是这样的,既有老鼠的特征,又有人的特征。她想和唐僧成亲。她是托塔李天王的干闺女,有多种身份。作者既描写了她的魔性,也写了她的仙性和人性。再比如蜈蚣精,是蜘蛛精的师兄,叫多目怪。他跟孙悟空打的时候,敌不过,他把衣服扒光了,身上有无数的眼睛放出金光来,孙悟空变成穿山甲从那金光里穿过,后来得黎山老母的指点,找到千花洞毗蓝婆菩萨,菩萨取出一根绣花针,说可以制服妖精。孙悟空说我也有绣花针。菩萨说,我这绣花针是在我儿子眼睛炼出来的法宝。孙悟空就问她,您的公子是谁?菩萨说是昂日星君。孙悟空就明白,这是个老母鸡。菩萨把绣花针往空中一扔,把黄花观多目怪的金光破了,妖精变成了蜈蚣,而且双目失明了。多目怪平常的扮相是个道士,最后现形是个大蜈蚣。这也是魔性、仙性、人性集中在一起。作者在描写妖怪的时候,不离开这些东西,是揉在一起的,这样几种特点融为一体,非常突出。西游记的作者正是把这几点都放在一起写,因此书中的妖精各具特色,不离动物的形态、习性,非常有趣味。第二点: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深刻显示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突出刻划人物性格,使其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斗争越复杂,人物内心展现就越充分。作者用瑰丽的、幻想翅膀把我们带入一个又一个的神仙洞府,带到深山恶水中,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殊死搏斗,在这种斗争中描写双方,来塑造人物形象。孙悟空的形象就是在不断的和妖魔鬼怪的斗争中逐渐成熟、充实、完善的。孙悟空最初只是不安本分,一生下来就不愿意象普通的猿猴那样老了死了,他要求仙访友,寻求长生之道,最后终于找到了他的真正老师须菩提祖师,传授了他法术,但他还逃不出轮回,于是他大闹地府,划掉了生死簿,使自己免除轮回。随着他本事的逐步提高,他不甘心花果山的生活,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又到水晶宫里取来了如意金箍棒,大闹了龙宫,于是地府和龙宫都去天庭把他告了,最后他到了天宫,天宫先给他封了一个小官弼马温,不够档次,所以孙悟空急了,反下天宫,提出自己叫“齐天大圣”。他回到天宫后,感觉这个“齐天大圣”是个虚名,蟠桃会没请他做贵宾,孙悟空不干了,偷了御酒仙丹再次反下天宫。等他从八卦炉中出来,如来佛阻止了他的时候,问他,你老这么折腾,做什么呢?孙悟空的回答有一首诗:“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寻师悟太玄。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上瑶天。凌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不安于自己的本分,最后被镇在了五行山下。十三回以后,孙悟空知悔了,表示做好汉只拜三人,一个是如来佛,一个是观音,一个是唐僧,因为唐僧在五行山下救了他。有的学者认为十三回以后孙悟空的形象跟前面的形象出入很大,其实出入并不是很大,他那种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并没有改变,上天仍然畏惧他。上天对猪八戒、沙僧犯错处理很严,但玉帝对孙悟空却表现出一种宽宏大量的态度,实际是不敢惹他,他的威名还是存在。小说作者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孙悟空,在取经途中如何降妖伏怪,而且每一次突破一个困难都很难,孙悟空都要付出很大代价,作者就通过这个逐渐展示孙悟空的性格,特别是突出他的智慧,以前只是折腾造反,现在是在斗争中比较有策略了,斗争的方法也越来越成熟了。和铁扇公主打,钻到对方肚子里,在狮驼洞变成小虫钻入狮魔王的肚子里,这个方法制服了两个妖怪。平顶山莲花洞和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斗,变换着手法,把紫金葫芦、净瓶骗到手。孙悟空越来越机灵了,斗争的策略也越来越成熟了。我们从描写中可以看出孙悟空不断的成熟,“三打白骨精”就更出名了,敌人变换了多少种手法,他都能分辨正邪,最后把对方的元神罩住,使她逃脱不了,一棒子把她打死。作者通过这样复杂的斗争展示了人物多方面的情感,展示了复杂的内心世界。第三个特点,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西游记书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处处都见,所以胡适当年说它“游戏笔墨”。我们看孙悟空,既是个英雄,又很幽默,他不显得古板,而是跟谁都诙谐,开玩笑。到天宫见到玉帝,求人办事,也是唱个喏便走,不是很有礼貌,而且如果他的要求没被满足,就折腾,玉帝也怕他。他去借丹,太上老君说不借。他说,那好,你说不借那就好,可就别怪我了。太上老君害怕,赶紧掏出一粒丹给他了。因为太上老君知道不给这一粒丹,说不定多少粒丹都没有了。孙悟空这种说话的方式很幽默的我认为西游记中的讽刺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对比和对照的方法。玉皇大帝平常高高在上,威严无比,孙悟空到了天宫对他那么不敬,几个神仙都大惊失色,说猴子村俗,这么大胆还得了,结果玉帝说,只要猴子不惹事,天上能够太平就挺好了。实际玉帝很威严的,猪八戒就因为酒后调戏嫦娥,当时被重责,然后被贬下人间,变成畜牲。沙僧的错误最轻了,只不过喝酒时把琉璃盏给碰碎了,就当场挨打,接着被贬到流沙河,还每七天派一个人拿飞剑刺他胸口,痛楚难忍。这两个人的错误多轻啊,却受了那么严格的处罚。但玉帝对孙悟空那样的折腾却显得宽宏大量。其实,玉帝这是不得不宽宏大量,对孙悟空严厉也拿他没辙。特别从凤仙郡的事能看出玉帝的态度,因为“斋天素供”被狗吃了,就罚郡里三年无雨,断绝一郡人的活路,这种报复手段很厉害。通过这样的对比可见玉帝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形象上威严扫地了。作者对玉帝虽没有明显的褒贬之词,但褒贬之义尽在不言中。再比如唐僧得到乌巢禅师给他的多心经,正在念这个经保护自己的时候,被抓走了,可见这经根本没用。小说中写“苦命江流因为唐僧曾叫江流儿思行者”,唐僧不再想那经了,还是徒弟能拯救自己。在这样对照下,对佛教经典挖苦的态度可见。第二种手法,借题发挥,旁敲侧击,在行文中寓讽世之意。如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见婴儿”中,比丘国的白鹿精化成国丈,要和唐僧斗法,孙悟空假扮自己师傅,把自己的心挖开了,看里头滚出一堆心来,红心,白心,黄心,邪恶心,嫉妒心,计较心等种种不善的心。作者在这里实际是讽刺,通过各种的心这样一个情节说明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浇薄。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中给孤园布金寺吃斋饭,这一回完全按照佛经来写的。汉代一本译经佛说孛经抄里有这个情节,作者把佛经里这个故事全部用在小说中了。猪八戒在吃东西的时候,特别馋,吃相难看,沙僧劝他“斯文”些,八戒说:“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着说:“二哥,你不晓得的,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我一般哩。”作者借这样的情节讽刺当时社会上很多文人是不学无术的。吴承恩不满现实,他很有才学,但科举不顺,当不了官,最后混了个副县长,没当多久,还被人诬陷进了监狱。后来澄清了,他没有贪污,给他个小职务,他没有去,就回家了。吴承恩对当时社会上的不学无术的人肯定很反感,用猪八戒和沙僧的对话进行讽刺。第三种手法,用现实的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面。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第十一回“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中,唐太宗下到了地狱。唐代的名相魏征,应该是很正直的人,他和判官崔子玉是朋友,所以就写了封私人的书信让太宗交给崔判官,走走后门,方便一二。这很讽刺了,唐太宗、魏征走后门!地狱中最公正的判官也走后门,看见唐太宗阳寿还剩十三年,就添了两横,变成三十三年。连地狱都能走后门!这些暴露了封建社会的吏治、法制真相。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中,孙悟空师徒到灵山,如来佛让他们找阿难和迦叶去拿经,阿难、迦叶就向唐僧要人事,其实就是要贿赂,唐僧没什么东西给他们,结果阿难、迦叶就不愿意给唐僧真经,而是给了无字经,燃灯古佛看出来了,派白熊尊者把经打落让孙悟空发现是无字经,他们回到灵山和如来佛大闹,如来却说,一次诵经超脱,“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作者笔下的如来佛、阿难、迦叶闻着金钱的味儿都那么高兴,还有神圣的地方么?!这种讽刺很深刻。唐僧没办法,只好把唐太宗给他的紫金钵盂给了阿难,阿难拿着紫金钵盂,任旁边的金刚力士羞他,也不肯放手。可见作者讽刺的犀利,思想的大胆,能把帝王写得走后门,佛祖写得那么贪财,这是很少见的。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西游记中描写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妖精,他们都是孙悟空直接斗争的对象。这些妖精除少数的象铁扇公主、牛魔王等还多少值得肯定之外,其他均为杀人成性、危害人民的邪恶势力。他们当中除了少数是自然界的幻化物,很多都与诸天神佛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原来就是神,如黄袍怪是天上的奎星;有的是神佛的亲眷,如李天王的义女、哪咤三太子的义妹白毛老鼠精;其他不是这个的童子,就是那个的脚力。等孙悟空费尽辛苦降服他们后,要伤害他们的性命时,他们就被各自的主人带走了。有背景的妖怪最后都被主人救走,没背景的妖怪才被打死。作者在描写这些妖精对,往往赋予他们生活中封建统治阶级或其帮凶爪牙的某些特点。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四点艺术特色: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如孙悟空脾气比较急,急猴子嘛,有时又急功好利,喜欢听人说些奉承话。所以猪八戒几次都用话挤兑他。孙悟空被撵走,但猪八戒用言语一激将,又回来了,描写猪八戒时语言用得很好,比如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 魔王计吞禅”中,他在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跟豹子精南山大王打,猪八戒打着打着就不行了,渐渐地败下阵来,这时听见后面悟空说,“八戒,不要忙,老孙来了。”猪八戒一听自己大师兄来了,马上精神抖擞,九齿钉耙一阵乱筑。妖精就问,“先前不济,这会子怎么儿又发起狠来?”猪八戒就说:“我的儿,不可欺负我,我家里人来也。”把猪八戒的仗势来劲写得很生动。猪八戒是有这个特点,凡是妖精现原形的,多半是被他打死的。他打那将死的妖精时噼里啪啦几钉耙特来劲。他真本事不太行,他这个本事行,他打小妖比孙悟空厉害多了。猪八戒的语言是符合他的性格的,猪八戒会挑拨是非,会用话激人,仗势的时候那么来劲,都通过他的语言很形象地得到了表现。有时候也用两个人的语言,比如在路过狮驼山的时候,太白金星来送信,报信魔头狠。这时唐僧就很为难,说徒弟啊,西天路这么远,这如何是好啊。这是唐僧的心理。悟空说,这有什么了不得呢?还有我呢。从这两个人的对话中,体现性格的不同。悟空是乐观的,对困难持无所谓的态度,唐僧毕竟是个凡人,心里战战兢兢的,觉得恐怖。有时唐僧难过得哭了,悟空还劝他别哭别哭,再哭就成脓包了。这种对话都是符合人物性格的,而且增加了故事的情趣。可见得作者很会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而且不同的人物他的话也不一样。第五个艺术特色,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长篇巨作。郑振铎曾说,这个组织象是个蚯蚓似的,每节都能独立,砍去其一节一环,仍可以生存。所谓八十一难,细细琢磨,完整的故事也就四十几个。作者就是通过这样既联系又独立的四十几个小故事组成了五光十色的西行历险图,构置出它艺术大厦的长廊,让人目不暇接。有些故事看似重复,但是又有区别。比如,描写水怪,写水府有这样几个:流沙河遇沙僧,通天河收鱼精,黑水河碰见鼍龙。孙悟空不太善于水战,在水里打的时候不太行,老让猪八戒把对方引上来,看对方出水面的时候才下手,但妖精也很机灵,一看见孙悟空就钻回去了。这三个都是些水怪,但是最后的结局不一样。沙僧已经被观世音提前收了做唐僧的徒弟,所以后来观世音派木咤叫沙僧出来,用头上的九颗骷髅化作一只法船,助唐僧渡过流沙河。黑水河的妖是龙王的外甥,就把龙王的太子请来了。通天河里的鱼精是观世音珞珈山池里的金鱼,观世音把一个花篮往河里一扔,就把鱼给提搂出来了。消灭降服妖怪的方法都不一样。同样写女妖,琵琶洞的蝎子精请昂日星君来消灭的,盘丝洞的蜘蛛精是孙悟空自己打死的,无底洞的老鼠精,孙悟空发现了她是李天王的闺女,就直接上天找李天王,让他帮忙收服。李天王开始忘记了自己有这么个义女,是哪吒提醒他才想起来的。我们看孙悟空消灭了几个敌人,突破了前进路途中的障碍时,虽然故事有些近似,但是有变化,决不雷同,雷同就没有意思了。每个故事中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内容,这是很重要的。书中的内容既独立又联系,要是没有前面降伏红孩儿,就没有后头在火焰山芭蕉洞借芭蕉扇的困难了,前面是埋下结仇的伏笔,所以当他找牛魔王,尽管当年和他把兄弟,牛魔王也说不行。两人翻脸了。在落胎泉,唐僧和猪八戒误喝了子母河的水,怀孕了。孙悟空找如意真君要能解救的水,没想到他是牛魔王的弟弟。孙悟空觉得跟牛魔王、红孩儿、铁扇公主都化解了仇怨了,不忍心对如意真君下狠手,但如意真君老捣乱,孙悟空刚取出水,他就来打架,一打水又落到井里了,弄得孙悟空没法取水,最后是猪八戒趁他俩打的时候把水取走了。这一人物的安排也体现了既独立又联系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书中的每一节既独立又联系,形成了一个五色迷人的西行历险图,非常生动。而且,每一部分都可以独立演出,后来京剧盘丝洞、火焰山、闹天宫等都可以单独上演。第六个特色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这一形象的讨论和争论是西游记研究中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作者不赞成将西游记故事及主人公孙悟空言行分作前后“ 不搭界”的两撅来进行评析的作法, 而是将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由“ 美猴王”到 齐天大圣到 斗战胜佛” , 作为一个统一的性格和命运的过程来加以论述。我认为, “ 一部西游记就是孙悟空的性格发展史。纵观全书, 孙悟空一生走过了一条美猴王齐夭大圣一斗战胜佛的光辉历程。孙悟空正是经过这三个性格发展阶段, 一脉相承、步步深入地迸发出浪漫主义精神的奇光异彩。”不是孤立、直接地论述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个体的性格发展历程, 而是结合西游记这部作品全书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及其喜剧风格, 结合西游记的神话性和哲理性, 即把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跟西游记整个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 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加以分析研究并借此论证孙悟空这一特殊的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过程的统一性。西游记中另一个重要的艺术形象是猪八戒。猪八戒, 是西游记中一个有不少缺点却又使人难以忘怀的有趣有味人物。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在西游记研究中, 猪八戒研究的专文远远少于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所包含的艺术意蕴, 连同它所引起的历代读者共同的审美感受, 即人们明知这一人物有他明显的弱点、缺点, 却又对之抱着某种理解、同情并感到有趣、可爱的心理态度, 确实很值得研究。刘耿大同志对这个艺术形象塑造的艺术经验以及这一形象所产生的读者的接受心理均阐述了他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书在论西游记喜剧美风格这一章中, 有一专节论西游记的滑稽美, 这一节文字可以说是论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的专文,作者在此探讨了如何理解猪八戒滑稽形象的审美本质。他认为, 如果滑稽形象可以分为否定型滑稽和肯定型滑稽的话, 那么, “ 猪八戒从形体、动作和习性到自身性格的种种不协调, 可以在更高层次上看是他丑的形式而他以诚实本色为核心的正面品格则是其美的内容, 从而使美的内容采取了丑的形式,从“ 外丑内美”以及从“ 化丑为美” 中得到解释。“ 外丑与 内美是对立的统一, 内美居于主导地位, 外丑处于陪衬地位, 随着对猪八戒审美的深入, 人们对他的 内美 留下越来越深刻的印象, 相比之下, 外丑则越来越显得无关紧要, 以至无意之中忽略不计了。这样, 丑就向美转化, 使猪八戒的滑稽形象获得了美的价值。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第七个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突出,诗化语言 在西游记产生之前,白话小说的发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但早期的白话小说还相当朴拙,而且个性特点不鲜明。西游记则不然,它的语言轻松明快,诙谐幽默,充满激情,风格十分突出。 作者的散体叙述语言常采用简短、整齐的句式,造成一种轻快的节奏感,又赋予叙述语言以情绪化色彩,避免纯客观的平铺直叙。作者还大量运用韵文,既有义理的表现,也有气氛的烘托,还有不少人物的韵白。这些语言的运用灵巧活泼,各臻其妙。如孙悟空就有许多长篇诗白,它们强化了他桀骜不驯的英雄品格。他声称:“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我也曾花果山上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宫。 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两三颗;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喝了六七锺。”诸如此类,无不韵律独特,情境超拔,充满了自豪与骄傲,极易唤起读者的欣赏与共鸣。第八个艺术特色,许多人物故事颇具哲理意味。读者如能以其为鉴, 从中得到启迪, 精神心智必有所获益。如小说中白骨精、老鼠精、玉兔精等妖怪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变化多端,“ 以假乱真, 以善惑人, 以美迷人, 暗中干着邪恶的勾当” 这就告诉人们“ 一切披着真、善、美的画皮, 以伪装出现的坏人, 不管其画皮多么动人, 伪装多么巧妙, 都万变不离其宗, 决不会改变他们假、恶、丑的本质。”再如小说中“ 真假猴王” 的故事, 六耳称猴假扮成孙悟空作恶, 以假乱真, 于是真假猴王互相争斗, 并互相指责对方是假, 由于二人相貌、声音、衣服、武器都一模一样, 法力也不相上下, 闹得人们难分真假, 一时间真的似乎成了假的, 假的反倒成了真的, 最后假猴王被如来识破, 用金钵盂盖住, 使他露出原形而被悟空打死。这是告诉人们“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 有时往往真假混淆, 难以辨清。但是随着反复的实践, 事物的真相终究会大白, 假必灭, 真必存, 我们应该善于在实践中分辨事物真假。”又如小说“ 四圣试禅心”一段, 写黎山老母等四圣为了考验唐僧师徒四人, 化作一妇三女, 加上美宅良田, 以“ 坐山招夫”相诱, 唐僧、悟空、沙僧不为所动, 猪八戒则“ 心痒难挠” , 结果是出洋相、吃苦头, 差丫点取不成经, 这就告诉读者“ 干事业就要立定志向,专心一意, 踏实务本, 毫不懈怠, 方能走上成功之路如果三心二意, 松懈怠慢, 放纵私欲,为种种引诱所惑, 则将贻误自己, 一事无成。二、下面就对西游记的缺点说一说我的一些见解。正像社会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作品。西游记中也有它的缺点。第一个缺点,它前后对照失调。孙悟空一出来时,大闹龙宫,应该说孙悟空不怕水,他大闹龙宫把四海龙王都惊服了,乖乖把如意金箍棒、宝甲给了他。如果孙悟空不善于水中斗争,怎么可能大闹水府呢?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中斗沙僧,却需猪八戒把沙僧引出来。他第一次被太上老君用金刚琢打倒,二郎神的哮天犬咬住了他,然后天兵天将拿刀砍他,砍不死,太上老君说把他搁到八卦炉里用火来炼,那八卦炉里是三昧真火,炼了七七四十九天都没事,可见他也不怕火。后来到了火焰山,问土地公公这火焰山怎么形成的。土地说:“大圣,是您搞出来的。您当时从八卦炉里出来,踢倒了炉子,有一块砖带着余火落下来就形成火焰山。”孙悟空真火都不怕,余火却能把孙悟空的毛都燎着了,这前后显然失调。本来不怕水火的孙悟空在小说的后部分怕起水火了,这不矛盾么?应该说他是不怕水、火的,但结果后来变得又怕水又怕火。孙悟空的武功高低在小说前后也很矛盾。我们看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打得十万天兵望风而逃,这么英勇的人,在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中遇到黄袍怪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二十八星宿当年都打不过孙悟空,居然能跟孙悟空打五十回合不分胜败,这怎么可能呢?孙悟空跟小白龙在鹰愁涧打的时候,好半天不分胜败,可白龙马和黄袍怪打,八九个回合就不行了,难道黄袍怪比孙悟空高多了?猪八戒当年也可以啊,和孙悟空打的时候打了两个时辰,东方渐渐发白时才跑,可猪八戒和沙僧双战黄袍怪,八九个回合俩人就不行了,这前后矛盾。作者光为了增加后头的困难,没考虑到前头的描写,明显的比例失调。十三回以后,孙悟空有时候的本领并不是特别大了,不象当年大闹天宫时那样无敌了,往往妖魔鬼怪都能跟他打半天。作者为了增加后头取经的困难,导致前后的描写比例出现失调。第二个缺点,小说残留着说唱文学的痕迹。孙悟空每次出场,都要谈一下出身历史光辉的战斗业绩,在戏曲中这叫自报家门。西游记中这样的情节大概有十几次,每次的内容都差不了多少。这就是说唱文学的特点 。西游记继承了说唱文学,还没有把这个特点完全消除,所以有时候读起来使人感到多余。结 论西游记这一趟到西方取经的过程,不就正象征著我们人类不断地修正自己个性缺点的过程吗?而故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妖魔鬼怪,其实也就是人类各种欲念的化身。贪婪、懒惰、软弱、甚至愚昧,其实都是人类一直需要修正的一些特质。同样的,善良、憨厚、和勇敢也是人类性格当中的宝石。这些特质就透过故事当中各个角色,还有跟神魔鬼怪之间的交战一一彰显出来。故事是告诉我们,生命是需要锻练的,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真、善、美的境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说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但它又以幻化的方式,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本质方面,无论是大闹天宫还是解除取经遇到的八十一难,全部故事都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和蔑视一切困难的精神,这就是西游记的主题。作者:zbwqw2011年3月1日致 谢本论文是在肖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这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做结业论文,从论文选题开始,肖老师就给予我极大地关怀和鼓励,在资料查询、开题、研究和撰写的每一个环节,填色不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使我完成了从历史文化的背景考察西游记艺术特色,已有了初步成果,理论水平有所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进修。敬请评委指正!参考文献1、名家解读张宝坤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年1 月第一版2、西游记迷境探幽刘耿大著学林出版社1998 年5 月第一版3、西游记吴承恩著中华书局2009 年3 月第一版4、林辰神怪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5、西游记漫论郭明志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6、名家解读西游记陆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老庵西游故事)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8、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作者:刘荫柏9、孙悟空形象文化论作者: 李安纲10、西游记与中国的第一次“西化”作者: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金岱11、亦真亦幻的孙悟空作者:周先慎12、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 作者:牧石13、西游记人物形象浅析 作者:赵宇菲Abstract: Journey to the West, which shows us a magical mystical world, is full of magnificent romance. It is no doubt that Journey to the Wes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Fairy stories in china. The interesting stories, extraordinary plot, the luxuriant description of various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