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克隆中的法律问题》.docx_第1页
论文:《克隆中的法律问题》.docx_第2页
论文:《克隆中的法律问题》.docx_第3页
论文:《克隆中的法律问题》.docx_第4页
论文:《克隆中的法律问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隆中的法律问题摘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察觉到生殖性克隆潜在危险,尤其是克隆人对于人类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从而介绍了人体克隆及其现状,分析了克隆人在伦理上的和法律上存在的问题,而且大多数国家对其持反对态度。关键词:克隆 生殖性克隆 人体克隆 法律 权利 一、克隆(一)克隆的定义“克隆”是从希腊文“klon”音译而来,是英语c lone 或 cl on i n g 的音译,我国以前曾意译为无性生殖或无性繁殖。也曾扩展到细胞培养、核移植、D NA 序列的扩增技术,克隆不等同于核移植,也不等同于复制。具体的说是指从一个共同的祖先,能过无性繁殖的方法产生出来的一群遗传特性相同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我国一般将其分为成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金东英,克隆概念的演变来自中华医史杂志,2005年02期(二)克隆的发展史1983年,美国科学家利用核移植技术结合细胞融合方法获得了克隆小鼠,此项工作真正拉开了哺乳动物克隆的序幕。1986年,英国的Willadsen用绵羊的8 -16细胞阶段的胚胎细胞作供体进行核移植,首次应用电融合的方法克隆出一只小羊。此后,其他科学家也相继成功地克隆出小鼠、绵羊、牛、兔、猪和猴等。我国科学家也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开展了胚胎细胞克隆兔、山羊、小鼠、牛和猪等研究。陈大元发展动物克隆技术反对克隆人来自科技日报,2003,04,28之后有人提出克隆人但是由于各国和各组织对其存在巨大的质疑和争议,大多数国家提出反对其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确消息称成功研制出克隆人。二、基因克隆技术功能型克隆,表型克隆技术,图位克隆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EST),转座子标签技术。刘心伟,朱文豪,李何因克隆技术研究进展来自河南职工医学院报,第22卷,于2010 ,06,10投稿三、治疗性的克隆治疗性克隆技术,是借助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一个去核卵子中,再通过放电激活克隆出人类胚胎,然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培育出胚胎干细胞,并诱导其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以备细胞核提供者移植治疗的一种克隆技术。于志强论治疗性克隆技术的可专利性来自西南政法大学, 2011年 四、生殖性的克隆(一)概念生殖性克隆是指通过细胞增殖而不经历两性交配产生的遗传背景完全相同个体的生殖技术,它对优良种畜的扩繁和挽救濒危动物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沈晓晖,陈建泉,成国祥 生殖性克隆的类型及影响核移植效率的因素来自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8年01期 (二)生殖性克隆对性伦理的影响:如果生殖性克隆技术应用实践,那么它将对人类的传统性行为、性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对传统性伦理将造成史无前例的影响。1、生殖性克隆可能引起性关系混乱,2、生殖性克隆将强化性行为的去生殖化趋势,3、生殖性克隆可能导致部分人性比例失衡4、生殖性克隆对同性恋的可能有影响,5、生殖性克隆对性审美的可能影响。廖怀高,罗映光论生殖性克隆对性伦理的可能影响来自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02期 (三)笔者认为看待事物任何时候都要理性思考,辩证对待,对于生殖性克隆,一方面不能惊慌失措,我们不应该拒绝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好处,比如在拯救濒危动物方面,在权衡利弊后,弊大于利时,对可能的好处进行牺牲以及进一步研究出有效控制生殖性克隆负面效果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我们要对生殖性克隆应用的不良后果,比如人体克隆,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随意做出决定,它可能会造成巨大危机。五、克隆人(一) 概念:克隆人类胚胎,将所得胚胎植入女性子宫,怀孕并生育完整婴儿的人体克隆技术,即克隆人。陈明昆关于克隆技术社会意义的伦理思考来自理论观察2001年01 期。(二)人体克隆的弊端克隆人使人的基本定义发生了改变,克隆人破坏了人伦关系,克隆人的身份得不到承认以及社会权利得不到保障,人体克隆技术若被乱用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犯罪。浅谈克隆技术的弊端豆丁网同正常生殖相比,通过克隆方式产生的生命大多存在着残疾、夭折。若制造克隆人,很可能是残疾的人类,加重了社会负担,也可能加重道德歧视,导致犯罪,在未来的道路还不明确的情况下,人体克隆技术很可能带给自然人和克隆人巨大的不幸。(三)对于克隆人的原则 生殖性克隆的实质是掠夺后代的基本生存资料来满足我们一时的好奇心,克隆人是克隆技术的后果,没有自治权,成为技术摆布的对象,以人体克隆方式来复制后代是违反了最基本的生命原则的,采取谨慎原则是必要的。张新樟.试析生殖性生克隆的生物工程特点及其伦理来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20卷08期(四)克隆人的人权 自然人的人权。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包括人格权,物权, 请求权, 知识产权。 1、人格权:表现人格 、 实现人格 、 保护人格 、 发展人格等诸种权利 , 如人的各种自由和尊严 ; 2、物权:对物的统领 、 支配 、 收益 、 处分等诸种权利 , 如财产权及经济权等 , 3、请求权:引起或触动他人批评 、 建议 、 参政 、 诉讼受益等诸多权利 。4、 知识产权:人的智能上的权利如学术自由及思想自由等诸多权利 。徐显明,人权的体系与分类来自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涉及内容:参政权,政治权,尊重权,生命权 、 健康权 、生存权 、 幸福追求权 、平等权 、 财产权 、 劳动权 、 环境权、 请愿权 、 自治权、自由权、诉讼权。由于克隆人的特殊背景,作为一种科技的产物,克隆人是否能作为“人”的身份确定的质疑问题,克隆人的人权也随之得不到保证。即使是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保护克隆人的人权,但是受传统伦理学的影响,自然人还是无法自然的接纳克隆人的,他们的人权还是无法保证的。(五)克隆人违背的相关法律条文1、生命权。 生命权是指生命的主体依法生存的权利。其主体是所有生命的主体,依现行法律规定通常指自然人主体,胎儿在一般情况下不享有主体资格,只有在有关其利益时才享主体资格。克隆人虽不是自然人,但应享有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命权;对于克隆人的胚胎,在一般情况下与自然人的胚胎一样不应享有生命的主体资格,但若在技术操作过程中由于有人加害而造成胚胎的伤害,胎儿应有权向加害者要求索赔,法律应赋予其适当的赔偿请求权。王瑶,傅丽君关于我国人体克隆立法问题的思考来自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现行的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可以预想在尚不成熟的科技条件下,他们的生命健康无法保证。由于免疫力低下的先天问题,克隆人容易患有传染病、精神病,这一切使他的健康自生来就受到侵害,而这种侵害完全是人为的,严重了违反了生命权。2、隐私权。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即支配私人信息的权利。“克隆人”产生之后,遗传物质细胞的提供者,卵细胞的提供者提供源信息应纳人个人隐私的范围,法律一方面要充分保护遗传物质细胞的提供和卵细胞的提供者作为自然人的隐私权,充分尊重其要求对提供源进行保密的权利;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克隆人的知情权,法律可以规定通过协商的方式有效协调二者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问题,在不能协商解决的情况下以尊重一般自然人的隐私权为先。王瑶,傅丽君关于我国人体克隆立法问题的思考来自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3、自由权。 作为科技的产物,克隆人无法和自然人一样,有完整的自由权,在各种方面都可能来自科学家的监督,以及对他们的生活,健康一系列项目进行观测和研究,很多方面都会有严格的限制。克隆人也不可能得到和自然人同等的对待,不具备平等权利。4、尊重权。 克隆人没有享受到尊重权,周围的普通人很难接受克隆人,不承认其作为“人”存在,甚至可能会承受着大众的歧视。研究出来的克隆人连普通人应该享有的幸福都没有,连被社会普通人认可的水平都达不到,一个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克隆人他的人格权、荣誉权也得不到尊重。5、知识产权。 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在关于生物技术发明的法律保护指令中第六条明确规定:当发明的商业性利用违背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时,该发明应视为不具有可专利性;根据第1款,不具有可专利性: (a)克隆人的方法; (b)改变人的生殖系统基因同一性的方法,(c)为工业或商业目的的使用人的胚胎; (d)改变动物基因特征的方法,该方法可能导致动物痛苦, 而对人类或动物以及由该方法产生的动物没有任何实质性医学利益。-可编辑修改-欧盟关于生物技术发明的法律保护指令简介来自法律快车,知识产权。可以看出是不能进行商业性质违背伦理道德的发明,克隆人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不良后果以及存在的巨大的伦理道德问题将该技术及发明排除在外,不具备可专利性。(六)不同国家对于人体克隆的态度(1)美国:2004年4月10日,敦促美国参议院通过立法禁止所有形式的克隆人的实验。2001年,美国会通过了全面禁止克隆人法案。(2)欧盟委员会:2001年11月,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指出,反对克隆人,并且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对克隆人研究提供任何资助。 (3)日本:日本禁止将用人体细胞移植到未受精卵后制造的克隆胚胎移植到人或动物的子宫内,同时也禁止人和动物细胞融合而成的混合胚胎的移植。(4)加拿大:2001年5月,加拿大政府向议会提交了一项禁止克隆人的法律草案,为研究制造胎儿等也都在禁止之列。违反这一法律者,将有可能被判最高10年的监禁和处以最高50万加元的罚款。( 5 )澳大利亚:2001年6月,澳大利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克隆人等相关问题制定统一的法律。( 6 )俄罗斯:2001年7月,俄政府暂时禁止克隆人法案规定,禁止在法案公布后的5年内在俄境内进行克隆人实验,但允许俄科研机构进行克隆运动实验。各国关于克隆人的态度来自BLOONNEWS,生物研究,国际同步报道 ,2004,08,13( 7 )、我国:2001年11月,卫生部明确表示了对研究克隆人的态度:不赞成、不支持、不允许、不接受。2004年1月14日,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5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6,明确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禁止人胚胎的研究超过14天,禁止将研究用胚胎植入人和其他动物生殖系统。2005年2月18日,在第五十九届联合国大会关于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0的宣言表决中,我国投了反对票。骆叶, 张金钟关于我国人体克隆技术立法环境的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04期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国家都反对克隆人的研究,虽然有消息声称已经成功克隆出人,但是由于法律、道德、科技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大多数人对于这些消息仍抱有质疑的态度,而且如果研制成功,势必会造成大众的轰动,甚至给自然人类造成恐慌,这一技术关系到自然人类的人权,伦理,繁衍问题,传统的社会关系将会发生变化,性繁衍可能遇到危机,人类这个庞大的族群,受到冲击,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是自然人类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