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特长生培养的初步思考一、学校一开始就应做好宏观规划1、高中三年一盘棋。对于特长生培养,学校要从高一开始做好长期的培养计划,首先是选好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不能在高三时才临阵换将,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诸多不适,从而影响了特长生培养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相对宽松的政策。对11班老师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放手让11班老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教育教学,不以管理为名盲目指导;任课老师在资料选择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在外出学习上优先考虑。二、高一、高二着力点1、培养精英意识。我们的特长生,是因为他们是分数精英,但在其他方面是不是精英呢?因此,在高一时就应该给他们灌输精英意识,引导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成为精英,以便将来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要求他们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懂感恩、有修养、心地善良、内心纯洁;要求他们懂得体谅父母、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关心社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他们以精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优秀为习惯,不仅在学习上勇争第一,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要勇争第一、那怕是扫个地,擦个黑板也要搞到第一,不仅要高分更要高能。2、强化名校意识。可以播放有关名牌大学介绍的视频,可以邀请本校考取清华、北大学生回母校跟师弟师妹们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志存高远,增强他们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意识,从而他们的学习注入强劲的动力,激发斗志。3、强化勤奋意识。学生在智力上差异不大,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一个同学的勤奋吃苦精神。有意识地表扬勤奋刻苦的同学,使班里形成一个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学习氛围。4、提倡自主学习。作为特长生,要有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知识的梳理、总结、归纳能力。要有做错题本或精题本的习惯,知道一个题目、一节课、一次考试的真正收获在于自己在其中思考量的多少、思考层次的深浅。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提升非智力因素。要求特长生要大气,要宽容,要做到“心常有求,不无所事事;知足常乐,不患得患失;与人为善,不结冤生怨;豁达大度,不斤斤计较;宽容自己,不耿耿于怀。”6、提升学科素质。历史主抓知识结构,提升解题能力;要广泛阅读,开阔眼界;推荐好的高校本科历史教材读物,厚积薄发,以应对自主知识历史考试。三、高三主抓特优生的培养,着眼于特优生知识体系的完备、能力体系的完善、应试心理的调适、应试技能的提高1、选好“苗子”,缩小培养范围。应选择身心健康、心态平和、为人大气、学习刻苦、书写整洁、语数外拔尖、综合科相对平衡的学生。2、给每个培养对象明确高考目标。让他们知道他们就是这一届高三考取清华北大的苗子,给他们设定基本的分数目标,细致到每个学科,甚至每个题型。如文综历史12道选择题最多只能错1个,如各学科的基本分数定位:如历史每次考试88至少88分,总分660。3、策略:(1)为每个特优生量身定制具体的培养措施。建立特优生缺陷档案,重点记录特优生在上课、作业、试卷上的错误及制订相应的纠错方案。(2)扬长补短。扬长在前,补短在后,扬长为主,补短为辅,强势学科找弱项,让强势学科真正做强,使总成绩始终有一个强有力支撑,弱势学科找强项,让弱势学科不至于太弱,让弱势学科在逐渐补充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变强,弱势学科的形成是一个历史长期遗留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千万不要挤占强势学科的学习时间,拆强补弱,很有可能弱的没补上,强的拆掉了,策略决定成败,策略一定要对。(3)查缺补漏。高考复习的后期,采用“以试卷训练为切入,以错题为线索,以考点为核心,以诊断出特长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心理上薄弱点为真正目的,而后专题训练、专项突破,达到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强化自信”的复习模式,每套试卷走好以下五步:精选试题,限时训练,强化熟练程度错题登记,课本找依据,夯实基础分析找出特长生在考点、能力点上的不足反馈练习,及时矫正,强化巩固 (4)要注意应试技巧,树立“多拿一分”的意识。特长生的成绩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位置,不可能有什么更大的提升了,减少失误,多拿一分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在平常考试中要做到:要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要清除屡犯重复错误的毛病;要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要改正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准确的错误;要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要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要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要提高书写质量,注意规范答题。4、应试心理的调适。如适当的进行体育训练和室外户外散步等;再如一起唱唱歌,让学生得到调整和放松。 高三历史备课组:何林东考古那些事儿一、“苗子”1、选“苗” 标准:城、男、旧事 兴趣 至少前5名 目标:争取北大考古“0”的突破2-3人即可2、育“苗” 了解北大考古专业及其就业前景 专业知识培训保障阳光照射树信心防蜂虫叮咬去干扰,坚定不移走到底 打侧枝、次花,保障主干、主花,力争结出正果3、结“果” 苗子?土壤?二、“土壤”1、核心:资料的准备 从“0”开始,一网情深,白加黑初步构建考古通识知识体系: 一文档资料为主 书籍:趣味考古 图片、视频直观教学2、方式: 阅读、互动、交流、点拨主流 参观实践为辅3、写心得体会:短、小、新可与北大古师交流;力争发表三、文化苦旅杭州考古1、准备: (1)礼仪:举手投足、待人接物、音容服饰 (2)提问:对象、时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