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doc_第1页
论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doc_第2页
论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doc_第3页
论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doc_第4页
论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纠结其商身上成就按时腕带几页亿牌地板白沙洲烽火家美陈先生l5l724ll677论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陆婧(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作者简介:陆婧(1988-),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602信箱 电话邮箱:摘 要:“封闭空间”是现代电影空间中常见且重要的类型。“封闭空间”更加注重叙事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其一,封闭性与开放性,二者相辅相成;其二,独特的时空关系,其中空间表征法更好地彰显了人物的性格及其命运;其三,它的符号特征,特别是象征和隐喻的作用以及诸多空间意象的叙事功能。“封闭空间”成为现代电影重要的表现舞台,其中燃烧着电影的激情、任想象驰骋。它在彰显自身艺术魅力的同时,也暗含着一种诗意的境界,产生一种从本质上可以打动人心的强烈情感效果。关键词:现代电影;封闭空间;封闭性与开放性;时空关系;精神空间;一、“封闭空间”的基本内涵探讨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问题,必然要对现代电影做一相对合理的界定。如若非得给之以确定的年限划分则会失去界定的初衷,显得相当死板和呆滞。所谓现代电影,更强调其本质性的东西,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梅茨把较强的叙述性作为现代电影区别于旧电影的最重要的特点。他认为现代电影比过去更具叙述性,而且叙述的更好,现代电影的最大贡献乃是叙述性的加强。1(p.187)现代电影作为“思考”的电影2(p.12),其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之受到西方现代哲学和文艺思潮的影响,在叙述性上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张力。空间是现代电影叙述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时间与空间一经一纬的交织与融合才能构成画面,从而实现电影叙事的功能。“封闭空间”是现代电影空间中常见且重要的类型,封闭指的是在相对狭小和闭合的物理空间内,有一种隔绝感。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则指的是,在现代电影中,一部影片的叙述主要于相对封闭和隔绝的空间内展开,这个空间是整部影片叙述的重点阵地,人物的言行举止也因而相对受到地点的局限,时间的跨度在这个空间内显得狭小许多,这种叙述对电影人的要求较高,剧本、导演、演员、音效、布景、色彩等等都服务于电影的主题。需要强调的是,“封闭空间”也并非执拗的局限于物理的空间场所,也并非狭义的指从头到尾一个场景的电影,“封闭空间”更多注重的是它的叙述功能,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二、“封闭空间”的特性(一)“封闭空间”的封闭性与开放性“封闭空间”不等同于空间的封闭性,“封闭空间”在物理场所方面相对的封闭和狭小,但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开放性。如何在有所限制的基础之上生发出更多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即如何更好地把封闭性与开放性相对完美的结合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要了解电影的空间,那么把它看作实际上包括两类不同的空间,或许会有所裨益,这也就是画框内的空间和画框外的空间。”3(p.15)“封闭空间”的封闭性,即画框内的空间,指的是电影的情节或故事、人物的戏剧或动作所展开的环境空间。潘秀通在电影的空间观一文中认为这种戏剧空间都应力求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人的视觉感受和审美要求出发,达到自然真实,并符合剧情的规定情境,体现时代、季节、时间、气候、地区、民族的特点,有利于人物的刻画。4(p.96)“封闭空间”的封闭性与开放性,二者在重要程度上是相对而言的。画框内的空间,并非随意的安排,它必须结合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符合相关的情境,能够很好的表现剧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以及电影所要阐发的思想内涵。因此,画框内的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封闭空间”才能生发出更多的开放性的内容。相对的,电影中“未表现的空间、未展示的空间在很多情况下,会获得几乎与被表现空间同样大的重要性。”5“封闭空间”的开放性,离不开画面所具有的超越性。“电影的画面空间具有寄寓性、蕴藉性和张力性,足以诱发艺术审美者通过想象、联想的再创造,从视知觉感受到的画内有限空间去感知无限的画外空间。”4(p.97)这种再创造的基础来源于画面留有的“空白”,“空白”是中国画论中的重要范畴,是中国画中“融人万物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6(p.105)将此范畴运用于电影中,并非指的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真空,正如吴迎君在电影时空双重叙述探析一文中强调的,“空白”是作为在文本时空系统的整体框架中有待读者“写入”的开放性因素:此“空白”是根据作为其对立者的“非空白”而界定的,是基于作为文本故事必要因素的、被意识到的“空白”,并非“纯粹空白”,而是一种“模糊”,或者可称之为“空白模糊”。任何一个叙述文本都存在想象时空,存在模糊时空。7(p.94)“我们会从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画面中体会到超越简约手法之上的丰富内涵。我们的记忆立即调动起有关的知识和存储的形象。借助我们的经验,我们可以在一瞬间便补足欠缺部分。”2(p.56)正如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即要求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以澄澈的空明的心境来看待物象,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深层的意蕴。虽然每个人因生活环境、民族等影响导致气质和个性的差异,从而“味”到的影像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个人以他独特的方式复现所见的物象,因而得到独特的理解和个人的感悟。因此,“封闭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具有了完全的开放性,绝不拘束于被限定的场景之中,通过“空白”的张力和物象的超越性把电影所要阐发的主要内容观照给观众,从而引起观众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例如1957年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处女作十二怒汉,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探讨了美国的陪审员制度和法律的正义。这是一部几乎在一个场景里完成拍摄的电影,却丝毫不因故事场景的局限性而显得沉闷,将一个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浓厚的戏剧性和吸引力。一方面,导演在安排场景的时候,运用卫生间、环形会议桌、几面临街的窗子等布局打破枯燥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物理空间越是狭小,那种紧张的矛盾就越激烈,阴霾的天气、为真理而战的狰狞面孔、演员精湛的表演、出色的台词、节奏的准确把握等等都弥补了物理空间狭小带来的相对不足,将观众引向重要的争辩内容,关注更为重要的人性力量。因而,十二怒汉成为电影史上的不朽经典。综前所述,“封闭空间”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如何综合好二者的关系,使“封闭空间”在现代电影叙述中有着高度的超越性,是电影人思考的重点所在。“封闭空间”属于电影空间中的独特类型,在探讨其意义和价值时也必然跳不过电影的时间,及电影的时空关系。(二)“封闭空间”的时空关系 电影,是把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封闭空间”始终处于电影时间与空间相互交织的电影时空系统之中。谈论电影的“封闭空间”必然离不开时间,因为电影是时空的艺术。电影的时空并非独立时间和独立空间的简单相加,而是兼具了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时空性的独立范畴。因此:“电影的时间”实质上是具有时空性的电影时空的时间部分,“电影的空间”实质上是具有时空性的电影时空的空间部分。电影时间和空间都是“时空”有机体部分而不具有独立性。叙述空间和叙述时间一旦脱离叙述时空总系统则不具有意义。分析电影时空的系统性,其根本特征是“非连续的连续性”。7(p.83)就这个时空体而言,电影的时间和空间相互交织,在纵向关系上看,时间空间化,从横向关系上看,空间时间化。时空因而具有相对性,即没有独立的时间和独立的空间,在分析时,可能需要对电影的时间和空间展开展开单独的论述,但是从根本上讲,二者只能在相对的时空系统中才能存在。在现代电影的“封闭空间”中,时间在叙述情节方面往往很规矩,大都按照顺叙的方式进行,少量插入倒叙、插叙等方式,正如前所述,电影的空间绝离不开时间,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衔接、凝缩和扩展空间,电影的时间类似月老手中的姻缘线,把电影的空间与包括时间在内的其他相连,使它们和谐共存于电影的时空系统之中。“空间通过自身的约束能力创造出抽象的象征力量,那么,时间恰恰以全然相反的方式行事:时间是通过自己的充满焦虑感的开放性增添这种抽象效果的。”2(p.160)我们在观看一部电影时,虽然会有关于时间年代的提示,以便我们相对明确的知道该电影所要阐述的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背景的相互切换。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感官无法确切的感知时间的流程。“我们把时间具体化的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把它转变成跨过一段空间的运动。虽然我们认为钟表的时针好象是在时间中移动,但是正是时针在空间的移位才使我们能够清楚表达时间的消逝。”8(p.108)因而,“封闭空间”中的物态对象以及人物的行为动作等都在被约束其表现力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抽象的意义。时间与空间相融合,为表现电影主题,它们凝成一股绳,共同的力量驶向同一个目标表现电影的主题,彰显人性的魅力。那么,在相对受限制的时空之中,电影又是如何展开叙述的呢?情节的发展,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命运是如何通过“封闭空间”的封闭与开放来呈现给观众,并带领观众一步步深入下去?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时空关系有这样的论述:“在空间之中,对象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或是可以被确定的”9(p.27),“时间规定着我们内部状态中诸表象的关系”。9(p.3)叙述空间是叙述形象的存在范畴,叙述形象(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必然依存于叙述空间。我国著名学者龙迪勇在其多篇研究论文中强调“空间表征法”用来分析叙事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塑造。所谓“空间表征法”,龙迪勇认为“在叙事作品中书写一个特殊的空间可以很好地表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叙事作品塑造人物性格的空间表征法。”“空间表征法不仅可以出色地表征一个群体的共性或集体性格,而且可以很好地表征单个人物的个性或独特性”。10(p.72)用“空间表征法”来分析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人物形象也是颇为合适的。在教堂这个“封闭空间”内,妓女和女学生以及约翰都是为了躲避战祸,想及早逃离出南京,而李教官他们是军人,他们没有选择在教堂内试图逃跑或躲避,而是英勇抗击,誓死搏斗。“红十字”标志,把前后的约翰形象做了一个很好的转换,人性的一面和非人性的一面也展露无疑。秦淮河的14位风尘女子,通过她们的言谈举止表明了她们共同的身份,然而在每个细小的空间内,又区分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空间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产生戏剧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书写一个特殊的空间,即“封闭空间”可以很好的表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找出人物的共性和个性,人物和空间的关系,也能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收到较好的戏剧效果。“电影的空间乃是对象的客观物理空间在银幕空间的二度再现,亦是人类在物质空间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艺术空间和美学空间。”4(94)因而,“封闭空间”有着别样的艺术内蕴。(三)“封闭空间”的符号特征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经说过:“每一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11(p.129)在现代电影的“封闭空间”中,每一个表象背后都有着表意的功能,具有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电影创作者通过他的个人经历将自己的理解带入创作中,相当于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编码。观众在观看电影作品时,尽量去感受创作者的想法,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二度创作,从而在观赏中进行解码,追求一种“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忘形去智”12的审美效果。1“封闭空间”的象征和隐喻“影像的内涵在本质上是象征性的:所指推动能指,然后加以超越。”1(p.96)在现代电影中象征的运用,能够提供给观众除他们所见之外更加丰富的内容。从中事物的原本状态出发,超越实实在在的本身,从中构想出一系列的歧义与可能。如此的思维方能更加接近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象征具有化繁为简的效用,在其简约与涵义的丰富上相融合,实体兼具抽象的意义,以期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感受。如1956年导演让德拉努瓦的电影巴黎圣母院,那口钟的象征内涵就颇为丰富。这是又不是一口钟,说它是当然是因为它不是一口锅,一口井,因而是口钟,说它不是一口钟,一方面它只是钟的符号代替,我们不肯能在观影的同时去伸手敲两下,另一方面,它又不仅仅是一口钟,更是超越钟的物质本身,经过抽象化的一种象征,赋予了其无形的精神力量。“所谓隐喻,那就是通过蒙太奇手法,将两幅画面并列,而这种并列又必然会在观众思想上产生一种心理冲击,其目的是为了便于看懂并接受导演有意通过影片表达的思想。分为:造型的隐喻、戏剧的隐喻、思想的隐喻。”13(p.74)“形象在本质上是隐喻的”2(p.139),通过隐喻,一些现象的特质和面貌也因此得以彰显,更为集中地被凸显出来。如1936年电影摩登时代,刚出场的两组画面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讽刺。人和羊一样被驱逐和奔波,完全没有自主性和自由感,完全是一种麻木的状态。人不为人的可悲!以可笑、无奈的手法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现代电影中运用象征和隐喻,能够很好地表达电影所要讲述的主题,但其表现方式也不能过于抽象,否则读者难以理解,便弄巧成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能够发掘隐匿在画面背后的抽象意义,离不开电影的暗示。暗示以简洁的方式,令观众回忆起某种共同的经验。“暗示是唤起回忆的捷径,以为它的依据是共通感觉的遗迹。暗示的真正独特性不仅在于它能够唤起回忆,而且在于情感力量和意志力量没有与其分离。”2(p.17)正如摩登时代中羊群和人群的对比画面,唤起我们对社会现实的审视。也暗示着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是多么不幸和值得同情。2“封闭空间”中空间意象的叙事功能所谓“神道无方,触象而寄”14(p.122)空间意象不仅仅是作为被叙事的背景,而是承担了一定叙事功能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在具体的空间留有印痕,“那些承载着各类历史事件、集体记忆、民族认同的空间或地点便成了特殊的景观,成了历史的场所。”15(p.64)这些“历史的场所”让记忆具有某种空间性,导演透过镜头的叙事用这些“历史的场所”背后所蕴含着的历史唤醒观众的记忆,唤醒人们沉淀在内心深处的意识,从而达到电影的叙事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电影叙事是以直观的视觉画面为基础来“讲述”故事的。因而空间艺术元素:画面构图、光线运用、色彩调配等亦成为电影叙事构成的重要元素。16(p.113)下面将选取与现代电影中“封闭空间”密切相关的几组空间意象加以分析。其一,景色,及音乐。景色属于电影的风格化空间,主观色彩较浓。“景色的诗意正在于它具有丰富的形象的涵义,在于它与影片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景色具有隐喻性的涵义”17(p.115)景色的选取和搭配必然要求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统一。如电影城南旧事,场景的组合与影片内涵相融合,二者相得益彰。同样的,电影中音乐的运用,也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好莱坞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承担着电影一定的叙事功能,凸显出镜头叙事的中心,使画面的重点得以强调,分割出不同的叙述层次。观众在欣赏这首曲子本身的优美之外,必然的更加深入剧情的发展,与剧中人物的命运同起伏。其二,建筑在现代电影的时空系统中充分利用建筑来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是电影人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刘国敏在其论文论建筑在电影的时空背景作用对此有较详细的论述:电影中恰如其分的建筑场景布局,成了电影信息传达的载体,他们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讲述了电影故事的时代特征、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等,这使得建筑在电影中具有超越本身的效能。电影角色和建筑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建筑空间描述,使观众产生对电影角色性格、内心世界和情绪的认知理解。18(p.46)建筑往往有着独特的表演天赋,不仅仅是电影的舞台,更拓展了建筑时间与空间的潜能。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电影风声,在剿匪司令部这个大建筑背景下,一种紧张和恐怖的气息迎面而来,那种压抑感让人几乎透不过气,剧中人物的性格也因此得以彰显。这样的选择,看似为巧合之举,实则为必选之策。 现代电影中“封闭空间”的主要特性体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即“封闭空间”的封闭性与开放性、时空关系和符号特征。现代电影中“封闭空间”在美学层面上的内涵意义也值得深入的研究,其中涵盖的诸多问题也亟需解决,例如关于电影的人文关怀问题,以及最终指向性的问题。三、“封闭空间”的美学意义(一)“封闭空间”的人文关怀 “空间既可以具体的物质形式被感知、标示、分析、解释,同时还是精神的建构,是关于空间及其生活意义的表征的观念形态。”19(p.114)意即,空间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形态,而且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关系,在空间背后隐藏着社会深层的文化内涵,传达了我们内心的思想活动,实现了从“封闭”的物理空间到美学空间的飞跃,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电影的人文关怀。詹世友学者在论精神空间一文中从文化意义上使用“精神空间”的概念,力求通过理性精神塑造一个由高尚信念引导的、有着不断延展的良序结构、归摄情感、凝聚意志向之趋赴的精神空间。20(p.26)引入“精神空间”这一概念,力求在电影中挖掘出作为人的真正的人性光辉,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人性体现着人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时和良知、道德观念等之间的平衡关系。严歌苓曾说过:“谁都弄不清楚自己的人格中容纳了多少未知的素质,不到特定环境它不会苏醒,一跃而现于人的行为表层我又总在寻找这个特定环境,以给我的人物充分的表演空间。不将他们从特定环境中摘出,我们或许永远不会有机会发现他们性格中有那么丰富的潜藏,那么深远、神秘。”21(p.161)如展现出人性最深层的恐怖和最异常思想的影片后窗,成功制造出恐怖与悬念紧张的气氛,形象地发掘出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偷窥心理与欲望,影片极具悬念,发人深思。虽然导演心目中想要塑造的精神空间和电影展示出的精神空间,以及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逐渐构建起来的精神空间虽有所不同,但是在精神高度和心灵深度上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现代电影的真正特性是什么?匈牙利学者伊芙特皮洛认为现代电影“从现代文明的习俗中,从社会和群体的日常事件中创造出毫无虚饰的仪式,呈现出它们的本质,呈现出左右我们生活的那些必要的礼仪。”2(p.44)现代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我们的经验思维能够较长久的存在,“恰恰由于在它的心象和联想形态中积淀着那些包含着人类意识的基本反响和反应的原型图式。”2(p.18-19)影片让子弹飞,把握住中国老百姓的民族文化心理,在影片中为彰显除暴安良,“当官要为民做主”的主题,选取了与主题相照应的空间因素,使影片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人性、良知、正义、生死、对抗与合作等在这个舞台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与表现。(二)“封闭空间”的未来指向“封闭空间”是电影空间中的重要类型,它在未来的电影中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电影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电影性是电影的特质所在,何为电影性?法国电影理论先驱路易德吕克将“电影性”确定为“只有通过电影才能得到表现的人或物的一种异常诗意的面貌”。感动我们的常常并不是事物和情节本身,而是电影对它们的阐发,触碰到我们内心的某一根弦。影片最终意义的完成要靠观众来完成,电影的“封闭空间”承载着叙事的功能,导演的意念灌输其中,观众也参与到其中来,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加以感知。因此,现代电影中的“封闭空间”也包含着观众观影的空间,如此,则打破了传统的观众处于相对边缘的隔阂状态。真实与虚拟,现实与艺术之间的界限一定程度上被打破。那么,这种被打破和相融合的基础,则是来源于影片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的传达。“影象结构和叙事结构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它反映了影片的视角的主观性表达方式。但是,即使是最具个性的判断也不完全是个人的武断;它扎根于群体文化中,扎根于社会环境提供的程式中。”2(p.43)集体无意识,反映了典型的群体心理。空间成为一个导向场,导向人性光辉的彼岸,达到超越事件本身的美学境界。电影是“通过表现个人身上最具个性的特点达到普泛性的。它谈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道德-精神的完整存在(包括潜意识),这种存在造成一种从本质上可以打动人心的强烈情感效果。”“人们在神话(即电影)中寄托着有关可能的统一性和创造出平衡可感的世界的令人欣慰的淡淡希望。”2(p.95)“封闭空间”成为电影的重要表现舞台,其中燃烧着电影的激情、任想象驰骋。它在彰显自身艺术魅力的同时,暗含着一种诗意的境界,带领观众走的更远。参考文献:1法克里斯蒂安梅茨著.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匈伊芙特皮洛著.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3美诺埃尔伯奇著.电影实践理论M.周传基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潘秀通.电影的空间观J.文艺研究,1988(1).5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著.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吴迎君.电影时空双重叙述探析J.符号与传媒,2012(1).8美劳伦斯戈尔德斯坦,杰考斯曼.电影的时空结构J.当代电影,1984(2).9德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0龙迪勇.空间中的空间:叙事作品中人物的共性与个性J.思想战线,2010(6).11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76.13法马赛尔马尔丹著.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14静远.万佛影铭序A.石峻,楼宇烈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1.15龙迪勇.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J.思想战线,2009(5).16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7苏多宾著.电影艺术诗学M.罗慧生、伍刚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18刘国敏.论建筑在电影中的时空背景作用J.电影文学,2011(18).19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0詹世友.论精神空间J.人文杂志,2002(3).21严歌苓. 扶桑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A study of closed space on the modern moviesLu Jing(Jiangsu Norm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