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牧童教学实录 执教人:秦小芳教学目标: 整理人:阳方秀、吴雪艳1、识记本课2个生字,“牧”和“蓑”。指导正确书写 “蓑”。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边读边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4、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达到熟练成诵,让学生感受牧童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童年生活,受到美的熏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童年是一首美妙的诗,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也是一首动听的歌。孩子们,我们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你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他们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吗?生(异口同声):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古代童年的世界吧!二、复习古诗,旧知引新知:老师想和大家分享几首古诗所见,请你听一听:“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师:四十田园杂兴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师:小儿垂钓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师:大家记性真好!一首首古诗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下面请同学们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看一看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生:读古诗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师:我们就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古诗。师:板题:牧童(学生与师一起书空)师: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什么人呢?生:牧童。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呢?生1:活泼的。生2:自由自在的。生3:喜欢吹笛子。师:这是一个快乐的,自由自在的牧童。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成为了古代诗人常描写的对象,那么唐朝的吕岩笔下的牧童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想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课件展示古诗) 师: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生1读:生:评价师:读得真有感情,声音也很响亮!还有谁想挑战自己?生2读:生:评价师:听着你抑扬顿挫的朗读声,老师已经陶醉了。还有谁认为自己能读得更好?生3读:师:不错,整首诗都比较流利,注意“蓑”的读音以及“蓑”的写法并引导学生找出他的形近字“哀”、“衷”进行对比记忆。同学们真不错!那你们知道读古诗除了有感情还要注意什么?生:节奏让我们边读边划节奏。请学生读并相互评价。师: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吧!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想挑战一下你们,老师点字你们读诗,有没有信心?(生齐答:有)师点“卧”学生读“不脱蓑衣卧月明”秦老师为什么要点“卧”字?生:老师想让我们注意“卧”的写法。师相机引导:牧童躺着干嘛?生:赏月亮,吹笛子师:用“卧”字能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学法迁徙)师请学生点字让其他学生读诗。生1:“蓑”齐答:“不脱蓑衣卧月明”(“蓑”的写法)生2:“铺”齐答:“草铺横野六七里”(反衬草长得茂盛)生3:“弄”齐答:“ 笛弄晚风三四声”(吹笛的情趣)孩子们说得真好!给自己点掌声!生欢喜地鼓掌。四、学古诗、悟诗意现在我们就来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由组合并讨论)小组长汇报:请学生纠正并汇报:集体纠正并借助课件展示诗意让学生读师:边读边想象诗的意思并练习背诵五、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师:是呀,一首首古诗就是一幅幅明朗的画面,师有情感的朗诵古诗,请学生想象画面。听了老师刚才的朗读,你看见了什么?(一)欣赏美丽原野:师:现在让我们慢慢体会吧!先看第一句,谁愿意读这句给大家听?生1读:师:声音真响亮!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草原!师:那是怎样的草原?从那里看出来?生1:一片宽阔的草原,有六、七里那么长。师相机提醒学生用数字想象“六七里”结合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六七里”师:你懂得从重点词去体会。“六七里”让我们感到眼前似乎就是宽阔的原野。生2:一片绿绿的草原,很宽很宽,躺下去很舒服!师:你想象的草原可真美呀!一个“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我们在哪篇课文中看到过草原呢?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生:第一课草原!一碧千里,广阔无垠。师小结: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生1读:师:你的声音真甜美,读出来的草原美丽极了!生2读:师:读得真有感情,我仿佛看到了一片令人陶醉的草原了。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感受一下吧!男生读:师:男生眼中的草原是多么广阔、豪放呀!女生读:师:女生把草原的柔和、舒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让老师也忍不住想去好好享受一番了。师:此时你看见的是一幅什么图?生:“草铺横野图”(师板书)(二)倾听悠扬笛声:听了大家的朗读,展现在我面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生1:笛声生2:月亮姐姐的歌声,风声。师: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生(齐声回答):想!播放录音。师:听!多么悠扬的笛子声呀!是谁在吹呢?生:牧童!请你读第2句,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生1读:清脆的笛子声。生2:因为有晚风,所以夹着笛子声应该是断断续续的,诗中写了是三、四声。师:体会得多好呀!你的抑扬顿挫的朗读,让我着着实实地享受了一番,谢谢你!师: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生:弄。牧童是调皮地摆弄着它的笛子,好玩地吹着。生3:此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正在吹笛子,还躺在了草地上欣赏月亮。师:你的想象真丰富!(利用多媒体再次播放悠扬的笛声让学生闭目倾听。)师:刚才你们听到的笛声有时有时有时有时真是“笛弄晚风三四声”你听:轻快的笛声传来啦!(学生轻生的有情感的朗读)你听:高昂的笛声传来啦!(学生激情朗读)你听:低沉的笛声传来啦!(学生沉重的朗读)你听:明快的笛声传来啦!(学生欢快的朗读)是呀,笛声时高时低、时快时慢,真是“笛弄晚风三四声”孩子们此时你看到的又是什么画面?生:“笛弄晚风图”课件展示画面(师板书)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请学生齐读最后一句 生:“卧月图”(课件展示)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几幅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孩?这首诗诗谁写的?他除了看到这幅画面还看到了什么?(四)体会自由生活:师:同学们,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生1:悠闲。生2:自由自在。生3:无拘无束。师:请你用文中的诗句回答。生: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师: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生1:放牛回来了。生2:吃饱了饭回来了。师:牧童忙碌了一天,到了黄昏,终于可以歇歇了,他吃得饱饱的,挺着个大肚子回来了。这种生活是多么惬意呀!他要做些什么呢?生:睡觉。师:怎么睡呀!生:不脱蓑衣卧月明师:衣服都不脱,就这么一躺,就是爽!师:你羡慕他吗?生:羡慕!师:让我们也做一回牧童吧!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生齐读:师:听到你的朗读,让老师感觉多么舒服呀!这首诗诗谁写的?他除了看到这幅画面还看到了什么?(六)了解作者:(课件展示诗人生平)六、拓展1、了解吕岩的诗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2、齐背古诗总结:你明白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吗?生:因为诗人向往、期待、逍遥自在的生活。师:千年的儿童他们的童年生活是如此自由,惬意!你想告诉你的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吗?请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七、感情升华,背诵古诗:同学们,童年是幸福的,美好的。牧童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原野生活的乐趣,我们认识了这位天真烂漫的牧童,欣赏了他美妙的曲子。现在,我们就要和牧童道别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语2》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家乐福五一促销方案
- 青铜器有多高
-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与p【教师版】-新高二化学暑假提升(人教版)
- 酸碱反应的实质
- 老年人出游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养生干货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
- 老年人体育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生理学模考试题及答案
- 云南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笔试
- 小学四年级美术社团活动计划
- 单项工程玻璃面积大于3000小于5000的允许损耗率
- 中耳炎病人的护理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通信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配电作业专业技能实操-登杆更换台架边相跌落式熔断器
- 影片备案报告范文
- Unit 2 We are family Section A 1a-1d 课件【人教新目标(2024)七年级上册】-1
- (完整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培训
- 全运会转播制作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