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doc_第1页
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doc_第2页
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doc_第3页
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doc_第4页
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所4/5内害提要根据长江流域自然气候每件和冬闻田土责源潜力,阐速了接流域规划”鼠低”油莱规f所谓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芥酸含量和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都很低的油菜品种.普通油菜中这两项指标都很高,因而不易于人体吸收,加工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双低”油菜硫甙和芥酸含量降低,会使油菜籽的油用和饲用价值大为提高同时因克服了自身的有害物质,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畜禽动物的生存质量,可保障畜禽食品的安全供应,其开发和生产对社会和环境都有积极的作用.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实施产业化开发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从以下三个方面代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打破了我国以行攻区划为界的部门宏观两控管理体制,施行按资源匹配的流域宏观调控管理模式,从而有益于充分挖掘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潜力;其二,建树了以优质农产品生产为且标的开发思路,把优质农产品发展作为农产品发展的方向提出来,将引导农产品从数量型生产向质量型生产转变;第三.以产业化的思想组织双低”油菜带开发,以优质农产品,优质加工产品集约商品优势,解决国家产需分配问题,大范围地改善人民生活稍费质量.长江流域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0.6一19.9C,最冷月平均气温19,日平均气温0以下稳定日数为040天,由于冬季不甚寒玲,一般冬性油菜能够在这一地带安全越冬,役有明显停止生长阶段,这是其他任何地区不能与之相比的优势.但是这一地区气候资源对小麦生产不很有利.单产不高,往往造成耕地冬季闲置.据农业部和本课题调研,长江流域14省区冬闲田土资源总量约782.3万公顷.可用于油菜生产的冬闲田土资源324.2万公顷,实际已利用的118.0万公顷,仅占可利用面积的36.4%.还有2O62千公顷适于油菜开发的冬闲田土未被利用可以看出长江流域发展”双低”油菜将有益于该地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二,我国”双低油菜带开发具备的前提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双低油菜带开发具备的前提条件1.科技准备.我国自70年代起引入”双低油菜品种,开始育种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育种专家,像傅廷栋,刘厚利等,傅先生的甘蓝油菜城里马胞质不育系的发现及其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处于世界前列.经过六五”,”七五,八五”的攻关研究,我国已育出一系列新品种,其中1993年审定的”中双4号”硫甙含量仅12.2”mol/g,芥酸含量0.06%,1997年审定的”中油l19”硫甙含量182o.real/s,芥酸含量0.25%,单产超过”双高”王牌品种中油821”(“中油821硫甙含量8O一120gmol/g.芥酸含量*奉文系农业部原农业司,区划司委托研究课题成果47.5%,单产2250公斤/公顷),此外”新优油3号”,”湘油l3号”,”华杂3号”,”中双2号”等品种,硫甙含量均低于3Om0l,g,芥酸含量低于1.65%,单产在157502443.5公斤,公顷之间.可以看出我国在科技育种方面已为”双低”油菜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2.应用准备.在双低”油菜栽培方面,有关专家针对我国长江流域的不同气候条件,总结出了”双低”油菜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即油菜秋冬发的技术路线,可分为冬壮春发,冬春双发和秋发三大类型,使主产区油菜单产水平达到22503750公斤/#2顷.在”双低”油菜高产关键技术方面总结出了适时早播,培育壮苗,合理47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3期密植,配方施肥,增施硼肥和菌棱病防治等关键技术,这些栽培技术为”双低”油菜太面积生产推广做好了充分准备.3相关产业优势的形成.长江流域已戒为全国主要的牲猪,禽蛋,水产品主产区.据统计,出栏牲猪占全国的67.4%,禽蛋占全国的43.61%,淡水养殖占全国的64.76%,从饲料需求的角度看这些产业都与”双低”油菜生产密切相关.此外,长江流域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占全国的50%以上,植物油产量约600万吨,其中乡镇企业占1/2,对油料的需求量很大.配合饲料生产发展也很快,其中乡镇企业1996年产量就达2029万吨,占全国乡镇企业的61%,由于农牧业,油饲加工业的崛起和发展,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实施产业化开发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1.”双低”油菜与双高”袖菜的比较利益选择不利于”双低”油菜开发.主要表现为优质不能优价,影响了农民生产”双低油菜的积极性.2.大面积推广中”双低”油菜品种的普遍适宜性问题还没有充分解决.例如有些地区冬闲田闲置期较短,特别是一年三熟地区,”双低”油菜与其他农作物茬口矛盾突出.此外,不同地区对油菜品种的抗性要求也不相同.因此,要适宜太范围生产,还需要在品种的系列化和普遍适应性上加大开发力度.3.”双低”油菜的配套加工问题.目前国内食用植物油生产普遍延用常规食用植物油加工方法,压榨和浸出提取法,这些加工方法着眼于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忽视蛋白饲料的提取,因而加工中对蛋白饲料戒份破坏较严重,亟待优化加工过程.二J.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4产业化组织不到位.三,如何进行”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一)确立开发目标根据1985年以来全国油菜生产情况预测,2000年和2010年我国油菜面积可达7733万公顷和833.3万公顷,总产量可达10001100万吨和128013O0万吨,这是一个总的框架.其中长江流域预测目标:油菜面积可达645.0万公顷和750,0万公顷,总产量可达934万吨和1153万吨.按农业部要求,2000年”双低”油菜面积要占50%,2010年达到100%的比例,则2000年”双低”油菜面积应达322.54万公顷,2010年应实现全流域”双低”化.在此基础上”双低”油菜的开发目标,包括基地建设,冬闲田开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双低”油菜示范基地,菜籽油加工生产,”双低”油菜籽饼粕饲料加工目标等6个方面.这些目标的规划都按一定的原则,根据必要的参数进行计算.基地建设目标确立的原则是:基地县油菜生产规模在l5万亩以上,单产相对较高,分布集中连片(经数据库排序并在地图上选择),同时兼顾各省市基地建设的需要和突出重点地区开发和分批建设需要;冬闲田开发目标将根据农业部资源调查中各省的资料,结合总目标的要求确立;良种繁育基地目标是根据总目标生产用种的需求量,及其良种产量,分区域确立;示范基地目标考虑已建基地规模和未来生产规模分区确立;菜籽油加工目标考虑油菜籽出油率和长江流域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确立;饲料加工目标考虑饼粕产出率和优质蛋白利用率等重要参数确立,其结果见长江流一48一域”双低油集带产业化开发现状与前景一书.【二J制定发展战略从当前我国”双低”油菜开发的实际情况出发,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开发应实施两步到位的发展战略.这主要是战略阶段存在着”双低化开发阶段和产业化”形成阶段.这样划分是为了区别在开发过程中的侧重点.因为,只有首先实现了”双低”化,”双低油菜的生产规模才能保证产业开发的需要.同时产业化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准备.在战略方向上,根据目前长江流域各省市的生产现状,”双低”油菜的生产优势集中在中游地区,应选择中游突破,东西推进”的战略方向;根据未来可能出现的障碍因素和难点,应抓住”植物蛋白加工的战略重点”,在植物蛋白加工的开发上早下功夫,早做准备,避免产业化受挫;在贸易方面要打开对外出口的门户,发挥长江”黄金水遭的优势,江海联运,实施”瞄准日韩,打人圳港”的贸易战略.(三:J实施一体化建设主要包括:11j建立由下而上的油菜产业化协作组织.尤其要广泛地吸纳农户为主体的油菜生产者及其相关产业组甥,形成一个以相关产业为基础,以共同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生产群体.(2)建立国家,地方及其生产者三位一体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计划2010年建成100个”双低”油菜基地县,共投资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亿元,地方投资3亿元.(31实施产业化开发项目.其中科技开发重点是:”双低”系1禾军: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产业化开发列化育种开发,植物蛋白获取新工艺开发,新一代配方饲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等项目开发.生产开发重点是:统一育种供种,专用化肥生产,重点饲喂基地建设,仓储运输体系建设,购销检测,信息服务项目等.相关产业开发重点是:面向”双低油菜的大型养殖场建设与技术改造,面向”双低”油菜籽的油脂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建设与技术改造,综合利用的配套项目等.市场开发重点是:”双低”油菜产品剖品牌开发,与国际合作项目开发配套,销售网络建设项目等等.I4)国内市场一体化建设.发挥市场优势,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以”双低”产品替换普通油菜产品.栗取市场渗透策略,以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开发新的市场区域和新的市场面,打开油脂,油籽出口渠道,开辟香港,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销售领域.重点开发四川,期南,湖北,河南,江苏,江西等区域的饲料市场.开发新的食用油利用途径和面向不同畜禽种类,畜禽结构,水产及经济动物的新的饲料配方等,开辟精细化工产品市场,实施品牌战略.(四)台理布局”双低”油菜生产根据长江流域油菜种植特点,可将流域油菜耕作制度分区为:旱地油菜两熟区(早地油菜比例占6o%以上),水田油菜两熟区(两熟油菜比例占75%以上),水田油菜两熟半制区(两熟三熟种植比例约半),水田油菜三熟制区(三熟制比例过半,约70%).发展方向.旱地油菜考虑首先在南部水田发展而后向北推进,由水田扩展到早地;三熟制区则首先选择北部产区开发.以适宜品种向南推进;两熟半制区应加大两热向三热制过渡区的开发力度:两熟制区则从沿江沿淮,利用好茬口,高效益优势起步.因此选择最适宜区进行”双低油菜开发,选择最适宜品种进行生产投入.实施与农作物最佳布局调整,围绕相关产业开发,充分考虑市场供求需要,及时调整”双低”油菜生产规模是”双低”油菜生产布局的主要对策.(五)出台”双低”油菜开发的优惠政策主要政策有:建立”双低”油菜技术推广专项基金,组织”双低油菜产业化协会;加强重点地区”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建立”双低”化种子体系,实行统一繁育,统一供种:对”双低油菜实行优质优价.定向收购;重点扶持”双低油菜植物油和植物蛋白制取新工艺,新技术,重点发展农业所属植物油加工企业;对”双低油菜经挤开发实体,科研开发实体,”双低油菜生产协会等经济组织实行企业办照,注册资金,税收等方面优惠;对全国性”双低油菜生产协会组织给予油料,油脂,饼粕进出口贸易权.四,”双低油菜带的开发前景cJ双低油菜的开发可以在很太程度上缓解食油供求矛盾我国是食用植物油消费大国.每年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大约近9oo万吨,其中由国内生产提供713o万吨以上,进口量1994年和1995年达到163和213万吨,产需之间约有213o万吨左右的缺口.按我国目前油料每年增产50万吨计算,折油仅十几万吨,接这样的增长速度解决我国食油短缺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双低油菜的开发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我国食油供给量,根据规划到2OlO年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15oo千公顷.按每公顷15130公斤计算,可增产油菜籽225万吨,折油约675万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食油供求矛盾.(二)取低油菜的开发将较大规模地提供高品质的食用檀钧油在我国食用植物油中菜籽油约占40%,对于提高人民食油消费质量影响很大.在低芥酸菜油中.芥酸含量一般在3%下.而富于营养的油酸含量在6o%上,亚油酸含量在25%左右,亚麻酸含量在6%左右.营养丰富.双低菜油还可以用于制造高品质的人造奶油,起酥油等而不含胆固醇,有易于人体吸收.因此,长江流域双低油菜的开发将大幅度改善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质量.(三J双低油菜开发将开辟广阔的非报型饲料资源普通油菜用作饲料,因饼粕中硫甙含量高.加工中会形成有害物质,可引起甲状豫肿大.新陈代谢紊乱,很难用作饲料.低硫甙菜籽饼粕毒性低,蛋白质含量高.与大豆饼粕戚份相近,是良好的精饲料,有广阔的利用前景.目前我国蛋白饲料非常紧缺,单靠饲料粮无法解决蛋白饲料供给问题,更何况我国将长期面临粮食紧缺的矛盾,双低菜籽饼粕作为新的饲料费源开辟了我国非粮型饲料的应用途径.据规划,2OlO年双低油菜籽饼粕产量将达到692万吨,可产生优质蛋白饲料588万吨.c四)长江流域取低油菜开发还将启动菜籽饼粕的综台利用双低油菜籽榨油后,剩下大约60%的菜籽饼粕,菜籽饼粕中舍有约40%的蛋白质,其余有植酸盐,多酚类物质,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色素等,可广泛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生产出优质的蛋白饲料,还可开发出其他化工产品.过去菜籽饼粕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脱毒上(即除去硫代葡萄糖甙).而优质菜籽饼粕的综合利用将免脒这些工艺,直接进行油菜籽蛋白质资源49试论湖南农业名牌战略黼赐黼盟1:37,内容提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是市场经济夏展的必然要F弘,7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如何推进其农业市场化进程,如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从农业名牌战略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一,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谓名牌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的产品,品牌,商号和服务的统称.名牌以其产品的高质量,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高信誉,高效益,良好的形象等特点赢得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青睐.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个名牌的形成,可以带动和支撑一批以名牌为龙头的系列产业的成长与发展,进而推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注意名牌战略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却很少关注名牌战略在农业发展中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推动畜,禽,渔业饲料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带动如植酸,单宁,多酚化台物以及砗脂等化工产品的综合利用,形成一主二翼的生产格局,即油菜籽饼粕蛋白质工业为主体,饲料工业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为二翼的生产格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