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doc_第1页
二连浩特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doc_第2页
二连浩特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doc_第3页
二连浩特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doc_第4页
二连浩特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连浩特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二连浩特市)二00七年三月一、二连浩特市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情况二连浩特市(简称二连)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两市相距9公里,是我国对蒙最大的口岸。辖区面积4015.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二连浩特”是蒙语的汉译音,“二连”原名“额仁”,沿用市郊“额仁达布散淖尔”(现译二连盐池)之名。“额仁”是牧人对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种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楼的意思。二连是随着集宁二连国际铁路的建设而建立的。1956年1月,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正式开通。1966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二连浩特市。1984年9月,胡耀邦同志视察二连并留下“南有深圳、北有二连”的名言。1985年1月,二连升格为准地级市,1986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二连为计划单列市。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二连为全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1994年8月,胡锦涛同志视察二连,做出了“在边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的重要指示,为二连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二连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大动脉由此穿过,是集二铁路和208国道的终点,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距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20公里,从二连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比走滨洲线近1140多公里。2004年开通了呼和浩特法兰克福集装箱货运专列,途经7个国家,6个首都,运行时间为14天,使二连物流经济直接与俄、蒙、欧腹地对接,与环渤海经济圈、呼包银经济带互动。二连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集二线铁路与京包、集通、包兰等铁路相接,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等广大地区。集二铁路电气化改造已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208国道高等级公路可通往集宁、呼和浩特、北京、张家口等地;经二满线公路可与锡林浩特、赤峰及东北地区相连;经蒙古国千禧公路通往乌兰巴托。二连浩特支线机场正在筹建中。市区拥有110千伏双回路变电站,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列入投资计划之中,电力资源充足。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精、巧、美”的城市风格逐步形成。二连市具有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势。俄、蒙境内资源富集。2005年,二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854万吨,进口大宗货物主要有木材、原油、化肥、铜矿粉、畜产品等;另外还有大量的原煤、铁矿石、钼矿粉、锌矿粉、基础油等矿产品。近年来,二连口岸出口商品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通过二连口岸开展对蒙贸易已占中蒙贸易额的70%以上。出口货物主要有建材、粮食、蔬菜、服装、家电产品、机电产品等,近年电脑出口又成为新的亮点。二连市具有低廉的生产经营成本。拥有4015.1平方公里的国有土地,土地平整、充足。在我市投资的企业,可以享受土地费返还的优惠政策。我市电价低廉,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为企业发展高耗能产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二连市周边地区劳动力丰富,经过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为投资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二连市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二连是全国首批十三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是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二连市有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特办函字1993第25号),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总面积25.84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内的铁路专用线、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达到“六通一平”,为企业入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年,中国与俄、蒙及欧盟关系进一步深化,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增强,欧盟对蒙古国普惠制实施、中蒙俄三国边境口岸市长联席会议机制的建立、蒙古国千禧公路的修建以及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的筹建等,都为我市承接国内加工企业和非资源型产业提供了条件,为“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蒙、俄两国资源丰富,正在实行资源出口振兴经济战略,而我国资源相对短缺,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资源进口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同时,国家向北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加大对俄、蒙市场的开发力度,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些都为二连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二)国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八五”以前二连主要承担国家守边任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九五”以来,特别是二连被国家批准为沿边开放城市后,二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都在两位数以上。2003年提前2年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30.2;进出口贸易额15.5亿美元,同比增长63.39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30.2%;口岸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2亿美元,增长41.6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25.8%。三次产业比重为0.7:24:75.3。(三)资源环境状况二连市周边旗县内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匹配条件较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我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26吨标准煤,万元GDP用水量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水平较低,资源综合利用的空间较大,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载体,同时,与二连相邻的蒙古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普查探明的有80多种,3000多个矿点。现已探明的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铁20亿吨;磷亿吨;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铜800万吨;钼 24万吨;锌6万吨;银7000吨;金3000吨;石油15亿桶。额尔登特的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位居亚洲之首。自 1995 年以来,采金业成为蒙古发展最快的行业。2004年二连口岸经过扩能改造,铁路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吨,公路通关过货能力达到250万吨。2005年二连口岸进出口总量达到854万吨,进口大宗货物有原油、原木、铜矿粉、铁矿石、钼矿粉、煤、化肥、废钢铁、畜产品等;出口大宗货物有建筑材料、农副产品、机电产品、沥青焦、金属硅、阴极炭块等。通过二连口岸开展对蒙贸易已占中蒙贸易额的70%以上。二连口岸主要进口资源情况目前二连口岸主要进口资源有:原油、原木、铜矿粉、铁矿石、钼矿粉、煤、化肥、废钢铁、畜产品等。近几年进口量、销售价格及主要流向如下:A、原油:2005年进口原油258万吨,货值120401万美元。产地为俄罗斯,由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连公司进口,运往北京燕山炼油厂冶炼,进口企业须具备经营资质。B、原木:2005年进口原木达287万立方米,货值23104万美元,产地为俄罗斯,原木品种有樟松、榆林松、红松、白松、落叶松、桦木等,材质口径30厘米以上,主要流向主要是宁夏、福建、上海、四川、山东、甘肃、河北等地区。口岸销售价为:樟松、落叶松760830元/立方米;榆林松690740元/立方米;落叶松800850元/立方米;桦木8501100元/立方米;红松、白松800830元/立方米;杨木600650元/立方米;板材平均交易价10001150元/立方米。 C、铜矿粉:2005年进口铜矿粉44万吨,货值41569万美元,产地为蒙古国,主要流向为甘肃、山西、河北、辽宁、赤峰等地,口岸销售价为63006800元/吨,二连市企业由于没有经营资质,铜矿粉价格受伦敦期货交易价格影响较大。D、铁矿石:2006年预计进口铁矿石200万吨,产地为蒙古国,矿石平均品位为54.5%以上,主要流向为北京,蒙古国铁矿石资源丰富,从蒙古国进口的铁矿石90%以上是通过二连口岸进口,目前由于二连市仅有一家企业具备经营资质,其他公司受经营资质限制,只能委托有经营资质的企业代理进口。E、钼矿粉:2005年进口钼矿粉2400吨,产地为蒙古国,矿石平均品位为51.65%,主要流向为甘肃、辽宁等地,钼矿粉受伦敦期货交易价格影响较大,由于蒙古国钼矿产量下降,而我国需求不断增加,造成钼矿价格涨幅较大,进口企业利润空间较小,销售价为2427万元/吨,该商品我市具有支配权。F、煤:2005年进口原煤18万吨,产地为蒙古国,发热量为33004500大卡/公斤,主要流向为大连、天津、上海、福建等地,到岸价为1215美元/吨,进口原煤受铁路运力等因素影响较大,受到一定限制。G、化肥:2005年进口化肥29万吨,货值5969万美元,产地为俄罗斯,商品种类有氯化钾、硝基磷酸铵、硝酸铵磷,主要流向主要是农作物生产区,到岸价为200209美元/吨。H、废钢铁:2005年进口废钢铁10万吨,货值1364万美元,产地为蒙古国,主要品种有旧轮饼、钢坯、废钢、旧钢轨、非钢轨,主要流向主要以山东、河北、天津、内蒙古等地,到岸价为:旧轮饼115123美元/吨;钢坯256280美元/吨;废钢110135美元/吨;旧钢轨160196美元/吨,废钢轨130145美元/吨,销售价为:废钢16001750元/吨;旧钢轨17002000元/吨;废钢轨15001800元/吨。I、畜产品:2005年进口畜产品1.3万吨,货值889万美元,产地为蒙古国,主要品种有冻马皮、蓝湿羊皮、蓝湿牛皮、洗净绒毛,主要流向为浙江、河北,销售价为:冻马皮70007350元/吨;蓝湿羊皮2360024200万元/吨;蓝湿牛皮81508350元/吨;洗净绒毛46805950元/吨。二连浩特市主要出口资源情况二连口岸主要出口商品有建筑材料、农副产品、机电产品等。A、农副产品:2005年出口农副产品8万吨,货值1113万美元,主要品种有面粉10276吨、方便面3186吨、马铃薯30420吨、苹果17480吨、饼干2438吨等。B、建筑材料:2005年出口建筑材料30万吨,货值1973万美元,主要包括:地板革11209吨;纤维板4388吨;水泥13万吨;彩钢复合板3667吨;地板砖6192吨等。C、机电产品:2005年出口机电产品29774台,货值937万美元,主要品种有:自卸车71辆;制药设备1套;冰柜11293台、洗衣机4635台;装载机36台;挖掘机6台;载货汽车98台等。D、2005年沥青焦、金属硅、阴极炭块三类商品出口货值占口岸货代企业出口总值的67.4%。沥青焦出口量65382吨,货值1182万美元;金属硅出口量7501吨,货值844万美元,阴极炭块17201吨,货值605万美元。E、2005年家俱出口2869吨,货值98万美元。(四)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废物排放和处置情况近几年来,在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市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领域逐步拓宽、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2006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其中炉渣、木屑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旧物资回收企业遍布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逐年加强。但目前我市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仍不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我市废物排放总量不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高。我市垃圾综合处理场总投资4300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300吨。二连市排水及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日回用污水1.2万立方米,总投资为7100万元,工程于2004年6月17日开工。(五)环境质量状况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十五”期间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实施了围封转移、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820多万元,完成沙源治理面积25万亩,防护林0.63万亩。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 为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我市2002年启动集中供热工程,有效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市区大气污染物年均值全部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1 我市能源利用仍以煤炭为主,市区南部冬季供热主要是分散供热,众多热效率低下的无压锅炉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煤烟型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影响我市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2 二连市的生态环境脆弱,地下水资源贫乏,无地表水,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草原退化、沙化问题严重,加上人为破坏因素,导致沙尘暴频繁发生。环保投资情况(六)环保投资情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环保投入逐步增加。我市环境保护投资主要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垃圾综合处理场总投资4300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垃圾300吨。二连市排水及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日回用污水1.2万立方米,总投资为7100万元. 我市2002年启动集中供热工程,目前集中供热企业共计5家,有效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十五”期间实施了围封转移、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820多万元,完成沙源治理面积25万亩,防护林0.63万亩。(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几年的建设,建材、冶金等产业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一些企业技术装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较高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循环型产业链条初步建立。但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一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及其建设机制与保障措施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二是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三是重点产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有限,工业园区尚未形成循环型产业链条,制约了生产工艺的更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四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二连工业经济示范区)二连浩特边境经济合作区于1993年经国务院特区办199325号文件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出口加工区和口岸加工区。出口加工区设置进出口加工、商贸展示、物流仓储、旅游服务、综合服务五个功能区;口岸加工区设置木材加工、建材、矿产加工三个功能区。区内企业以高新技术为主方向,多功能、多产业发展。逐步建设成新兴出口加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不断增强凝聚力、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新城区。(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目前,累计投入资金4551.9万元(出口加工区1000万元,口岸加工区3551.9万元),完成了两个园区内道路、供水管线、输电线路、通讯和供热等工程,为入区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二)规划的编制情况根据赵双连副主席2005年8月视察二连浩特市的讲话精神和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的要求,为实现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的目标,已经委托内蒙古规划设计院编制口岸加工区的规划,这个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把口岸加工区建设成为集生产加工、商贸物流,行政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服务功能和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园区,二连浩特市工业园区“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由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编制已基本完成。为园区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入区企业情况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园区已初步形成以木材加工、矿产品加工、建工建材加工、食品、绒毛为主要门类的产业体系。截止目前,落户园区企业总数累计达70户(出口加工区14户,口岸加工区56户),其中加工企业58户、其它企业 12户。按产业性质分类,木材加工38户,矿产品业4户,建材加工企业11户,仓储物流企业、商贸服务7户,畜产品、食品、服装加工等其它10户。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3个(鞍海选矿厂、华耀集团、浩通能源),5000万元至亿元项目6个(美克木业、天联莹石加工、齐旺纸箱厂、津能矿业、三联化工、通正实业),20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7个(安泰木业、宝林木业、广森木业、恒利达木业、万晟木业、中基彩钢结构、骏腾塑钢型材),1000万元至2000万元以下的项目4个(建忠木业、免烧砖厂、宏宇木业、三信包装制品),并正在与辽宁本溪合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金隅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洽谈投资合作事宜。 其中,以美克国际木业(二连浩特)有限公司、香港华耀集团、远恒木业为代表的木材加工(2006年,企业木材加工量达到39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实现增加值1.37亿元,实现税金2106万元,从业人员714人;预计2007年木材加工企业达到50户以上,加工量为50万立方米,加工能力约为80万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增加值1.75亿元,实现税金27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80个)、以鞍海、华耀、浩通能源、津能等能源加工企业初选加工能力200万吨的矿产品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目标(一)总体思想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工业生产发展与城市环境、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产业、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坚持利用进口原料的原则,逐步扩大替代国产原料比例,节约优质资源。坚持废弃物资源化的原则,充分利用炉渣、废渣、废气等废弃物,使其成为工业生产的有效资源。坚持循环经济生产的原则,建立工业园区物质流的闭路循环系统,实现固体废弃物、废气等的零排放。坚持采用先进技术和新技术原则,提高循环经济的技术起点。坚持工业园区、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原则,谋求工业园区、企业、二连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充分发挥口岸这一现代经济稀缺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进口资源,积极引进龙头带动企业,并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木材加工业的规模和档次。基本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园区和循环经济体系。到“十一五”期末,以美克木业集团为代表的木材加工企业数量预计达到100户以上,木材加工量达到200万立方米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实现增加值7亿元;以鞍海矿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矿产品初选加工达到200万吨左右,有色金属冶炼力争有所突破;针对蒙古国、俄罗斯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我市及周边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的实际,发展水泥、塑钢、装饰材料等建材加工业。到“十一五”期末,建材生产达到50万吨以上。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于70%。有效控制废弃物的排放,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减少8%左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城市污水处理率、中水回用率分别达到60%和70%。(三)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以建材工业和矿产品加工业为主功方向,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通过完善木材加工、水泥生产、矿产品加工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加强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以木材生产中的下角料发展多品种的边缘产品,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到2010年力争消纳50万立方米的木屑;以矿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城市垃圾作为水泥厂的原料,废水用于中水系统,热能用于城市取暖与发电,各环节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力争到2010年实现废渣生产水泥10万吨的生产能力,城市供热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努力构建从原木层积材建筑材料家室用木材制品胶合板餐桌产品等产品的产业链条;从矿渣、粉煤灰水泥;从矿渣空心砖、实心砖等建筑材料再生产的产业链条。(四)项目规划和投资1、项目规划根据进口原料的实际情况,在二连市工业园区拟建设年产10万吨粗铜冶炼项目、60万吨焦炭项目、30万吨萤石加工项目、15万吨还原铁项目、18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使进口原料就地加工,降低产品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粗铜冶炼项目铜矿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有炉渣和烟气(SO2),将炉渣全部回收,可作为水泥生产的熟料;烟气(SO2)全部吸收转化,生成98%的硫酸,一部分硫酸销往二连的周边地区,另一部分作为无水氟化氢的原料,通过治理,可达到清洁生产。2)、焦炭项目焦炭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是煤气(CO等),产生的煤气全部回收利用,主要用于二连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园区的燃料,焦炭一部分销往国内和蒙古国,另一部分作为粗铜冶炼的原料,通过治理,可达到清洁生产。3)、萤石加工项目萤石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是废渣,将废渣全部回收,可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萤石作为氢氟酸生产的原料。4)、氢氟酸项目利用铜冶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酸和萤石加工处理后的萤石来合成氢氟酸。以上项目循环示意图萤石(30万吨)焦煤(200万吨)铜矿粉(50万吨)加工炼焦萤石废渣焦炭煤气粗铜冶炼建材厂炉渣硫酸粗铜建材原料销售水泥厂销售城市无水氟化氢生产工业园区水泥熟料石膏无水氟化氢还原铁铁矿粉(50万吨)2、项目投资根据二连市的总体发展规划,本循环经济方案在工业园区实施,充分利用蒙古国的资源优势,新建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新建年产10万吨粗铜冶炼项目、改扩建年产30万吨萤石项目、新建年产18万吨无水氢氟酸项目。1、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约为164219万元,企业自筹资本金 万元,银行贷款 万元。各项目的投资等情况,详见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2、各项目的投资A、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本项目总投资为38269万元;年销售收入为57350万元,年税金及附加4399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32.82%;税前内部收益率36.02%;平均投资利润率34.26%,平均投资利税率56.20%,税前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4.68年;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4.68年。B、年产10万吨粗铜冶炼项目本项目总投资为46475.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43775.5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2700万元;年销售收入为245886.4万元,年税金及附加2860.4万元;年总成本费用235674.6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7.17%;税前内部收益率20.07%;平均投资利润率13.93%,平均投资利税率24.28%,税前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5.8年;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6.1年。C、年产30万吨萤石项目本项目总投资约为24800万元。D、年产18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本项目总投资为5467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43756.07万元,流动资金为8656.39万元;年销售收入为89338.46万元,年税金及附加750.14万元;年总成本费用54460.45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28.38%;税前内部收益率43.30%;税前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4.08年;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5.25年。项目进度项目计划2007年4月开始建设,2008年10月完成。一、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部门子项目简介(一)60万吨/年焦炭项目1、项目背景根据国家发改委、内蒙古政府以及二连浩特市委、市政府关于充分利用西部资源、大力发展经济的号召,二连浩特发改委积极行动开展前期工作。利用二连浩特当地以及进出口口岸的资源和市场优势,着力发展环保型循环经济产业链,以10万吨/年铜冶炼项目为主线,上游原料供应项目为60万吨/年焦炭项目(其中约2万吨/年焦炭用于铜冶炼用原料,另外58万吨/年焦炭外销),下游产品硫酸与萤石制备氢氟酸。本部分即是60万吨/年焦炭项目介绍。焦炭是煤化工的重要产品和原料,大多数国家的焦碳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冶金用焦、有色金属冶炼、制取电石、碳化钙、二硫化碳、元素磷等。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炭还用作烧结的燃料。焦碳也可以作为制备水煤气的原料制取合成用的原料气。中国是世界焦炭第一出口大国,占到世界出口份额的50%。近年来国内钢铁工业快速发展,使得国内焦炭需求迅速增长,2001年中国焦炭消耗量达到1.12亿吨,占全球焦炭产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我国焦炭产量为2.32亿吨,其中机焦产量为2.06亿吨, 2000年2005年我国焦炭产量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0% 。今年前8个月,我国煤炭资源整体增长较快,但炼焦煤资源增长缓慢。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调度中心统计显示,1-9月份,全国重点煤矿炼焦精煤生产量为9833.54万吨,同比只增长5.58%。今年以来,主要生产炼焦煤的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炼焦煤产量增长缓慢,出口增幅减缓。据海关统计,18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精煤304万吨,同比减少了44%,出口炼焦煤295万吨,同比减少13.4%,炼焦煤的净进口量同比减少197万吨,降幅达到96%。中国是世界焦碳生产大国,其产量的大小对国际钢铁行业有很大的影响。2004年中国减少了焦碳的出口配额300万吨,为全年出口900万吨,使得日本和欧盟钢铁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钢铁行业最大的问题属焦炭供给短缺,世界钢铁巨头阿塞勒受焦炭短缺影响,今年粗钢产量有可能减少。2、产品市场情况受钢铁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从2001年以来,国内焦化行业投资日趋升温,生产能力迅速扩大,2002年中国焦化工业开始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4年焦炭总产量突破20亿吨,比2003年增加约亿吨,出口焦炭约1.5亿吨,约占世界焦炭贸易总量的60。2006年11月份,焦炭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华东地区部分焦化企业在煤炭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焦炭的出厂价格小幅上调,焦炭出口出现反弹,焦炭产量亦出现回升。11月份焦炭产量2554.41万吨,同比增长19.5%;日均产量85.1万吨,环比增长6%;1-11月份累计产量25299.01万吨,同比增长17.5%,焦炭生产同比增长,环比上升。中国作为世界焦炭生产、消费、出口大国,2006年6月份,我国出口焦炭126.06万吨,出口价格141.24美元/吨,上半年累计出口657.2万吨,同比下降10.69。进入2006年12月份以来,国内焦炭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局面,大部分地区焦化企业生产正常、销售良好。现山西地区二级冶金,个别企业价格较高,在1000元/吨左右,一级焦主流车板价在1030-1050元/吨。山东地区近期也没有明显调整,当地二级焦主流价格在1050元/吨左右,大部分企业没有库存。焦化副产的煤焦油高位价格在2500-3000元/吨,粗苯高位价格在4600-4750元/吨。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1)装置组成及规模年产焦炭60万吨炼焦炉及配套的化产回收装置。2)产品、副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原煤在炼焦过程中,主要产品为焦炭,副产焦炉煤气和焦油、氨、苯等其他化学产品。产品详细情况如下。主产品: 焦炭 60万吨/年副产品: 煤气 3亿m3/年 焦油 3万吨/年 粗苯 7800吨/年 硫铵 7000吨/年4、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本项目焦炭生产的全厂总工艺流程:以煤为原料,在焦化炉中隔绝空气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如下:洗煤备煤炼 焦熄 焦焦 炭化产回收煤气、焦油、硫氨、粗苯等5、结论本项目以二连浩特市及蒙古国进口的煤碳资源为依托,利用当地电力供应充足、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低廉等突出优势的有利条件,建设化工企业,生产基本化工原料产品,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振兴内蒙古经济。本项目焦化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选用国内先进的煤焦化炉,符合国家的焦化行业发展趋势,并能享受免税政策。本项目“三废”处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能够达到环保要求。本项目的投产可解决改制后富余人员及当地社会就业人员的安置,同时可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生产规模:焦炭万ta60 二年操作日天330 三原料精煤(干)万t/a 79.81.33t/t焦 四公用动力消耗量 年耗水量万m3/a204 年耗电量万KWh1980七全厂定员人395 八总占地面积万m217.33 十工程项目总投资万元38269 其中外汇万美元0 十一年销售收入万元57350 十二年均利润总额万元13110 十三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4399 十四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34.26 2投资利税率56.20 3资本净利润率84.16 4静态全投资回收期(税前)年4.68 静态全投资回收期(税后)年4.685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36.02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32.827盈亏平衡点 39.6 (二)年产10万吨粗铜冶炼项目1、项目背景蒙古的铜矿开发已具规模。精铜矿出口总值已超过其全国出口总值的50%。目前,额尔登特市的铜矿储量最大。额尔登特铜钼矿系前苏联援建。1990年后,该矿属蒙俄合资企业,蒙方股份占51%。采矿能力为400万吨/年。该矿为露天开采,每层采深15米,到1987年已采至第五层,整个矿体厚度为200米。该矿年产铜精矿40万吨,钼精矿4000吨左右。一级品率为60%。据该矿提供的材质单表明:铜2730%、银5070g/吨、铁2127%、硫3.13.5%、砷0.20.4%、铝0.020.05%、锌0.4%、锑0.040.06%、镍0.050.1%、铋0.030.06%、二氧化硅58%,不含其它杂质和放射性元素。2、产品市场情况1)2010年全部铜产品需求预测根据当前我国大量进口铜加工材和其他铜产品的情况,而国内铜产品生产又不能满足需要,所以预计在今后的时间内,我国每年除进口铜精矿、阳极铜等阴极铜生产原料,保证国内阴极铜生产之外,仍将需要大量进口直接使用的阴极铜、铜加工材和废杂铜。2010年预计需要进口直接使用的阴极铜 165万吨;净进口铜加工材80万吨,废杂铜400万吨,全部铜产品需求量预计为555万吨。2)铜产品的消费结构及前景除了表观消费量之外,铜的消费形态也可以反映铜产品的基本消费情况。国内铜产品消费形态较多,除了铜加工材、铸造铜合金之外,还有大量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铜盘条。目前国内铜产品消费的统计制度很不完善,只能根据铜产品的生产情况,判断消费变化趋势。根据我国各种形态的铜产品消费年均增长率和国民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分析预计,2010年国内铜铸造合金的年需求量将达到 22万吨左右,铜加工材的需求量将达到395万吨,铜盘条需求量预计将达到 152万吨。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国内铜消费明显增长的领域仍是日用消费品生产领域,特别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家用电器产品的制造中心,家用电器产品的产量将保持持续增长,日用消费品生产领域对铜产品的需求也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对铜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对铜产品的需求将明显上升,预计2010年的需求量为80万吨左右。机械制造是铜产品的传统消费领域,间我国机械制造的规模也将随着国际化经营程度的提升,获得较快发展。对铜产品的需求将持续上升。通过分析可见,国内铜产品市场的需求前景依然良好。3)硫酸市场分析硫酸主要用于化肥生产,由于国内化肥总资源与总供给有缺口,特别是磷肥缺口大,进口磷肥受到价格和数量的限制,缺口磷肥主要依靠国内增产解决,与此相应的硫酸需求量必须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化肥工业实施的磷铵装置扩建改造,高效硫基复合肥的生产等均消耗大量硫酸,此外其它工业用酸需求量也呈上升趋势,如医药、食品、稀有金属冶炼等行业,用酸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纵观全国硫酸市场总趋势,供求总量同步增长。内蒙古的稀土资源极其丰富,稀土生产需要大量硫酸,因此粗铜的主要副产品硫酸是有着广阔的市场。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粗铜:10万吨/年硫酸:37.81万吨/年(折98%H2SO4)水淬渣:30万吨/年4、项目生产工艺流程铜精矿、返料、烟尘、石英石、石灰石和熔炼中所需要的煤经自动配料,混合料抛料机从炉口连续抛入炉内。氧气和保护空气由炉侧水平部以一定的角度鼓入,使炉内熔体剧烈搅拌。炉料在熔池内迅速完成加热、熔化、氧化、造铜锍和造渣等熔炼过程。液体铜锍和炉渣因重度不同而分层,分别由铜锍口和渣口放出。铜锍送入PS型转炉吹炼,从铜锍中除去硫、铁和其它杂质,并产出粗铜。转炉吹炼产生粗铜、转炉渣和烟气,粗铜送精炼车间阳极炉火法精炼;转炉渣和熔炼炉渣并采用电炉贫化,使铜硫与渣进一步分离,铜硫送转炉吹炼;渣经水碎即可销售。阳极炉火法精炼的目的是从粗铜中除去硫及有害杂质,产出满足电解要求的阳极板,同时贵金属富集在阳极板中。阳极炉除产出阳极板送电解外,还有精炼渣返回转炉处理,阳极炉烟气经处理后排放。熔炼炉产出的SO2烟气分别经汽化冷却烟道、旋风、余热锅炉、电收尘降温除尘后送硫酸系统制酸。5、结论1)本项目投资方向正确二连市2005年进口铜矿粉44万吨,货值41569万美元,产地为蒙古国,主要流向为甘肃、山西、河北、辽宁、赤峰等地,口岸销售价为63006800元/吨,二连市企业由于没有生产经营资质,铜矿粉价格受伦敦期货交易价格影响较大。根据蒙古国铜资源的情况,进口铜矿粉的能力正在不断扩大,公路、铁路运输均较方便、二连浩特市及周边城市的硫酸需求量较大,从各方面综合考虑,二连浩特市通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建设年产10万吨铜冶炼项目是适宜的 。2)企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本项目充分利用蒙古国铜资源、二连浩特市通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使本项目在资金、技术、管理、生产、销售等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市场销售前景看好本项目生产的铜为市场畅销产品,随着技术改造的实施,无疑会进一步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也为巩固、发展其产品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其产品市场前景看好。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生产规模粗铜万吨/a10硫酸万吨/a37.81二产品方案1粗铜万吨/a102硫酸万吨/a37.81三年操作期天330四主要原材料、燃料用量1铜矿石万t/a50 2石英石万t/a3.133耐火材料万t/a0.854电极万t/a0.5455石灰石万t/a1.336阳极板重油万t/a0.47焦炭万t/a1.18柴油万t/a0.17五公用动力消耗量1供水(新鲜水)万t/a4.75最大用水量m3/h30平均用水量m3/h102供 电年耗电量万kwh19728.8六三废排放量废 水t/d220 废 气t/h处理达标后排放废 渣t/h处理达标后排放七运输量t/a运入量t/a53万 运出量t/a77万八全厂定员人500其中:生产工人人450九总占地面积亩十全厂建、构筑面积m2十二项目总投资万元46475.54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3775.54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700十三年销售收入(不含税)万元245886.4十四成本和费用1年总成本费用万元235674.62经营成本万元235209.9十五年利润总额万元7351.48十六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860.4增值税万元2600.37十七税后利润万元5351.21十八财务评价指标1投资利润率%13.932投资利税率%24.283资本净利润率%23.094投资回收期税前年5.8含建设期税后年6.1含建设期5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20.07税后%17.176项目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20928.81Ic=12%税后万元12132.36Ic=12%十九盈亏平衡点%74.1(三)年产18万吨无水氟化氢项目简介1、项目背景氟化工是一门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基础原料氢氟酸、无机氟化物、ODS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其替代品、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加工等产品和产业。氟化工产品因其具有性能稳定、耐化学品、耐低高温、耐老化等优异特性,近几年已从军工、化工、机械等传统应用领域向建筑、电子、能源、环保、信息、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渗透,氟树脂、氟橡胶、氟涂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全球销售额已达几百亿美元。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就将有机氟产品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部也将氟材料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 我国正处于氟化工发展战略机遇期。首先,由于国内氟化工产品的品种、档次远不能满足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端含氟化学品进口量急剧上升。二是ODS替代品更新步伐需要加快。根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和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要求,我国1999年生产和消费ODS产品冻结在1995-1997三年的平均水平,2000年开始削减,2011年全面禁止生产和消费。届时,制冷剂、灭火剂、发泡剂等ODS产品都需要更新换代。三是国际氟化工巨头纷纷“抢滩”中国。莹石资源日见稀缺,我国政府从国家安全战略出发对莹石出口实行了严格的配额限制,国外氟化工巨头看中中国的资源和市场,纷纷把工厂迁入中国,建立独资和合资公司。因此,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氟化工将是化工行业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十五”期间,我国的无机氟化物和含氟精细化学品工业有了较快发展。萤石的年开采量约占全球的50至60;2004年氢氟酸产量约占全球的30;氟化铝和冰晶石产量约占全球的35;含氟中间体产量约占全球的20。其中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内蒙古、安徽等省(自治区)。 “十一五”期间,全国无机氟化物与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年均增长率将保持15以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功能性无机氟材料与有机含氟精细化学品的产值所占比例由目前的20左右,增加到40以上;培植3至5个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鼓励发展低成本含氟农药、生理性含氟医药、新型高效含氟染料、含氟电子化学品等;推进整个产业初步走上集约型发展轨道。在未来五年里,无机氟化工科学技术应由仿制走向创新,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积极参与国际范围内的科技交流活动,掌握最新科技信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绿色工艺,逐步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污染环境、损害健康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用高新技术来促进无机氟化工的发展,重视发展新材料(产品) 、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重点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努力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氟化工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充分加强资源本地化利用,发展优势化工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内蒙古自治区在“十一五”规划中将重点发展煤化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硅(氟)化工等一系列大型化工项目。二连及周边地区境内储藏丰富的莹石资源,电价低廉,供应充足,适合发展氟化氢产品。目前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交通、通讯、能源等已相当完备。此外,当地在投资、税收等方面都有非常优惠的政策,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因此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生产无水氟化氢、氟化铝等系列产品,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2、投资必要性萤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绝大部分被应用的领域是不可被替代或不可完全被替代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与深入,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氟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消耗,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实现清洁生产,是我国氟化工行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品牌和国际化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和适度资本扩张,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不断加快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缩小与国外先进公司的差距,积极、广泛地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向产业链的横向和纵深发展,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我国萤石资源非常丰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8,年开采量12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供出口。目前,萤石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已引起了各萤石生产国的重视,并开始作为战略资源进行调控限制开采。充分利用萤石是我国氟化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氟化工立足世界氟化工最大的资本。我国氟化工起步晚,1954年才开始试制无水氢氟酸和氟制冷剂。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一批中小型生产企业为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在全国各地涌现。90年代千吨级的PTFE生产技术的开发和万吨级AHF生产装置的引进,使中国氟化工在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都出现显著变化。今天,氟化学品的应用领域已遍及宇航、导弹、原子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轻工、纺织、印染、建筑、交通运输及医药卫生等各种行业,无论是先进医疗技术还是现代家庭生活都离不开它。氟化工的发展始终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技术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国氟化学工业处于全面起步状态,氟化工产品的应用尚在开发阶段,高纯精细氟化工产品是将来我国氟化工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