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的囚徒困境博弈论及制度分析2.doc_第1页
婆媳关系的囚徒困境博弈论及制度分析2.doc_第2页
婆媳关系的囚徒困境博弈论及制度分析2.doc_第3页
婆媳关系的囚徒困境博弈论及制度分析2.doc_第4页
婆媳关系的囚徒困境博弈论及制度分析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婆媳关系的囚徒困境博弈论及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摘要:现在家庭中是由两种最基本关系链接的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是一婚姻为纽带的夫妻关系,另一个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子关系。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以此为基础派生出来的。婆媳关系既没有婚姻为纽带,也没有亲情作为基础,由此这个错弱的关系往往成了家庭中的最不稳定因素。也成为家庭中的一个永久的话题。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婆媳关系又经历了存在价值观念,教育程度,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冲突。从深层次剖析婆媳矛盾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成为解决新时代形势下家庭矛盾的总要前提。本文通过将婆媳关系与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相联系。关键词:婆媳关系;囚徒困境;制度分析一、文献综述中国的婆媳关系由于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世界上可以称得上是独树一帜的。在文艺生活中也体现为有一类其他国家少有的剧种家庭伦理剧。依靠血缘关系联合起来的家庭关系是人类关系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关系,传统中国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家”的观念根深蒂固,黑格尔把中国的民族精神视为一种“家庭的精神”。8由此婆媳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决定了家庭中其他人际关系,也就是俗话说的“婆媳亲,全家和”。由此,婆媳之间成为了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最微妙,最难处的一种关系。婆媳关系的产生原因可谓是复杂而多元,其大致分为:对于角色理解的偏差,对养老资源的争夺,对家庭管理权,经营权的争夺,链接婆媳关系的 中介失衡,社会历史因素。10而且,由于社会家庭因素,婆媳二人性格强势与否,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念的偏差,也是导致婆媳难以相处的重要原因。而从制度经济学层面来说,婆媳作为两个理性经济人,二人的选择决定了关系的好坏,也决定了其关系所带给整个家庭的正效应的大小。由此可见,博弈论中的经典“囚徒困境”也可以应用于婆媳之间,通过对婆媳之间的博弈与与奖惩对合作的促进的分析,来解释当代婆媳关系的最优选择。当代中国城市的家庭里,婆媳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动的双向关系,以人格独立为前提,以宽容、平等为发展内涵。婆媳关系的协调,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立足社会变迁的方向,能够适应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和家庭发展需要,并随着社会时代发展而同步前进。二、婆媳问题现状与存在问题1.两代人价值观念的不同婆婆和媳妇所处的时代的不同所造就的两代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两代人的代际鸿沟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来源。处于老一辈的婆婆容易受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表现为家长制至上,或者男尊女卑。而媳妇由于大多受教育程度高于年长的婆婆,受新思想新观念影响而民主意识浓厚,对于平等的意识强。2.感情基础薄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或许是价值观念矛盾,但有事生活习惯的小小不同也能引发矛盾。这就要谈到化解矛盾的途径上。夫妻、母子关系因为双方考虑到彼此亲近的关系能够容忍彼此矛盾,而唯独是可以说两个陌生人之间产生矛盾放大,亲情或爱情的纽带不复存在,矛盾的不到有效化解,便会在两个女人之间越级越深,最终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婆媳关系也无可挽回。3.角色期望错位在中国婚姻关系确立时,往往少不了一个环节,就是作为儿媳或女婿在婚后需要改口,叫对方家长为父母。但婆媳之间又并没有真正存在作为母女的感情基础:婆婆并不能像妈妈一样对我,媳妇跟女儿根本不能比。由此这种与预期相偏离的不满情绪会始终贯穿的婆媳相处中,这种由预期偏差带来的不满情绪往往是安静而致命的。4.争夺丈夫(儿子)的爱尽管婆媳之间有再大的矛盾,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个共同点的,就是他们都深爱着同一个男人,而在婚后由于精力的因素,儿子在时间和金钱两方往往无法兼顾双方。婆婆由此会产生“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感觉。误认为儿子对自己的感情被儿媳妇夺去了,婆婆自然就会迁怒于儿媳,或者责备儿媳。而对于媳妇一方,而她无法容忍丈夫事事对婆婆言听计从,而多婆婆充满了抱怨和不满,矛盾也就由此产生。三、婆媳关系的囚徒困境博弈论分析1. 总假设(1) 一个家庭只有三个成员分别为婆婆、媳妇跟儿子(媳妇的丈夫),他们都是理性人,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婆婆、媳妇以获得儿子的供给(时间,金钱,感情等)多少为效用的高低(效用=供给),儿子以家庭和睦为效用,家庭越和睦其效用越高。(2) 对于婆媳之间的矛盾,婆婆与媳妇的选择有两种分别为争夺或忍让。(3) 家庭和睦条件下,即婆媳双方都忍让时,儿子的总产量达到最大为100,且都供给婆婆与媳妇。(4) A婆媳一方争夺,一方忍让,则家庭环境恶化、质量下渐,儿子的总产出减少10,婆媳双方的所得同比例减少。 B婆媳双方都选择争夺,则家庭质量下降更多,总产出减少20,双方同比例减少。2. 儿子不参与调节情况下博弈情况(1) 博弈开始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博弈当婆媳刚刚相遇,此时她们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还未能了解对方的策略空间和个性,所以没有落入均衡路径时候的策略选择。在这个阶段中,婆婆和媳妇会因为面子问题或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性格,或者是外界对他们家庭状况的看法而相应地都采取忍让态度以伪装自己原有的状况来消除外界的流言蜚语,维护自己的形象。这时,婆媳博弈的结果是(忍让,忍让)组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的信息会慢慢对称,进而婆媳双方会进入一个信息对称情况下的博弈。(2) 婆媳逐渐处于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的博弈 媳妇婆婆争夺忍让博弈结果争夺40,4055,35(争夺,争夺)忍让35,5550,50(40,40)a博弈3. 儿子参与调节情况下博弈情况(1) 前提假设A信息对称B儿子调节选择:偏向婆婆、偏向媳妇和公平对待C儿子在协调过程中会受影响,设定儿子立场的动摇程度K,即争夺方的增加量和忍受方的减少量,K值越少表示儿子立场越不容易动摇。D当婆媳之中有一方选择争夺,儿子协调的成本(以产量的损耗代表)为10,当双方都选择争夺,协调成本上升为20,置之不理则不需成本,即产量无损耗。E家庭和睦条件下,即婆媳双方都忍让时,儿子的总产量达到最大为100,且都供给婆婆与媳妇。无偏时双方各得50,有偏时偏向方得60,另一方得40。(2) 当K=5时,婆媳博弈情况如下:当K=5 儿子选择媳妇博弈结果争夺忍受偏向婆婆婆婆争夺36.2453,27(忍受,忍受)忍受43,3760,4060,40偏向媳妇争夺24,3637,43(忍受,忍受)忍受27,5340,6040,60公平对待争夺30,3045,35(忍受,忍受)忍受35,4550,5050,50b1博弈(3) 当K=10时,婆媳博弈情况如下:当K=10儿子选择媳妇博弈结果争夺忍受偏向婆婆婆婆争夺36,2458,22(忍受,争夺)忍受38,4260,4038,42偏向媳妇争夺24,3642,38(争夺,忍受)忍受22,5840,6042,38公平对待争夺30,3050,30无均衡点忍受30,5050,50/b2博弈(4) 当K=15时,婆媳博弈情况如下:当K=15儿子选择媳妇博弈结果争夺忍受偏向婆婆婆婆争夺36,2463,17(争夺,争夺)忍受33,4760,4036,24偏向媳妇争夺24,3647,33(争夺,争夺)忍受17,6340,6024,36公平对待争夺30,3055,25(争夺,争夺)忍受25,5550,5030,30b3博弈4. 博弈矩阵的分析(1) 通过比较a博弈与b1博弈、b2博弈发现,当儿子参与进行协调时会导致纳什均衡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即双方效用均提高。但是a博弈与b3博弈并不能证明该结论,则说明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2) 分别对b类每一个模型单独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儿子在参与协调时的选择将会影响最博弈结果。对b1分析,当儿子采取公平对待时,婆媳双方获取效用相等,则因为公平避免了以后冲突的隐患。同理,b3也因为公平而消除了隐患。(3) 对b类模型进行横向比较时易发现,当k值(儿子立场坚定程度)越小时,婆媳双方达到的纳什均衡的总效用或者部分情况下个体效用越大。5. 博弈分析结论在婆媳关系的博弈中,儿子参与协调能优化博弈结果,同时儿子协调的越公平、协调时候越不容易动摇自己立场将使博弈均衡达到最优化结果。四、制度经济学角度沟通与互动机制的建立除了上文提及的婆婆与儿媳对丈夫这个资源的争夺外,婆媳关系还面临着角色期望错位,感情基础薄弱,缺乏理解与沟通和时代与受教育程度不同导致的观念的冲突这几个显著的问题。下面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制度功能发挥的视角继续审视婆媳关系的缘由。1.机会主义倾向家庭的和睦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如果我们将在这个过程中婆媳付出的努力看做交易费用的话,那么一个不健康的、消极的婆媳关系必定伴随着误解、争吵、冷战与埋怨,交易费用便会无限增大;如果引进一个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机制,那么将会极大降低交易费用,减少精力与物力的浪费,同时,当婆媳有了一个有效正常的途径沟通以后,便会降低她们的机会主义倾向。每个理性人都会做出最有利自己的决策,当没有制度的规范时,人们会想到一切可能想到并认为可行的方法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2.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增加在囚徒困境中,犯人们在有效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但却无意中做出了达到社会两难的决定,假如他们有了沟通渠道,信息完全对称,那么他们就会同时选择不认罪,能达到最优解,实现利益最大化;同理,在一个婆媳关系中,如果双方和两个囚徒一样没有及时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就会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完全,增加其不确定性,便又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决定,增加交易费用。3.外部性的内在化婆媳关系的和睦是对双方都百利而无一害的结果,而这其中外部性受益最明显的就是丈夫了,试想一个老婆和老妈整天吵架,绝对是两头受气,生活不得安宁的男人,如何有精力和心气给家庭创造优渥的生活呢?而拥有一个和谐婆媳关系的男人,又怎么会不愿意为自己一生所爱的两个女人去抛头颅洒热血,努力奋斗,努力工作呢?当我们加入沟通与互动机制之后,势必会将丈夫这个关键的中介因素设置在内,并使其发挥最大的协调作用,将正外部性内在化,这样一来,丈夫不仅在家中的地位上升,还能拥有一个安宁的家,无后院起火之忧,必定会激励他为良好的婆媳关系做出最大的努力。五、解决建议1.婚前疏导在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中,女孩加入丈夫家门后,对婆婆都要改口称“妈妈”,而迫婆也会叫自己的儿媳为“女儿”。这种称呼本意是期望新来的一员能更快融入家庭,亲上加亲。但这一称呼无意间竟也变成了影响婆媳关系的因素。称呼虽然改变,但感情却需要用时间去沉淀,双方心中难免会产生落差,产生误解与不满。此时便需要儿子对母亲,女方父母对女方的婚前疏导,给双方注入预防针,不抱过分幻想,同时也要为家庭和睦而付出真情。这样能增加双方自我调剂能力,并给予缓冲空间。2.建立沟通交流制度设立一个家庭信箱或意见箱便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双方同时认可该信箱机制的存在,将自己相对对方说的话写在纸上投进信箱,不仅可以避免尴尬和情绪失控;还可以将问题说得更加详尽,甚至避开了丈夫作为中间人的“漫长”电话线,达到直接沟通。另外定期的外出游玩带来的是更多的接触,更多的沟通和了解的机会,以及更愉悦的心情。也非常有利于婆媳关系的改善。4.发挥儿子第三方的积极作用由前面关于婆媳关系囚徒困境博弈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婆媳关系的博弈中,儿子作为第三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儿子的态度及行为将直接影响婆媳的和睦与家庭的和谐。根据博弈论分析,在这样一个博弈中,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效用结果,儿子应该积极地进行协调,同时在协调时公平调节、立场坚定,甚至可以采取一些灵活有趣的小花样去使婆媳关系努力达到最优化。参考文献:1 武琪涵.城市婆媳权力关系研究 D 河北:河北大学.20122 毛新青.对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思考 N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2 第21卷 第1期3 张海钟.婆媳关系问题的多学科观点整合与有限解决策略设计 J 阴山学刊 2012.8 第25卷 第4期4 王嫄.现代家庭婆媳关系初探 N 山西师大学报 2015.9 第24卷5 李乐红.当代中国城市婆媳关系的伦理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