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六章-陈正伟.doc_第1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六章-陈正伟.doc_第2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六章-陈正伟.doc_第3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六章-陈正伟.doc_第4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六章-陈正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六解答第六章 产业结构变动统计分析 习题六解答1简述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成长特征。简答答:尽管产业结构在其成长过程中受资源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条件各异的国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国别特色,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成长特征。主要表现为:1) 产业结构成长具有鲜明的规律性;2) 产业生命周期的存在使产业结构成长呈现阶段性;3) 产业结构的成长可以调整。2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成长的特征表现为( )。多选A 产业结构成长具有鲜明的规律性B 产业生命周期的存在使产业结构成长呈现阶段性C 产业结构的成长可以调整D 产业结构的衰退性E 产业结构的优化性3简述产业结构成长的规律性。简答答:第一产业在结构成长中起着基础的作用,随着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其缓慢增长使之相对重要性逐渐下降,在经济总体中落于次要地位。第二产业经历了较长的持续增长时期,产业规模和内容的不断扩张所表现出的较强的工业化倾向使之在较长时期内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工业化过程的结束而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第二产业内部的新旧产业更替不断涌现,同时伴随着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并且第三产业上升至主体地位。4简述产业生命周期的存在使产业结构成长呈现阶段性。简答答:产业的发展基本上都要经历孕育、初生、兴起、高涨、停滞、衰退等不同时期,因此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成长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由于不同产业的生命周期及各时期的长短不尽相等,不同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各种组合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成长阶段以及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高度。5简述产业结构的成长可以调整。简答答: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决定了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相关产业与之协调发展。新旧产业的更替、产业增长的差异往往使得产业结构非均衡成长,因而需要通过调整予以纠偏。这种纠偏不仅仅局限于事后的调整,也可以是主动地促进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和在预见基础上的事先矫正。6根据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请完善下表的内容时期人均收入变动范围(1982年的美元)发展阶段123647287281 456初级产品生产341 4562 9122 9125 460工业化阶段565 4608 7368 73613 104发达经济7某地区2005年的人均收入为5000美元(1982年比价),该地区的发展阶段为( )。单选 A 农业阶段 B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C 工业化阶段 D 发达经济阶段8简述配第一克拉克劳动力转移定理的含义。简答答:克拉克引用配第的观点,搜集整理了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了如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9简述库兹涅茨劳动生产率比较理论的含义。简答答:库兹涅茨劳动生产率比较理论的含义是:将国民经济进行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划分,把劳动力的产业间分配同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间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其中运用了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把投入生产要素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成果的产业结构联系起来,从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来反映产业结构特点。通过对多国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呈下降趋势,普遍低于1;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步上升;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10简述工业结构演化理论。简答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结构的演化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重工业化阶段,即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高加工度阶段,在重工业化后期,工业结构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进;第三阶段为技术密集化阶段,即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工业部门将采用超高级的技术,工艺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所谓尖端工业蓬勃发展。该理论与前两种理论相比,其侧重不是在于工业与其他产业在经济增长相对重要性上的比较,而是在于工业内部结构的发展变化,不仅有原材料工业、轻重工业方面的变化,还有整个工业以技术进步、新技术产业发展等为特征的质的提高。11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数据的可获性,我们可以从供给、需求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对工业化进行分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视为同工业化程度高度相关的需求因素;要素投入、产出、技术进步以及工业内部结构看作是与工业化程度相关的供给因素;进出口是从国际贸易角度反映的一国供需与产业结构成长的关系;城市化则反映工业化的结果。填空12已知世界各国制造业人均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相关资料如下表:计算分析制造业的增长因素分析表时期人均收入(1982年美元)产出年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资本贡献(%)劳动贡献(%)全要素生产率贡献(%)01234562603643647287281 4561 4562 9122 9125 4605 4608 7368 73613 1045.365.656.797.577.846.184.950.530.911.612.112.522.672.7959545147434035312925252517910162428324356请根据上表资料1)计算各种人均收入分组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和劳动贡献,并填表; 2)根据计算结果验证钱纳里结论。解:1)根据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公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出增长率*100的公式计算得到;劳动生产率贡献率100资本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公式计算。结果见表。 2)根据钱纳里等人对标准模式中不同收入水平下部门经济增长因素变化结论,通过技计算分析可知: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对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增长的贡献份额都呈稳步上升态势,因而,产出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加速增长。验证得到与钱纳里相同的结论。 13某国家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表66 工业增长因素数据年份增加值Y(亿元)资产总值K(亿元)职工人数L(万人)平均工资W(元)全要素生产率A资本弹性*a劳动生产率(万元/人)资本生产率(元/人)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3448.73782.44282.24935.75185.55359.57131.27428.38920.210512.412128.37995.69238.4010526.9011411.7013054.8014974.3017052.3010224.5023096.9023895.9024948.206604.506848.107096.407311.707546.007663.407797.607901.508299.908511.908501.201145.581322.001458.701751.801974.502179.702398.802737.403432.704406.805354.3044.8443.6444.1647.6945.2042.2243.0946.6348.5357.1264.580.7810.7610.7580.7410.7130.6880.6950.7090.6810.6430.6250.520.550.600.680.690.700.790.941.071.241.430.430.410.410.430.400.360.360.390.390.440.49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分析:1)使用;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弹性系数,并填表;2)计算(增加值)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并填表3)计算全要素贡献率、资本贡献率和劳动贡献率。解:1)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弹性系数见表中数据;2)使用公式计算两个生产率,见表资料;3)使用关系式计算各个要素的贡献率。见下表工业增长因素分析表时期增加值年均增长率Y(%)资产年增长率K(%)劳动年增长率V(%)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资本生产率年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资本产出弹性*(a)19851990199019951985199519851995198519959.2(100)17.8(100)13.4(100)13.413.413.4(107.8)10.7(40.5)12.1(64.1)12.1(41.6)12.1(36.1)3.08.52.1(3.9)2.6(5.6)2.6(10.5)2.6(11.7)1.5(16.3)9.9(55.6)4.1(30.3)6.4(47.9)7(52.2)3.56.41.36.115.410.60.740.670.710.46a0.40b*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贡献份额。* a计算一般是相应时期的平均数。A取自工业化标准模式第三时期的系数。B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88页,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14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有( )。多选A 自然资源 B 人口和需求结构 C 收入分配结构 D 经济体制 E 技术水平15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内部因素有( )。多选A 自然资源 B 收入分配结构 C 技术水平 D 资本存量技术刚性16下列属于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是( )。单选A 技术水平 B 资本存量技术刚性 C 管理水平 D 收入分配结构16下列属于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内部因素是( )。单选A 技术水平 B 人口和需求结构 C 自然资源 D 收入分配结构17简述技术水平如何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简答答:.先进技术的采用会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成长,而落后的技术水平不仅使产业效率低下,发展缓慢,而且也使落后的产业部门获得生存空间。缓慢的技术进步,一方面阻碍着新兴产业的成长,同时与先进技术的差距增大。在中国,整体上的技术落后只是一个方面,农业、工业、知识经济并存的现实使得技术结构多元性非常突出,技术层次跨度大,衔接困难,从而加大了产业结构转换、成长的难度。18简述资本存量技术刚性如何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简答答:资本存量的技术刚性与资本存量调整所遇到的体制障碍不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由资本技术性质决定的,使资本存量难以在企业间替换和互补的技术性约束;二是技术创新带来的部分资本被淘汰,无法在企业间转让、重组的限制。在中国,资本存量的有效利用率非常低,近13被闲置,资本存量刚性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体制因素之外的技术因素。即使消除了资本流动的体制障碍,一些机器、设备也会由于技术的升级换代和不同产业要求的设备技术不同而无法实现产业间的流动,成为产业结构成长的障碍。19产业间的均衡发展本应属于内部因素,由于涉及的是产业与产业间的关系而非单一的某个变量,而均衡发展本身又是产业结构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故单独加以研究。填空20产业结构的成长过程,绝对不是某一产业孤立发展,而是一个动态的均衡过程。结构的均衡既包括横向的产业部门间的静态均衡,也包括纵向的各产业发展速度和进程的动态协调,但并不意味着同步与匀速发展。填空21简述从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农业的功能有哪些?简答答:从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经验来看,农业的功能有:一是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二是为工业提供农产品原料;三是为工业品提供市场;四是为其他产业提供资本和劳动力;五是提供出口产品而获得外汇。22简述基础产业哪些内容。简答答:基础产业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决定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它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前者指道路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后者指能源、基本原材料、水、电、煤气、蒸汽等产业。23简述地区间产业均衡的内容。简答答:地区间产业的均衡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充分利用地区资源集中发展相关产业,如果某产业在某地区的发展比其他地区更有适宜的人才、技术和其他资源,更具竞争力,那么就将该产业集中在该地区发展。二是由于各产业在各地区的分布不同,一国整体产业间的均衡关系在各地区会表现为非均衡,这种非均衡恰恰是整均衡的提前。三是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要缩短差距和技术差距,为落后地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差距越大,非均衡越严重。24中国产业结构成长的途径包括的内容有( )。多选A 调整 B 发展 C 升级 D 跟踪 E 萧条25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一国经济的某个阶段,能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这些产业在该国经济发展中成为国民经济的“龙头”,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主导产业群则是由若干主导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名词26主导产业理论始于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依靠优先发展主导产业而带动整个经济快速发展,实现赶超目标。填空27简述早期的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简答答:早期的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古典经济学中“国际分工和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各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优先发展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业,从而才能在国际交换中获得比较利益。由此得出,发达国家应该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应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心。28简述主导产业变化的规律。简答答:主导产业的变化规律是指:在工业化早期,主导产业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和制度基础;主导产业随产业结构成长而呈顺序变更,即由非耐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产业发展一从维持生活基本需求向中间需求进而向享受和发展型需求的产业发展,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政府在基础没施、外贸保护、法律、财政、金融方面对主导产业起着重要作用。29简述西方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简答答:西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考虑到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因素的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增长率基准,即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筱原基准;另一个是发展经济学家霍夫曼从产业间影响关系角度提出的产业关联基准。30简述中国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简答答:根据世界各国主导产业选择经验和中国的国情,中国主导产业的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