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摘要:高校可看成一个多产出的组织,如提供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科研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等。以此为前提,本文集中分析了高校在扩招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现象。高等教育扩张伊始,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但规模持续扩张又会失去这种优势,范围经济则不然,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都是历史阶段的产物,二者不应对立,而应相互补充,但范围经济更适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情。发展范围经济的政策建议: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主张多元办学形式;高校特色定位,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完善高等学校职能,实现多重办学目标;控制高教数量,提高高教质量,并呼吁范围经济系统的构建。关键词: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高等院校;扩招一、 引言 近年高校扩招使高校规模增大,然而根据对学生收费和国家所拨教育经费形成的平均教育经费并未降低,这与既有研究所证明过的学校规模经济的结论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高校教室、实验室及后勤方面普遍紧张,同时高校普遍趁此机会扩大编制。我们在此假设这一现象是投人与规模几乎是同比例增长,也就是说扩招未带来效率的提高,在此我们试图以经济学上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关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高等教育扩张伊始,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但规模持续扩张又会失去这种优势,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都是历史阶段的产物,二者不应对立,而应相互补充,但范围经济更适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情。二、 高校扩招及高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研究 规模经济,在钱德勒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当生产或经销单一经济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学校规模经济则基本可以这样定义:“在教育的其他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所有资源在充分和恰当利用、并在不违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保证培养规格、教育质量不受影响的合理限额的班级数和学生人数。” 范围经济,钱德勒在同一本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的:“联合生产或经销经济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这个定义旨在表明这样的一种情况:增加生产某一产品而导致总体生产能力增大的同时,总体平均成本的降低。学校范围经济是指学校提供了一种以上的服务产品而形成的相对于提供一种教育劳务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当代教育经济领域对学校规模经济的研究有三种代表性观点,现综述如下: 靳希斌教授的观点:“学校规模经济产生三个条件:一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二是教育资源使用的恰当性;三是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为减少甚至是消除由于规模过小而造成的规模不经济的弊端,靳希斌教授给出两大调整策略:调整高校布局和调整专业结构。 范先佐教授的观点:“学校规模经济产生的条件:一是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二不违背教育规律。范先佐教授给出的解决措施:一是确立合理的教育目标;二是学校的规模适度;三是学校布局合理;四是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五是实现教育产权的社会化。” 王善迈教授的观点:“学校规模经济产生的条件是各个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合适的适度规模。”王教授给出两种解决措施:一是使学校成为具有一定决策权和独立利益的法人实体,形成学校追求效率的内部动力;政府和社会建立从外部刺激学校注重资源利用率制度和机制。 靳希斌教授以单一的经济眼光叙述了学校规模经济产生的条件,范先佐教授则从教育和经济两个角度阐述了学校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而王善迈教授则以辩证眼光看待这一问题。对于解决措施集中在学校布局、产权社会化和确立合理的教育目标等。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结论的研究方法基于两个特征:一是总量研究。三位教授由于各自所处的所掌握信息量的地位、环境便于直接和间接的摄取材料,并掌握了研究技巧和拥有独到的思想,从而以解决整个中国的学校规模问题为出发点。二是三位教授研究的资料均为作为结果存在的资料。也就是说他们手中的资料集中在生均教育经费和学校规模相对比的这个点上,对大量的数理模型进行处理,用相关检验的方法如,T检验、方差检验等得出二者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因而我们便自然而然的看到他们三位均将解决措施的重点放在了直接解决学校规模和学校经费的内容上,所以既有直接解决规模的也有直接指向经费的。 三位教授的既有研究成果揭示了二者相关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二者关系的必然性。总量的结果是整体内部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有的问题已经表明规模大了未必导致规模经济。它也只不过是形成了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可见三位教授并未在此领域划定研究的终点线。那么现在我们有必要引人新的研究方法,以解释和解决目前的规模而并不经济的现实情况。我们试图引进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关系的理论以重新证明这一问题。斯本那在技术变革与降低技能需求中,列举了一种这样的研究方法:“即相对狭小的样本间深入地研究技术变革对技能变化的影响。”我们在此也采取类似的研究方法,即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在微观角度叙述范围经济对规模经济的影响。三、 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一) 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历史应然性与局限性 我国高校也有显著的规模效益现象,影响高校规模的重要因素是生均成本与资源的使用效率。学校的系和专业规模同样存在规模效益现象,且适度扩大系和专业规模可能比学校规模的扩大更能改善学校的内部效益在一定范围内,即不考虑质量因素和不同类别的学校,学校规模扩大形成生师比提高而导致的生均成本的下降显著,但下降的速率逐年递减;当平均成本一定时,通过扩大规模可以达到使质量投人水平更高的目的“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理论”的提出,对我国当时高等教育规模的科学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因为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学校平均规模偏小、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非常突出。规模经济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从宏观上讲,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应该适度,否则高等教育规模经济效应不再明显,甚至优势顿失。随着高校规模的急剧扩大,中国高校已逐渐由规模过小所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变成了因规模过大而产生的规模不经济。高校规模扩大伊始,规模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了。但当学校规模太大后,规模经济效益迅速递减,平均成本的下降趋势开始变得不明显,甚至有上升趋势;规模过大也消耗了有限的资源,带来了生师比过高、教学质量下降等系列问题,最后导致高等教育社会效益的降低。(二) 高等教育范围经济的历史选择性与可能性 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时,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揭示了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一般地讲,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共用要素的充分利用,一旦这种共用要素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人,无需增加太多的费用甚至无需代价就可以部分地或全部用于生产其他产品,这时就存在范围经济。当然,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才会存在范围经济,否则就是范围不经济。一个企业内部几种产品的生产可以分享共同的信息、机器、设施、设计和人力资源等,如果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与一个企业系统进行比较,将各个高校看成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的机构,把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以及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的培养都看作其具体的生产活动和服务行为,那么也会出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组合与匹配,不同的共享、组合和匹配形式就构成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范围经济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加人了教学和科研产出的质量因素后,不论在哪个产出水平上,同时也意味着在教学和科研质量各个水平上,都表现出总体范围经济和特定产出的范围经济。如有研究表明,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同时从事包括本专科和研究生教学以及科研等复杂活动的高校会比仅仅专业于其中一项或两项任务的高校更有效率。如从成本节省角度,新建高校采取完全联合生产方式较为经济。四、 发展高校范围经济的建议(一)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多种形式办学范围经济提倡多样性经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这与规模经济单纯强调规模扩张有很大不同。从提高高校内部效率的角度看,在扩大高等院校规模的过程中,应该主要依靠内涵式的发展形式,即通过拓宽学科设置、扩大学校既有的系和专业规模的途径来扩大学校规模这样能挖掘现有办学潜力,完善科类结构,以多样化的姿态面临市场、适应社会,这就涉及到多种办学形式。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三多一改”,就是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充分体现了范围经济的思想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经费来源多元化,可以扩一大高校发展空间,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丰富教育服务内容等。另外在现有普通高校内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这是内涵式发展、范围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结构效益的重要方面。(二) 高等学校分类定位,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高等教育范围经济的基本成果,是根据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情况,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对专业设置进行有效调整。近10年来,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高等教育合并风盛行,很多高校提出向综合性大学、一流大学迈进。但实际情况表明,贪大求全,结果只造成资源浪费,教学质量下降。高等教育中进行分类定位十分必要。克拉克科尔认为一个社会至少应具备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一是“X模式”,学校的中心主题是学问,主要任务是培养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家或国际水平上运作。二是“Y模式”,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职业需要对本科生进行专业训练和普通教育素质培养,在国家或地区水平上运作。三是“Z模式”,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社会的任何需要和顾客的选择,培养实用性人才,在地区或地方水平上运作。具体到我国,高校应分为几个层次:一是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科研都较强的高校,二是以本科为主的高校,三是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专科院校。大学作出合理定位,对不同层次学校相应地实施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合理配置资金和人力资源,降低办学成本,这将会彰显范围经济效应,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实现快速发展。(三) 完善高等学校职能,实现多重办学目标 高等学校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月大职能随着社会变化,大学职能不断增加,从仅仅传授知识的教学场所,转变为既重教学又重视研究的机构,并且研究的作用越来越大,进而转变为兼具教育、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多重功能的庞大机构。 1.在人才培养上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给学生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要求学生既有较为深入的专业知识,也有比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和比较广泛的适应性。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的快速变化。 2.满足经济和社会多种需要 高等教育具有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在内的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综合技术优势、综合人才优势和综合信息优势等。这些优势,不仅能通过教育和科研为社会服务,而且能直接为社会提供技术、信息和经济开发服务及决策咨询服务。现代大学确实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不同领域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包括决策咨询的智囊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作用,乃至直接为社区建设和不同人群提供各种服务,使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创新,更新和完善教育形态。当高等教育成为多产出组织在发挥多种社会功能时,范围经济便得到彰显。 3.加强产学研联合 经济发展对大学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学显然也应当是多元化的。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大学一方面仍是实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但另一方面它的相当部分教学、研究活动转移到实现信息物化、价值化的现场即应用高新技术的工厂企业、蕴含高级文化的社会机构中实施。按“教育一科技一经济”一体化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创立产学研联合体。大学城是大学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整合,是一种多方位、多层次与社会的接触,由此辐出巨大的范围经济效应值得我们去探求与反思。 4.控制高教规模。提高高教质量 范围经济是刻画高等学校内部效率的一个有效指标,使用范围经济分析时,教育质量的变量不应被忽略。高等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走内涵式增长为主的道路,而内涵增长。最主要的体现是质量效益型增长。高等教育在经过较快发展后,质量问题刻不容缓,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问题:质量差异是衡量中国教育系统机会均等性更深层的指标。当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时候,质量差异的重要性必定会取代数量差异的重要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选择的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范围不经济,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的设备、师资、图书的条块分割和内部管理体制的交叉重叠,同时,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导致了研究生培养的相对割裂。因此,高等教育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的转变还应反思其深层内涵,这种转变不是绝对的更改,而是针对当前规模经济发展效益不再凸显状况的相对的战略转移。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具有相同的目标,其目的都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两者应互补而不是排斥。另外,高校不是经济组织,其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完全从经济成本角度进行政策分析是对大学性质的弯曲和误导,对此应该审视高等学校存在范围经济系统,表现在若干层面。另外,高等教育许多现象也与范围经济密切相关,如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合并所包含的范围经济,教学和科研之间的资源分配及其经济性等,都将是范围经济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五、 结论本文通过对高校扩招及高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了高等教育规模经济的历史应然性与局限性,分析了高等教育范围经济的历史选择性与可能性,最终得出了对高等教育实现高校范围经济的几点建议。在高校实现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范围经济不但可能、可行还应该是未来高校努力的方向之一。参考文献1 PANZAR J C, Wiling R D. Economies of scope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2):268-272.2张仁华,黎志成,张金隆。范围经济与纵向一体化J管理工程学报,1997(4):219-2243马陆亭,冯厚植,邱苑华。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分类问题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6(6):63-654侯龙龙,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D)。北京大学,2004.5林毓铭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J中国高等教育,1996,(2):6-86CLARKKRR. Higher Education cannot escape history 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7117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N。中国教育报,1987-07-12(I-2)8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许辉,张民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5Scale economy and scope economy in higher educationChenshanNuist English major 20081351017Abstract:Universities (i.e. as in the case of almost all Chinese universities) can be viewed as typical multi-product organizations because they produce multiple products (i.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graduate teaching, research and often public service as well). The article aims to estimat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Economy of scale and economy of scope are both products of history stage. In the begin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enlargement, economy of scale was very o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Fibrinogen-γ-chain-117-13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农发行荆门市钟祥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佳木斯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农发行汉中市城固县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农发行南通市海门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业大棚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安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5年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创新在通信基站领域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能源管理策略报告
- 2025年初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 二衬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护理教育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培训课件的字体版权
- 注塑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课件
- 【课件】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专项培训课件丨
- 2025-2030年中国礼品盒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带储热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多维度剖析与优化策略
- 水体环境完整版本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课后练习题及答案1
- DB1311T 091-202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多锤头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